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商朝為我們的文化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揭開了中國可考歷史文化的大幕。
在最後的二百七十多年間,商朝定都於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陽,這也是殷商的由來。今天我們所知的商朝文化,基本都是來自殷墟的考古發掘。那麼商朝的文明究竟有哪些呢,下面為大家一一介紹。
一 文字文化,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刻在獸骨和龜甲上的文字。它是中國已發現的文字中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大部分這些甲骨文都是商王朝統治者的佔卜記錄。商代甲骨文有象形、形聲、會意、假借、指事等。目前為止,考古發現有四千六百多字,學者認識的已有一千多個。雖然這些文字相對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有巨大的區別。但是二者從構字方法來看,基本上是一致的。甲骨文因刻寫材料堅硬,所以字體呈現為方形。
二 青銅文化我國的青銅文化源遠流長,各具濃鬱的藝術風格和民族特色。商朝的青銅文化在中國古代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說明中國青銅文化已發展到了教高的階段。殷墟出土的大量的青銅器,主要包括兵器、禮器、樂器、日常工具、生產用具、裝飾品、藝術品等。代表作就是天下聞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現在國家博物館。殷墟證明在青銅冶鑄方面輝煌的成就,使殷墟成為世界古代青銅文明的中心之一。
三 天文曆法方面
商代重視天象觀測的傳統,殷墟卜辭中有不少關於天象的記錄。其中有日月食的記錄,對恆星也有一定的認識,是世界上最早的新星觀測記錄。
商代的曆法,在夏曆的基礎上,把中國最早實行的陰陽合曆加以調整,使它逐漸趨於完備。依據卜辭所記,殷歷大月為30天,小月為29天,而把太陽曆與太陰曆相參差的天數合併到一月時。除此之外,對於幹支計時法的運用等在甲骨文上也有所反映。殷歷為中國傳統曆法奠定了基礎。
四 數學成就商代甲骨文中的數字,已經明確了今天我們熟知的十進位,奇數、偶數和倍數等概念,已經具有了基礎的計算能力。五 音樂方面從商代開始,中國音樂進入了新的時代,主要分為民間音樂和宮廷音樂。由於青銅冶鑄鑄造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從而使樂器的製作水平飛躍發展,出現了大量精美豪華的青銅樂器。另外可考證的有《桑林》、《大護》,相傳為商湯的樂舞。還出現了從事音樂專業的工作人員,有「巫」和樂奴。遺憾的是有關商朝的民間音樂的材料並不多,出土的民歌代表作有《易·屯六二》和《周易·歸妹上六》等。商人的樂器有很多種,主要有磬、壎、鼓、饒等。其中安陽武官村大墓出土的大石磬,是迄今發現最早的一件大型樂器。
商朝在文字,天文曆法,青銅冶煉技術等方面已經有了很好的發展,為我國後世文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家還知道哪些文中沒提到的商朝文化呢?歡迎留言補充。也歡迎大家關注我,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