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通往獸性人性神性之門|心理分析視角觀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2022-01-28 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由李安執導。影片講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與虎建立起一種奇特的關係,並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我心愛的影視作品,這是部象徵極其豐富的電影,處處存在著隱喻的影子,其中老虎是最具多重隱喻含義的意象,不同的人對隱喻的理解不同,對作品的主題解讀就不同。學習了榮格分析心理學重要的技術——擴充技術後,重看此片,腦洞大開,有了更多、更深入的理解。

壬寅虎年即將到來,我們借「虎」的意象,來看看這部影片。

幼年的派,被尚處於無意識中的內在神性——既吸收世界又創造世界的神性——驅使著,通過各種形式尋求與自身內在神性的連結,尋求生命的意義,他活在泛神論的純精神的象牙塔裡,與現實是脫離的,這一切在他與老虎的第一次相遇後發生了改變。

老虎既象徵著恐怖和暴虐的獸性本能,也象徵著人內心的欲望本能。

古印度人和華夏先人一樣,一方面崇拜虎的力量與王者之風,另一方面也懼怕它們的兇殘,將其視為某種邪惡和災禍的象徵。

位於印度東北部的那加蘭邦曾有這樣一個傳說:

虎和人原本是同母所生、外形相異的親兄弟,後來虎犯下惡行而被逐出黑森林。等到人虎再次相見時,已經成了必須生死相搏的敵人……直到近代,如果有災禍在當地的村莊降臨,人們還會因此舉行大規模的獵虎活動,直到把虎這個「禍根」殺死才罷休。

因此,相信萬物皆有靈魂和神性的派在目睹老虎獸性的兇殘後,開始質疑自己的神性,同時也質疑自己的本能欲望。

當人否定自己的獸性本源時,生活失去了意義,純理性的生活如同無理數π一樣枯燥乏味,繼續探索的派遇到了舞者阿南蒂。

「讓精神能量透過舞蹈,經由身體傳遞給世界,全神貫注」,舞蹈老師在她們跳舞前這樣說。派透過舞蹈瞥見神性的影子,然後海上之旅開始了。

派當然不記得與阿南蒂的道別,因為道別沒有發生,因為他的探索之旅剛剛啟程,帶著籠中的獸性,獸性被理性和人性所困。

無論是相信海上漂浮之旅的哪一個版本,在派內心發生的旅程都是一樣的,老虎理察·帕克再次在派的內心旅程中帶來轉向是當廚子殺死母親時。

如同為母親雪山女神復仇的象王神,人性母愛的本能帶著獸性本能衝破理性和人性束縛呼嘯而出,殺死了廚子。

在印度西海岸和南方廣泛流傳著一種虎舞,這種傳統本身源自宗教,漸漸演變為一種節慶狂歡活動。其中有些民族的虎舞是表現獵虎過程,舞者全身塗滿黃色顏料,再畫上紅色和黑色的紋路並戴上老虎面具,來裝扮老虎。他們模仿老虎捕食的動作不停地跳躍、舞蹈,直到被扮演獵人的舞者捕獲。

卡納塔克邦、泰米爾納德邦等地的虎舞則浸透著愛戴與敬畏,表現虎的生命力和威嚴。

生活在孟買北部馬哈拉施特拉邦到古吉拉特邦一帶的Warli族則尊虎為神,崇拜虎神Vaghdeeva。他們用木頭將其雕刻成像,長期供奉並隨處可見。虎神掌管著豐收,因此信徒們總會將每次收成的一部分當作貢品祭獻給他。

每當作為一年之始的排燈節(每年11月前後)來臨,人們還會借著歌舞紀念豐收的日子,同時感謝虎神的慷慨賜予。

在中國和亞洲的文化裡,崇虎是共同的文化意識。西方把獅子作為百獸之王,在印度和中國,百獸之王卻是老虎,虎是威嚴權勢和力量的象徵,是勇敢和無畏的象徵,歷來軍隊就用「虎狼之師」來形容勇猛無敵。

青銅「虎鎣」,西周晚期文物,1860年被英國軍官從圓明園劫掠。

2018年4月,以41萬英鎊價格由境外買家在英國拍賣會拍得,

並捐獻給中國國家博物館,

這件流失海外百餘年的文物回到中國。

從漢字「虎」本身來看,虎(hǔ)形聲,字從幾,從虍(hū),虍亦聲。「虍」意為「武力」。「幾」指「食案」,轉指「享用」。「虍」與「幾」聯合起來表示「以武力享用食物」。本義:食物鏈頂端的動物。虎代表著強大的生命力。

生死存亡之際,老虎所象徵的獸性的強大生命力救了派。並如老虎般血腥地、野蠻地、殘酷地、恐怖地、邪惡地肢解吞吃了屍體。在人性的母愛本能和生存本能前,獸性登場,耀武揚威,人性和神性似乎在恐懼面前消失於獸性之中。

然而,擴充理解一下老虎理察·帕克的名字,我們就會明白李安導演的深意不僅如此。少年派的原作者楊·馬特爾曾指出,理察·帕克的名字來自美國推理小說家艾倫·坡的小說《阿瑟·戈登·皮姆的故事》。

在小說中,理察·帕克是一名海員,他的船遭受了海難,他提議犧牲一個人的生命來維持其他人的生存,在抓鬮時,他自己不幸被抽中,赴死成為其他人的食物。

之後,這個名字常常與海難連在一起,又有數次真實海難中,名為理察·帕克的人被分食,而其他人因此獲救。

所以這個名字的共同之處,是用自己的死挽救了別人的生命。從這個意義上說,虎並不僅意味著暴力,而且象徵著生存和希望,是自我犧牲的精神和絕望中的支柱,在獸性中閃耀著人性和神性的光芒。

然而被獸性佔據的派此時卻意識不到,對邪惡獸性的恐懼佔據了他心靈的另一面,他被分裂為代表人性理性的恐懼的一面和為生存而戰的獸性的一面,人和獸對立分裂,勢不兩立。

隨著海上漂浮日久,人性、理性和被宗教信條代表的神性散成一片片,隨風飄去,唯有對獸性的恐懼讓派處於時刻警覺的狀態,滿足獸性的本能欲望成了絕望中唯一的希望,成了生命唯一的意義。人與獸的關係從勢不兩立轉變為對立依存,再到互相溝通,馴服共處;再到唇齒相依,情如兄弟。

正如古印度關於虎與人是同母的兄弟,派在荒茫的大海漂流中,完成了對自己陰影——獸性本能的整合,人性與獸性完成了整合,此後神性才開始在派的意識中點亮。

有趣的是,這個點亮依然由獸性引領,派跟隨著老虎凝視大海,在大海中發現了母親就是魚群,就是世界,吸收萬物,創造萬物,正是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的境界。派從獸性中遇見了世界的神性呈現。

這次的神性體驗與兒時不同,派從純精神層面下降到體驗層面,是降到獸性層面,返回生命本源,再回到人性層面之後,在整合了陰影面之後的肥沃土壤裡長出的神性體驗,堅實而有生命力。

正如派在影片中所說:懷疑讓信仰有生命,沒有懷疑,你不會知道信仰的力量有多大。

神性繼續沿著暴風雨中的上帝的路徑被點亮,而獸性在神性面前是瑟瑟發抖的。

派的神性探索在毗溼奴(世界的創造者)幻化的食人島上最終完成。一種說法認為毗溼奴在無盡的宇宙之洋漂浮而睡,我們都來自他的夢。

派在毗溼奴的夢中發現了世界的本質:寧靜、祥和、幸福、富足、創造的白天,和死亡、恐怖、吞噬一切的黑夜。

正如太極圖所顯現的一陰一陽是為道,一生一滅是為生命,牙齒孕育蓮花,蓮花包含牙齒。

也如諾依曼在《大母神》中所揭示的,世界的本源包括善良母神和恐怖母神。

在可怕的世界真相面前,老虎再一次引領了派,它選擇在黑夜待在船上,本能的生命欲望再一次引領著派為了生存離開生與死的漩渦——諾依曼在《大母神》中所說的烏羅波羅斯蛇的混沌狀態,往意識的現實方面漂流——在墨西哥海岸登陸。

那一刻,瘦骨嶙峋的老虎頭也不回地走向森林,沒有道別,消失在叢林裡。但仍然是它護持挽救著派,它帶來了救援的人發現了海灘上垂死的派。

看著派淚流滿面目送老虎歸林的背影,我不由得想起有關虎神的傳說。

印度以及中國文化中敬虎崇虎,中國民間也有很多用虎祈福闢邪的儀式,如掛虎畫以使惡魔不敢入內,兒童帶虎頭帽穿虎頭鞋來闢邪,古代打仗時,虎符虎形旗都是震懾敵手之物。獸性本能本身就是神性的示現。

杜虎兵符為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1973年出土於陝西西安市郊,

鑄於秦惠文王(前356—前311年)時期。

虎象徵著勇猛、權力。

虎食人卣,商代晚期青銅器,

出土於湖南安化,後流入國外,

此圖為日本泉屋博物館所藏珍品之線圖。

《海內北經》曰:「窮竒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首始,所食被髪。

在蜪犬北。一曰從足。」

《淮南子·地形訓》高誘註:「窮奇,天神也,在北方。

道足,乘兩龍,其形如虎。」

《太平御覽》九一三:「

《神異記》曰:『北有獸,狀如虎,有翼,名窮竒。』」

當派回歸現實世界時,老虎退隱山林,但道別永遠不會發生。因為在成年的派生兒育女的日常中,那一隻孟加拉虎永遠蟄伏在派內心世界的密林深處,支撐著派的人性和神性的生活。

(文內圖片來自劇照和網絡)

聲明:

1.除標註為原創的圖文外,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圖文版權均歸屬於版權人所有;若因來源不詳未標記來源和署名的,請權利人在文末或後臺留言或與本公眾號聯繫,本公眾號將予以及時標記;

2.凡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圖文有損權利人權益的,請在文末或後臺留言或聯繫本公眾號,本公眾號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

為培養具有國際資質的中國心理分析師和沙盤遊戲分析師,洗心島文化與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設置了一套整合性培養計劃——心理分析專業「2+3」課程體系(包括【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兩年課程】和【候選榮格分析師3年課程】)。

課程由諸多國內外知名人士和著名學者擔綱,其中不乏各領域內的權威導師。

學院制教學;匯聚國內外頂尖師資;設置獎學金體系;提供實習平臺

目前,「2+3」課程體系之2022級【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兩年課程】正在招生!歡迎大家加入。

相關焦點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但是與觀賞畫作不同的是,觀影時從不同角度考量,得到的並不是千篇一律的畫面。而是那份由你來挖掘,並且只屬於你的那一份深意。大家好,我是小詢,今天我為大家帶來我所看到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派,這並非他的原名。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與獸性
    閱讀是人類獨有的享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表裡兩個故事,表世界講的是派和老虎同坐一條船,裡世界卻講述了一個人吃人的海難,兩個故事不約而同地指向一個真相。鬣狗咬死了斑馬和猩猩,老虎咬死了鬣狗,最後只剩下派和老虎在救生艇上對峙。獲救之後,調查員去調查沉船原因,起初他們不滿意派講述的故事,覺得沒有人能同一隻老虎坐一條船。派於是又講了另外一個故事。
  • 豆瓣9.1的《少年派》,是人神性與獸性的交織,亦是人性等於獸性
    豆瓣評分9.1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通過一正一反兩個故事,赤裸裸揭示了人性其實等於獸性。人性是貪婪的,獸性是可怖的,而神性則是那最後的榮光和希望。看過影片的都是知道,一開始還以為這是一部關於少年旅行的奇幻大作,最後才得知,特喵的就是一個恐怖片。特別是食人島的特寫,分明就是女性平躺的樣子。那麼關於神性方面,在一開始就交代清楚了。沒有哪一個人同派一樣,同時信奉三個教。
  • 《少年派》獨家觀影報告:不是阿凡達 值得瘋狂
    >>>>>>>>斑斕童話 向死而生>>>>>>>電影中的紅樓夢      搜狐娛樂訊 (陸十三/文)11月22日零點,李安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正式開啟在內地的旅程。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電影與原著的不同和相同
    很喜歡李安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瑰麗奇異的畫面,奇幻故事背後殘忍的吃人故事,都讓人無法不去想它。電影看了好幾遍,原著也看了一遍。相對於原著來說,電影做了很多的改編。我一直在等漂流的故事開始。在漂流的故事開始前,是派名字的來歷,是他依次信仰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很奇怪為什麼沒有信仰佛教呢?)。然後,原著裡並沒有派寫了滿滿幾黑板π的故事,也沒有那個跳舞的阿南蒂,這都是李安在電影裡面加上去的。漂流開始了,書中的漂流比電影描寫的更加細緻,在電影裡,幾隻動物之間的衝突進展的很快。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細品,這是一部吃人的恐怖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是有李安導演的冒險劇情片電影,獲得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和第70屆金球獎等,還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十佳電影之一」,豆瓣評分高達9.0分。在茫茫的大海裡,危險不知何時降臨,派還要和一群兇猛的野獸同處一條船。船上如同一個大自然的食物鏈,受傷的斑馬,無望的猩猩均被殘忍的鬣狗活生生咬死,再被一點點吃掉,在派與鬣狗鬥爭時,遊艇中突然衝出來的猛虎理察.帕克一口便將鬣狗咬死,最後便剩一人一虎。派為了躲避猛虎,只能自制一個小木筏用繩子綁在救生艇後面,好與猛虎保持安全距離。
  • 這部豆瓣評分9.1分的奇幻電影,如今再看依然震撼|派的奇幻之旅
    重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讓我再一次不禁感慨李安導演的技術與藝術融會貫通的手法有多高明。由著名華人導演李安執導的冒險奇幻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豆瓣網的評分高達9.1分,豆瓣電影250TOP榜第35位,由此可見這部電影在觀眾心中的認可度。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部從未被低估的神作
    而我對導演李安的印象,卻是始於他的另一部神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還是上初中的時候,英語老師推薦了這部電影(好遙遠的記憶),那時的我什麼也不懂,不懂為什麼派要講兩個故事,不懂漂流中小島的意義,不懂為什麼派最後對來訪者說:So it goes with god.
  • 豆瓣評分9.1,李安二奪奧斯卡之作,漂流少年的信仰之路
    時代的發展加速了人的迷茫,如果你也想知道,人該如何生存,以及如何處理欲望和信仰的關係,那麼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可以很好的給我們解答。這部電影早在2012年上映,由李安導演,但場景特效和故事架構,依然不輸如今在電影院裡播放的片子。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拉傑·卡普爾|伊爾凡...
    曾出演《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知名男演員伊爾凡·可汗於4月29日在孟買一家醫院因罕見病去世,終年53歲。一天後,曾出演《老爸102歲》、《為愛毀滅》、《痴情鴛鴦》等百部作品的知名印度男演員裡希·卡普爾也因病離世,終年67歲。除了寶萊塢電影外,伊爾凡·可汗還參演了多部好萊塢大片,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百萬人打9.1分,一部唯美又恐怖的冒險電影
    當我們每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都會本能地拼盡全力掙脫,有時候那種力量讓我們自己都難以置信,今天這部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帶我們看看一位少年是如何,與一隻老虎在海上生存數月,直至走出絕境。有一天派好奇的去給它投食,可是被爸爸發現以後阻止了他的行為,對於同時信仰印度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的派來說,他覺得動物也是有靈魂可以與人友好相處,爸爸為了告誡他,用一隻羊來試探老虎的野性,這件事情讓派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拉傑·卡普爾|伊爾凡·可汗|裡希·卡普爾
    曾出演《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知名男演員伊爾凡·可汗於4月29日在孟買一家醫院因罕見病去世,終年53歲。一天後,曾出演《老爸102歲》、《為愛毀滅》、《痴情鴛鴦》等百部作品的知名印度男演員裡希·卡普爾也因病離世,終年67歲。除了寶萊塢電影外,伊爾凡·可汗還參演了多部好萊塢大片,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 人是獸性、人性和神性的結合
    當我們面對自己的私慾和野性的時候,我們會因為我們的信仰和社會的道德而克制,但當我們面對災難,面對死亡的時候,我們原本的獸性便會湧現出來,這就是人,一個由獸性,人性,神性相結合的矛盾體。我是曲辰,今天也想花幾分鐘和你慢享時光。在我還小的時候,一部畫面驚豔無比的電影把我帶入了電影世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病逝,「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結束了
    與此同時,他開闢了通往好萊塢的道路,試圖與寶萊塢的傳統表演保持距離,專注於研究自己表演的獨到之處。2007年,他與安吉麗娜·朱莉共同出演了麥可·溫特伯頓的電影《不敗之心》。2008年,他憑藉丹尼·博伊爾導演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而聞名全球。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終究還是走到了終點,餘生,我們該怎麼度過?
    4月29日,印度新德裡電視臺發布消息,曾出演過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起跑線》的印度著名演員伊爾凡·可汗因病在孟買的一家醫院去世,終年53歲。而就在幾天前,他95歲的母親剛剛在齋浦爾去世。《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的成年後的奇幻少年,《起跑線》裡的富有教養和良知的富人家長,《侏羅紀世界》裡想要復活恐龍的富商,一個個鮮活的角色在腦海裡浮現,猶在昨日。而關於真實生活中的伊爾凡卻又知之甚少。2018年,伊爾凡在個人社交平臺上透露自己被診斷出患有神經內分泌腫瘤,艱苦抗癌兩年後最終離世,疾病總是這樣突然,讓人猝不及防。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拍攝地——白沙灣
    關山於今年被CNN評選為「全球十二處絕美日落景點」之一,是墾丁之行中絕對推薦的景點之一。有趣的是,在臺灣有很多座「關山」,在墾丁的關山由於在恆春半島地勢較高,看著夕陽整個沒入大海中,是一個體驗大自然的恬靜神妙和墾丁那放鬆寫意生活的好選擇。其中較好的觀賞日落地點包括登頂路上的關山步道和墾管處在山頂設置的落日平臺。
  • 青島啤酒見證郭川船長演繹「少年派奇幻漂流」
    由郭川率領的「中國·青島」號,16日順利抵達國際遠洋航行第二站——斯裡蘭卡美瑞莎  迎風鬥浪印度洋,郭川船隊演繹「少年派奇幻漂流」  11月15日,一場暴雨讓張旭東略微有些擔心這對於郭川團隊也是不小的挑戰,演繹了「少年派奇幻漂流」  記者了解到,在此次「重走海上絲綢之路」的航行中,郭川船長率領來自法國、德國、挪威的國際船隊,他們一起擠在狹小的船艙裡吃飯睡覺,一起酷熱冷雨中緊急處置航行中的各種突發狀況。
  • 印度男星伊爾凡可汗去世,電影《少年派》留金句:人生來不及道別
    這段經典臺詞,出自李安執導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說出這句臺詞的是少年時代經歷了海上冒險,最終僥倖生存下來的成年派。因為這個金句,他也被永遠定格在了這部經典電影裡。而說到大家最難忘的,還是他在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飾演的成年派。相信很多人聽聞可汗離世的消息,腦海裡首先浮現的就是成年派在片中,雙目含淚所講的在文章開頭提到的那番話。人生,來不及好好道別。
  • 《奇星記》主題曲 五月天獻唱《少年他的奇幻漂流》歌詞
    五月天 - 少年他的奇幻漂流 電視劇《奇星記》主題曲  電視劇《奇星記之鮮衣怒馬少年時》主題曲《少年他的奇幻漂流》歌詞  演唱:五月天  作曲:石頭  作詞:阿信  午夜前醒來 迷惘如海 繁星忘了燦爛  我們是小孩 都曾是小孩 誕生在這艘船  人們口中方舟 像一葉小船
  • 五月天獻唱吳磊新劇《奇星記》主題曲《少年他的奇幻漂流 》視頻及...
    《奇星記之鮮衣怒馬少年時》是一部由上海耀客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勵合天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海寧劇制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黃祖權執導,由吳磊、陳翔、張予曦、鄭合惠子、郝邵文主演的電視劇《奇星記之鮮衣怒馬少年時》講述了大宋年間,五個身份背景天差地別的少年,陰差陽錯地肩負起拯救天下的超級任務,組隊勇闖「仙人魔」三界,尋找傳說中奇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