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築群,東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遺產

2020-12-17 沙漠玫瑰

澳門是一座適合徒步遊覽的城市,在我看來,老城區可遠遠不止一座「大三巴」,走走停停間就能收穫不少驚喜。

錯綜複雜的歷史,造就了今天的澳門。自從四百多年前葡萄牙人在此登陸,小小的漁村逐漸成了歐洲國家在東亞建立的第一個領地。半島的老城區見證了澳門四百多年來東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經過,也充分體現了中西文化的和諧交融。

澳門歷史城區(或稱「澳門歷史建築群」)是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由22座位於澳門半島的建築、相鄰的8塊前地和街道連接而成。2005年7月15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召開的第29屆會議上,21個成員國一致通過,將中國「澳門歷史城區」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也是中國的第31處世界遺產。

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東西方風格共存的建築群,不僅包括中國最古老的教堂遺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也包括中國第一座西式劇院、第一座現代化燈塔、第一所西式大學,甚至還有最古老的基督教徒墓地……大部分建築都有中西合璧的特色,至今仍完好保存,或保持著原有的功能。

令人欣慰的是,這些建築文物並不僅僅供人憑弔逝去的時光,現代的生活為古老的建築注入了新的生命:16世紀的廟宇依然香火鼎盛;17世紀的城堡改建成了酒店的露天餐廳,在樹蔭下品上一杯咖啡,遠眺對岸的萬家燈火;18世紀的教堂成了音樂節的演出場地;19世紀的官邸裡經常有前衛的藝術展覽;從中式深宅大院的月亮門望出去,遠處是高檔酒店的紙醉金迷……這一切,都是澳門文化遺產生命長青的奧秘所在。

世界遺產委員會是這樣評價澳門歷史城區的:見證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和遠東地區的發展,也見證了中國民間宗教向西方傳播的歷史淵源,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築遺產,也是東西方建築藝術的綜合體現。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境內接觸近代西方器物、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同時也是近代西方建築傳入中國的第一站

組成澳門歷史城區的30處地點為:8個廣場空間:媽閣廟前地、亞婆井前地、崗頂前地、議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穌會紀念廣場、白鴿巢前地。22處歷史建築:媽閣廟、港務局大樓、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教堂、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聖奧斯定教堂、民政總署大樓、三街會館(關帝廟)、仁慈堂大樓、大堂(主教座堂)、盧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廟、舊城區遺址、大炮臺、聖安多尼教堂、東方基金會遺址、基督教墳場、東望洋炮臺(含東望洋燈塔及聖母雪地殿聖堂)。

媽閣廟

東望洋山

所以,我覺得澳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說它不大,是因為這30處地點都集中於澳門半島幾平方公裡的範圍內,走馬觀花步行1-2天完全可以走的下來;說它不小,是因為有好幾處地點都蘊含著厚重的歷史文化,若是細細遊覽,又絕非一兩天時間能參透個中底蘊。我就算夠能「暴走」的了,其實也沒把這30處都走遍。從這篇起,我開始以片、以建築風格劃分,陸續介紹澳門歷史城區。

最著名的大三巴牌坊後面是「天主教藝術博物館」,正對牌坊,右手邊是通往山頂大炮臺和澳門博物館的路。牌坊坐落於一座小山丘上,前面共有68級臺階,一直通往山下,這條街就是「大三巴街」。

大三巴街並不長,主街旁邊又衍生出數條小巷,通往包括議事亭前地等不少人氣景點。整條街道分為南北兩段,北段店鋪多售賣家具、古玩等「大件兒」,南段則匯集了眾多餐廳、咖啡廳、食品店——也就是所謂的「手信店」。在這裡最多的就是澳門隨處可見的「X記餅店」和肉鋪店,還包括牛雜、蛋撻、冰激凌等美食。所以南段也被稱為「手信一條街」。

在大三巴街南段,與「草堆街」交界處有一座小小的「女媧廟」,與普通民房相似,稍不注意就錯過了。廟宇建於1888年,本身正門正對大三巴街,後面與草堆街的布疋店相連,但1914年布疋店失火,將女媧廟正殿焚毀,只留下偏殿。當時的政府清理火災現場後,考慮到街道需要擴寬,不許重建,女媧娘娘也就只能委身於偏殿受香火了。

大三巴牌坊右側有一座小小的廟宇——哪吒廟。顧名思義,供奉的是龍王爺的三太子,常年香火不斷。哪吒廟始建於1888年,竣工於1901年,集資建立者已無從考證,但可能是為了當時肆虐的瘟疫向神靈祈福。寺廟長8.4米,寬4.51米,入口門廊通向內部,縱深5米。除了入口處門廊下牆上的畫,幾乎沒有什麼裝飾。寺廟屋頂高5米,是傳統的山牆屋頂,屋脊上還有陶瓷動物雕像。

與周圍古老的城牆與雄偉的教堂相比,它全無墩厚和雄偉,恨不得有點像「土地廟」一樣小的微不足道。但這也許正是建廟之人想要的:通過簡單裝飾材料和不同的虛實對比,體現其輕巧別致的形象。

也是,想起小時候看的上影廠動畫片《哪吒鬧海》,三太子不就是輕巧靈動,小小的身姿卻攪翻了東海龍宮麼?

站在廟前的小廣場上,視線之內是西式的教堂前壁遺址和中式的廟宇,絕對是澳門中西文化碰撞最好的象徵之一。

廟門口左手側是舊城牆遺址,葡萄牙人為了防禦,在澳門建起城牆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隆慶三年(1569年),咱們之前說過,明朝可沒割讓過澳門,當時在澳門居住的葡萄牙人還要受中國政府的管轄。葡萄牙人想在中國的地盤上建城牆,那還了得了?官府反對,城牆多次建而又拆。1632年,葡萄牙人以抵抗外敵(主要是荷蘭人)入侵為由,重建澳門北部城牆及炮臺,整個澳門除西部內港外,北部、東部、南部均建有城牆,還在要塞處建起炮臺,澳門仿佛成了一座軍事防範嚴密的城堡。牆體用泥沙、細石、稻草摻和蠔殼粉逐層夯實而成,甚是堅固。現存的舊城牆遺址長18.5米,高5.6米,寬1米有餘,牆身開有一磚券門洞,就是當時建造的一部分。

距離城牆不遠有一條著名的「戀愛巷」,就在面對大三巴牌坊的左手側。在電影《伊莎貝拉》裡,醉酒的馬振成和張碧新就在這裡發洩著心裡的抑鬱情緒,也引得不少情侶來此打卡。牆上現在還有他們留下的海誓山盟,不知在這裡立下誓言的人們,如今是否還在一起呢?

若是往年,這裡一定擠滿了遊客,可如今小巷靜靜的,兩旁高聳的建築擠出了「一線天」,盡頭是外牆斑駁的老樓,那一刻我突然發現,這更是屬於半島老城區的魅力所在。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相關焦點

  • 中國「現存最大」元明清古建築群,劉邦曾在此封國,迄今2000年
    中國有句話說,地下文化遺產看陝西,地面文化遺產看陝西,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文字記載的歷史長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的搖籃」,被譽為「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目前中國土地上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屬於唐代,這些唐代的建築物都集中在山西。
  • 此景點無門票,既是世界文化遺產,又是世界級非遺,至今神秘莫測
    中國「千古」傳承的就是一個「中」字,中國、中華、中州、中原的「中」皆源於此,中原人的地方方言將「行不行、可不可」既說成「中不中」來表述。而就在這個天地之中的告成,神秘的觀星臺為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的核心建築。
  • 中國最早的西式劇院,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卻隱於鬧市而鮮為人知
    嘗嘗世界美食之都的特色美食,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在人們固有的印象中,澳門很小,僅有30多平方公裡,一眼便可以望穿,最多玩兩天,去了幾個著名景點打一下卡就可以了。其實對於真正了解澳門的人而言,澳門值得參觀的地方太多了,比如說25個老建築組成了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老城區,每一項都很了不起,每一項都值得一一的參觀,人們所熟知的大三巴也僅是其中之一而已,真正要去了解這些包括世界文化遺產在內的澳門老街,一個月也玩不遍,真的,玩得越久,便發現可玩性越多,或許僅是一條老街,比如十月初五這樣的,玩一天都會顯得比較倉促,太多的百年老店
  • 中國最奇葩的建築群,堪稱藝術殿堂,卻曾把美國人嚇壞了
    其中最吸引遊人屬南靖土樓和永定土樓。永定土樓內的承啟樓堪稱是一座城堡,號稱「土樓王。2008年7月,包含承啟樓在內的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據史籍記載,承啟樓始建於明崇禎元年(破土動工),於清康熙四十八年才建成,歷經81年時間才完成了這座古老、奇特,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建築。
  • 中國古建築群,麗江古城如此商業化,為什麼它是世界文化遺產
    自1986年中國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世界遺產項目以來,已有55個世界遺產項目,居世界首位,在這55項世界遺產中,無論哪一項都是中國的千年遺產,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麗江古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澳門有座大三巴,還有一座小三巴,同為世界文化遺產,卻鮮為人知
    但是澳門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雖然面積不大,但它的文化與旅遊又豈是一座大三巴牌枋可以代表的呢?舉世聞名的美食之都、古老的教堂、西洋式炮臺、中國沿海第一座歐式燈塔、中國最古老的歐式劇院、大量中西風格結合的民居以及相鄰的廣場和街道構成了「澳門歷史城區」早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濟寧這座世界文化遺產藏不住了
    孔夫子生前在此開壇授學,創立儒家文化,為此後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打上了深深的儒學烙印。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個中國的思想、政治和社會體系,成為整個中國文化的基石。1994年孔廟、孔林、孔府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孔廟
  • 現存西夏古國9座帝陵,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在58平方公裡的陵區內,現存9座帝陵、271個陪葬墓、一處大型西夏建築遺址和數十座磚瓦窯址。西夏王陵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蹟保存最為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是我國最大的西夏文化遺址,也是寧夏最重要的一處歷史遺產和最具神秘色彩的文化景觀。在我國119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西夏王陵風景名勝區是惟一的以單一的帝王陵墓構成的景區。這些陵墓的地面建築早已損毀殆盡,成為廢墟。
  • 德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就是全球知名組織推薦的最值得一看的「旅遊景點」。我在德國的時候(2012年前後),記得德國有33個(35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定的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這幾年應該又有增加。
  • 這是中國最大,最完整的祭祀建築群:華夏人文先始不能忘
    關於甘肅旅遊,我最熟悉的地方是甘南一帶,我最期待的地方是敦煌和張掖,天空之旅給我帶來了驚喜。這次的天水之旅,去了麥積山石窟、伏羲廟、南宅子三個地方,雖然不多,但給天水的歷史文化和甘肅的旅遊資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說這裡是伏羲和女性wa的出生地,是中國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被稱為羲皇的故鄉。
  • 河南一處現存最大的古建築群,譽為中原古代建築博物館,就在濟源
    當下的河南是歷史文化建築非常豐富的省份,在其省內所擁有的許多知名旅遊景點,也是能成為當地的文化象徵和代表,尤其是在對不少的城市區域發展內看來,也是有許多的古建築是極具發展價值的,但在對我國眾多的古建築看來,真正是全國聞名的不是很多,畢竟在從歷史上延續發展下來也是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 看著圖片去旅行,中國最美的50個古建築,還有幾個你沒去?
    寧波天一閣 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 西遞宏村古民居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首例把民居列入世界遺產,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精湛的徽派民居聞名天下。
  • 中國這100張圖,全是世界第1!瞬間驚豔世界
    熱點君為大家整理了中國世界遺產最全名單快看看你走過多少個地方~~世界文化遺產(37處)長城世界上最長的城牆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世界第八大奇蹟」規模宏大世界罕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平原上有一萬多座高句麗古墓非常壯觀且神奇澳門歷史城區中國現存最古老的
  • ShiatzyChen延續東方傳統,交融西式古典美學
    本季,她為我們呈現了一場交融東西方古典藝術美學的精彩演繹。秀前花絮王陳彩霞認為,如果東方設計師想要在西方時裝舞臺上佔據一席之地,就需要保持品牌特有的文化和底蘊。因此,強調中國元素、並與當下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時裝體系相結合,成為了SHIATZY CHEN的標誌性風格。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安陽殷墟
    自1928年科學發掘以來,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國家AAAAA級景區。 2006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中國僅存的「最完整」宮殿,因獨一無二的特點,今成世界遺產
    今天,為大家介紹中國殘存的兩大宮殿之一——故宮,其規模比72萬平方米的北京故宮小得多,在全國現存的宮殿建築群中,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僅次於北京故宮,1961年,國務院將瀋陽故宮列為國家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新疆吐魯番交河故城:世界上現存最完好最古老的生土建築城市遺蹟
    交河故城位於新疆吐魯番,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完好的,最古老的生土建築城市,早在1961年就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謂生土建築是指用沒有經過烘焙的土建成的建築物,如直接在土臺上挖出一個院子來,墻是直接挖出來的等。
  • 香港校服故事:東西方文明交融 街頭一道特別風景
    香港校服故事:東西方文明交融 街頭一道特別風景 2016-09-29 09:24:37來源:人民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