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北 圖片/網絡
01
風吹落枯葉,枯葉滋養土壤,肥沃土壤幫助果實,緩慢而穩定地生長。
果實如此,人生又是如何?
紀錄片《人生果實》通過描繪90歲的建築師津端修一和87歲的妻子英子的日常生活,向我們傳遞著自然、愛情與人生的奧秘。
一對白髮蒼蒼的老人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歸,一千多年前陶淵明曾描述過的令人嚮往的田園生活,修一與英子卻過得更精彩,但這樣的生活又是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平常日子而已。
他們像果實一樣,堅定目標,慢慢生長,就這樣堅定而緩慢的變老,最終走完充實平靜的一生。
修一先生是1960年代日本著名的設計師,在參與愛知縣房屋設計時主張:
讓樹木開道,讓風穿過街道,與自然為伴。
但是由於當時急需安置大量人口而無法實施,只能建造外形相同的公寓,這與他的建造理念相違背,於是修一辭職,並買下一塊土地複製建造了與自己最愛的設計師相同的房屋。
「房屋是生活的珠寶盒,所有的答案都在大自然中」。
就這樣,在日本高藏寺新城的一隅,一幢深居林間的小屋成為長久、特殊而美好的存在。
修一夫婦雖然都已高齡,但沒有一點老人的感覺,他們充滿活力,歲月沉澱在他們臉上的似乎只有美好和平靜。
他們熱愛生活,尊重自然,將每一天都過成自己熱愛的模樣。
修一主張種植樹木,並號召大家一起行動,將曾經光禿禿的高森山變得茂盛無比。
他們覺得自己不能為後代留下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唯有這肥沃的土壤,會結出碩果纍纍。
90歲的他依然會參加建築會議,無償幫助精神病院設計圖紙,設計中充滿人性化,鼓勵病人們嘗試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在回信中,修一告訴他們人比錢重要,只要活著他便會盡力幫助。
對待這所居住了四十多年的木屋,他們會不定期移動家具,以製造新鮮感和欣賞四季的不同景色。
他們給小鳥準備喝水洗澡的水缸,以方便它們落腳休息,而小鳥真的常常關顧,像回到了自己的家。
紀錄片最後,水缸破了,英子的女兒很難過,英子告訴她:別抱怨,想點積極的東西,或許水缸也到它的期限了。
那時修一已逝,英子的話讓人百感交集。
每個人,哪怕每一件物品都有期限,總要離開,但是如果以積極地態度去看待,一切就沒那麼糟。
他們種植了70種蔬菜和50種水果,家裡幾乎所有的食物都是自己種植的,每天都是他們在地裡勞作的身影。
英子則是個天生的美食家,無論什麼東西到了她手裡,總能化身色香味俱全的食品。
修一每天寫十封左右的明信片寄給朋友,包括妻子常常光顧的店,感謝他們的美食,鼓勵他們好好做下去。
02
除了生活,修一與英子的愛情同樣令人羨慕,他們永遠笑著對彼此說話,相互協作,總是肯定並鼓勵彼此的想法。
修一說英子是最好的女朋友,英子說現在年紀越大看丈夫越英俊,越傾慕他。
多年前,修一想買七萬日元的遊艇,而他的工資只有四萬日元,英子不會覺得他的想法是不是異想天開,只想著要幫他買下來,並將自己的和服典當。
英子從小被教育要保持微笑好好工作,是修一讓她能暢所欲言,做真實的自己,她每次想做點什麼,修一總說「當然好,聽起來很棒」,所以她總能暢所欲言。
英子喜歡淺色,修一則愛明亮的顏色,他將標牌染成黃色,英子也會表示感謝。
英子笑著說修一聽到自己叫他第一遍時總不應聲,要找兩次才能找到,說這話時卻是一臉的笑意盈盈。
英子說她不會大聲說「我愛你」,但是會儘量做一些修一喜歡的東西,例如英子很不喜歡吃土豆,可是修一很喜歡吃,她就經常做土豆給他吃,經常分享美食。
修一去世後,英子撫摸著修一的臉說道:
修一,我會把一切安排好的,請不要擔心,我會盡最大的努力期待著再次見到你,等我時候到了,變成了灰燼,我們就可以一起乘船去南太平洋了,一定要等著我。
修一走後,88歲的英子只能獨自生活,作為觀眾,目睹著他們從溫馨的二人生活到英子孤身一人,心裡有種難言的落寞。
但是英子卻說自己並不孤獨,因為身邊的一切都是修一留下的,甚至包括明年的肥料,如此所有的果實也有修一的一半功勞。
果實收穫後,英子把不同種類的食物組合起來裝箱,寄給朋友們,她說朋友們吃到修一種的果實,修一會很開心的。
她依然會做兩人份的食物,而且常常是修一喜歡的食物,做好後,一份放到紀念桌修一的照片前,另一份自己對著修一自己吃完。
看到這個畫面,我竟並不感覺悲傷和悽苦,像英子認為的那樣,我也覺得修一仍在他們的家裡陪伴妻子。
紀錄片拍攝結束近兩年後的2017年,90歲的英子去世,從此他們終於團聚,可以一起去南太平洋生活,那裡或許存在著永恆。
03
導演伏原健之說:
「在拍攝時從來沒有拍到了精彩時刻的感覺,但剪出來的效果卻發現意外的好」。
因為娓娓道來的的真實不需要演繹就充滿動人的因素,這也是為什麼一部紀錄片能在豆瓣得到9.5分的高分,並讓無數人感動流淚。
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和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很多人都期望能擁有自己的院落,過一過和大自然相伴的生活。
但是,又幾乎沒有人能長久的過這樣的生活,最多就是旅行中的短暫體驗。
一件事情喜歡卻不能實踐的原因有千萬個,能實踐的原因也只需要一個,便是喜歡。
這就是為什麼,修一與英子這兩個年齡加起來177歲的老人堅持在這裡生活四十多年的原因。
因為喜歡,因為熱愛自然、熱愛生活而已。
而修一與英子的愛情也是如此,沉穩、平靜而目標堅定,因為傾慕彼此便寬容一切,相依相伴白頭偕老。
我們總說人生很難,愛情是這世間最複雜的感情,但如果把人生比作果實,從種子入土後便努力生長,堅定目標,直到收穫,又是件多麼簡單的事情啊!
修一和英子讓我們不再害怕老去。
熱愛每一天,熱愛即是生活,讓每一天的生活都過的無悔無憾,人生又何必在意是年輕還是老去,我只看到了人間值得。
果然,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希望我們也能如修一和英子一般,
不敷衍生命中的每一個細節,做喜歡的事情,孜孜不倦,不緊不慢,堅定成長,收穫屬於自己的人生果實。
越認真生活,生活就會越美麗,人生似果,熱愛終會收穫!
留言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