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CTO李大海:內容平臺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2020-12-12 中國IT研..

  12月9日,知乎合伙人、CTO李大海近日在LeaTech全球CTO領導力峰會上發表演講,分享了知乎在技術架構,尤其是內容平臺建設中的思考與實踐。

  

 

  LeaTech全球CTO領導力峰會由51CTO旗下CTO訓練營與騰訊雲TVP聯合主辦,倡導用「技術向善」的理念去探索「技術之上」的世界,集結了來自各個技術領域和行業的技術專家,分享技術社區的建設和前沿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經驗。

  知乎架構全力邁進平臺化階段

  作為一家技術公司,知乎在2010年10月立項開發時,工程師只有五人,初創階段的技術升級過程,也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

  隨後的10年裡,知乎的架構演進先後經歷了單應用、微服務化、平臺化三個階段。目前知乎正處在微服務化到平臺化發展的初期,2021年將是知乎平臺化工作大步推進的一年。

  李大海透露,在平臺化建設中,知乎在內容標準化、內容產銷連接、能力集中和數據拉通等方面進行創新開發。未來還將圍繞不同內容如何相互組合、如何進一步挖掘內容與用戶的關係等方面做出重要嘗試與開拓。

  在李大海看來,平臺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過程裡有很多坑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收益也是很明顯的。接下來知乎將根據知乎的實際業務場景,逐步沉澱出更多的平臺,支撐不同方向上的業務快速發展。

  用戶需求驅動技術創新

  從16世紀末到17世紀後期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到全觸控螢幕蘋果手機的誕生,每一次技術創新背後都源於用戶需求的驅動。在用戶需求市場中尋求技術創新機會,推動二者結合產生巨大的化學反應,已成為當今科技公司的普遍共識。

  李大海認為,一家科技公司應該把有限的技術研發力量,向著需求的方向演進,而不是反過來,向著技術發展的方向尋找需求。

  從2011年上線至今,知乎已經從最開始的問答社區成長為一個綜合性的內容平臺。2019年至今,知乎在產品側持續迭代,相繼推出好物推薦、小藍星榜單、直播、視頻等產品與功能,實現了內容服務的交付閉環,構建了一個多元的內容生態。公司業務發展的步調,同樣離不開用戶需求的演變。

  如何解決用戶痛點,成為知乎產品迭代與技術創新的底色。「知乎團隊是一個很喜歡花時間造工具的團隊,相信工具可以提升效率。我們給了工程師極大的空間,讓他們能根據痛點開發工具。」李大海表示。

鄭重聲明:中國IT研究中心網站刊登/轉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論證其描述。中國IT研究中心不負責其真實性 。

相關焦點

  • 知乎CTO李大海:謝邀,來分享下內容社區的AI架構搭建與應用
    在今年上海召開的 2020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開發者日「企業及 AI 架構專場」分論壇上,知乎合伙人、首席技術官李大海老師為分享了知乎作為一個內容社區,在 AI 架構上的搭建和應用。李大海老師擁有多年的搜索算法經驗,曾擔任 Google 中國軟體工程師,云云網工程總監,並曾擔任豌豆莢搜索技術負責人,讓豌豆莢成為最早涉足應用內搜索和 Deep Link 的公司。2015 年李大海以合伙人身份加入知乎,先後負責知乎廣告技術團隊、數據、算法業務。
  • 知乎副總裁高強:尋找內容的增長張力
    內容在企業經營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但在企業心中關於「內容」也並非沒有疑惑:比如內容形式如何選擇和整合,內容如何產生長尾效應,從內容到變現的路徑如何縮短等等。「好內容有持續增長的紅利。在內容戰略下,企業的短期效益和品牌建設可以兼顧。」知乎副總裁高強在接受營銷新引擎&深響採訪時表示,好內容有可供參考的方法,而合適的內容資產運營方法也有著引領企業增長的強大能力。
  • 尋找內容的增長張力|專訪知乎副總裁高強
    不久前,央視報導了一位名為「藍大仙人」的知乎用戶。通過知乎的「好物推薦」,他在自己的智能電視測評文章中嵌入了電商平臺購買連結,出乎意料地實現了超過4000萬的帶貨成績。創作人專業性的內容解讀、「藍大仙人」這個令年輕人認可的普通用戶以及知乎平臺的助推,其實都在這一過程中進行了助力。
  • 裂變哥:知乎精準獲客之平臺機制
    有的平臺公開出來了,而有的平臺沒有公開出來。沒有權重帳號直接被封。新手容易沮喪的點,剛開始幹帳號就被封。不明白本質的人,直接就放棄了……知乎帳號有兩方面權重:鹽值和創作者等級。鹽值分為5部分,主要得分項是內容創作和社區治理:舉報、眾裁官、答問題、寫文章。
  • 直播過度娛樂化 專業內容的大旗知乎能扛起嗎?
    更深一步,很多人開始思考這場以直播為媒介、以主播為營銷主體所掀起的消費「革命」,究竟屬不屬於網際網路的創新,又創造了什麼新價值。直播發展到現在,早已脫離了一個行業或風口的限定,它與更多垂直領域、更多不同屬性的網際網路平臺進行結合,一面沿著商業變現,一面朝向內容生產,所衍生的新業態幾乎覆蓋了整個網際網路商業。
  • 產品分析 | 知乎如何完善知識生態,提高付費內容打開率?
    這個時候是我第一次發現知乎,問答社區裡面有很多相關問題,我通過了解一個問答不僅能學到所需的知識,同時那些優秀答主的經驗、經歷和個人見解,還使我產生對該知識領域的好奇心,有時我甚至會去私信他們討論問題。一款好的知識交流平臺,不僅能在「點」上解決你當下的問題,更能由「點」到「面」的引發你對該領域的思考和求知慾。
  • 黨建業務雙品牌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有效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黨內集中性教育,得到總分行的高度認可;堅持「七學」方式(及時跟進學、分層專題學、深入輔導學、集中脫產學、全員在線學、考試促進學、競賽檢驗學)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強化理想信念「鑄魂工程」,提升「三會一課」數量、質量和能量,通過「微講堂」、「微信群」、LED「微黨課」等平臺,推送學習資料
  • 內網外網融合發展的實踐與思考
    摘 要:媒體融合發展是一個重大理論命題、實踐課題、長遠主題,既要研究遠景規劃,也要明確短期目標。網絡在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中,既是首當其衝的前沿陣地,也是最大的變量、增量和富礦。著眼軍隊新聞機構調整改革後的實際,應當突出研究探索內網外網融合發展課題。
  • 知乎,成也社區難也社區
    周源曾經說過:「一家優秀公司不是圍繞一個定位思考,而是圍繞一種用戶場景不停思考;知乎既要提供工具,也要建設社區,既做問答,還會做搜索與閱讀。」從這裡我們也不難看出知乎社區的幾個核心要素,提供高效低門檻的問答工具;建設社區模型,制定社區規則,培養社區基調;做好平臺內的垂直搜索,未來擴大到全網的搜索。無疑,知乎這幾點到目前為止,都做得很好。
  • 太空知乎的進階之路『太空銳觀察』(4)
    知乎是精品內容的生產者,也是創新潮流的引領者,從「知識市場」到「知乎大學」,知識付費從小眾走向大眾,知乎連接內容生產者與消費者,不斷擴大知識的輻射維度,引領著整個行業的知識服務漸成體系和生態結構調整。 「我們的太空」最權威、最鮮活、最迅速的信息和解讀,贏得了知乎用戶的尊重和讚揚。北鬥發射的同步直播、內容精良的視頻發布、飽含深情的「親自答」等等,這些有料、有趣、有品的內容,「我們的太空」用廣大知友喜聞樂見的方法,快速傳播,有效觸達,為知乎科學這個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
  • 知乎攜創作者出版全新紙質書 打通內容版權開發路徑
    近日,繼《大學四年》之後,知乎推出全新自製紙質書《專注力的技術》。作為知乎優秀創作者,該書作者「胖子鄧」在知乎創作及分享了大量學習方法與經驗,此次與知乎合作出版紙質書,系統化地向學習者介紹提升專注力的方法,被稱為「學霸的高效學習手冊」。
  • 為什麼被挖的總是知乎大V?
    看下來,我感受到的是,一小部分在知乎上賺不到錢的答主,在找到同類以後,想抱團取暖,比如試試MCN機構。這其實無可厚非,但他們應該明白,所有內容平臺其實都沒有讓所有內容貢獻者賺到錢的義務。去年,真·知乎大V張佳瑋因私接廣告被禁言7天。後來呢,被解禁之後的張佳瑋依然是知乎的活躍答主,我們對張佳瑋最顯性的一個認知也還是知乎大V。
  • 首頁增設專區 知乎「死磕」視頻內容
    一系列圍繞視頻內容的操作釋放強烈信號:知乎發力視頻內容,且重點在站內。這與知乎之前力推獨立短視頻App「即影」的邏輯不同,戰略重點從站內站外雙方向轉變為聚焦站內泛視頻內容。儘管知乎相關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視頻』專區還沒有向所有用戶放量」,但北京商報記者身邊大部分人的知乎首頁上方已經新增了一個新板塊-視頻專區。
  • 知乎探索多元化內容生態:繼再試水短視頻後,又推自製內容IP
    公司情報專家《財經塗鴉》獲悉,繼10月中上旬首頁新增「視頻」專區並扶持優秀視頻答主,再度試水短視頻業務後,11月25日,知乎又推出全新知識分享類自製內容IP「新知青年說」,繼續為創作者提供展示自我,分享知識、經驗與見解的全新場景和平臺。
  • ...人才培養「最後一公裡」教學質量關——《稅務會計》金課建設實踐
    該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智慧樹等在線學習平臺上線不到1年,選課數量近3萬人次,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在該課程建設過程中,教學團隊始終堅持高階性是質量保障,創新性是發展動力,挑戰度是根本特徵。「兩性一度」(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鍍《稅務會計》金課,把好人才培養「最後一公裡」的質量關。
  • 白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雲平臺上線
    12月15日,白沙黎族自治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雲平臺正式上線,並舉行系統平臺後臺運維操作培訓會,目的在於提高白沙各相關單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整體水平,助各項建設工作縱深推進。本次培訓邀請白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雲平臺建設相關負責人在線上進行講解,並演示該平臺的具體操作步驟。據了解,白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已構建縣、鄉、村(居、社區)「中心-所-站」的三級組織體系和聯動機制,目前,全縣1中心、11所、16站全面掛牌啟用。
  • MCN助力知乎商業化,新知百略MCN機構創作者穩居影響力榜首
    作為首批入圍的知乎官方MCN機構,新知百略在帳號孵化、帳號扶植和商業合作方面一直在進步和成長,在MCN機構的建設和發展中,新知百略MCN機構正在大跨步前進。一、知乎用戶逐年攀升,商業化路徑引關注「知乎在不斷將大家腦子裡面有用、有價值的信息進行網際網路化的過程中,正逐步從一個圍繞一部分群體的知識社區開始向普惠內容平臺轉型。」知乎CEO周源曾在知乎發展進化過程中做出這樣的解釋。
  • 一篇文章帶貨2200萬,知乎還有多大的可能?
    正如王之豪在接受央視財經頻道的採訪時所說的:「更多的人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去實現自己的價值,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能夠通過自己的技術手段和運營手段提供更多的引導和支持,讓更多優秀的內容被更多人看到」。
  • 知乎用戶榮獲「中國航天科普大使」稱號 CEO周源出席頒獎
    12月11日,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舉辦的「中國航天科普大使」暨「科技創新和人才建設專家顧問團成員」頒授儀式在京召開。  知乎作為網際網路平臺中唯一的主辦單位,創始人、CEO周源出席活動並為大使頒發榮譽稱號,同時,太空精釀、天才琪露諾、張晟宇、鸑鷟鵷鶵四位知乎航天話題優秀答主獲得此項殊榮。值得一提的是,天才琪露諾的導師,國家宇航科學院院士、月宮一號總設計師/首席科學家劉紅也同臺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