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淺探

2021-02-12 國藥探真
土茯苓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材,其具有解毒,除溼,通利關節之功效。常用於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等病症。在土茯苓的商品中,常常有近緣品,其性狀也很相似,因此,在市場上就會有以此代彼的現象,特別是在前幾年。在基源上尚有「華肖菝葜」、「短柱肖菝葜」、「鞘柄菝葜」、「菝葜」等。如今土茯苓商品有厚片和薄片,厚片通常在0.4cm左右,薄片通常在0.15cm左右。白土茯苓又叫「土太片」,也有厚片與薄片。另外,菝葜多為厚片,偶爾也會見到薄片,據聞,薄片往往冒充土茯苓銷售。另外,市場上還有一種「土茯苓」片,據商家言,是正品的土茯苓,但屬於越南或寮國進口,其性狀介於土茯苓與菝葜間,其粉性小於土茯苓而大於菝葜,用熱水試,也有黏滑感,但不及土茯苓強,折斷時,略顯柔韌感,不似國產的土茯苓易碎斷,其顏色也比國產的紅得多,也可見點狀維管束及多數小亮點。不過據李華東老師考證,其基原應為土茯苓。另外,按現行版《中國藥典》全檢,除色澤較深,呈深紅棕色外,其它的理化指標均符合。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乾燥根莖。夏、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乾燥;或趁鮮切成薄片,乾燥。《中藥大辭典》收載的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莖。秋末冬初採挖,除去蘆頭及鬚根,洗淨泥沙,曬乾,或切片曬乾。《中華本草》收載的來源為: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及暗色菝葜的根莖。上面的分類不同,可能與植物分類方法的參照資料不同,除《中華本草》中的「暗色菝葜」外,應該是同一物種!

性狀】:本品略呈圓柱形,稍扁或呈不規則條塊,有結節狀隆起,具短分枝,長5~22cm,直徑2~5cm。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堅硬的鬚根殘基,分枝頂端有圓形芽痕,有的外皮現不規則裂紋,並有殘留的鱗葉。質堅硬。切片呈長圓形或不規則,厚1~5mm,邊緣不整齊;切面類白色至淡紅棕色,粉性,可見點狀維管束及多數小亮點;質略韌,折斷時有粉塵飛揚,以水溼潤後有黏滑感。氣微,味微甘、澀。

↓土茯苓塊

↓土茯苓皮與斷面

↓土茯苓橫切面

↓土茯苓橫厚片

↓土茯苓橫薄片

↓土茯苓(含硫)的表面觀:可見多數小亮點

2、白土茯苓(土太片

白土茯苓在前幾年較多,如今市場上也很多,但多以「土太片」名之。

《中華本草》收載:

白土茯苓:【別名】白萆薢、白土苓、土茯苓、鐵架子土茯苓、九牛力、千斤力、土萆薢。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的塊莖。

【原形態】肖菝葜 攀援灌木。無毛,小枝有鈍稜。葉互生;葉柄長l-3cm,在下部1/3-1/4處有卷鬚和狹鞘;葉紙質,卵狀被針形或心形,長6-20cm,寬2.5-12cm,先端漸尖或短漸尖,有短尖頭,基部多少心形;主脈5-7條,小脈網狀。傘形花序生於葉腋,或生於褐色的苞片內;總花便扁,長1-3cm;花序託球形;花梗纖細,長2-7mm,雄花花被筒長圓形或倒卵形,長3.5-4.5mm,頂端有3枚鈍齒,雄蕊3枚,長約為花被的2/3,花葯長為花絲的1/2強;雌花花被簡卵形,長2.5-3mm,具3枚退化雄蕊,子房卵形,柱頭3裂。漿果卵圓形。

【性狀】1.性狀鑑別:根莖呈不規則塊狀,長10-30cm,直徑5-8cm,表面黃褐色,粗糙,有堅硬的鬚根殘基,斷面周圍白色,中心黃色,粉性(纖維性要遠大於正品的土茯苓),飲片厚l-3cm;切面稍粗糙,亦有小亮點,質軟(略顯柔韌性)味淡

2.顯微鑑別:根莖橫切面:表皮多脫落,下皮細胞3-5列,黃棕色,排列緊密,壁較厚,可見壁孔。皮層散有粘液細胞,內含針晶束。維管束散在,多為周木型,木質有數個直徑近似的導管。

3.理化鑑別:參見「土茯苓」條。(由此可見,其理化成分及類似於土茯苓)

↓白土茯苓(土太片)

↓白土茯苓(土太片切面)

3、鞘菝葜:《中藥大辭典》收載:

原出處:《甘肅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鞘柄菝葜的塊莖及根。春、秋採收。,除去鬚根莖基,洗淨,切成薄片。

【原形態】:落葉、灌木或攀援藤本,高40~80釐米。莖近圓筒形,多分枝,堅硬:小枝有稜,無刺。單葉互生,卵形,具鞘狀葉柄,無卷鬚。長3~6釐米,寬2~4釐米,先端銳或漸尖,基部圓形、截形或近心形,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光滑,基生脈3~5條,兩而均凸出。花序梗細,長1~2釐米,著生2~7花,形成傘形花序;花梗細,長約8毫米;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花被6,長橢圓形:雄蕊6;雌花較小,花被片6,具退化雄蕊6;子房橢圓形,花柱3裂,反卷。漿果球形,黃黑色帶白粉,含種子1~3個。花期5~6月。果期7~8月。

【性狀】:根莖為不規則形的厚片。切面灰白色,周邊灰棕褐色,有鬚根、鬚根痕及小針狀刺。根為類圓形厚片或小段,稍彎曲,切面類白色,有一圈排列均勻的小孔。周邊灰褐色或灰棕色,平滑,有細小的鉤狀刺及鬚根。質柔軟,有彈性,不易折斷。氣微,味淡。

因未見到此類藥材實物,故無附圖。

【生境分布】:多生於林緣或灌叢中。分布河北、山西、河南、甘肅等地。

【性味】:

①《甘肅中草藥手冊》:"辛鹹,溫。"

②《河南經濟植物志》:"味苦,性平,無毒。"

【功能主治】祛風除溼,活血順氣,止痛。治風溼疼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魚骨鯁喉。

①《甘肅中草藥手冊》:"祛風除溼,通絡止痛。治風溼腰膝四肢疼痛久不愈,魚骨鯁喉。"

②《河南經濟植物志》:"活血止痛。治折傷,創傷。"

③《中國經濟植物志》:"順氣鎮痛。"

4、菝葜:

其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乾燥根莖。秋末至次年春採挖,除去鬚根,洗淨,曬乾或趁鮮切片,乾燥。

【性狀】 本品為不規則塊狀或彎曲扁柱形,有結節狀隆起,長10~20cm,直徑2~4cm。表面黃棕色或紫棕色,具圓錐狀突起的莖基痕,並殘留堅硬的刺狀鬚根殘基或細根。質堅硬,難折斷,斷面呈棕黃色或紅棕色,纖維性,可見點狀維管束和多數小亮點。切片呈不規則形,厚0.3~1cm,邊緣不整齊,切面粗纖維性;質硬,折斷時有粉塵飛揚。氣微,味微苦、澀

【性味與歸經】 甘、微苦、澀,平。歸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 利溼去濁、祛風除痺,解毒散瘀。用於小便淋濁,帶下量多,風溼痺痛,疔瘡癰腫。

5、進口的土茯苓:

據商家言,此「土茯苓」為越南或寮國產,為正品。經過理化檢驗,其結果也都符合《中國藥典》的標準。

在性狀上,此物與國產土茯苓相比,性狀方面很接近,唯切片多呈不規則性,有2mm左右的薄片及5mm左右的厚片,邊緣不整齊;切面多呈深紅棕色,邊緣粉性較強(類似湖南產的土茯苓),中心部位常見線狀的維管束(縱切片)及點狀維管束(橫切片),也可見多數小亮點,但沒有國產的明顯;質略韌,但強於國產的土茯苓,折斷時也有粉塵飛揚,但不及國產的土茯苓強烈,折斷面一般呈斜面狀土茯苓的折斷面是直面;以熱水溼潤後有黏滑感,但其黏滑液感覺薄。等量水浸液的顏色相同,但國產土茯苓色淺,進口「土茯苓」色深,並且,隨著時間的增加,其顏色會更深皮內的邊沿部分,用門牙咀嚼,國產土茯苓易咬斷,咀嚼如朽木的感覺,很容易嚼成碎粒此「土茯苓」難以咬斷,靠撕拉才可分離,咀嚼如同木片,稍久才可嚼成碎粒「土茯苓」氣微,味澀,正品土茯苓微甘、澀。

根據筆者的口嘗感覺,此物當非正品。主要的看點為,1是片子的折斷面、2是片子的柔韌度、3是咬斷的難易度及咀嚼的感覺、4是味道的區別,即正品微甘,非正品否。

↓進口「土茯苓」薄片1

↓進口「土茯苓」薄片2

↓進口「土茯苓」薄片3

↓進口「土茯苓」薄片4

↓進口「土茯苓」1表面的「亮銀星」

↓進口「土茯苓」2表面的「亮銀星」

↓進口「土茯苓」中混合的土茯苓」色白,折斷面斜

↓進口「土茯苓」厚片(混有白片

↓土茯苓與進口「土茯苓」折斷面比

↓進口「土茯苓」/土茯苓折斷面=斜/平

↓進口「土茯苓」/土茯苓折斷面=斜/平;切面卷與平

↓土茯苓與進口「土茯苓」水浸液對比

土茯苓與混淆品要點對比表

土茯苓與混淆品要點對比:空白表格為無實驗數據,故未填寫,待實驗後再予以補充。
土茯苓白土茯苓進口土茯苓鞘菝葜菝葜來源光葉菝葜肖菝葜不詳鞘柄菝葜
質地脆、糠稍硬、柴柔韌,硬柔軟,柴堅硬,難折斷切片顏色類白至淡紅棕周圍白色,中心黃色紅棕灰白色,周邊灰棕褐色,有一圈排列均勻的小孔棕黃色或紅棕色直徑2~5cm5-8cm5-10cm2~5cm2~4cm片型平整的類圓形片,薄片稍翹不規則的薄片或厚片,多平不規則的薄片或厚片,多翹,厚輕薄重
不規則的長形厚片,偶有薄片,多平亮銀星明顯有有
有,不明顯粉性強差較大
差,纖維性大維管束部位中心部均有,由中心向外漸疏中心部,下部更多
整體據點狀和線狀柔韌度脆,易折斷柔韌,不易折斷厚片硬,薄片柔韌,不易折斷柔軟,有彈性,不易折斷堅硬折斷面茬口平斜斜
斜水浸黏滑感強弱弱
無水浸液顏色棕紅
深棕紅

咀嚼牙感不墊牙,易碎墊牙,不易碎難咬斷,墊牙,不易碎
咬不動,咀嚼如木味道甘淡澀淡微苦、澀土茯苓的鑑別,除了觀察其外觀性狀特徵和理化檢驗外,還必須要進行口嘗與咀嚼,以此感覺結合,方可判斷其是否正品!因為理化檢驗,很多都能符合《中國藥典》的標準!

相關焦點

  •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土茯苓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土茯苓是一種野生的中藥材,也是一種補氣健脾的中藥材,可以對人的脾臟起到調理的作用,可以緩解脾虛體弱的狀態。土茯苓還可以促進體內免疫細胞的再生能力,能夠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抵抗多種疾病的發生。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土茯苓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吧!
  •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土茯苓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於山坡或林下。常於夏、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後乾燥、入藥;或趁鮮切成薄片後乾燥、入藥。那麼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麼呢?土茯苓有什麼好處呢?就告訴你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土茯苓有什麼好處吧。土茯苓的功效  除溼,解毒,通利關節。  用於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解毒散結,祛風通絡,利溼洩濁。
  • 清熱解毒藥——土茯苓
    複方①治楊梅瘡毒:土茯苓一兩或五錢,水酒濃煎服。(《滇南本草》)②治楊梅風十年二十年,筋骨風泡腫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錢,甘草三錢,黑鉛一斤,青藤三錢。將藥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③治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錢。水煎服,白糖為引。(《江西草藥》)④治風溼骨痛,瘡瘍腫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豬肉燉爛,分數次連滓服。
  • 土茯苓和茯苓一樣嗎?
    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乾燥根莖,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乾燥的菌核。兩者功效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土茯苓和茯苓都具有除溼的作用,都可用於治療各種水溼症。土茯苓善解毒除溼,用於治療溼熱引起的淋濁、帶下、癰腫瘡毒等;茯苓善於健脾利水滲溼,用盱治療寒熱虛實弓|起的各種水腫。土茯苓還具有通利關節的功效,治療梅毒及汞中毒引起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等。
  • 土茯苓,居然這麼厲害!
    無論是外溼還是內溼,既然溼氣是不好的,我們就要把它清除乾淨~~~此時,今天的大人物就要出場啦……它就是鼎鼎威武的土茯苓~土茯苓的外形比較奇特,它的地面上的模樣很秀氣,葉莖生長蜿蜒多姿,地下的根莖卻是憨憨厚厚,胖胖敦敦的,像一個土財主。
  • 茯苓與土茯苓,功效全不同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中藥師 區惠芬 茯苓與土茯苓只有一字之差,經常被人誤以為是同一種中藥材,其實兩者全然不同。
  • 土茯苓加蜂蜜做面膜敷多長時間?土茯苓和蜂蜜敷臉有什麼功效?
    土茯苓是一種中藥,具有解毒的作用,土茯苓加蜂蜜也可以做面膜,那土茯苓加蜂蜜做面膜敷多長時間呢?  土茯苓加蜂蜜做面膜和其他面膜一樣,敷1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了解了土茯苓蜂蜜面膜要敷多久,很多人都躍躍欲試,那土茯苓蜂蜜面膜怎麼做呢?
  • 土茯苓煲湯的做法大全,學起來!
    清朝名醫黃元御在《玉楸藥解》中對土茯苓功效的描述:土茯苓味甘,氣平,入足少陰腎經。
  • 中醫中藥,土茯苓的功效及應用
    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主產於廣東,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夏,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乾燥,或趁鮮切成薄片,乾燥,氣微,味微甘,澀,以粉性大,筋脈少,切面淡棕色者為佳。1、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本藥甘淡,解毒利溼,通利關節,又兼解汞毒,故可用治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劑中毒而致肢體拘攣,筋骨疼痛者,為治梅毒要藥,單用土茯苓水煎服,也可與金銀花,威靈仙,甘草等配伍;若因服汞劑中毒而致肢體拘攣者,常與薏苡仁,防風,木瓜等藥配伍。
  • 健康養生|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土茯苓燉魚是中醫藥膳,選用洗淨的土茯苓片和鯽魚燉煮,味道鮮美,肉質滑嫩,還有特別強的保健作用,下面就來看看這道營養藥膳的做法。  結語:土茯苓是常見中藥,對梅毒,淋濁,筋骨攣痛,腳氣等病有很好治療作用,也成為很多人保健食療的選擇,堅持吃土茯苓對脾胃腎都很有好處,藥膳也很多,喜歡的朋友可以下廚一試。土茯苓有清熱解毒等功效,做成藥膳更是保健的很,下面給大家推薦一款土茯苓的食療方法——土茯苓芝麻菊花瘦肉湯。
  • 我讀《全國中草藥彙編》土茯苓
    土茯苓:別名:冷飯糰、紅土苓、山豬糞、毛尾薯、山遺糧、山奇良。【來源】為百合科菝葜屬植物土茯苓(光葉菝葜)  Smilax  glabra Roxb. 的乾燥根狀莖。【形態特徵】多年生攀緣灌木,莖無刺。
  • 一味土茯苓,4種病症皆可治!
    說起土茯苓,或許很多人認為它和茯苓是同一種東西,茯苓健脾祛溼,土茯苓呢,是另外一種藥,可以清熱解毒,除溼利關節。土茯苓和茯苓聽起來差不多,甚至長得也很相似,但完全不是一回事。土茯苓是一種極其平凡的中藥,但卻有著不平凡的療效。
  • 每日一藥丨土茯苓:解毒,利溼,通利關節
    食療方土茯苓粥材料:土茯苓10-30克,生米仁50克,粳米50克。做法:先用粳米、生米仁煮粥,再加入土茯苓(碾粉)混煮沸食用。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清熱解毒、除溼通絡。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洩,適用於痛風的防治。肝腎陰虛者慎服。
  • 茯苓和土茯苓有什麼區別,應該怎麼吃?
    茯苓和土茯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藥材,其來源、形狀以及功效等都不相同。
  • 牛大力土茯苓瘦肉湯功效
    牛大力土茯苓瘦肉湯【原料】牛大力50g(鮮品200
  • 葛根粉、土茯苓粉、茯苓粉,一次get三種植物神力
    當身體因為溼熱已經出現了種種不祥症狀時——臉上長痘痘、身上長溼疹、長瘡、痛風關節痛、或吃錯了東西需要解毒,甚至身體重金屬的毒,都可以用土茯苓粉來解。▲《羋月傳》裡,羋月被人下毒,就是用新鮮的土茯苓來解。這點劇情有點靠譜。
  • 舌尖上的中國:粉葛土茯苓赤小豆豬骨湯
    舌尖上的中國:粉葛土茯苓赤小豆豬骨湯--材料:排骨配料:粉葛、土茯苓、赤小豆、薏米、茨實、扁豆、陳皮
  • 土茯苓是常見的中藥材,搭配好這3樣東西,祛溼效果尚佳
    眾所周知,土茯苓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味中藥材。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於山坡或林下,入藥部分只選擇其乾燥後的根莖。並且,土茯苓還具有一定的祛溼功效。因此,平時在感覺到身體不適或者有體內溼氣過重的情況後,此時就可以利用土茯苓的性質來幫助去溼,才能改善器官功能下降,身體虛弱的情況。另外,土茯苓在去除體內溼氣的過程中還可以搭配其他的中藥材,可以更好的發揮祛溼的效果。土茯苓搭配哪些東西,能夠幫助身體去除溼氣呢?
  • 中西醫之爭,看全球貿易時代的東方良藥——土茯苓的西學啟發
    在當時土茯苓的名字還不被西方人認知,西方天主教的文獻記載當中,土茯苓被稱作中國根,是治療梅毒的特效藥。 雖然當時土茯苓在西方已經初見成效,不僅僅能夠治療傳染病,但是對於西方剛剛發展起來的醫學界而言,人們對於中國根的認識還是相對保守持觀望態度的。 而且在土茯苓進入歐洲之初,毀譽參半也存在失敗的案例,但這並非因為土茯苓不管用,而是很多西方的植物學家和藥用學家將土茯苓神聖化,認為它可以包治百病。並通過各種自己的做法,炮製各種治病方法。
  • 【巧婦妙廚】牛大力土茯苓瘦肉湯
    【按】巧婦善於以廚房為舞臺,倒騰出美味健康的私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