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時代,存在著很多很多的職業,這有些職業一開始都不被大家所認可,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這些職業給社會所帶來的貢獻,大家開始慢慢地慢慢地接受並且承認這些職業的存在,並且有時候會給予崇高的敬意。今天我們要說的故事,便是跟考古學專業有關的故事。
在以前,考古學這一份工作有另一種方式,那就是「盜墓」。「盜墓」這一種行為是讓人很不齒的,盜墓者也是深受大眾所痛惡,盜墓者對文物的看法是能賣則賣,初衷是為了錢財。在盜墓的過程中,也只是挑選值錢的東西下手,對於其他的文物,只要是他們覺得沒有價值的,都會輕易踐踏。而我們今天想說的考古學家,他們是出於保護文物,為世人揭開未解和未知謎團的初衷去考古,考古的本質是為了揭開歷史謎團和弘揚中華文明。
中國考古學家之父李濟,為中國的考古學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其中一項便是李濟發掘了安陽殷墟所遺留的秘密。大家可還記得在安陽殷墟中,考古學家發掘到了什麼?結果很是驚人,當時的《安陽》一書對此也有著記載,在安陽殷墟的考古中,出土了一些黑人,白人的頭骨。
根據李濟的研究,發現這些白人的頭骨是高加索人的頭骨,而且這些黑人、白人的頭骨都是雜殉葬坑裡出土的。從頭骨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頭骨主人是受到了非人的折磨後被殘酷處決的。
在李濟看來,這些頭骨的主人在當時的生活環境裡,地位可想而知是十分低下的,基本可以算是「陪葬品」。那麼,這其中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這些外國人到底有何來歷呢?
後來經過考古學家們不斷的研究,終於在甲骨文中發現了一絲解答,這些黑人、白人的頭骨,極有可能是當時戰時的俘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戰俘」!
據記載,在1980年的新疆羅布地區,考古學家就發現過一具中西混血兒的女性乾屍。這具乾屍便是大名鼎鼎的「樓蘭美人」,從她的相貌、體型來看,她是偏向於白人。再後來,考古學家一直深究下去,發現其實文獻所記載的,大月氏、樓蘭等國家的人相貌都與白人無異。這也證明了,早在公元前1600年前,白人就已經來到了新疆、寧夏等地區。
我們都知道,在古時候,白人相對於華夏人,是比較貧窮的,當時的華夏族在外國人眼裡是「遍地黃金」。那麼為什麼白人都來到了我國的邊界地區,怎麼就不繼續向東邊繼續前進了呢?當時的白人相對中國人,那是相當的強大。這就得跟戰俘扯上聯繫了,當時的商朝可能打敗了這一批來歷不明的白人,並將他們俘虜,作為陪葬品。
我們可以發現,要是當時我們的祖先沒有那麼勇敢,沒有那麼頑強,如果當時的商朝是被打敗的一方,那麼我們的中華文明就危險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婦好也被譽為中國華夏族文明的守護者。
參考資料:《安陽》、《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