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年僅18歲的李嘉欣參加港姐選美。
她當選那年,將港姐推上輿論巔峰,她的面容是中西結合完美的典範。因為夠美,港媒追捧她為「港姐中的港姐」。李嘉欣不負眾望,真的拿下王冠了。因為在那一刻,一個女人的命運又將改寫。
後來,她與劉鑾雄等富豪糾纏,陷入小三門,名譽直線下滑,被戲稱為「持靚行兇」的港姐。
不過,李嘉欣是不服輸的,沒幾年,她又反轉式嫁給了許晉亨,狠狠給又八卦又勢力,等著看笑話的香港民眾一個狠狠的巴掌。
從一個豪門,輕鬆過渡到另一個豪門。
而她的傳說,也令港姐二字,抹上了物慾色彩。
眾所周知,李嘉欣的初戀是香港四大才子倪匡的兒子倪震。她與倪震相識於黃霑的廣告公司,學識淵博、溫柔體貼的倪震,迅速虜獲了李嘉欣的芳心。令人傷感的是最終兩位金童玉女情感破裂,走向不可挽回的分手結局。
李嘉欣被亦舒描述「美則美矣,毫無靈魂」,這話小編不贊成。她還被亦舒寫進一篇小說,叫《印度墨》。
說的是一個家境貧寒卻美貌驚人的女孩劉印子為了養家踏入娛樂圈,最終為了富豪拋棄了優質男友,被寫成不得已和勇敢,師太在書裡這樣寫她:
「我像一個外星人,不幸流落在地球上,格格不入,好不容易適應下來,也學著談戀愛,亦做事業,但午夜夢回,一直戚戚然鬱悶不已。」
《印度墨》影射倪震和李嘉欣,其實她和倪震分手,就是因為她窮!小說裡兩人分手時有這樣一段對話:
她和他在一起自由,她說他是真正尊重自己的人,他們快樂,無拘無束,暢遊世界。但是……劉印子心中明白,裕進的淡薄名利的書香背景,讓她的野心無法得到滿足。她為什麼非要有那麼大的野心。窮慣了,沒有安全感。
貧窮導致她的自卑,自尊心強,渴望金錢。貧窮就是不敢深交朋友,不敢談深入戀愛。羨慕死了其他人,深深地感覺自己的無力。
貧窮讓她缺乏安全感,糟糕的父親讓她不信任男人。說來說去,她就是心裡脆弱,缺乏安全感,表面的強勢狠辣其實就是掩蓋她內心的脆弱不安。
即便憑藉美貌被人愛慕,仍然恐懼生活在上流社會的初戀男友有朝一日拋棄自己。所以和倪震分手,去闖娛樂圈賺大錢,過上流社會體面的生活。
不得不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影響太大了,少時的李嘉欣面對父母離婚,媽媽一個女人帶著她和姐姐在貧民區艱難討生活,一家人擠在漏雨的鐵皮屋子裡面。
但李嘉欣的母親對她的教育極為重視,實施最嚴苛的挫折教育。
母親的高期望,成就了李嘉欣出色的成績,是學校裡公認的「學霸」。
但很可惜,李嘉欣沒有繼續進修學業。錢成了最大的障礙。她渴望分擔母親的重擔,所以選擇早早進入社會,放棄夢寐以求的留學夢。
擁有這種童年,造就了李嘉欣不服輸的性格,看上的東西必須得到,有人敢阻攔,遇神殺神,遇鬼殺鬼,盡人事聽天命是不行的!
這種性格特點在她成為劉鑾雄的情婦時候,就能一目了然。
作為情場老手的劉鑾雄,清晰女性的心理需求,投其所好,獲得了李美人的芳心。
這場戀情讓李嘉欣成為香港娛樂圈的最大的瓜。
為了上位,成為劉鑾雄唯一的女人,她徹底失去理智。
從1988年到2001年,女人最青春的13年裡,李嘉欣一直奮身在這場註定沒有結局的愛情裡。
為了上位,她不僅與臉面劉鑾雄的眾多情婦,正面對撕,甚至數次打電話給寶詠琴,破口大罵。
她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說白了她就是一個渴望父愛,想要擁有安全感,內心渴望愛情和婚姻,又害怕重複父母感情破碎的輪迴。
但是,我不喜歡拿」童年模式「去諒解所有的行為。
出身無法選擇,可選擇走的道路也少,初心能否記得卻全在自己。
李嘉欣一直很鄙視父親這樣花心、對家庭不負責任的男人,然而卻在後來,選擇了和父親相似的戀愛對象,真是極大的諷刺!
最終這場多角戀結束了,她也心灰意冷,毅然離去。
之後的日子中,她反思自我:
一切錯誤的根源是缺乏安全感,永遠不能接受自己的幸福是男人給予的這種話!
話雖如此,但李嘉欣骨子裡是十分渴望與異性建立親密、信任的關係,她並非所謂的獨立大女人。
她心裡其實一直住著童年的小女孩,焦慮自卑缺乏安全感。
所以,她又迅速與富二代許晉亨的相戀,步入婚姻殿堂。這兩位情場老手相見恨晚,認定了彼此。
李嘉欣後來有一條微博是這麼寫的:
你會放棄一個世人認為機不可失的求婚,而去等待不知道會不會出現的愛情嗎?我會,因為我有位一向溫柔的媽媽斬釘截鐵對我說:我反對,如果你堅持,請別哭著回來跟我訴苦,雖然很多人會用羨慕的眼光看你!現在的一切證明了媽媽的智慧!借自身經驗與姊妹們分享!
她最終選擇了許晉亨的原因:有錢有閒有身份,配合她經營她想要的生活——溫暖的家庭、父母的愛,以及男女之間的歡愉。
如果她涉世為深,就帶她看世間繁華;如果她歷經滄桑,就帶她坐旋轉木馬。
也許只有許晉亨才能滿足李美人的需求,讓她回歸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