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金字塔」在哪裡?現存西夏古國9座帝陵,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2021-01-12 新浪財經

來源:朱邦凌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西夏,都是通過金庸的《天龍八部》,李秋水與天山童姥、虛竹與西夏公主的故事令人神往。也許,在神秘的西夏國裡藏著每個中國人心中的那份武俠夢。

在寧夏首府銀川市的西郊,賀蘭山下有一片規模宏大的陵園。在58平方公裡的陵區內,現存9座帝陵、271個陪葬墓、一處大型西夏建築遺址和數十座磚瓦窯址。西夏王陵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蹟保存最為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是我國最大的西夏文化遺址,也是寧夏最重要的一處歷史遺產和最具神秘色彩的文化景觀。在我國119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西夏王陵風景名勝區是惟一的以單一的帝王陵墓構成的景區。

這些陵墓的地面建築早已損毀殆盡,成為廢墟。高大的陵臺失去了外層的磚木建築,露出塔形的夯土臺。在陽光的照射下,那矗立在原野上的一座座黃色土臺熠熠生輝,所以又被形象地稱作「東方金字塔」。這裡就是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西夏王陵。

1972年6月,蘭州軍區某部正在寧夏賀蘭山下修築一個小型軍用飛機場。十幾天之後,幾個戰士在挖掘工程地基的時候,意外挖出了十幾件古老的陶製品。它們當中有幾個破碎的陶罐,還有一些形狀較為規則的方磚。部隊將這一情況迅速報告給寧夏博物館。寧夏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在這裡共發現有高大墓冢的陵墓15座,並按調查順序進行了首次編號,終於認定這些雄偉的建築正是西夏皇家陵墓。

有考古學者通過復原以後發現,西夏王陵應該是由一座夯土,外面磚木結構簷梁的八面七層的巨塔。之所以西夏王陵被稱之為是「東方金字塔」,從陵園工程的牆垣的形狀來看的話,其結構更像一個倒置的「凸」型,因此又讓人們聯想為金字塔。夏秋之交的賀蘭山麓天氣常常會出現大片雲霧籠罩著大地,昏暗無比,可陽光穿過雲層射向大地的光束,卻總是投放在帝王陵區中高大的陵臺上,在黑暗中折射出異樣的光芒。

西夏,是我國十一世紀初以党項羌族為主體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元昊稱帝建國,至1227年被蒙古所滅,在歷史上僅存190年。党項是西羌族的一支,又稱党項羌,原先居住在青海東南和四川西北部的高原地區。漢朝時期,他們遷徙到河西走廊地區,以遊牧為生。党項人以不同的姓氏組成8個不同的部落,其中最為強盛的是拓跋氏。

說起党項羌族,就是印象最深的就是髮型。李元昊發明了一種奇怪的髮型,就是剃光頭頂的頭髮,只留下兩側各一縷,耳朵上還要垂重環。以表示党項人有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風貌。李元昊率先把自己的頭整成那樣,還專門頒布一個「禿髮令」,強令部族人民一律照此辦理,限期三日,有不從者處死。

他還親自籌劃和主持創製出近六千字的西夏文字。這種仿造漢字創建的方塊字,筆畫十分繁瑣龐雜。在禮樂制度方面,也進行了有別於唐、宋的改革。在軍事方面,李元昊更是雄心勃勃。他徹底擊敗了河西回鶻,佔領肅州(酒泉),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1038年十月,李元昊正式登基稱帝,建立了西夏。

從元昊建國,共傳10帝,歷時190年,直到1227年為蒙古所滅。西夏的9座王陵分別是太祖李繼遷裕陵、太宗李德明嘉陵、景宗李元昊泰陵、毅宗李諒祚安陵、惠宗李秉常獻陵、祟宗李乾順顯陵、仁宗李仁孝壽陵、桓宗李純祐莊陵和襄宗李安全康陵。西夏自景帝李元昊稱帝至末帝李硯亡國共傳10帝,若加景帝追尊的其祖父李繼遷、父親李德明,共計12帝。

坐落在陵區東側的西夏博物館是以西夏皇陵為背景,真實形象地揭示西夏王國興衰歷史的專題博物館。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由西夏歷史、西夏王陵、西夏研究成果三部分組成。精選了700多件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物和500餘冊西夏學術研究成果,讓人們領略了西夏王國往日的輝煌和燦爛以及諸多的歷史之謎,樁樁件件,引人入勝,勾起人們無盡地遐思。銀川市西夏陵區管理處副主任王昌豐說:「無論從歷史學、考古學、建築學或者文物保護方面來說,西夏陵都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夏陵於2011年11月啟動實施「申遺」,2012年即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5年,寧夏組織舉辦西夏陵突出普遍價值學術研討會,邀請30餘位中國考古、歷史和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專家對西夏陵的價值進行專題研討,就近年來西夏文明研究成果進行交流,為「申遺」提供智力支持和學術支撐。2017年底被列為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在2015年,銀川市西夏陵區管理處規劃科科長周偉說,西夏陵的申遺工作於2011年11月啟動,201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2013年到2014年期間,中央及地方政府投入超過1億元用於西夏陵的保護工程。據了解,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最重要的條件是保證文物遺址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西夏陵屬夯土遺址,能夠保存上千年屹立不倒很不容易,但自然環境也對它造成了一定破壞,為此我們也在不斷進行文物遺址加固工程。」周偉說。

2019年11月,銀川日報報導,西夏陵全面衝刺申報2021年世界文化遺產。自2011年西夏陵啟動申遺工作以來,西夏陵申遺工作有序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今年6月20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組織專家評審國家2021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西夏陵等5個項目被列為2021年國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備選項目。目前,已全面衝刺2021年「申遺」工作。

歷經千年風雨的西夏陵,依然默默矗立在賀蘭山腳下,用它的靜默迎接更多人的關注和探訪。

相關焦點

  • 這座城市是歷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有「塞上江南」的美譽
    銀川,地處中國西北地區寧夏平原中部,西倚賀蘭山、東臨黃河,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銀川是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這座「小天安門」名為南薰門,為銀川古城六大城門之一,始建年代不詳,據傳是西夏党項族首領李德明將都城從靈武遷至銀川時所建。後來,這座建築在地震中坍塌,明洪武、清乾隆年間進行重建,清朝末年,南薰門又毀於戰火,民國初年再次修復,時至今日,仍頑強的挺立在銀川的市中心。獨具特色的銀川鼓樓又稱十字鼓樓,始建於清道光元年。
  • 中國歷代都城-西夏,大理國(十三)
    西夏都城到寧夏銀川旅遊還是上小學時候的事,但是我對西夏王陵的印象非常深刻。有人將西夏王陵比作東方金字塔,當時我覺得它們像巨大的雞蛋,一半埋在土裡,一半露出地面,在風沙的侵蝕下變得圓渾。西夏是党項人在西北地區建立的國家,前期與北宋、遼國並立,後期與南宋、金國並立,後被蒙古人所滅。
  • 吉薩金字塔是現存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這裡聳立著三座大金字塔
    吉薩金字塔位於開羅的西南郊,是埃及最著名的金字塔區域,也是現存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這裡聳立著三座大金字塔——分別屬於第四王朝的爺孫三代胡夫、哈夫拉、曼考拉3位法老,此外還有獅身人面像、太陽船、河穀神廟等世界著名遺蹟。
  •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築群,東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遺產
    2005年7月15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召開的第29屆會議上,21個成員國一致通過,將中國「澳門歷史城區」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也是中國的第31處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東西方風格共存的建築群,不僅包括中國最古老的教堂遺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也包括中國第一座西式劇院、第一座現代化燈塔、第一所西式大學,甚至還有最古老的基督教徒墓地……大部分建築都有中西合璧的特色,至今仍完好保存,或保持著原有的功能。
  • 恩施又一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新進展!
    恩施又一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新進展!「萬裡茶道」中國段沿線29個節點城市正式籤署成立「萬裡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協力推動中、蒙、俄「萬裡茶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 清明小長假,到寧夏探秘西夏文化
    在雄渾的賀蘭山下,西夏陵兼具自然與人文之美,靜默安然。西夏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於寧夏首府銀川市賀蘭山東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景區,已被列入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騎行賀蘭山,探秘西夏陵。
  • 澳門有座大三巴,還有一座小三巴,同為世界文化遺產,卻鮮為人知
    但是澳門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雖然面積不大,但它的文化與旅遊又豈是一座大三巴牌枋可以代表的呢?舉世聞名的美食之都、古老的教堂、西洋式炮臺、中國沿海第一座歐式燈塔、中國最古老的歐式劇院、大量中西風格結合的民居以及相鄰的廣場和街道構成了「澳門歷史城區」早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世界遺產 申報不容易 保護更艱辛
    義大利的世界遺產數量和中國一樣多,但其中有些文化遺產竟然在慢慢消失,有的是因為自然環境,有的則是因為管理疏忽,更多的還是資金的缺失。布拉格一整座城市都是世界遺產,但這裡的開發商表示「壓力山大」,因為建築物的高度和體積都要層層把關。韓國申遺的「端午節」「中醫」這些看似與中國同源或有關聯的文化項目,其實與我們想像中的大相逕庭。
  • 銀川曾是西夏王朝的都城,因賀蘭山巖畫和天龍八部成為旅遊名城
    如今,「銀川有天下人,天下無銀川人」,這座移民城市不僅保留住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賀蘭山巖畫、西夏王陵等深厚的歷史底蘊,還擁有了時尚的商業街、藝術區、酒吧和高檔住宅。鎮北堡西部影城,更是為銀川這座城市注入了別樣的人文氣息,使其「蒼涼之美」通過電影走向了全世界。
  • 西夏國的滅亡,連同它的文化也被埋沒
    感覺這本書的文字有點熟悉,但感覺在哪裡見過,但就是想不起來。結果翻到最後才發現用繁體字寫著《西夏國書字典音同》一卷,劉楚人題籤。才想起前年的時候一家人去賀蘭山巖畫博物館參觀時看到的文字。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西夏文。後查閱資料發現此版本先由羅振玉先生手抄,1935年,又經羅福成重新抄寫在大連刊印,名曰:《西夏國書字典音同》一卷,由劉楚人題籤,庫籍整理處印。
  •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濟寧這座世界文化遺產藏不住了
    《國家寶藏》第三季已經開播本季節目將與九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產攜手其中就包括我們濟寧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孔夫子生前在此開壇授學,創立儒家文化,為此後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打上了深深的儒學烙印。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個中國的思想、政治和社會體系,成為整個中國文化的基石。1994年孔廟、孔林、孔府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孔廟
  • 衛星視角看世界-埃及金字塔
    首先我們先看下整個埃及衛星地圖,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國,據說人類的文明跟發源地就是從這個地方開始的,這只是西方人的論證,但我持不同觀點,首先從人種上就能看出來,就算把非洲人放在中國上萬年,讓他們內部種族繁衍,也不可能成為黃種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原住居民,從北京人頭蓋骨的發現就能論證。但是古埃及的文化確實要比中國早很多年,這點不得不承認。
  • 此景點無門票,既是世界文化遺產,又是世界級非遺,至今神秘莫測
    而就在這個天地之中的告成,神秘的觀星臺為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的核心建築。02世界雙文化遺產觀星臺告成觀星臺,建於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是中國現存最為古老的天文臺,也是世界十二古天文臺之一。
  • 我縣積極籌備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我縣積極籌備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2020-05-25 0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熱烈祝賀中國太極拳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圓滿成功——釋延龍
    太極拳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瑰寶之一,隨著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在中國和世界的傳播日益廣泛。二、太極拳申遺成功2006年,太極拳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8月,國家確定太極拳開始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9月完成申報任務……歷經12載,六次努力申遺,終於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圓滿成功
  • 世界上神秘的禁地!貫穿四大文明古國
    在這個神秘的北緯30度上,連接著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著名的埃及金字塔、神秘的百慕達三角州,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等等就在這條神秘的緯度上,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北緯30度之金字塔一般來說金字塔基座為正三角形或四方形等的正多邊形,古代金字塔,是用石塊堆棧而成,越高使用材料越少,質心接近基座,可以有效抵擋自然災害。
  • 公元前3000年埃及在建金字塔,中國人在幹嘛?我們造的他們沒有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然而其他三個國家文明的輝煌程度比起古代中國來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古代埃及便是如此。他們在幾千年前就建築起了金字塔,迄今依然巍然聳立在埃及,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都曾經前去參觀遊覽。現存至今的金字塔大約有80座左右,修建於公元前3000年,整個金字塔都是用巨大的石塊製成,石塊之間嚴絲合縫,就像用水泥澆築成的一般。
  • 埃及人開始修金字塔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在幹什麼?說出來別不信
    然而現今世界八大奇蹟中六大奇蹟已經被毀滅,僅有埃及胡夫金字塔和秦陵兵馬俑現存。而說到埃及金字塔和秦陵兵馬俑就不得不提到四大文明古國。那就是古巴比倫、故印度、古埃及、中國。作為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文化斷層的國家,中國是世界文化歷史流傳最久的國家之一。而埃及金字塔則是古埃及文化的最重要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