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三妻四妾」
一直被現代男性視為福利
但對於那些做小妾的
古代女子來說
如何轉正上位才是
她們思考的重點
嚴格來講
古代並不是「三妻四妾」
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男性只能有一個正牌妻子
那些妾的功能雖然跟妻子一樣
可以生娃、持家、做家務
but就是≠妻子
【我坐八抬大轎進門的,你呢?】
都說生活需要儀式感
古人娶妻是非常麻煩的
首先要請媒婆去給女方家提親
告訴別人「這妞我看上了」
然後拿著女方的生辰八字去祖廟算一卦
卦象為吉祥後方可訂婚
接著男方要把自己的老婆本
拿出來做娉禮
對方收了錢後就可以約時間
結婚那天把媳婦帶回來
也就是常說的「八抬大轎進門」
才算完成了娶親
這也就是古代娶親的六禮
(古代婚嫁三書六禮:聘書、禮書、迎書;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納妾可就簡單多了
不用舉行任何儀式
帶回家就可以上崗幹活
「女為人妾,妾不娉也。」——《春秋》
相比於妻子的正式工身份
小妾這個臨時工編制可苦逼多了
幹一樣的活,待遇卻差很多
更不要說像電視上那樣與正妻爭風吃醋
隨時可能被正妻狠狠教訓
甚至趕出家門或者弄死
【賤妾,你個不值錢的東西!】
正妻可是得到了宗室承認的管家婆
除了違反「七出」之條外
七出(七去),中國封建社會休棄妻子的七種理由: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公婆)、口舌、盜竊、妒忌、惡疾。
古代還規定以下
三種情況下不能休妻
可以說古代大老婆
地位十分之穩固
所以很多女人在丈夫逆襲後
會變得很囂張
因為丈夫拿她沒轍呀
既然不能休
那就有恃無恐地河東獅吼了
但妾就很悲催了
她們在古代等同於商品貨物
可以隨便買賣流通
還被當做禮物送給他人
秦始皇的老媽被呂不韋送給秦王
蘇東坡也曾將有身孕的小妾送給他人
「妾合買者,以其賤同公物也。」——《禮記》
「妾乃賤流」「妾通買賣」——《唐律疏議》
【就憑你,還想跟老公埋在一起?】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座墳
祖墳歷來就是家族的象徵
進了祖墳才代表你被家人所承認
不會成為孤魂野鬼
但小妾死後卻不能葬入祖墳
這就算小妾答應
她們的兒子也不答應啊
做過皇帝的袁世凱
他老媽就是小妾
為了讓老媽不變野鬼
袁世凱大鬧了一場才讓老媽進祖墳
既然正妻這麼牛X
作為一個有理想有夢想的小妾
在起跑時已經落後
還能通過自己的努力
成功上位轉正變成大老婆嗎?
古代結婚講究
「門當戶對」「良賤不通婚」
娶妻大多是為了強強聯合
以小妾的身份來說
想要轉正上位
難度係數簡直幾十顆星
而現在電視劇、小說裡的男女豬腳
動不動就愛得天雷滾滾
在得知男主有家室後
女方甚至還表示願意為妾
這也純粹是屌絲YY
在古代
正經人家的女兒嫁給別人為妾
是侮辱家族的行為
實際上是不可能發生的
那萬一正妻提前掛了
小妾是不是就可以轉正上位了?
No!
就算大老婆死了
男方也只會重新娶一個良家女子
有的朝代還從法律上禁止小妾轉正
規定扶正小妾要坐牢
「以妾及客女為妻,徒一年半。」—— 《唐律疏議》
不過夢想還是要有的
萬一見鬼了呢
小妾為家族立大功被封賞時
是有機會上位成為大老婆的
比如女英雄梁紅玉原本是官妓
一開始被韓世忠收為小妾
後來立功無數被國家封賞
在韓世忠的原配死後成功上位成正妻
(韓世忠:與嶽飛齊名的南宋將領)
再看看如懿
雖然是小妾出身
最後也逆襲成為皇后
這也導致古代很多良家女子
寧願嫁給窮小子
也不想做別人的小老婆
畢竟能有編制的話
誰還願意去做
幾乎不能轉正的臨時工
所以小妾要想轉正上位
要麼真的十分優秀
並且正妻提早掛了或者被休
要麼就只能嫁給皇上開啟宮鬥之旅
最後
朕要對看到這裡的愛卿們說聲
「辛苦啦」
因為無論是娶妻還是納妾
無論是成為正妻還是小妾
都跟你們沒有關係
畢竟你們都是
單身狗
重陽節快樂!
愛卿們記得登高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