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五大財閥之一SK集團發家史

2020-12-13 宋城小喇叭
SK集團標誌

SK集團的標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韓國的幾大財團公司之一SK集團。

鮮京織物株式會社

SK集團原名叫鮮京公司,公司成立於1953年,集團的創始人叫崔鍾賢,當時剛剛結束為期三年的韓戰。公司全部家當只有15臺紡織機。公司克服種種困難不斷開發出新的產品,促進韓國紡織業的發展。1962年開始,向國際市場出口纖維產品。僅僅用了10年時間,鮮京公司已經成為擁有1千多臺機器的紡織業巨頭。但是他不滿足於現狀,先後竣工了別人認為不可能實現的醋酸纖維和聚酯纖維工場。同時生產了韓國第一批的醋酸纖維和聚酯纖維。

1969年韓國水原 崔鍾賢 右

在紡織業上取得成功,他的眼光放得更長遠。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敏銳地意識到,本身不產石油的韓國,能源緊缺將成為發展的最大障礙。尤其是在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後,石油危機在這裡就不做重點介紹,反正原因很簡單,中東產油國的政局不穩定性,導致石油價格經常出現暴漲。於是他決定走出一條石油開發之路。其後不久,鮮京進軍石油化學、煉油、石油開發領域,作為從石油到纖維的垂直系列化宏觀計劃的重要環節,於1973年成立了鮮京石油株式會社。當時會長已經決定和日本的兩家公司共同建設日產15萬桶的煉油廠,並已同沙烏地阿拉伯的原油供應商籤訂了供貨合同。但是那年10月爆發的第4次中東戰爭所引起的石油危機,不得不擱淺了建設煉油工場的計劃。雖然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但是並沒有改變石油到纖維垂直系列化的計劃。1980年收購了民營化的大韓石油公司(YuKong 現SK株式會社)。對此,整個業界都感到非常意外,這是因為外人不知道這樣一個事實。1984年11月,YuKong在韓國證券交易所上市。1987年,鮮京集團在葉門開發了第一處油田並且獲得成功,每天可以達到產油15萬桶,在石油危機期間,為了確保充足的貨源,公司繼續與沙烏地阿拉伯維持著良好的關係。這是發展成為韓國石油巨頭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崔泰源

1998年,69歲的崔鍾賢因為肺癌去世,其子崔泰源接班。善於捕捉新事物的崔泰源,在芝加哥大學讀經濟學博士期間,發現了移動通信事業的巨大商機。他給父親打電話說:「我覺得這十分有前景,且風險小。如果可能,我們可以先進入移動通信產業,搶得市場先機。」上世紀90年代初,鮮京集團正式宣布將移動通信事業作為集團的中心產業來經營,在1994年1月推行的政府企業民營化改革招標中,以高價成功收購韓國移動通信公司(現SK電訊前身),1998年「鮮京集團」改名為「SK集團」,同時SK集團也成為了韓國第八大集團公司。

年輕時候的崔泰源 盧素英

前面我們說到SK現任掌門人崔泰源曾經在芝加哥求學,在這期間遇到了自己的妻子、韓國前總統盧泰愚的女兒盧素英。他在1989年的時候還是鮮京集團加利福尼亞州一家子公司的經理,兩年後調到該集團位於紐約的美國總部,並於1994年回到首爾擔任集團董事總經理。同時1994年鮮京集團取得了韓國移動通信的經營權,從而打下了綜合信息通信業堅實的基礎。1996年,在世界首次成功實現了CDMA行動電話的商用化,從而打開了信息通信產業的新篇章。到1997年,他已經從業務發展主管晉升為公司的執行長,1998年,崔泰源正式就任SK集團主席。

1988年 崔泰源正式就任SK集團右

崔泰源就任SK集團主席剛好是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韓國財閥如泥塑巨人般轟然倒塌,大型工業企業接二連三地破產,前三十家財閥有六家宣告破產,30%的企業宣布破產。所以崔泰源只有一個信念就是:我必須活下去。去掉了一些負重的資產,主要保留了電訊,石油兩大產業。在熬過了1997年那一次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他慢慢的在一些規模較小的交易中嶄露頭角,他策劃SK電訊以2.3萬億韓元(合2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新世界電訊。收購新世界電訊後,SK電訊在韓國的市場份額一夜之間從43%升至57%,一下超過了半數以上,佔據絕對的領導地位。在走出了亞洲金融之後,崔泰源也有了進軍海外的計劃。但在2003年,崔泰源因欺詐被判入獄3年,他進軍海外的計劃被擱置。七個月後,他被釋放,並於2008年得到總統李明博的赦免。直到2007年,崔泰源才恢復SK的擴張,當時他將SK公司(SK Corp.)轉變為SK主要子公司的上市控股公司SK 控股;它現在實際上是一家控股公司,崔泰源及其家族持有該公司近30%的股份。隨後,崔泰源帶領SK進入中國,投資南海的石油勘探以及上海和武漢的能源和化學品。

海力士
SK海力士株式會社
SK hynix

2012年2月,SK收購海力士半導體公司。SK收購海力士後一年,2013年SK海力士的利潤從前一年的虧損1.48億美元反彈至盈利27億美元。而崔泰源並沒有在場慶祝:2013年初,他因被指控挪用公司資金而被捕,2014年2月被定罪,並被判處四年監禁。與此同時,隨著2014年淨利潤上漲40%,SK海力士的股價在他服刑期間上漲51%。SK控股的股價上漲了近兩倍,利潤飆升了90%。2015年8月,時任總統樸槿惠赦免了崔泰源和其他16名商人。崔泰源於2016年3月回歸,擔任SK控股和SK海力士的董事長,並領導了這家晶片製造商新一輪的垂直整合,收購了SK海力士原材料的晶圓和氣體供應商。第二年,SK海力士的利潤增長了兩倍多,2018年又增長了46%,達到創紀錄的15.5萬億韓元。2017年,SK斥資4.59億美元,收購了總部位於美國的陶氏化學的兩條化學產品線。16年3月,該公司斥資7500萬美元收購了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拼車公司Grab的部分股權。同年9月,該公司斥資4.7億美元收購了Masan Group 9.5%的股份。Masan Group是一家越南企業集團,其投資組合包括食品和飲料、牲畜、礦業和金融服務。

崔泰源跟SK員工合影留念

如今,SK集團的101家公司擁有9.3萬名員工,總收入估計為1400億美元。在這些公司中,有16家是自主經營的,但這些公司的執行長們每月都會召開一次會議。

優秀的企業家,韓國大財閥SK集團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相關焦點

  • 一組圖看懂韓國第三財閥SK集團發展史
    說起韓國的財閥家族,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世界科技巨頭三星集團,的確三星已經是稱得上是韓國的國民級企業了,然而其實韓國不僅僅只有三星,還有很多其他的財閥也舉足輕重,今天就讓我們用一組圖的方式去了解下韓國第三財閥
  • 樂天集團創始人辛格浩去世 韓國前五大財閥創始人都已過世
    韓國樂天集團創始人辛格浩19日下午病逝,享年98歲。樂天是韓國第五大企業,集團當天晚些時候發布辛格浩逝世消息。辛格浩1922年出生於韓國慶尚南道蔚山市,1941年前往日本求學,1948年在日本創立樂天公司,生產口香糖。韓日建交後,辛格浩1967年返回韓國成立樂天制果公司,隨後將業務範圍擴大至零售、化學等領域,逐步把樂天集團發展為韓國第五大企業。2015年,他退出集團經營。
  • 韓國5大頂級財閥集團有多可怕?總資產佔韓國經濟的57%
    從某種角度上來看,韓國無疑是全世界最特別的國家,沒有之一。每個國家都有頂級富豪,都有年產值會用國民GDP總值佔比來表示的巨頭企業,但5個家族把控國家過半經濟的,除了韓國,別無二人。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韓國前20大財閥的資產,佔據了全國GDP總量的75.3%。2011年,這個比重迅速提升至了85.2%。而在近幾年間,韓國前10大財閥就貢獻了80%的年產值,真的就是「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在這其中,以三星為首的韓國5大財閥,在韓國GDP總值中的佔比足足達到了57%。5個家族掌握一個國家一半以上的經濟,這個情況真的很驚人。
  • 韓國第三大財閥SK集團更新LOGO,「幸福之翼」增加更多顏色
    SK集團(SK Group)成立於1953年,總部位於韓國首爾,是韓國第三大財閥。SK集團旗下擁有95家子公司和關聯企業,全球僱員人數超過三萬。,子公司SK電訊是韓國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在韓國的市場佔有率達到50%以上。
  • 韓國財閥:佔據國民經濟7成以上,財閥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韓國:掌握國家經濟命脈,韓國財閥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在韓國,財閥指的是由家族企業發展起來,後形成的大集團和跨國公司。他們上可影響國家經濟甚至政治的走向,下也可對國民日常生活帶來方方面面的改變。不可否認的是,財閥已經成為韓國社會中一股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年總產值可佔到國民經濟至少7成以上。
  • 韓國財閥的發展史,韓國民眾又愛又恨
    據東京新聞2019年的報導數據,韓國前十的財閥GDP佔比為44.3%,佔比遠超這個世界的主流國家。這些財閥已經完全掌握了韓國的命脈。不過有一個例外鬥山集團在百年的時間裡竟然都堅強地活了下來,並發展成現在的財閥之一。後來日本人來了,韓國本土企業在日本的統治和打壓下自然沒有好果子吃。但是也有一些企業不但保住了所有權還僥倖存活了下來,比如韓國三洋公司。但是此時的他們離財閥還有十萬八千裡。
  • 被綁架的韓國經濟:幹不掉財閥,也離不開的三星
    有趣的是,韓國社會打倒財閥的呼聲喊的越響亮,韓國財閥的地位就越穩固,最後倒黴只有那些青瓦臺的主人。 巧取豪奪的發家史 在日本吞併朝鮮後,在朝鮮半島建立起數千家為軍國主義服務的工商企業。日本戰敗後,韓國開國不久就遇到了韓戰。
  • 韓國財閥要終結了?三星宣布放棄「世襲制」,經營權不再給子女
    這兩天韓國三星集團實際的掌門人李在鎔向韓國老百姓作出道歉。為什麼道歉?因為幾年之前為了爭奪三星集團的繼承權,李在鎔向時任韓國總統樸槿惠行賄,這也構成了樸槿惠的幾大罪名之一。現在樸槿惠終審判決了,她大概要在監獄中待到100歲才能出來,而李在鎔因為這個事向韓國老百姓道歉。
  • 僅次於三星的韓國財閥,企業從未發生爭產醜聞,只因創始人一句話
    文:小娜談到韓國財閥集團,大家最想到的是三星集團。不過,在韓國,除了三星之外,還有現代集團、LG集團、樂天集團和SK集團。這五大集團各有優勢,是韓國經濟的中堅力量,支撐著韓國經濟的半邊天。僅次於三星的韓國第二大財閥是LG集團,LG集團成立於1947年,其知名度也非常廣泛,公司業務涉及化工能源、電氣電子、通信與服務等,擁有81家集團企業,分布在171個國家和地區,已設立海外辦事處300多個,有130多個海外當地法人,20多萬名員工。但對於這樣一家大公司來說,世世代代之間從未發生過衝突。在韓國乃至世界財閥界,醜聞層出不窮。
  • 韓國SK集團會長千金將退伍 曾打工賺錢在北大求學
    海外網11月28日電 韓國第三大財閥家族企業SK集團會長崔泰源的二女兒、海軍中尉崔敏貞將於本月末轉業。崔敏貞也是第一個成為軍官的財閥家族子女。據《韓民族日報》報導,SK集團11月27日透露,崔敏貞將於11月30日正式退伍。
  • 財閥世家影響力由盛轉衰,韓國頂級富豪大洗牌,女性地位如何呢?
    近日,福布斯發布2020年韓國富豪榜,三星李健熙居首,為韓國首富。儘管被譽為韓國第一財閥的三星「一枝獨秀」,但和多年以來韓國富豪榜比對後顯示,隨著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的興起,過去那些財閥世家影響力逐漸由盛轉衰,韓國富豪處於大洗牌之中。
  • 財閥幹政,貧富不均,總統缺失話語權,心疼韓國平民!
    財閥,簡單理解就是同族近親在同一個壟斷資本集團任職。像日本的住友、三菱、富士,韓國的三星、LG、現代、SK集團等都在本國經濟上起到了巨大作用。韓國多位總統下場悲慘韓國總統「有名無實」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樸槿惠背後有財閥支持,李明博曾效力現代集團,財閥對經濟影響深遠,總統都不敢得罪,有時財閥甚至會決定政治。
  • 韓國財閥已失控,9成GDP被實質控制,為什麼韓國不敢動其蛋糕?
    談到韓國 除了娛樂圈、泡菜外,財閥是最被民眾所討論的一個話題。什麼是財閥?實際上它指的是同一金融寡頭控制下,結合同族、親戚,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而形成的一個壟斷資本集團。
  • 文在寅與歷屆總統有差別,與韓國財閥背道而馳
    無非就是文在寅受到了財閥集團的阻攔。很明顯,文在寅想要進行司法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制約財閥集團的勢力,財閥集團也當然會極力阻止文在寅完成司法改革。從而文在寅進行司法改革的道路也將會更加艱辛,但既然司法改革已經開始了,文在寅當然就不想放棄。由於財閥集團的勢力一天比一天壯大,雖然這會給韓國帶來很大的經濟利益,但這也存在了許多弊端。
  • 還原真相:韓國真被財閥控制了麼?為什麼韓國人不反抗?
    尤其是在韓戰時期,美軍大規模軍事採購、技術支援與物資供應,一下就將有一定工業基礎和經濟能力的韓國家族企業養肥了,而這也是財閥成功的重要裡程碑。 以現代集團為例,在二戰勝利後的幾個月裡,集團創始人鄭周永承包了美軍兵工廠的汽車修理業務,賺得了美軍的第一桶金。
  • 文在寅打壓韓國財閥,是一個總統該做的事情?
    韓國現任總統文在寅確實對司法改革一事非常執著,歷屆韓國總統都主張與財閥集團搞好關係以此來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可文在寅卻不願意同流合汙,雖然財閥集團確實會給韓國帶來很大的收益,但財閥集團的勢力越來越大,也就意味著韓國腐敗的問題是會越來越嚴重的。
  • 韓國財閥超越了韓國總統?文在寅背棄了承諾,最後的結局出現了!
    表面上,韓國總統是個光鮮亮麗的職業。可實際上,掌握實權的並不是韓國總統,而是韓國財閥。韓國經濟大權掌握在財閥集團手裡,也就說明了只有財閥集團才能夠扶持韓國經濟。所以如果文在寅想要憑藉一己之力讓韓國經濟指數提升,是非常困難的。
  • 2020年福布斯韓國十大富豪:財閥真的控制了韓國嗎?
    談起韓國,很多人就會想到財團。在國內一些媒體的文章裡,似乎韓國就是財團控制的。尤其是三星集團,估計很多人會以為三星在韓國能一手遮天。那麼現實中的韓國財團到底地位如何?三星等財閥是不是真的富可敵國? 我們一起來看看韓國的十大富豪和他們的產業。
  • 文在寅的琅琊榜,韓國財閥的罪與罰
    從韓國總統樸正熙的黑暗獨裁政府,到盧武鉉的民主改革,再從李明博的財閥瘋狂反撲,再到樸槿惠的政治報復以及閨蜜涉政事件,最後到現任韓國總統文在寅為盧武鉉平反昭雪。所有的爾虞我詐都逃不開韓國財閥的參與。
  • 韓國的財閥究竟有多恐怖
    財閥是韓國經濟的一大「特色」,韓國幾大財閥的資產總量高達韓國經濟總量的六成。在整個世界來說,韓國的影響力都是非常的大。韓國在電子業、汽車業、造船業等都是非常的發達。韓國的發展歷程也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可以說絕對是一部奮鬥史。不過關於韓國我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國家可以說是被幾家大財團控制的。這幾家財團不僅控制了韓國,甚至是影響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