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恆星距離我們也有4.3光年。也就是說,實際的天體位於讓人有絕望感的遙遠之處,即使伸出手去也遙不可及,也不會跟我們有任何關係的樣子,是吧?也許正是這種隔絕感讓人們對星空有一種「永遠」的感覺吧。
——《大人的科學 | 浪漫四季星空燈》
大概兩年前吧,在網上看到這盞針孔星象儀,能看到銀河和星座,覺得還挺浪漫的,剛好買來送給朋友做生日禮物了。
在網上搜它的時候,發現原來它是附在一本雜誌裡的。
它由日本學習研究社出版,這本雜誌從名字上來說是給大人看的雜誌,但是從實際上來是給大人們動手的手工科學雜誌,至今已經出版了超過30期,早已成為日本第一手作品牌。雜誌每一期的專題不同,給人的感受也非常的不同。(百度百科)
- 現在也有中文版了 -
《大人的科學》的每一期看起來都挺有意思的,可以自己動手製作牛頓反射望遠鏡,萬花筒,機械時鐘,復古留聲機等等。
還搜到了 姬十三(就是果殼網CEO/科學松鼠會創始人啦)2008年在 科學松鼠會 寫的一篇文章,就叫《大人的科學》,覺得挺動人的。前幾天整理瀏覽器的收藏夾,又看到這篇,就順手整理出來給大家看。
大人的科學
文/姬十三
上周從朋友那得到了一支指星筆。沒錯,就像名字說的,可以用來指星星。夜空中,按下按鈕,一道綠色的雷射直刺夜空,非常醒目,真的仿佛可以射到月亮和星星;如果我再幼稚20年,會以為可以隨著光芒爬上天空。
我不是天文愛好者,卻因為和天文男做朋友,得以親近這類奇異的小物件。那晚,我們六個人湊在一起,拿出六支指星筆,華麗麗地指向夜空,「六脈神劍」就是如此吧。天文朋友順著光芒所向,指點星空,比什麼「星座達人」可神氣多了,那一刻,整個宇宙為他撐腰。
可能是因為天文學的民間愛好者眾多,所以這類小玩意開發得特別多。記得去年得到過一個「星空投影儀」,是日本《大人的科學》雜誌附帶的系列玩具之一。很簡單的設計:一張黑色的薄膜紙,做成空心的球,按真實星空布局在上面安排了許多小洞,裡面安個燈,晚上黑了房間,整屋就亮起一片星辰。《大人的科學》曾出過好多類似的小玩具,要你自己手工安裝,還真的能實用,如什麼蒸汽車、簡易顯微鏡之類。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能從中得到樂趣。
成年人是最麻煩的,他不會輕易戀愛不會輕易熱愛。像我,因為早過了童年的好奇時代,不會因偶爾一次與星空親近而生出對天文學的熱愛,拿到指星筆和天空投影儀,第一想到的是,拿這個來泡妞很不錯嘛。書架上放了幾本諸如《平行宇宙》之類的宇宙科普書,可入門的艱難讓我卻步。向成年人普及科學要比小孩子難很多,他眼裡的現實世界大了,宇宙就後退了。
只有當現實世界中安插了科學,成年人才會投降。在牛奶和雞蛋中檢出三聚氰胺,逼迫我們去學習食品營養學和化學;地震來襲,開始學地球科學;劉翔受傷,帶來的是腿傷常識;而橘子中發現蛆,植物學和昆蟲學就呼啦啦迎面而來。
很難說這好不好。世界那麼大,科學不過是殺腦筋知識中的一種,有些人努力將冷冰的知識融解,卻總有些事將科學帶進冰洞。好比上周,鳳凰號在火星被「凍死」,而這廂,機遇號和勇氣號慢慢復甦,就這樣進兩步退一步地,我們在宇宙中緩步前行。
回復 「歷史消息」 查看往期推薦
回復 「搖一搖」/「往期精品」/「精品推薦」 查看精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