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何而來,又將去往哪裡,這一直都是我們所追溯的問題,在科學裡,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歷史追隨到類人猿,甚至最初的那個細胞。在不斷的進化歷程裡,我們去除了許多初等而在我們現代文明裡被視為野蠻的本性,也獲得了更加理性,更加感性的道德準則。當我們面對自己的私慾和野性的時候,我們會因為我們的信仰和社會的道德而克制,但當我們面對災難,面對死亡的時候,我們原本的獸性便會湧現出來,這就是人,一個由獸性,人性,神性相結合的矛盾體。我是曲辰,今天也想花幾分鐘和你慢享時光。
在我還小的時候,一部畫面驚豔無比的電影把我帶入了電影世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時的我還小,只會跟著班級裡的同學一起驚嘆於電影的華麗畫面,只是感覺電影裡馴服老虎做朋友的主角派很帥氣,擔當今日,長大後的我再次回顧這部電影,我不再只是驚豔於電影裡絢爛的畫面,更多的是思考起男主角的信仰和最後現實裡男主角派講的兩個故事。
電影的主角派是一個同時信仰三個教派的少年,他與信奉科學的父親不同,他始終相信,萬物有靈,世界有神。正因為他的信仰,他從小吃素,而他對世界的信仰的第一次考驗,是當他相信老虎有靈性時,父親讓他眼睜睜看到老虎拖走山羊進食的場面,這讓派開始對自己的信仰有所懷疑。而對於他信仰的考驗卻沒有由此停止,當派的家人帶著動物園的動物乘輪船去往美國時,輪船遇上了暴風雨,沉沒了。一覺醒來他失去了一切,父母,哥哥,和自己最喜歡的姑娘,他一無所有,只能在這條救生船上與僅存的斑馬,母猩猩,豺狼和老虎共同漂流。
但考驗遠不止於此,由於豺狼的本性,它開始攻擊斑馬,派是懦弱的信奉者,因為他的軟弱,他只能眼睜睜看著豺狼咬死了斑馬,接著咬死了母猩猩。當他意識到豺狼的惡毒時,他終於鼓起勇氣開始想要殺死豺狼,而這時,老虎撲了出來,殺死了豺狼。
對於老虎,派十分恐懼,仿佛老虎撕裂山羊的畫面還歷歷在目,他躲避著老虎,放下了救生圈,躲在救生船的後方。後來的日子,派在船艙發現了食物和一些求生書籍。他開始有計劃地安排著食物,開始試著給自己希望,開始想要馴服老虎。
一開始,派開始對老虎進行恐嚇,想要讓老虎屈服,他學著和動物一樣用尿液劃定領土,但在老虎用尿液回復以後宣告失敗。後來派開始智取,他利用船身的抖動,削弱老虎的戰鬥力,然後利用魚肉開始對老虎進行馴服,這次他成功了,他成功把老虎逼回了船艙裡,他獲得了主動權。
但厄運又一次到來了,巨大的海上風暴讓他失去了他的木筏子,失去了他的日記。在風暴裡,以為看到神跡的派高興地叫喊著讓老虎出來一同見證這一奇蹟,但當他撕開船上遮掩布,他看到了原本兇狠無比的老虎被他所說的神跡嚇得開始虛弱時,他開始對他所信仰的神跡咆哮。暴風雨過去了,他抱著奄奄一息的老虎,哭著昏睡了過去。
當他再醒來時,他到了一個希望的島嶼。在這裡他擁有了淡水,食物,老虎也有了食物,比起茫茫的大海,這裡無疑是生存最好的選擇。但他看到這裡夜晚的真實面貌時,他知道,這裡既是希望之地,也是死亡之地。這座白日充滿淡水和食物的島嶼,夜晚卻會化為酸液。他決定離開,帶著老虎,他目前唯一的夥伴一同離開。
過了不知道多久,派終於漂流到了海岸,老虎也在他的目光裡,頭也不回的離去。他終於發現,一直陪伴他的老虎其實一直都沒有把他當作朋友。後來,有人來採訪獲救的派,當他說著這個奇幻的故事時,人們都對此無法相信,希望他給予更加真實而有價值的說法。但當派講述了第二個黑暗的人性故事時,人們選擇相信第一個,派說他們都是有信仰的人。第二個故事講述了太多人的陰暗面,比起相信為了生存的廚子殺了水手和他的母親,他因為復仇殺死了廚子的故事,人們更希望看到世界的光明。
影片裡的點點滴滴其實也都在述說著獸性,人性和神性的鬥爭。因為獸性,派開始和老虎爭奪生存資源,因為人性,他沒有選擇淹死老虎,因為神性,他始終相信希望。人因為有信仰而對生活和未來有希望有探索的心,因為有人性而有底線,但也因為有最本質的獸性會傷害外界。我們對這些本性的控制,才讓我們更好的生存。相信人性是我們對美好的期許,但對於危機面前的獸性還是不可忽視。就如耳熟能詳的「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一樣,我們不能用善良去對待惡人,願我們都活在光芒裡,無所畏懼。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