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安陽殷墟

2020-12-16 騰訊網

概況

殷墟是中國商朝晚期都城遺址,古稱"北蒙",甲骨卜辭中又稱為"商邑"、"大邑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位於河南安陽市西北殷都區小屯村周圍,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

自1928年科學發掘以來,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國家AAAAA級景區。

2006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位置境域

殷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小屯村周圍,地理坐標為114°18′50″E,36°07′36″N,海拔約80m,長寬各約6公裡,總面積約36平方公裡,遺產地保護區核心面積414 公頃,緩衝區面積為720公頃。

殷墟總體布局嚴整,以小屯村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為中心,沿洹河兩岸呈環型分布。現存遺蹟主要包括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殷墟王陵遺址、洹北商城、後岡遺址以及聚落遺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鑄銅遺址、手工作坊等。

文物遺蹟

宮殿宗廟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宮殿宗廟遺址位於洹河南岸的小屯村、花園莊一帶,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650米,總面積71.5公頃,是商王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場所,也是殷墟最重要的遺址和組成部分,包括宮殿、宗廟等建築基址80餘座。在宮殿宗廟遺址的西、南兩面,有一條人工挖掘而成防禦濠溝,將宮殿宗廟環抱其中,起到類似宮城的作用。

宮殿宗廟區還有商王武丁的配偶婦好墓,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王室成員墓葬,也是唯一能與甲骨文聯繫並斷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代王室成員墓葬。墓室有殉人16人,出土器物1928件,包括468件青銅器,755件玉器以及564件骨器,另有將近7000枚海貝。

殷墟宮殿宗廟區還分布著為數眾多的甲骨窖穴,共出土甲骨約1.5萬片。

王陵遺址

王陵遺址位於洹河北岸侯家莊與武官村北高地,東西長約450米,南北寬殷墟王陵遺址約250米,總面積約11.3公頃。自1934年以來,在這裡累計發現大墓13座,陪葬墓、祭祀坑與車馬坑2000餘處,並出土了數量眾多、製作精美的青銅器、玉器、石器、陶器等,是學術界公認的殷商王陵所在地。其中,東區祭祀坑數量眾多,排列有序,坑內有不少人、畜骨架,是殷王室祭祀先祖的一個公共祭祀場地,現闢為M260展廳。

另外,在王陵的東邊出土的后母戊大方鼎,是現今為止所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

洹北商城

洹北商城位於洹河北岸花園莊,城址大體呈方形,東西寬2.15公裡,南北長2.2公裡,總面積約4.7平方公裡。四周有夯築的城牆基槽。洹北商城遺址的發現,延長了殷商的歷史時間,延伸了殷墟的範圍。

洹北商城遺址的年代早於傳統意義上的殷墟晚商文化,略晚於鄭州早商文化,很可能是商代中後期的一處都邑遺址。

發掘沿革

史影疑雲

據《尚書》、《史記》、《竹書紀年》等文獻記載,距今3000多年前中國歷史上曾存在商王朝,該王朝延續了近500年,是具備疆域國家形態的中國上古歷史的開端。第一位商王名湯,於公元前16世紀初在"亳"(今河南鄭州或偃師附近)建國,並迅速徵服了周鄰勢力,穩定了商王朝的政治版圖。商朝的王位繼承採用"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的辦法,前後共有31位商王。

商朝的都邑曾數度遷徙,自前1319年第20代商王盤庚自奄(今山東曲阜)遷都至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國,經歷了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國王273年的統治,一直是中國商代後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商滅亡後,逐漸淪為廢墟。

南北朝時期,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對殷墟的位置進行了較為確切的描述。宋、元時期,安陽一帶多有青銅器出土,引起關注,但被認為是商王河亶甲的相都。

鐵雲藏龜

小屯位於安陽市西郊洹河岸邊。這一帶地勢略高,因此戰國以來,特別是隋唐時期一度被當作埋葬亡靈的理想地點。直到明朝時,才成為由數戶人家組成的一個居民點。清末以來,小屯居民在耕作中常從地下挖到碎骨片。19世紀末,當地傳聞碎骨即所謂的龍骨,可以治病,於是村民收集碎骨片,或留作已用,或賣給中藥鋪。從此,"龍骨"被源源不斷地從地下掘出。

1899年,金石學家王懿榮因病購藥,在北京發現中藥店中所售龍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意識到這是很珍貴的文物,開始重金收購,進而考證出這些"甲骨文"是"殷人刀筆文字"。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王懿榮義憤自盡,所收藏龍骨由其子轉售晚清學者劉鍔。1903年,劉鍔將其收藏的甲骨編印出版,成為第一部甲骨文著錄《鐵雲藏龜》。

發現商代甲骨文的消息傳開後,整個學術界為之振奮,許多學者加入到收藏甲骨的行列中來。各中藥鋪中的"龍骨",一時間身價百倍。由於販賣甲骨有暴利可圖,古董商人便把甲骨的出土地點隱瞞起來。1908年(一說說1910年),羅振玉經多方探求,始知甲骨出於"濱洹之小屯",於是多次派人去那裡收購甲骨,並對其上文字作了一些考釋,認為小屯就是文獻上所說的殷墟,至此,殷墟遺址第一次被學術界所知。1917年,王國維對甲骨文上的資料進行了考據,整理出商王世系表,進一步證實小屯就是盤庚遷都的都城。

出土過程

1928年,在傅斯年大力支持下,開始對殷墟進行第一次為期18天的試掘, 總共出土800餘片有字甲骨以及銅器、陶器、骨器等多種文物。1929年春,由李濟主持對殷墟的正式發掘。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共進行了15次科學發掘,找到了商王朝的宮殿區和王陵區,證實了《竹書紀年》關於商代晚期都邑地望的記載,使得殷墟遺址曾經是商代晚期都邑成了不可動搖的結論。

1950年,武官村大墓發掘,成為新中國首次殷墟發掘。1976年,小屯西北地發現商王武丁配偶"婦好"之墓。到1986年,已經對十幾個點進行了20多次的發掘,獲得了刻字甲骨15萬片左右。1999年1月,在殷墟遺址東北部地下約2米深處,發現一座規模巨大的商代城址,這座城址的年代略早於作為商王朝晚期都邑的傳統概念上的"殷墟",分布上與舊的"殷墟"範圍略有重疊,但整體在洹河北岸,學術界將其命名為"洹北商城"。

隨著考古發現的不斷豐富,殷墟研究的範圍也越來越寬,從殷墟文化分期到環境(如地理、地貌、植被、資源、動植物)等;從人種、人口、家族組織,到建築業、手工業(如鑄銅、制玉、制陶、制骨);從農業到埋葬制度、祭祀制度;從文字到藝術以及晚商社會的性質等,商朝逐漸成為信史。

管理保護

1961年,國務院將殷墟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出了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和外圍區的範圍,並制定了具體的保護措施。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公布後,河南省和安陽市政府,也頒布了與保護殷墟相關的管理條例,把殷墟保護工作納入了法制化軌道,並劃定了殷墟保護範圍與建築控制地帶。

1987年,安陽市政府徵購小屯東北地(殷墟宮殿區)農田近8萬平方米,對該遺址採取了有效的保護措施,並在此興建了遺址型的博物館(殷墟博物苑),集中展現了殷代王宮殿堂的布局與建築,成為集考古、園林、古建、旅遊為一體的勝地。

1988年,中國古都協會將安陽列入中國七大古都。

1997年,殷墟被定為全國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00年,考古界評選"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殷墟以最高得票數名列第一。

2001年,安陽市政府藉助申遺,把殷墟宮殿、王陵遺址近千畝土地徵用為國有,使其直接控制在政府的管轄之下,有效地阻止了小屯、花園莊向宮殿保護區的擴展,並投入巨資,將重點保護區內的居民拆遷安置到保護區外。中國殷商學會會長王宇信對此給予高度評價,稱讚"保護殷墟是安陽的第一大功"。

2006年,安陽市政府先後投入15億多元,全面治理殷墟周邊環境,探索遺址的展示方法,建造了殷墟博物館,集中收藏、保護、展示殷墟出土可移動文物。

2006年7月13日,在立陶宛召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0屆會議上,殷墟以符合世界遺產的第(ii)、(iii)、(iv)、(vi)條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2010年,列入國家首批12家考古遺址公園。

201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

遺址價值

甲骨文

殷墟出土的甲骨片甲骨文是漢字的前身、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體系之一,不僅證明古老的漢字是獨立起源的,還提供了中國古代獨立的文字造字法則,對3000年以來的中國文化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殷墟甲骨文的發現,不僅把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提前到了商朝,而且由於甲骨文內容豐富,涉及殷商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的各個方面,對全面復原殷商社會史具有重要意義,被稱為中國古代乃至人類最早的"檔案庫"。對甲骨的研究,也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甲骨學。

青銅器

殷墟出土的青銅器,包括禮器、樂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裝飾 安陽殷墟出土的青銅器品、藝術品等,形制豐富多樣,紋飾繁縟神秘,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審美觀念,達到中國青銅時代發展的巔峰,在中國古代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金文),特別是篇幅比較長的銘文,是當時人們現實生活的反映,保留了當時的真實的面貌,因而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建築特色

以宮殿宗廟建築和王陵大墓為代表的商代建築,造型莊重肅穆、質樸典雅,反映出中國古代建築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審美意趣,集中體現了殷商時期的宮殿建設格局、建築藝術、建築方法、建築技術,代表了中國古代早期宮殿建築的先進水平。殷墟的洹北商城,具有高大的城牆、威嚴的宮殿、特別是嚴格的"中軸線"布局,成為數千年來中國歷代城市的特徵。

史學價值

殷墟的發掘,幾乎完全改變了傳統史觀中夏商周三代歷史的面貌,真實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為商周考古確立了可靠的年代學基礎,對於上溯早商文化和夏文化起到了 安陽殷墟基點作用;填補了以鄭州二裡崗為代表的早商文化和以殷墟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間的空白,從而完善了商代的編年框架。

以青銅器、玉器為代表的殷墟文物表明,殷墟時期的手工業空前發達,不僅門類齊全,而且工藝水平極高。一些主要的手工業生產部門,如青銅冶鑄、制玉、制陶、制骨、制車、紡織等都已達到了相當大的規模。這一時期的白陶、原始瓷等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殷墟出土的商代馬車,大量使用青銅構件,獨轅雙套雙輪,結構精緻複雜,體現出高超的機械、青銅鑄造等複合技術。

殷墟王陵的埋葬制度、分布格局、隨葬方式、祭祀禮儀等,集中反映了商代晚期的社會組織、階級狀況、等級制度、親屬關係,代表了中國古代早期王陵建設的最高水平,並為以後中國歷代王朝所效仿,逐漸形成中國獨具特色的陵寢制度。同時,以人祭、人殉、車馬殉葬、獸祭等為代表的殷墟喪葬習俗,突出表現了殷墟時期以等級制度為核心的禮制,體現了當時的喪葬習俗。

考古學影響

1.殷墟的發掘,是中國傳統金石學與西方田野考古學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近代考古學興起的標誌。

2.殷墟宮殿區、王陵區的發掘,大批青銅器、玉器等珍貴文物的發現,引起了中外學術界的矚目,確立了中國考古學的國際地位;

3.1931年梁思永在安陽後岡遺址「三疊層」的發現,第一次從地層學上劃分了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與商文化的相對年代關係,為中國考古學的地層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4.殷墟發掘工地成為培養中國考古人才的搖籃,從這裡走出了李濟、董作賓、石璋如、高去尋、梁思永、郭寶鈞、尹達、夏鼐、胡厚宣等中國考古界的第一代精英。

5.殷墟的發掘,對20世紀初期以來,中國學術界在歷史研究中盛行的疑古之風作了正面回應。隨著商王朝的存在被考古學證實,中國學術界得以展開有關文記載中的「夏王朝」的探索。

外界評價

國內評價

郭沫若:"中原文化殷創始,觀此勝於讀古書"。"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殷墟的發現,是新史學的開端。"

陳運和:"甲骨文樂得跳出殷墟,青銅器樂得跳出殷墟重見天日,真是安陽小屯村的特大歡喜"。

夏鼐:"殷墟不僅文物豐富,而且學術價值很高,它蘊藏的寶物,還遠未罄竭。""商代殷墟文化實在是一個燦爛的文明,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銅器三個要素。並且它又是一個燦爛的中國文明。中國文明有它的個性、它的特殊風格和特徵。在上述三個要素方面,它都自具有中國色彩的特殊性。在其他方面,例如玉石雕刻、馬駕的車子、刻文白陶和原始瓷、甲骨佔卜也自有特色。殷墟的藝術也自成一風格。"

金秉模:"整體來看,殷墟遺址的價值很重要,遺址的保護與展示工作也是很好的。殷墟YH127甲骨窖穴是人類東方最早的檔案庫。王陵遺址可與古埃及金字塔相媲美,是第二個古埃及。"

江澤民:"這個地方學問很深,很有發展前途。"

國外評價

2006年在立陶宛召開的第30界世界遺產大會上,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殷墟"具有突出的普遍的價值",作出了以下評價:

II、殷墟作為商王朝都邑,展現了包括文字系統在內的頂峰時期的中國古代青銅文化。

III、殷墟的文化遺存提供了非同尋常的關於商代晚期文化傳統的證據,包括豐富的科學發明與技術成就,例如建立在日相與月相觀察上的天文曆法、刻寫在甲骨上的中國最早的書寫文字。

IV、殷墟的宮殿宗廟遺址、王陵遺址留下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傑出範例,奠定了中國古代宮殿制度和陵園制度初期形態,具有重要意義。

VI、殷墟的考古發現,為漢字語言、古代信仰、社會制度以及若干重大歷史事件留下了物質證據。

參觀信息

參觀時間

8:00---18:00 (10月---3月)

8:00---18:30 (3月---10月)

交通路線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位於安陽市西北郊小屯 殷墟旅遊導航村殷墟路北端,距安陽市中心5公裡,遊客可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到達:

(殷墟旅遊導航圖冊來源)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

相關焦點

  • 網絡文化丨高考題中有這麼多安陽元素!你絕對想不到...
    壹安陽旅遊文化產業、世界文化遺產考點012015年北京卷(地理部分)2014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會議放假期間,河南省針對北京遊客實行景區門票減免優惠。據此,回答第6~8題。[世界文化遺產——殷墟]安陽歡迎你~參考答案:B022019年江蘇政治2.2018年,我國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分別是
  • 迎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抖音推出25個世界遺產地直播
    6月13日是我國第15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抖音推出「雲遊中國」系列直播活動,聯合25個中國的世界遺產地通過直播展示各自文化與特色,讓更多人走近、了解世界遺產。  截至2019年7月,全球1121處世界遺產中,中國有55處。
  • 玩轉安陽|「五一」你去哪兒?來一場古都之約吧!
    >殷墟,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安陽市的西北郊,橫跨洹河南北兩岸。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景區就建在殷墟宮殿宗廟區內,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地、甲骨文發祥地,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首批全國旅遊景區級青年文明號,屬歷史遺址類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殷墟發現白人、黑人頭骨,經過研究,專家:一個女人救了中華民族
    可是中國考古學之父、現代考古學家李濟,在發掘安陽殷墟的過程中,竟然在殉葬坑發現了,一部分黑人和白人的骨頭,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難道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時候,黑人和白人就已經來到了這片神秘的東方土地上,這背後到底隱藏了哪些可怕的內幕呢?
  • 古都安陽明清老街《倉巷街》古色古香 是古韻外景人像的拍攝佳境
    古都安陽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文化,世界文化遺產-殷墟、世界十大奇蹟人造天河-紅旗渠、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還有許多的歷史文化古蹟,可以說安陽人傑地靈。在安陽的老城裡,還有一條很有名氣的老街,這就是明清一條街,倉巷街。
  • 中國中原發源地——河南
    安陽殷墟安陽殷墟殷墟王陵遺址與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共同組成了規模宏大、氣勢恢宏的殷墟遺址2006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作為我國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力量墓葬群,開創了中國帝王陵寢制度的先河。它的發現確證了殷墟商代都城的歷史地位,直接推動了中國奴隸制社會的研究,成為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石。
  • 殷墟祭祀文化的秘密:青銅器中的少女頭顱和跪人藏龜
    安陽的殷墟宮殿宗廟遺址裡有個殷墟博物館,這是國內唯一一個以商代文物為主題的博物館。一進入這個地下博物館的大門,你就會被這裡的「饕餮盛宴」所深深吸引。花拾間原創圖片禁止轉載這裡真的是饕餮紋的世界,無論是陶罐、青銅鼎、青銅鬲(lì)、青銅甗(yǎn)、青銅卣(yǒu)、青銅簋(guǐ)等各種青銅器具上,你都能看到精美絕倫的各色「饕餮」的紋飾,它帶給你的是震撼心靈的力量之美和猙獰之美。該館有大量精美商代青銅器品種特全,品相極美。
  • 【世遺】中國土司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網圖片庫 李維君 攝2015年7月4日消息,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三十九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土司遺產」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土司遺產」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這次申報的三處遺址為中國規模較大、格局完整、遺存豐富且最具價值特徵代表性的土司城遺址。至今,這些遺產所在地的居民仍傳承著各自典型的民族習俗與文化傳統。
  • 惠遊安陽·安陽有禮丨把文化帶回家
    暢遊古都安陽,遊客能體驗到怎樣的文化創意,又能帶走哪些獨具特色的禮物,請看——文化創意:促進文旅消費升級對一座城市而言,城市禮物可以激發一座城市的文化活力,既是重要的品牌資產,也是應對未來城市競爭的重要抓手。遊客暢遊古都安陽,能體驗到怎樣的文化創意?
  • 安陽博物館: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你看這個商罍杯,有白泥(白色)、段泥(黃色)、紫泥(紫色)等3種紫砂泥色,杯型仿自殷墟出土的獸面連體紋白陶罍。原器頸部裝飾條帶狀獸面紋,器身以雲雷紋襯底,裝飾連體獸面紋。原器器身滿工,構思巧妙,工藝精良,是殷墟白陶器中的精品。」安陽博物館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幾件最有特點的文創產品,商罍杯就是其中的一件。
  • 中國這100張圖,全是世界第1!瞬間驚豔世界
    7月,中國新增兩處世界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良渚古城遺址黃海溼地是我國世界遺產第一塊濱海溼地熱點君為大家整理了中國世界遺產最全名單快看看你走過多少個地方~~世界文化遺產(37處)長城世界上最長的城牆中西特色建築城區安陽殷墟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開平碉樓中國華僑最多的地方
  • 安陽一日遊和兩日遊如何安排?美食、景點攻略都在這兒
    上周末去安陽玩兒了兩天,安陽景點雖多,但對於一日遊或者兩日遊的遊客來說,不能太貪心,下面就奉上好吃好玩兒還不累的超全旅遊攻略,建議點讚收藏!第一天:1、殷墟到安陽不去殷墟,等於沒去。放到第一天遊玩兒,還有時間享受安陽美食!殷墟,原稱「北蒙」,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現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河南安陽這25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去過10個以上的,算你牛
    位於河南省最北部的安陽市,歷史文化底蘊極為深厚。這裡不僅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還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為安陽孕育了數不盡的名勝古蹟。據資料顯示,目前安陽境內被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景點就有25處,每一處都不輸5A景區,快來看看你去過幾個?
  •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世紀30年代,國際現代建築協會在《雅典憲章》中明確提出「有價值的建築和地區」的保護問題,確定了一些個體建築保護基本原則及具體的保護措施,促進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國際運動的展開。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國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對象從個體的文物建築擴大到歷史地段。1960年代美國白宮會議首先提出設立「世界遺產信託資金」的建議案。提出要保護世界上傑出的自然風景區和歷史遺址。
  • 中國古代佔卜時,用的龜甲和獸骨
    有字甲骨表面的刻辭為了解商周歷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反映了殷商時期社會生活的真實狀況,顯示出殷商時期文化的高度發展。甲骨承載著厚重的中國文字與文化歷史。甲骨文化是指一切與甲骨文有關的文明成果的總和,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兩大方面。
  • 這些商朝璀璨的文化成就您了解嗎?
    在歷史長河中,商朝為我們的文化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揭開了中國可考歷史文化的大幕。在最後的二百七十多年間,商朝定都於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陽,這也是殷商的由來。今天我們所知的商朝文化,基本都是來自殷墟的考古發掘。
  • 殷墟發現黑人頭骨,背後隱藏了可怕一幕,專家:婦好救了中華民族
    中國考古學家之父李濟,為中國的考古學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其中一項便是李濟發掘了安陽殷墟所遺留的秘密。大家可還記得在安陽殷墟中,考古學家發掘到了什麼?結果很是驚人,當時的《安陽》一書對此也有著記載,在安陽殷墟的考古中,出土了一些黑人,白人的頭骨。
  • 中國古建築群,麗江古城如此商業化,為什麼它是世界文化遺產
    自1986年中國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世界遺產項目以來,已有55個世界遺產項目,居世界首位,在這55項世界遺產中,無論哪一項都是中國的千年遺產,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麗江古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