原本想體驗一下網紅蹦床,誰也沒想到會發生意外。
19日,躺在病床上的十歲女孩嫣楚(化名)講述了她在山東濟南一家彈力公園玩蹦床時被摔斷右腿的遭遇。如今她的腿部已經做了手術並植入了三顆鋼釘,目前正在恢復治療中。
嫣楚的右腿脛骨骨折
7月13日下午,嫣楚跟隨媽媽來到一家彈力公園,她在九宮格蹦床區域玩了僅十分鐘就發生了意外。
「從九宮格中的一個蹦床跳到另外一個蹦床的時候,我的右腿鑽到了蹦床與邊緣框架之間了。」
嫣楚說,當時她感覺右腿很疼,現場工作人員三分鐘後才趕過來。
現場監控視頻顯示,嫣楚是在連續跳躍兩個蹦床時發生意外的。據了解,彈力公園的工作人員到達後,不僅在嫣楚的腿部噴了藥,還背她到附近的休息區。嫣楚的媽媽說,工作人員在她再三催促下撥打了120,然後兩名工作人員與他們母女倆來到附近的醫院治療。
經檢查,嫣楚右腿脛骨骨折。7月15日,嫣楚接受手術治療,她的右腿被植入了三顆鋼釘,目前仍在醫院住院治療。
「住院押金是我們自己交的,現在已經花了一萬多塊錢。」
嫣楚的爸爸說,彈力公園內的蹦床存在安全隱患,他認為彈力公園應該負責賠償整個治療期間產生的費用,然而對方只賠償了1.2萬元。
對此,彈力公園的工作人員稱,現場有安全員,事情發生後他們單位也進行了賠付,可是對方要求的賠償款較高,他們認為是「獅子大開口」。
7月19日下午,記者聯繫到彈力公園店長,他稱已經到醫院與嫣楚的家屬協商賠償的事情。
19日,記者實地探訪了彈力公園。在蹦床場地入口處設有「溫馨提示」和「安全守則」,規定了進入場館人員的年齡、體重,並提醒不要連續跳躍兩個蹦床、不要兩人同時在同一個蹦床上跳躍、禁止踩踏碰撞等。
現場有數十個孩子在蹦床上玩耍。蹦床邊框處翹起一角,漏出彈簧,存在著安全隱患。
記者發現,孩子們也會發生磕磕碰碰。在攀爬牆上,有個男孩往海綿池跳時與小女孩撞到了一起;夜景模式下,燈光暗淡下來後很容易發生碰撞。值得注意的是,記者發現,蹦床設備存在著一些安全隱患,其中一個蹦床上有個破損的窟窿,有一個交接處的隔板翹起,露出彈簧,彈跳時不注意可能就會發生危險。
記者嘗試了嫣楚受傷時採用的蹦床姿勢,發現一旦蓄力不足極易發生扭傷。蹦床館內不少孩子做了類似的動作,但現場安全員並未制止。
19日,記者聯繫到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她說他們於18日接到投訴後就到現場調查了解,正在督促彈力公園經營單位協商處理該事。對於蹦床所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該工作人員稱已經聯繫了質檢部門對彈力公園進行監管。
「不僅要他們提供蹦床生產廠家的資質,還要他們出具檢測報告。」
該工作人員說,如果他們發現設備存在安全隱患,會讓彈力公園進行停業整頓,直到整改合格以後才能恢復正常營業。
記者了解到,每位顧客在體驗網紅蹦床時都要籤一份《運動安全協議》,協議中提示了運動安全須知、基本條款等事宜,並用加粗字體重點強調了「本會員完全認可並理解在貴場館內運動具有一定危險性,並願意承擔風險,除場館設備、器械自身質量原因對本人造成的損害外,其他風險及責任均由本人自行承擔。」
「這種安全協議是格式條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定,這是無效合同。」山東千舜律師事務所律師邱洪奇稱,彈力公園為消費者提供服務時,不應該免除其單位的安全責任,而應該有安全提示義務。
同時,邱洪奇認為,消費者體驗蹦床時摔骨折,蹦床經營單位要承擔賠償責任,不過有關賠償的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主要依據就是相關的證據。
業內人士介紹,蹦床運動對場地硬體和指導軟體的要求更高,消費者也更應注意安全防護。人體上半身特別是脖子,極其脆弱,當人從高空墜下時,主要依靠身上的肌肉保護,手和腳可以卸力,起到緩衝作用。
不過,一旦出現頭朝下的情況,就來不及緩衝,動作很危險。
專家提醒:
① 進入場館蹦床前必須先熱身
② 不能單腳跳
③ 不能練空翻
④ 不能連續跳兩個床面
⑤ 不要兩人同時在蹦床跳躍
⑥ 不要在床區追逐打鬧
⑦ 嚴禁從高處直接跳入海綿池
⑧嚴禁蹦床時攀爬高牆
⑨ 嚴禁以跳水姿勢跳入海綿池
快擴散給身邊的朋友們!
支持我們請點讚或使用評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