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佛法的三種因果
講到修行的果,大家必須要知道因果的道理。佛法裡面說因果有三種:第一種叫做一念因果,就是每一個念頭生起來的時候,它既是因又是果。
當你生起善的念頭,你的感覺就是快樂,就是舒服的;當你生起惡的念頭,這個念頭是痛苦的,就是難受的。
善的念頭、高興的念頭,會讓人感覺身心自在、輕鬆,甚至讓人感覺飄飄然地飄起來;但是如果是惡的念頭、痛苦的念頭,它一旦生起來人就會站不住了。沒有人說,「我被你氣得輕飄飄了」,只會說,「我被你氣死了,氣暈了」。所以人在痛苦的時候,基本上都會站不住,或者是直接躺下來。
「人之初,性本惰」,在凡夫的特性中,其中有一個就是惰性。你站在那裡容易感覺累,坐在那裡會覺得舒服一點;坐在那裡容易累,躺在那裡覺得會更舒服一點,都是往下墮落的。所以,當你善的念頭生起來會身心自在,它是往上走的,所以六道中上面三道叫三善道。
善法會使人的生命得到升華;惡的念頭、惡法,就會使人的生命墮落,這就是一念因果。每一個念頭在當下,你不需要問別人這個念頭是對還是不對,你自己就可以看到。懂得一念因果的人,不但是自己的心中能感受到這一念,而且還能感受到這個念頭對自己的影響。
我們跟大家講過物理學的波粒二重性,波粒二重性的原理告訴我們,你的念頭生起來的時候,不只是你自己感受到這個念頭的結果,而且你的整個世界已經隨著你這個念頭在改變了,這就是一念因果。
很多人不懂得這一念因果,他怎麼能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呢?因為生命是相似相續的,雖然我們的今天跟昨天很相似,但是今天絕對不是昨天,它一定是有變化的,所以它才是相似。
但是今天一定是從昨天過來的,沒有昨天哪裡會有今天,所以才是相似相續。因為相似,所以叫做不常。
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肯定不是同一個人,你一定是會變了。因為我們的身體每一天都在新陳代謝,都在變化,每一天的思想也在成熟、變化,所以佛法告訴我們不要執著常見。
常見是一種外道見,認為靈魂永恆不滅,或者人死了以後還是人。有人說:「老子什麼都不怕,二十年以後又是一條好漢」,這種說法就是常見外道。有些人以為自己的心裏面有一個靈魂,長期不滅的存在,甚至有人誤會以為佛法講的佛性,是一個永恆不滅的東西。
有人會覺得,「我現在沒有明心見性是沒有看到那個東西,我只要看到那個東西那就好了,我就會開悟了,我就成佛了」,好像成佛是把這個我帶到那個成佛的世界去一樣。其實他誤會了,成佛正好是讓你看見無我,沒有看見無我的人,全是凡夫。看見無我了才是初果羅漢,才能稱為聖人。不執著永恆不滅的一個自我,這才叫不是常見。
生命是相似的,它同時又不是斷滅的,不是什麼都沒有。有些人認為,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人死如燈滅。
你這個念頭停止下來了,是不是一下就什麼都沒有了?並不是,下一個念頭還會生起來,這叫相續。所以,相似故不常,相續故不斷。
生命不是斷滅的,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一定有你生命的業力在這裡輪迴。業力的輪迴,它是緣起的聚合,並不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的東西,也不是一個永恆不變的東西。這就是以佛教的中道見看待人生。
因為我們每一個念頭生起來又過去了,這個念頭本身已經種下了生命的業習種子,所以叫一念因果。心很細的人,他直接能看到,心不細的人連自己的念頭生起來有什麼效果都看不出來。
有的人在發脾氣,看上去就知道他很生氣,很煩惱。你去勸他說:「你不要生氣,你不要生氣。」他說:「我沒生氣啊」哎!他明明在生著氣還說自己沒有生氣。「你不要煩惱」,「我沒煩惱」,他明明大吼著,還說自己沒煩惱。這樣的人也是很多,就是不能如實知自心。
如果能夠如實知道你的念頭生起來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你就懂得這一念因果的道理,那麼你在修行路上就永遠不會著魔。
那些魔境現前了,你看你的心是不是已經產生了貪著,產生了恐懼,產生了這些負面的東西。你不要說什麼真正的魔境,就是世間的五欲六塵,其實它們也全部都是魔。
你每天都被這個生死的魔王牽著鼻子跑,自己都不知道。但是,如果你看見了這一念因果,那麼外在的這些就轉不動你了。所以,一個念頭的因,就有一個念頭的果,這叫做一念因果。
安福利生是以達照法師為導師,以六和敬僧團為主體,以正法修學和慈悲利生為宗旨的弘法利生團隊。
通過寺院實體的修學、書籍光碟等載體的製作流通以及網際網路等虛體的建設,實現三體合一的弘法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現代佛法的教育和傳播體系,引導眾生樹立正知見,解脫煩惱,成就菩提。
更多內容請關注
安福利生微信號:aflsgw
達照法師新浪微博:@天台子達照
安福利生新浪微博:@安福利生家園
達照法師官方主頁:
http://www.shidazhao.com
達照法師影音書籍流通
http://dazhaofashi.taobao.com(淘寶)
http://weidian.com/?userid=169194136(微店)
投稿郵箱:anfulishe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