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石料理大魚大肉,其實大錯特錯?日本四大菜系怎麼吃才內行?

2020-12-13 韓娛星球

日本人要如何向外國人說明日本料理?

日本在古代會狩獵、會吃肉。但是,隨著佛教傳入,就逐漸減少吃肉。日本的神道教也討厭吃肉,所以日本料理鮮少有肉。另外,日本四季分明, 四面環海,所以有豐富的魚和蔬菜,享受這些食材的美味,就是日本料理。

除了食材可以呈現四季的變化之外,連使用的器皿、擺盤的方式,或是湯裡加的香料,如山椒嫩芽、柚子皮等香料、生魚片的配菜、一般的配菜等等,也都可以傳達季節的訊息。

現在的日本料理,主要可以分成本膳料理、會席料理、懷石料理、精進料理(素齋)四大類。最正式的日本料理就是本膳料理。本膳料理源自於室町時代,招待貴族大名等上流階級的料理。用餐方式,就是把每一人份的料理放在足付託盤上,端出來置於客人面前。

基本的三膳料理形態,依序是本膳、二之膳(第二膳)、三之膳(第三膳)。如果要進一步增加菜餚的數目,就是與之膳、五之膳。

鎌倉時代很流行一種招待賓客的宴席叫做椀飯(有勢力的御家人(和幕府將軍有主從關係的武士),在特定節日向將軍進獻的禮儀性料理),烹調技術好像遠不如現在的日本料理。但是,「盛宴」這個詞就是來自椀飯。特別是正月的椀飯,御家人會捧著很多菜餚獻給幕府將軍。

到了室町時代,膳的使用方式確立後就稱為本膳料理。本膳料理是深受大饗料理潮流影響,非常講究禮法、規定的儀式料理。大饗料理是平安時代備受貴族喜愛、深受中國唐朝文化影響,把所有菜餚都放在名為「臺盤」桌子的美食。

本膳料理一開始會先進行酒禮儀式──式三獻,按一定的順序先喝三輪酒,之後才進入「饗膳」階段,也就是本膳料理中的本膳、二之膳、三之膳才會登場。根據小笠原流古籍的記載,「七五三本膳料理」,就是一之膳七菜,二之膳五菜,三之膳三菜。順帶一提,所謂七五三膳,指的並不是飯菜的數目,而是足付託盤的數目。

那時也有料理流派之分。譬如,平安時代,以藤原山蔭為始祖的四條流、順著四條流發展出的大草流、進士流等,這些流派也都有撰寫料理書。

本膳有飯、湯、漬物、膾(以醋為基本調味的涼拌料理)、平(燉菜)。一湯三菜,基本是飯、湯、漬物、膾、燉菜、燒物(烤魚類等食物)。如果要增加菜餚的數目,就以一湯二菜增加,例如:二湯五菜,三湯七菜。

膳食端上後,就把所有蓋子揭開。右邊的器物用右手揭,左邊的器物用左手揭。揭開的蓋子不能疊放一起,要把蓋子的底足朝下放在足付託盤外。

在正式的宴席上,要依序先吃飯、喝湯、再吃飯、吃湯裡的料、再吃飯。之後,才可以動筷子夾菜。開始夾菜之後,菜和菜之間一定要吃口飯(不能一直只吃菜)。本膳料理中,左側是飯、右側是湯,菜在最外側。這種擺法,和一般和食擺放的位置相同。譬如,從吃飯的人來看,飯在左前方,味噌湯在右側,烤魚則放在距離自己最遠的地方。

順便一提,三之膳的燒物,是不可以吃的,因為這道菜,是要當作伴手禮帶回家。以上告訴大家的,僅是一些基本常識。現在則有各式各樣的上菜方式。以前的禪僧一天只吃兩餐,到了夜裡,就會用布捲起烤過的石頭,抱在懷裡對抗飢餓,這就是懷石料理的由來。所以懷石料理指的是用來墊肚子的輕食,是在茶席上,品茶之前所吃的一頓飯。

村田珠光(室町時代的茶人、僧人)隨一休宗純禪修,提出了侘茶(按:簡樸寂靜的茶道形式)的理念。茶聖千利休,受到了珠光門人武野紹鷗的影響,將侘茶發揚光大,把茶湯和料理組合在一起,確立了懷石料理的基礎。懷石料理和會席料理的讀音相同,都讀作「kaiseki」,為了避免混淆,會將懷石料理稱為茶懷石。

基本上,懷石料理是一湯三菜。首先,先把飯、湯、向付(生魚片等) 放在折敷託盤(邊緣很淺的無腳架託盤)上端上來。吃過飯和湯之後,再給酒和酒杯,喝過酒之後,才享用向付。

添飯、加湯後,再上椀盛(燉菜)、燒物(烤物)、強餚(又叫進餚、預缽,即主菜,涼拌、醋物等)、箸洗(味道清淡、以蔬菜表現出季節感的湯)、八寸(下酒菜,菜色以當季的山珍海味為主),最後是湯鬥(清湯) 和漬物。全都享用完畢之後,用懷紙把飯碗、湯碗、裝向付的碟子、筷子等全都擦拭一遍再蓋上蓋子。

就像配合正客(茶會中身分地位最高的人),從折敷託盤的右側開始動筷子一樣,聽到正客把使用完畢的筷子(筷尖朝託盤的內側)放入折敷託盤中間的聲音之後,宴席的主人就可以去回收託盤。

懷石料理是為了品茶,而把茶和料理結合在一起。因此,在正式的茶會上,享用過料理之後,會循序上濃茶、薄茶。

濃茶的泡茶方式稱為「練茶」,飲用方式為用一隻茶碗(在茶道中,用來喝茶的碗狀器具)中,依序傳遞下去喝。在品濃茶之前,會先上和菓子、豆餡饅頭等日式點心;薄茶的特色則是清爽,有細緻的泡沫。薄茶是個人用個人的茶碗泡茶。薄茶又叫做「おうす」(ousu)。在品薄茶之前,會先上落雁、有平糖等沒有饀料的日式點心。

在茶席上,茶除了有濃茶、薄茶的區別之外,各流派也有各流派的品茶須知。品茶時,初學者可以參考旁人的動作,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虛心請教。

參加茶會時的穿著,有時就連日本人也會沒有自信。所以我想告訴外國的人士,如果女性不穿和服,裙長最好在正座時可以蓋過膝蓋,因為長褲會壓迫膝蓋導致腳麻。

同樣的道理,男性也要避免穿設計得太緊,或布料太薄容易傷膝蓋的褲子。總而言之,穿著端莊、樸實,不要太花俏即可。

另外,參加茶會或宴席料理時,為了不傷到茶具及其他器物,記得要脫下戒指、手錶,也儘量不要噴香水。還有,茶會中的懷石料理,只是用來墊墊肚子,主要目的還是為了享受茶藝,所以和一般日本料理店,所提供的懷石料理是不一樣的。日本料理店的懷石料理,基本上都是一道一道上的。把本膳料理簡化成適合酒宴的料理,就是會席料理。

江戶時代中期,會席料理是文人雅士聚會時所享用的料理。席間,這些人會寫和歌、做俳句,用輕鬆愉快的心情享受料理。因此,一開始就會把所有料理端上來。不過,會席料理並沒有固定的上菜形式,所以有的會把可以冷著吃的菜全都擺在一起,有的則會一道一道上。

會席料理會先上酒,這是和懷石料理不一樣的地方。基本上,會席料理會在客人享用過料理和酒之後,最後才端上飯和湯。接下來,我要介紹一般會席料理的菜單。

首先,是前菜(料理上桌前的下酒菜),其次,是清湯。據說,湯品有為前菜解膩、促進腸胃蠕動的功效。只要在當季的魚、蔬菜、山椒嫩芽、山椒等佐料上,倒入熱騰騰的高湯,在揭開碗蓋的那一瞬間,就可以聞到濃濃的季節香味。

接著,是生魚片。生魚片旁會搭配蘿蔔絲等。如果有好幾種生魚片的話,就會在不同生魚片之間吃一點蘿蔔絲,讓口中氣味保持清爽。當然,也可以將生魚片連同蘿蔔絲一起吃。

芥末雖然可以放入醬油中攪拌,但是直接放在生魚片上享用,看起來會比較優美,而且還能享受芥末的香氣。沾醬油時為了避免犯了淚筷(湯水自筷尖流下)的用筷禁忌,吃的時候要用左手拿著醬油碟。

燒物是指可以拿來做燒烤的食材,一整條有頭有尾的魚、切片的魚、貝類、蝦等海鮮,或牛肉、鴨肉等肉類都可以做成燒物。

燉菜,大都是用有蓋子、名為「煮物碗」的器物來盛裝。有的餐廳夏天也有供應涼的燉菜。

炸物,可選用當季的魚或蔬菜來製作。吃的時候,可依個人喜好沾醬汁或是鹽。沾的時候也要用左手拿起裝醬汁的器物,避免醬汁滴落。

蒸物,用清蒸的方式烹調的菜餚。有茶碗蒸、酒蒸、蒸蕪菁等,而土瓶蒸一般視為湯品。享用蒸物時,請不要用筷子找蒸物中的配料,或用附上的湯匙,把蒸物的食材都混在一起。

料理的最後會上醋物。醋物可以清潔口腔味道。大多數的會席料理,會在後半段上醋物。不過,醋物有促進食慾的功效,所以也有人會把醋物當前菜。食用醋物也很容易犯淚筷的禁忌,所以食用時,最好也用左手拿著裝醋物的器物。

醋物之後,是白飯、醬湯和醃菜。白飯可用當季的食材做成炊飯、雜炊、茶泡飯等。

水果之後,如果再繼續上和式點子、西式點心等點心類的美食也不足為奇。水果的果皮、籽要用懷紙包起來。如果沒有帶懷紙,就集中放在盤子或碟子的某個地方。

大家知道精進料理(按:素齋)是什麼料理嗎?精進料理就是只用蔬菜、海藻、穀物,完全不用魚和肉所烹調的料理,據說是鐮食時代,臨濟宗的開山始祖榮西禪師、曹洞宗的創始人道元禪師所留傳下來的。寺院的膳食、進行守靈等法事時,就會端出精進料理。

佛教之所以會接納精進料理,除了不殺生之外,也認為日常生活,只要攝取最低限度的營養就可以活下去,所以人不應偏食、挑食,更應戒美食。對僧侶而言,料理也是一種修行,就座之後全體合掌,進食中不能說話,而且要懷著感謝的心,將飯菜吃光。

在江戶時代隨著禪宗的一個宗派──黃檗宗所傳下來的普茶料理,則是中國式的精進料理。這種普茶料理,是先把料理盛在大盤子裡後,再各自用自己的盤子取用。在日本,基本上是一人一份餐點,所以對日本人而言,這種取餐方式非常特別。為了避免讓料理淡而無味,精進料理會用植物油、味噌等來提味,藉此刺激食用者的味蕾,提高食慾。

精進料理不但用麵粉、大豆等材料,創造了自己獨持的料理世界,還深深的影響了鎌倉時代之後的料理。除了京都、奈良、鎌倉等地的寺院外,現在全國各地也都有專賣精進料理的餐廳。

精進二字的含意非常廣泛。譬如:努力修行,在一定期間潔身自愛、堅守信仰,集中精神做好一件事,不吃葷等。我希望大家不要忘了,飲食不單單只是吃,上了餐桌,把吃飯的時間,當作是「磨練心智的場所」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相關焦點

  • 日本四大料理都有什麼講究?
    這種說法有一點道理,不是說窮與不窮的問題,而是說出了中國料理(日本稱「中華料理」)與日本料理(和食)的根本不同——日本料理多崇尚自然美味,而中國料理多喜歡加工美味。去年,我在東京接待了一位來自重慶的朋友,多年不見,特地約了一家日本料亭,想請他品嘗最正宗的日本懷石料理。沒吃幾口,他就跟我說「有沒有味精?」我說「一般不會有」。
  • 日本料理都是中國第二大菜系了!
    與此同時,日料的花樣也更多,各式懷石料理、燒烤店、壽司店、居酒屋、放題餐廳已經遍地開花。《深夜食堂》中的居酒屋。「你說你low不low!現在日本料理都是中國第二大菜系了!聚會吃日本料理當然很正常啊!」班長發來了滿是感嘆號的微信。
  • 舌尖上的日本:京都必吃的「春懷石料理」
    有一千二百年歷史的日本京都,好山好水,孕育出內涵豐富的飲食文化。這次特別介紹京都必吃的春懷石料理。喜歡日本料理的朋友們,一定要看一看!懷石料理的八寸,食材豐富,擺盤華麗▋什麼是「春懷石」料理「懷石」一詞,顧名思義,懷中抱著石頭。
  • 什麼是日本的懷石料理?懷石料理是一種菜式,是日本最頂級的菜品
    懷石料理是日本料理中的終極菜式,其烹調方法與外觀都十分精細講究。尤其重視季節感,注重發揮食材本身的原味。因此,其食譜都採用經過充分考究的當令食材。例如,春季的竹筍、秋季的松茸、初夏的鰹魚等。懷石料理每樣菜的分量雖然不多,但在食材與色彩上的搭配、切法、裝飾,以及所使用餐具等方面,都充分體現日本文化的美學。熱菜會趁熱上菜,涼菜則盛於預冷的容器上,十分講究。一般來說,懷石料理店使用榻榻米的獨立包廂較多,房間各個角落所配備的裝飾品與花卉等都別出心裁。
  • 一心一意吃牛肉的懷石料理
    在關西說起吃牛肉,譁譁蹦出的都是神戶和牛、三重松阪牛等名詞,好像怎麼都不會扯到京都身上。
  • 新式日本懷石料理-極繁·極簡 跨界綻放
    主廚認為日法料理的精髓在於懷石料理對當季新鮮食材的絕妙搭配和完美詮釋。精緻的擺盤藝術配以簡潔線條的進口瓷器,達到烹飪藝術視覺、味覺的完美結合。何漢波(Harris)主廚從事精品懷石料理已有10 餘年時間,於2008 年加入頤和安縵團隊至今。他曾於泰國普吉島的Amanpuri 學習傳統的懷石料理,之後遊學日本,在京都師從日法料理創始人Naoki Okumura 大師學習日法懷石料理的精髓。
  • 為何韓國人眼裡:中國只有「四大料理」世界有五大菜系?
    眾所周知中國有8大菜系(在日本和韓國,中國菜被稱之中國料理)即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對這點我們自然瞭然於心。世界上也只有3大菜系即中國菜系(包括,包括中餐、韓餐、日餐,等一些東南亞的菜系,以中餐為首)法國菜系和土耳其菜系。
  • 懷石料理——京都美食骨子裡的精緻與優雅
    不少日本人認為,要品嘗真正的日本傳統美味,只有到京都的老店內,一邊觀賞美麗的庭院,一邊飲茶,享用懷石料理,才稱得上地道。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京都美食——懷石料理,即便不能親身經歷,也可以大飽眼福。自茶道從中國傳入日本後,飲茶之風從寺院發展到各個階層,在室町初期的茶會上便出現了佐茶而食的懷石料理的雛形。懷石料理是原為在日本茶道中,為了防止空腹飲茶造成腸胃不適,但同時又能與茶道追求清雅閒寂的風格相呼應,便將佐茶的餐食定為了「一汁三菜(いちじゅうさんさい,ichijusansai,一湯三菜。)」的形式,到了江戶時代,一湯三菜中的三菜被定為了「煮物、刺身和燒物」。
  • 評測 | 日清,方便麵公司想打造寵物的懷石料理!?
    | 產品分析‍值得給各位鏟屎官課外拓展的是這個系列的名字:日清懷石,大家都可能不知道,懷石料理可是日本菜裡面的頂級菜系,相當於國際上的米其林,能稱作正宗懷石料理的在日本也寥寥可數,即使不論菜色,在餐具和環境上也十分苛刻,嚴格到了庭院裡的花草。
  • 懷石料理十道菜吃足兩小時,舌尖上的頂級日料
    懷石料理,喜歡日本料理的朋友對這個名字一定並不陌生,它是指使用應季的新鮮食材,充分尊重食材的原汁原味,並以款待客人的心情精心來烹製的日本料理中的一種高端形式。並不僅僅是食物追求極致,它還包含著對食器、環境、服務等立體圍度的高要求。懷石料理提倡緩慢而又先後有序地品嘗食物,涼菜趁涼吃,熱菜趁熱吃。
  • 京都、懷石料理、竹茂樓
    在之前日本遊的兩篇美食介紹裡,唯獨留下了這一家店沒有詳細介紹,因為這一次的日本美食之旅中,大多佳餚都是給予我味蕾上的衝擊,而這次在【竹茂樓】體會到的衝擊,則不僅僅在於極致的食物給與的滿足,更是一種精神上體驗帶來的高潮。所以,我一定要把它拿出來單獨的說一說。
  • 細品傳統京都韻味,須嘗一次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是原為在日本茶道中,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但現已不限於茶道,成為日本常見的高檔菜色。「懷石」指的是以聖人被褐懷玉的意思。其形式為「一汁三菜」(也有一汁二菜)。懷石料理一般人均在2萬日元以上,午間提供簡化的套餐,一般價格是晚餐的一半。如果預算充足的話,不妨來在京都品味一餐古樸優雅的京懷石,細細體會清淡之中的韻味。去京都吃懷石料理,是在國內網上一早就訂好的行程。查了很多,猶猶豫豫還是選了一家二星米其林。
  • 從技法到菜品,拆解懷石料理昂貴的緣由
    不是所有的日本料理都能叫懷石料理。想必你對日本懷石料理並不陌生。它以國際一流的料理水準、精緻的食材、優雅細膩的用餐體驗,以及昂貴的價格聞名於世。日本的懷石料理為何如此昂貴?究竟一套懷石料理中包含多少道菜餚?在調味上又遵循什麼規則?下文為你詳細拆解。種類繁多、層次分明的菜品設計懷石料理井井有條的上菜格式、精雕細琢表現季節風味的食材料理、還有使用日本工藝製成的陶瓷與漆器餐具,讓一頓飯成為宛若藝術品的豐盛日式文化饗宴。
  • 日本小哥直呼正宗!這家懷石料理店竟把漫天櫻花帶到了魔都
    但是在衡山坊,不僅有正宗的日本料理,還有光影夢幻櫻花可以觀賞!在去不了日本的時候,就來這裡賞櫻花享受美食吧!吃過Omakase才算真正吃過壽司Omakase在日語中是「拜託了」的意思,指的是「廚師發辦」,由主廚選用日本拍賣來的頂級食材,根據當季食材決定當日的菜品及價格。
  • 吃懷石料理不用去東京?秋荀在等一場與你的美食之旅
    噔噔噔噔為了讓更多的人吃到完美的日料上井傾力打造高端懷石料理品牌秋荀將在公園1903與大家見面以匠人之心   創極致日料如果哪天你真的想去一探日料的精髓懷石料理必須不能錯過不要問為什麼 就因為懷石料理是日本頂級料理的代名詞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縮影
  • 隱世幽園中品鑑懷石料理,Mizai(未在)京都米其林3星攻略
    在這裡,你可以享用到如同藝術品一般的懷石料理。何謂懷石?關於懷石料理,也許很多人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毋庸置疑,懷石料理是日本最頂級的料理,它價格不菲,卻是一生應嘗試一次的美食,或者說是美食境界。其實連很多日本人自己都不是很習慣懷石料理的吃法,所以如果你對懷石料理沒有足夠的了解,建議不要輕易嘗試,它的境界大概不是用「好吃」與「不好吃」來簡單概述的,而更是一種具有禪意的料理。「懷石料理的目的不是讓人吃飽」這句話仔細想想似乎很有道理。懷石料理是從茶道中衍生出來的。以前在僧人弘法的時候,召集人們來集會,品茶聆聽。
  • 傳說中的懷石料理,到底該從哪裡下嘴
    剛吃過「味舌」的朋友給的圖,好貼心給每道菜專門用牌子寫了食材想起去年第一次去「味舌」吃懷石料理的時候,一上來,先被那個
  • 探食 去日本必吃的十道料理小吃
    烏龍麵與日本的蕎麥麵、綠茶麵並稱日本三大巨頭!在日本,當他們餓了,首先可能並不是吃壽司和飯糰,而是會選擇烏龍麵。烏龍麵是日本料理店不可或缺的主角,其口感介於切面和米粉之間,口感偏軟,再配上精心調製的湯料,哇哦~
  • 一次給你蟹肉大滿足,一蟹三吃的懷石料理,在魔都也能吃到!
    花隱日式懷石料理一直是滬上高端日料的領軍人物將松葉蟹一蟹三吃,一點都不會浪費這珍貴的食材。而這三種吃法,分別能讓你味蕾原地爆炸三次!不信?自己來吃唄~除了花式三吃松葉蟹,花隱可還有不少老食客必點的美味。你可千萬別錯過~如果你覺得鵝肝只有法餐得其精髓,那就大錯特錯了。
  • #吃# 華道鈺善閣 - 素食中的「愛馬仕」懷石料理
    回到主題,其實這家的名字我一直沒有搞清楚,發給我的簡訊上寫的是華道生活·素·懷石料理,到店門口寫的華道·鈺善閣,不管怎樣,你都不怕因此顧客不好上門,那麼你開心就好~懷石料理極端講求精緻,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但食物的份量卻很少)而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高檔懷石料理也耗費不菲。主要盛裝食物的器具有陶器、瓷器、漆器等。」用我的話來說就是因以往聽禪人聽禪時為抵抗飢餓抱著塊石頭,後來講禪人可能看不下去了,開始給聽禪人準備些茶點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