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極簡主義,大家可能會想到極簡主義的藝術設計風格。而另一種極簡主義,也就是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在國外非常流行。擁有太多反而讓生活變得複雜,於是很多人轉而尋求簡單的生活。
最近我搬了一次家,由於隨身行李的限制,不得不挑選對自己重要的東西帶走。一狠心,原本覺得不能丟的,可能有用的東西,都被我扔了。扔完之後覺得特別的舒坦,像是解決了便秘問題後一身輕鬆。於是我發現,真正對我重要的東西其實沒有多少,我擁有的多數是囤積起來的垃圾。與其在這些垃圾中艱難呼吸,不如通通丟掉卸下包袱。而除了實體的垃圾以外,我知道自己還被虛擬的垃圾所包圍著,那就是網際網路時代的虛擬電子垃圾。我常常被淹沒在信息洪流之中,似乎不停地在吸取知識,其實接受的大多是快餐信息,沒有長久的價值,而我學習生活的效率卻因此大大下降。於是我下決心,要做一個極簡主義者。
做一個極簡主義者,我覺得首先是要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知道什麼對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做一個極簡主義者,不做盲目下載的「工具癖」、「app癖」。我曾經下載全套的adobe軟體,看著自己桌面上那一排adobe家族圖標心滿意足,但是之後只用了其中兩個軟體,其他的從未使用,在那邊白白佔用我電腦空間。我也喜歡下載app,一種系列的app要下載好多,曾經光是攝影的app就下了十多個。如今我做了大清理,電腦裡只有幾個常用的軟體,桌面乾乾淨淨。想用什麼軟體就用Alfred的簡單命令呼出。
做一個極簡主義者,並不是抵制消費,而是要理性消費。我很喜歡這樣的消費觀:「如果想買一個東西的唯一理由是價格,那就不買;如果不買一個東西的唯一理由是價格,那就買」。這當然不是鼓勵我們去買那些力所不及的東西,而是告訴我們大多數貪圖便宜買來的東西僅僅是因為滿足了當時那一下下「賺了」的心理,之後往往會後悔,而且那種低價的山寨便宜貨質量差,是最有可能成為不再去使用的垃圾。
做一個極簡主義者,應該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簡單的飲食,簡單有規律的作息,參加自己喜歡的運動。一個健康的身體,能讓人專心地工作盡情地享受生活,可以省去很多疾病帶來的無謂的困擾。
做一個極簡主義者,穿衣服更注重舒適,有自己的審美,而不是迎合別人的眼光。極簡主義者不虛榮不浮誇,可以喜歡名牌喜歡奢侈品,但是喜歡的理由不只是那一個商標那個價碼牌。極簡主義者是商品的擁有者,從來不被品牌所捆綁。
做一個極簡主義者,應該讓自己的大腦簡單。腦子裡沒有太多雜七雜八的思緒,注重當下,做一件事情就能沉浸在當下的樂趣中,不三心二意。工作的時候就認真工作,不一會兒刷刷微博,一會兒看看朋友圈。極簡主義者能夠分開工作和休閒的時間,可以輕鬆放下負擔去玩,也能馬上充滿精力地投入工作。
做一個極簡主義者,不能寫又臭又長的文章。思路清晰,文字簡潔,能一句話講明白的絕對不寫一大段。我想大家都已經看明白了,那我就不囉嗦了。即使有點虎頭蛇尾,也只好草草收尾。幸好我要當的是極簡主義者,不是完美主義者。
摘自《2014年的10個好想法》
—END—
享受精品閱讀時光
多看閱讀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