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第三季究竟好不好?取決於你是當英劇還是美劇看

2021-01-21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黑鏡》第三季究竟好不好?取決於你是當英劇還是美劇看

2011年,英國電視4臺播出的三集迷你劇《黑鏡》,由英國編劇查理·布魯克製作,每集一個故事,篇幅短小但劇情和主題彪悍。該劇劇名大意是指,在眼下的高科技時代,手機或電腦等屏幕就像一面黑鏡子,人們每天面對黑鏡的同時也照出人性的各種特點,包括黑暗面。科技改變人性和社會,結合諸如真人秀、社交網絡等時下熱門主題,《黑鏡》靠著離現實很遠的「科幻」感覺,以及可能產生的血淋淋的「不久的將來」,讓觀眾感到震撼,同時也奠定了其「神劇」的地位。

如今第3季的《黑鏡》雖然還有查理·布魯克參與製作,但播出平臺從英國電視4臺換成美國Netflix視頻網站,集數變成6集,每集片長也由40多分鐘變成近1小時甚至1個多小時,參演的演員也更有名。但在不少中國劇迷看來,第三季的質量反倒不如前兩季那麼驚豔。

有趣的是,在主要是美國觀眾使用的IMDB網站上,被部分中國劇迷深深吐槽的第三季,總體評分反倒挺高。平心而論,第三季的製作水準很高,只不過更接了美國的「地氣」,以新番美劇的眼光來看第三季,依然是好看的。

英劇《黑鏡》神在哪?

給你大尺度與神轉折的酸爽

讓《黑鏡》先聲奪人的第一季第一集《天佑吾主》,有著很大尺度的題材:最受國民愛戴的公主被綁架,綁匪的條件是要求首相與豬公開性交,並以真人秀的形式在全國直播這一過程,如不答應這個條件,綁匪就將公主撕票。

這樣彪悍的劇情首先就成為話題,而編劇又不是只靠話題吸引眼球。圍繞著這個設定,觀眾在短短45分鐘內看到諸如政府幕僚的運作過程、所謂民意的實質、社交網絡發達的社會中「鍵盤俠」們的狀態,所有元素又都對劇情鑲嵌。可以說,《天佑吾主》讓觀眾看到了之前從沒有看過的電視劇。

隨後兩集中,《一千五百萬的價值》設定的電子化真人秀世界裡,底層人民靠騎動感單車賺虛擬貨幣生活。男主角反抗體制,最終被體制利用其反叛行為,將其塑造成真人秀世界中的寵兒。反英雄最終靠反抗行為成為其所厭惡的世界中的名人,這一「神轉折」進一步推高《黑鏡》「神劇」的地位。

第二季的《馬上回來》探討的是,利用收集過世的人生前的社交網絡狀態,再用人工智慧方式「訂製」一個跟真人一樣的機器人,這樣的生活究竟是好是壞。《正義白熊》以居民大逃殺大冒險方式講述暴力主題,同時結尾又來了個令人震撼的反轉。而2014年播出的聖誕特別集《白色聖誕》,更是將《黑鏡》的所有精華集於一身,成為劇迷評價最高的《黑鏡》劇集。

《黑鏡》的「神」,在於其題材尺度大,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也在於其牢牢抓住觀眾心理的劇情推進。同時,前兩季當中透露的英式尖酸刻薄的幽默感,更是讓觀眾感到酸爽。

美劇《黑鏡》怎麼了?

單純了,也有「好萊塢」感覺了

到了第三季,最多人提到的一點就是,有些劇集看前面10分鐘就能猜到結尾。一方面失去前兩季「神轉折」的驚喜,另一方面也說明故事稍微進入好萊塢的套路化。6集故事中,涉及的題材除了有英劇版固有的社交網絡全面發展和進化能給人們帶來什麼問題,也有諸如戰爭、刑偵破案、利用黑客科技以極端方式打擊戀童癖、當VR技術再度升級到能讓人對周圍的事物真假難辨等題材。雖然查理·布魯克繼續擔任編劇,但很明顯題材方面比較偏重美國觀眾的口味。

然而,以美劇的角度來看,第三季《黑鏡》的水準也挺高的。讓不少觀眾看了表示「一集棄」的第一集《一落千丈》,請來《傲慢與偏見》《贖罪》的導演喬·賴特執導,《侏羅紀世界》中踩著高跟鞋與恐龍賽跑的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在《一落千丈》中出演女主角萊斯。劇中的世界是類似大眾點評掌控一切的世界,每個人都能隨時給遇到的人打分,階層也由分數而定。其實整個故事拍得流暢,演員表現出色,但沒想到編導真的就單純探討這麼一個設定會帶來什麼後果,單純得令人意外。

隨後VR技術那一集,也單純探討科技對人造成的後果。第3集《盡情狂舞》一門心思講虐死戀童癖。第5集講述以戰爭機器的方式消滅劣等基因攜帶者的社會。第6集一個多小時,試圖將網絡暴力、科技發展、刑偵等內容全包在一起,但「套路」故事很容易讓身經百戰的觀眾抓到劇情脈絡的發展。

最多好評的第4集,從復古的形式到女同性戀愛情故事,最後故事轉到人死後進入「電子化天堂」快樂生活,非常有大愛又非常不《黑鏡》的一集,也是最標準美式《黑鏡》的一集,少了辛辣批判與暗黑元素,「愛能創造世界」的好萊塢故事法則運作得很好。

豆瓣網友給第三季的評分為8.8分,雖然比第一季9.3分和第二季9.1分要低,但依然肯定這是好劇。不過,IMDB網站美國觀眾給第三季每集的評分,反倒比諸如《天佑吾主》《正義白熊》等要高。所以,《黑鏡》第三季到底好不好看,還真是要看以什麼角度看了。

相關焦點

  • 《黑鏡》第三季來了,它能滿足變得更挑剔的你嗎?
    血統上來看,第三季的《黑鏡》由我們熟悉的「英劇三集片」變成了一部 6 集容量的美劇。英劇變美劇,這一轉換在開播之前便引發了很多觀眾的擔憂,不過坦白說,這種擔憂除了證明英劇在那條莫須有的「電視劇鄙視鏈」中的崇高地位以外,並沒有什麼道理。作為一部每集單兵作戰的電視劇,《黑鏡》的水準不穩定是無可避免的;從普遍輿論來看,與前兩季中最高水準的幾集經典相比,第三季中有一半的劇集出現了相對的「次品」。但我們必須強調,只是「相對」。
  • 《黑鏡》: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懸疑劇,為何在第5季跌落神壇?
    無論是鏡頭還是表演,無論是臺詞還是表達的思想都是英式的。很多人喜歡英劇也有可能是因為厭倦了「好萊塢式」的表演和劇情。所以英劇適合他們的口味。而現在呢,這個土生土長的英劇被Netflix財大氣粗地拿走,肯定會嘗試一種新的風格的。他們或許不願意改變《黑鏡》的成功模式,但是一些風格和民族性是難以抹煞的,《黑鏡》風格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
  • 美劇即將冬歇,除了意外回歸的《黑鏡》,還有啥能看?
    從預告來看,第四季的主題包含了宇宙飛船、單親媽媽、展覽犯罪工具的博物館等等,依舊是黑科技元素,Netflix接手後的第三季在評分上明顯落後前兩季的英劇版,但這並不妨礙影迷們對它的期待和關注。不過怎麼說,年底回歸,隨著字幕組們的努力,元旦節正好可以「享受」完這6集,誰知道《黑鏡》四季之後,Netflix還會不會繼續「持有」,還會不會有第五季、第六季.....那在《黑鏡》之前,美劇冬歇之後的這段時間裡,影迷們就無從選擇了嗎?NONONO!
  • 一晚上刷完《黑鏡 第三季》的我,無論如何要把它推薦給你
    作者:早優夫斯基The future is bright,《黑鏡》是最荒謬也最發人深省的現代啟示錄。花了一晚上,一口氣把《黑鏡 第三季》的前 6 集刷完,雖然有不滿意,但依舊想把這部劇推薦給所有人。對於英劇美劇之間差別的討論永遠是個撕不完的話題,不過 Netflix 接手後的《黑鏡》的確少了些英劇特有的冷眼旁觀的感覺,而多了些美劇的歇斯底裡和情節的緊湊。諷刺的是,對於這樣的改變不小一部分人評論說「Netflix 毀了黑鏡」、「太失望」、「什麼玩意兒」……那些看著盜版、打著一星、罵著狗屎的人,像極了黑鏡系列劇中一直在諷刺的網際網路。
  • 《黑鏡》第三季好多人給差評,為什麼?
    今天我們要談一下《黑鏡》。最近,這部開腦神劇一口氣放出第三季全六集。目前在豆瓣上仍然獲得高分:但是相比於第一季和第二季,分數還是低了不少。刷完6集以後,我們覺得論製作的精良程度,不輸前兩季,但第三季的質量確實有所下降。問題出在哪兒了?大概還是在劇本。我們快速捋一遍,如果你看過或者不想被劇透就跳過這一段吧。第一集,女主被一個包羅萬象的打分系統擺布,完全喪失自我。第二集,男主在遊戲測試中,最終分不清真實與虛假。
  • 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0分的良心好劇《黑鏡》究竟有什麼看點?
    《黑鏡》英劇變美劇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黑鏡》(英文譯名:《black mirror》),是英國電視4臺(Channel 4)出品的迷你英劇電視劇。由英國製片人查理·布洛克編劇及製作,包括第一、二、三季及一部聖誕特輯。
  • 《福爾摩斯》《唐頓莊園》《黑鏡》英劇已取代美劇成海外劇新寵
    近兩年 ,英劇取代美劇成海外劇劇迷的新寵,英劇走紅成為一種無法忽視的文化現象 。這其中,BBC電視臺品的福爾摩斯之於英劇,就像 《越獄》之於美劇, 在其流行過程中起著裡程碑般的作用。而 Channel 4電視臺推出《黑鏡》的影響相比起來要小眾一些 ,但它以尖銳犀利直刺現實的創意,展示英劇嬉笑怒罵 、奔放潑辣 、黑色乃至刻薄的另一面 ,短短三集以三個獨立的寓言般的故事 ,對大眾傳媒和娛樂文化的無孔不入施予大膽的設定和凌厲的諷刺 ,以其對高科技 、媒體輿論和全民娛樂時代的質疑思辨和深刻嘲諷 ,令觀眾耳目一新。
  • 《黑鏡》第四季,無處不在的彩蛋,家庭倫理的另類討論!
    大家新年好,也希望大家2018年繼續關注紅顏秀。我們會一直在第一時間為大家帶來最新劇集和原創測評的~關注紅顏秀的朋友們都知道小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劇迷了。的確,目前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哪個國家的電視劇集整體水平可以和美劇為之一戰。像小編前幾期為大家總結2017十佳美劇個個都是製作精良、腦洞大開、特效滿分的優質劇集。
  • Netflix 評《黑鏡》第二季中每一集的優點和缺點及其它
    自從Netflix買下黑鏡的版權之後,黑鏡由一部英劇變成了美劇,目前已經更新到了第五季。相比第一季來看,之後的《黑鏡》少了英劇的隱晦,多了美劇式的直白,想表達的觀點直接擺在了檯面上,以前看完每集黑鏡的那種背後發涼的感覺少了很多。以前的黑鏡特點是什麼?
  • 如果一生只看一部英劇,那麼一定是《黑鏡》
    你白天的甦醒是一種痛苦的保安措施你努力堅持使用的措施,你卻不知道驚嚇你的是什麼,或者不知道你的詩歌從哪裡跟隨了你by 休斯如果一生只看一部英劇那麼一定是《黑鏡》在《黑鏡》之前大多數的英劇美劇,只是被消遣,當然它們也在消遣我為數不多的時間,金錢也在被歸攏之列。如此一場貌似歡騰的盛宴趨向娛樂,我仍然窺察到荒唐蔓延後,科幻懸疑驚悚,未來終將成為我懷念過去,某個難以歸類的悲憫。萬事開頭難,第一季思維的置換,遠遠超出《絕命毒師》,英倫黑色幽默看樣無人匹敵。
  • 《黑鏡》回歸,那些被隱藏的彩蛋,你發現了嗎?
    文/李沅芷在眾多劇迷的翹首以盼中,科幻神劇《黑鏡》第四季回歸了。但相比於前兩季的驚豔,第四季在劇情設置上明顯後勁不足,在第三季的基礎上,進一步弱化科技本身,將其變為劇情的輔助,而在這個軀殼裡玩起了屢見不鮮的人性遊戲。黑鏡之名難副,與第一季比起來相去甚遠。
  • 2020年,這些美劇英劇等著刷爆你的朋友圈
    英劇美劇憑藉豐富的題材和精良的製作,再加上演員高水準的表演,漸漸獲得不少內地觀眾的喜愛,而諸如《權力的遊戲》《黑鏡》《西部世界》等一大批劇集,還經常紅到「出圈」,成為網友熱議的文化現象。2020年美劇英劇同樣非常豐富,當中必然會有全球走紅的「神劇」誕生,也肯定有不少未必所有人都喜歡,但會被喜歡某一類型的劇迷封為精品的新劇出現。為什麼這麼說?
  • 若美劇是一位牛仔,那麼英劇就是一位紳士,細數歐美劇的區別!
    當你還在刷偶像劇的時候,別人早就已經加入到歐美劇的懷抱之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文化生活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少人都會選擇觀看一些國外的電視劇,其中美劇和英劇居多,像是早年前的《越獄》、《絕命毒師》,近年來的《權力的遊戲》、《怪奇物語》,這些神劇都很受大家喜愛。
  • |艾麗·范寧|美劇|維多利亞女王|凱薩琳大帝|凱薩琳|黑鏡
    點擊播放 GIF 0.8M當然,美劇也有「失手」之時,比如,橫空出世的英劇《黑鏡》第一季,它將社會階級、媒體底線、自覺和婚姻裡的隱私與自由和未來高科技結合在了一起然而,自從《黑鏡》第三季被網飛買下版權後,我們就再也感受不到英版《黑鏡》那種震撼、驚豔的既視感,反而成為了美劇流水線的標準模板:對人性醜陋的揭露,難以逃脫的LGBT、政治正確。
  • 豆瓣評分僅6.6創下系列新低,《黑鏡》第五季真的崩了嗎?
    《黑鏡》第三季被網飛(Netflix)接手之後,每季的長度由3集增加到6集,風格也由原來的英劇變成了一部標準流水線式的美劇,不再那麼犀利大膽,甚至有些老調重彈。第三季和第四季的豆瓣評分依然保持在8分以上,儘管沒有前兩季精彩,但還是保持著較高的製作水準。不過,去年推出的電影《黑鏡:潘達斯奈基》,評分最終降至6.9分。
  • 豆瓣六部熱門美國科幻劇,《黑鏡》僅排第三,《黑袍糾察隊》墊底
    看夠了國產劇,想換個口味?那就一起來重溫一下這些年熱度非常高的英美科幻劇吧。美國影視劇題材中,科幻類製作始終是一個熱門的存在。它建立在科學幻想基礎上,展開天馬行空想像的影視作品。不論是從內容還是特效上,美國科幻劇的質量都遠遠超過了國產劇。這次咱們就一起來看看,豆瓣上人氣排名TOP6的英美科幻電視劇都有哪些吧。(此文以評分人數為基礎來排名。)
  • 跨年夜什麼值得看:科幻神劇《黑鏡》回歸,另外這幾部遺珠也好看
    據 Netflix 官方消息:跨年之際科幻神劇《黑鏡》第四季今天回歸! Netflix 將放出全季六集。編劇查理·布洛克稱,這一季每一集的本質都很 「黑鏡」,同時也會很不一樣。feel:第 1 集:ArkAngel《天使方舟》第 2 集:USS Callister《聯邦星艦卡利斯特號》第 3 集:Crocodile《鱷魚皮》第 4 集:Hang the DJ《絞死 DJ》第 5 集:Metalhead《金屬頭》第 6 集:Black Museum《暗黑博物館》這裡也帶大家回顧下這部劇—用主創的話來說《黑鏡
  • 美國人都在看什麼?當紅熱門超夯美劇影集推薦清單
    |一共8季現在最火的美劇就它無誤!改編自暢銷奇幻小說系列《冰與火之歌》第一部作品,很多影迷都覺得和《指環王》的世界觀有得拚,講述七個王國貴族之間為了搶奪王位寶座而爭個你死我活的鬥爭史。場面浩大、劇情重口味又峰迴路轉,角色刻畫鮮明,大量腥羶暴力畫面若心臟不夠大顆可能會 hold 不住(一開始看有點想吐XD),但撐過之後絕對讓你上癮到不行!
  • 每季評分都破9,這部高分英劇終於回歸了,每一集都是神反轉!
    現在有很多電視劇,特別是英美劇,播出後取得成功,後續就會再出個好幾季。但像《9號秘事》這樣每一季都維持高口碑的卻很少,大部分電視劇都是越出到後面評分越低。就連常常被拿來和《9號秘事》相比較的另一部英劇《黑鏡》也是。
  • 美劇退燒看英劇 《反擊》越獄手段超「米帥」
    隨著《迷失》)、《24小時》《越獄》、《超能英雄》這些經典劇集淡出螢屏,風靡了四五年的美劇終於進入低潮期,而從今年開始,英國電視連續劇以其優雅、人文、多面的特性受到了世界各地劇迷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