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集團的標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韓國的幾大財團公司之一SK集團。
SK集團原名叫鮮京公司,公司成立於1953年,集團的創始人叫崔鍾賢,當時剛剛結束為期三年的韓戰。公司全部家當只有15臺紡織機。公司克服種種困難不斷開發出新的產品,促進韓國紡織業的發展。1962年開始,向國際市場出口纖維產品。僅僅用了10年時間,鮮京公司已經成為擁有1千多臺機器的紡織業巨頭。但是他不滿足於現狀,先後竣工了別人認為不可能實現的醋酸纖維和聚酯纖維工場。同時生產了韓國第一批的醋酸纖維和聚酯纖維。
在紡織業上取得成功,他的眼光放得更長遠。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敏銳地意識到,本身不產石油的韓國,能源緊缺將成為發展的最大障礙。尤其是在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後,石油危機在這裡就不做重點介紹,反正原因很簡單,中東產油國的政局不穩定性,導致石油價格經常出現暴漲。於是他決定走出一條石油開發之路。其後不久,鮮京進軍石油化學、煉油、石油開發領域,作為從石油到纖維的垂直系列化宏觀計劃的重要環節,於1973年成立了鮮京石油株式會社。當時會長已經決定和日本的兩家公司共同建設日產15萬桶的煉油廠,並已同沙烏地阿拉伯的原油供應商籤訂了供貨合同。但是那年10月爆發的第4次中東戰爭所引起的石油危機,不得不擱淺了建設煉油工場的計劃。雖然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但是並沒有改變石油到纖維垂直系列化的計劃。1980年收購了民營化的大韓石油公司(YuKong 現SK株式會社)。對此,整個業界都感到非常意外,這是因為外人不知道這樣一個事實。1984年11月,YuKong在韓國證券交易所上市。1987年,鮮京集團在葉門開發了第一處油田並且獲得成功,每天可以達到產油15萬桶,在石油危機期間,為了確保充足的貨源,公司繼續與沙烏地阿拉伯維持著良好的關係。這是發展成為韓國石油巨頭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1998年,69歲的崔鍾賢因為肺癌去世,其子崔泰源接班。善於捕捉新事物的崔泰源,在芝加哥大學讀經濟學博士期間,發現了移動通信事業的巨大商機。他給父親打電話說:「我覺得這十分有前景,且風險小。如果可能,我們可以先進入移動通信產業,搶得市場先機。」上世紀90年代初,鮮京集團正式宣布將移動通信事業作為集團的中心產業來經營,在1994年1月推行的政府企業民營化改革招標中,以高價成功收購韓國移動通信公司(現SK電訊前身),1998年「鮮京集團」改名為「SK集團」,同時SK集團也成為了韓國第八大集團公司。
前面我們說到SK現任掌門人崔泰源曾經在芝加哥求學,在這期間遇到了自己的妻子、韓國前總統盧泰愚的女兒盧素英。他在1989年的時候還是鮮京集團加利福尼亞州一家子公司的經理,兩年後調到該集團位於紐約的美國總部,並於1994年回到首爾擔任集團董事總經理。同時1994年鮮京集團取得了韓國移動通信的經營權,從而打下了綜合信息通信業堅實的基礎。1996年,在世界首次成功實現了CDMA行動電話的商用化,從而打開了信息通信產業的新篇章。到1997年,他已經從業務發展主管晉升為公司的執行長,1998年,崔泰源正式就任SK集團主席。
崔泰源就任SK集團主席剛好是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韓國財閥如泥塑巨人般轟然倒塌,大型工業企業接二連三地破產,前三十家財閥有六家宣告破產,30%的企業宣布破產。所以崔泰源只有一個信念就是:我必須活下去。去掉了一些負重的資產,主要保留了電訊,石油兩大產業。在熬過了1997年那一次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他慢慢的在一些規模較小的交易中嶄露頭角,他策劃SK電訊以2.3萬億韓元(合2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新世界電訊。收購新世界電訊後,SK電訊在韓國的市場份額一夜之間從43%升至57%,一下超過了半數以上,佔據絕對的領導地位。在走出了亞洲金融之後,崔泰源也有了進軍海外的計劃。但在2003年,崔泰源因欺詐被判入獄3年,他進軍海外的計劃被擱置。七個月後,他被釋放,並於2008年得到總統李明博的赦免。直到2007年,崔泰源才恢復SK的擴張,當時他將SK公司(SK Corp.)轉變為SK主要子公司的上市控股公司SK 控股;它現在實際上是一家控股公司,崔泰源及其家族持有該公司近30%的股份。隨後,崔泰源帶領SK進入中國,投資南海的石油勘探以及上海和武漢的能源和化學品。
2012年2月,SK收購海力士半導體公司。SK收購海力士後一年,2013年SK海力士的利潤從前一年的虧損1.48億美元反彈至盈利27億美元。而崔泰源並沒有在場慶祝:2013年初,他因被指控挪用公司資金而被捕,2014年2月被定罪,並被判處四年監禁。與此同時,隨著2014年淨利潤上漲40%,SK海力士的股價在他服刑期間上漲51%。SK控股的股價上漲了近兩倍,利潤飆升了90%。2015年8月,時任總統樸槿惠赦免了崔泰源和其他16名商人。崔泰源於2016年3月回歸,擔任SK控股和SK海力士的董事長,並領導了這家晶片製造商新一輪的垂直整合,收購了SK海力士原材料的晶圓和氣體供應商。第二年,SK海力士的利潤增長了兩倍多,2018年又增長了46%,達到創紀錄的15.5萬億韓元。2017年,SK斥資4.59億美元,收購了總部位於美國的陶氏化學的兩條化學產品線。16年3月,該公司斥資7500萬美元收購了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拼車公司Grab的部分股權。同年9月,該公司斥資4.7億美元收購了Masan Group 9.5%的股份。Masan Group是一家越南企業集團,其投資組合包括食品和飲料、牲畜、礦業和金融服務。
如今,SK集團的101家公司擁有9.3萬名員工,總收入估計為1400億美元。在這些公司中,有16家是自主經營的,但這些公司的執行長們每月都會召開一次會議。
優秀的企業家,韓國大財閥SK集團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