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國籤署自由貿易協定,預計10年之內各國貿易達到0關稅。這個貿易協定是自由貿易的一個勝利,各國都發揮著它們的比較優勢。
首先給大家說說,什麼叫貿易?就是人類剛一開始,是我自己幹自己的活,比如說我早晨下地幹活,然後,中午給孩子們回來做飯,下午又下地去了。晚上回來我去給孩子們做好飯,孩子們睡了我就納鞋底,做衣服,我就完成了我自己的分工。那是我自己幹自己的活,但是,當人類出現了分工以後。我們就問,什麼更經濟了?交換更經濟,這就出現了國內的貿易,繼而也出現了國際的貿易。
貿易的好處又在哪裡?我們想問,如果一個世界的品牌,你在中國的商店看到,你在世界各國的商店都可以看到,這就是商品一體化了。在中國你們可以看到很多外國人在打工,我們中國人也可以到外國去打工啊。我們還會看到有些資本投到中國,和中國的資本可以投到國外,這就是全球化。就是商品一體化,勞務一體化,資本一體化。所以,自由貿易真的是很好!
自由貿易這件事是誰先提出來的呢?英國有個經濟學家,他叫李嘉圖。他其實是個搞證券的證券商,他對經濟學不怎麼懂。結果,有一天,他的夫人生病了,夫人住在療養院,結果他去陪同的時候,突然,走進一家圖書館。在圖書館裡翻看了一本書,正是當時亞當.斯密寫的《國富論》。他把這本書拿回家去,如獲至寶的一直看。因為,他不懂經濟學啊!當時,他就是在思考一件事情。為什麼蘇格蘭也生產燕麥和葡萄酒,而葡萄牙也生產燕麥和葡萄酒。他們兩家為什麼還要交換呢?他們自己生產自己的燕麥,生產葡萄酒,兩個國家都在生產。為什麼他們要交換呢?最後,他研究終於想明白了。各國貿易最基本的原則是什麼?是比較優勢。
蘇格蘭只應該生產燕麥,而葡萄牙生產葡萄酒。他們兩個國家相互一交換,這樣就真的很經濟了。結果,就是一個外行走入了經濟學領域。提出了100年以來,人們都解釋不了為什麼國際之間做貿易,只是因為有比較優勢的原則。他在這本書中他這樣說到,舉的這樣一個例子,他說本城最好的律師是本城最好的打字員。什麼意思?他說這個城裡有個特別好的律師,他打字的速度超越了所有的人,他律師又很棒。可是呢,這個律師專門請了個打字員,打字員的速度還不如他。可他就是請了個打字員,為什麼?
因為,他的比較優勢是做律師,而那個打字員的比較優勢是做打字。比較優勢,是一個國際貿易的原則,但比較優勢是誰和誰之比?把自己的手指頭伸出來,你看你的那個手指頭最長,最長的哪個手指頭就是你的比較優勢。一定要記住,一生都會受用的。我們中國之所以和美國做貿易,為什麼?只是因為我們各自發揮了我們的比較優勢。美國,地多人少。中國,人多。所以,我們用他們的大豆來換我們製成的服裝,這樣,就都發揮了我們的比較優勢。這次,15個國家做自由貿易,我們發揮了比較優勢。是把蛋糕做大了,那切出這塊蛋糕,每一個國家切出去,他那碟裡的蛋糕就會更大了。所以,籤了這個協定之後。我們的企業,我們的百姓都會受益,這對個人很重要!
現在自由貿易那麼好,大家都受益了。為什麼國家還要收關稅呢?首先是,什麼叫關稅呢?比如,國外的東西進口到中國來了。政府在它進口海關的時候,一定要收它的一個關稅,就是從進口商品裡收的稅,它就叫關稅。
好多人就在問了,為什麼這麼做啊?政府為什麼要收關稅呢?這裡,給大家講講。你想,國外商品進來以後。如果,它是做服裝的,它進來之後,我們國內的企業就會受到影響。它的價格又合適,質量又很好。那我們國內的服裝行業怎麼辦呢?收關稅特別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保護本國的企業和產業。如果,真的讓產品長期植入,那麼國內的企業,就會遇到了巨大的挑戰。
再說了,這關稅是交給誰呢?海關上大量進口的所有的東西,這個關稅就進入了政府的財政收入裡,這可是一大塊收入哦。那麼又有問題來了,是誰為了這個關稅買單了呢?知道嗎?不是國外的進口的企業買的哦,而是你中國從哪個國家進口的企業,你來買單。當你把單買了之後,舉個例子說,比如進口了大豆,美國一船一船的大豆來到中國,是我們的進口企業,就說是中糧油吧。這些大的企業它們把單買了以後,稅前放上放完以後,最後把它分攤到消費者當中。比如,豆粕變成豬的飼料了。還有炸成油就變成我們餐桌上的食用油了,這些最後都是消費者買單了。
那我們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收了關稅的目的,是為了擋住外國貨,千萬不可以大量進,是為了保護住國內的企業和行業的飯碗。知道嗎?在1999年我們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時候,當時就爭這件事呢。人家這樣說,中國應該以中等國家來加入。我們說,可不行呢。我們中國還很窮,人均收入還很低,我們一定要以發展中國家加入,最後,我們爭取到了這個條件。為什麼?因為,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加入的時候,你的關稅可以高。如果,是以發達國家或者是以中等(收入)國家,你的關稅就要低。這樣的話,對我們的民族企業有影響了。就是因為,我們要了這個條件。所以,我們入世後,我們中國的經濟發展得非常快了。
我們又該說了,關稅是政府收走的錢,關稅越高企業越難出口。因為,賺不到錢了。眾所周知,今年快過去的這一年,是中美貿易摩擦的這一年,我們中國的產品出口到美國的企業,有的加稅加到了25%。覺個例子,比如一件衣服10個美元,加稅25%的話就變成12美元了,那你賣給誰?美國進口一噸大豆到我們這兒,也加稅25%,加完稅之後,誰為它買單了呢?當然是,中國普通的老百姓和養豬的企業了。所以,大豆加稅,進口企業買單,消費者買單。服裝加稅,美國消費者買單,因為它貴了。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讓我們的出口企業受到特別大的衝擊和損失。為什麼呢?只是因為它加稅了25%,那誰能賣的出去啊?中國企業受損,美國的進口企業也受損,沒錢可賺。知道了這些,才知道自由貿易是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