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綁架的韓國經濟:幹不掉財閥,也離不開的三星

2020-12-12 騰訊網

財閥掌控著絕大部分財富,導致韓國階層嚴重固化。財閥是韓國民眾的心頭之恨,打倒財閥的呼聲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有趣的是,韓國社會打倒財閥的呼聲喊的越響亮,韓國財閥的地位就越穩固,最後倒黴只有那些青瓦臺的主人。

巧取豪奪的發家史

在日本吞併朝鮮後,在朝鮮半島建立起數千家為軍國主義服務的工商企業。日本戰敗後,韓國開國不久就遇到了韓戰。在經歷戰爭的摧殘後,韓國的經濟經面臨崩潰。

韓國總統李承晚是個政治高手,卻不是經濟專家。面對滿是廢墟的土地,李承晚並沒有把美國的援助當做發展的轉機。為了讓政府有資金,李承晚將日據時期的企業折價賤賣,並且把美國支援的原材料和設備也折價出售。

由於信息不對等和暗箱操作,韓國政府出售的企業和設備全部落到了完成原始積累的韓國資本家手裡。

在這次收購中,三星、現代、LG等公司瓜分了這些佔韓國經濟總量80%以上的工商企業和生產設備。三星等公司在國內市場上用低價搶佔市場份額,韓國中小企業根本無法與財大氣粗的大公司競爭。

在這些中小企業倒閉後,大公司又繼續進行收購兼併,大公司越吃越大,韓國的財閥就是在這種巧取豪奪中發展起來的。

樸正熙政府對財閥的壓制和培養

進入60年代,韓國人民終於無法忍受李承晚政府的無能和腐敗,在1960年總統大選舞弊案爆發後,韓國人舉行了著名的419運動,李承晚政府倒臺。隨後一年,樸正熙發動軍事政變,成為了韓國的獨裁者。

樸正熙深知自己上位不正,為了贏得民心,他提出了緊抓經濟發展的口號。在樸正熙的帶領下,韓國成立了類似於中國發改委的經濟企劃機構,提出了五年計劃。樸正熙按照計劃經濟的模式,給韓國經濟指明了道路。

在樸正熙時代,政府對財閥是又"壓""養"。這個時期,財閥完全臣服於政府,樸正熙曾多次向財閥負責人表明,財閥的財產是屬於國家的,財閥發展方向是由政府指定的。在金融領域,韓國政府收回了銀行的管理權,驅使三星和LG等財閥轉向生產行業。

除了打壓財閥,樸正熙政府也深知經濟發展需要龍頭企業帶動的道理。韓國政府多次為三星等企業做擔保,不斷從國外借債。這讓三星等企業獲得了十分充足的發展資金,在充足的資金支持下,韓國財閥紛紛進軍重工業。韓國由此完成重工業化,成為了製造業大國。

隨著韓國經濟的起飛,樸正熙對財閥的壟斷趨勢也越加擔憂。早在1974年,韓國政府就發布法令,強制家族企業財務公開化,並分離了家族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作為應對措施,1975年,趁著韓國經濟回落,三星等十餘家財閥聯名上書,迫使樸正熙出臺了有利於財閥的綜合商社政策。

這些事情反映了樸正熙時期韓國政府與財閥之間既相互提防又相互扶持的複雜關係。受制於政府的威權,韓國財閥在1997年之前總體是服從政府安排的。韓國財閥看起來勢大力強,其實發展的根依然掌控在政府手裡。

財閥在面對風險時,政府是財閥最有力的保障,所以在1997年以前,韓國政府和財閥之間是一種夥伴化的依附關係。

1979年,樸正熙被暗殺,韓國財閥進入了新的發展時代。在1980年,韓國財閥的企業產值已經佔全國經濟總量的48%,而且財閥壟斷的趨勢依然在繼續。進入民主時代後。韓國財閥利用強大金錢影響力肆意操控選舉,這引起了韓國人民的強烈不滿。

在1989年以後,關於如何處置財閥,成了韓國歷屆大選的熱點議題。為了迎合選民的反財閥情緒,許多韓國政治家在上任後紛紛推出限制財閥的措施。特別是在1997年,高喊著整治財團的口號金大中上臺,讓韓國人看到了解決財閥問題的希望。

諷刺的是,最想整治財閥的金大中反倒成為財閥徹底掌控韓國的領路人。在1997年,倒黴的金大中一上任就碰到席捲全亞洲的金融風暴。在金融風暴的波及下,韓國經濟一片風雨飄搖,許多韓國企業因為高負債直接破產,大宇等大財閥也倒下了。

財閥垮臺的後果是韓國經濟無法承受的。為了還清負債,金大中政府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借款550億美元,以解決債務危機,挽救韓國經濟。

IMF的借款向來是有代價的,代價就是韓國以後的經濟政策都要受到IMF的監管。在1997年之後,大量外資湧入韓國,外國財團低價收購大量韓國優質資產,連三星等大企業的股份也被外資蠶食。

在如今的韓國企業中,大股東都是國外資本。1997年,西方財團揮舞著鐮刀,主動製造了金融危機,利用危機收割了亞洲新興國家的大量財富。韓國也難逃這個宿命,西方財團不僅狠狠的宰了韓國一把,還趁機控制了代表韓國的大企業。

在IMF政策的引導下,韓國財閥企業擺脫了許多不良資產,開始進行重組。從此以後,韓國財閥們專心致力於半導體和電子等高精端產業,反而獲得更大的發展。

除此之外,韓國財閥還借著重組的機會,趁勢擺脫了終身僱傭制。

由於韓國著重發展高技術產業,所需要的工作崗位也日漸減少。這些原因導致大量的韓國人失業,年輕人畢業即失業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到2019年,韓國30歲以下人群的失業率高達接近10%,高居發達國家前列。

經過金大中的一系列操作,韓國的財閥變得更加強大。在韓國,財閥壟斷了所有的行業,財閥下屬企業的產值已經佔到韓國總GDP的九成。中小企業只存在於財閥不願意從事的低利潤行業,比如韓國創業者只能從事小餐飲行業,比如賣炸雞。

金大中政府之後,財閥成為了韓國真正的主人。韓國人對財閥的反感也日漸增長,那為什麼韓國財閥問題難以解決呢?

韓國經濟嚴重依賴財閥企業

有人曾說過,韓國人可以沒有政府,可以沒有美軍,但是不能沒有三星。從這句話可以一窺三星對韓國的巨大影響力。在中國,許多人以為三星就跟華為和OPPO一樣,就是個賣手機企業。在韓國,三星在電子、金融、生物醫藥、重工、工程等行業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如果沒有了三星等財閥,韓國的經濟將會失去九成的GDP,韓國的經濟將會瞬間崩潰。所以韓國人只有一邊忍受著三星的壓榨和壟斷,一邊享受著三星提供的服務。

經濟基礎決定政治和文化,韓國財閥綁架了韓國經濟,這是韓國政府不敢動財閥動"蛋糕"的根本原因。

財閥與政府是共生關係

財閥原本就是韓國政府大力扶持的企業,也是韓國政府一手製造的怪物。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韓國政府和財團其實並不對立。政府關於和財閥相互勾結的醜聞屢見不鮮,韓國政府和財閥之間因為共同利益,根本分不開。

在韓國軍政府時代,韓國領導人尚能利用威權迫使財閥為了國家經濟採取一些利國利民的政策。在民主時代,政治完全成為資本的遊戲,沒有財閥支持,韓國的政治人物難有出頭之日。

韓國的大部分總統和政府高官都有著深厚的財閥背景,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韓國前總統和樸槿惠。李明博當過三星的董事長,樸槿惠在當選前得到了三星的大力支持。總統本身來源於財閥集團,自然為財閥的利益著想。

即使是盧武鉉這樣的平民總統,在上臺後也會因為沒有財閥的支持而根基不穩,導致政策難以推行。

韓國政治無法形成整治財團的合力

即使政府已經被資本滲透,民意依然希望整治財團。從90年代開始,要求整治財閥的政治運動一浪高過一浪,也不斷有主張整治財閥的總統上臺。

韓國總統任期只有5年,且不能連任。許多打著整治財閥旗號的韓國總統上臺後發現,光是接手前任的工作都要花費2年。如果再推行整治財閥的法律,整個立法程序走下來,所花的時間遠遠不止5年。往往在政策沒有成形之前,這些總統就下臺了,繼任者一般都不會繼續相關的政策。

韓國政壇有清算前任的傳統。無法實現整治財閥承諾的總統,下臺後都會被憤怒的民意淹沒,最終被流放或者鋃鐺入獄。而推行了整治財閥政策的總統,在卸任後也無法逃脫財閥的打擊報復,面臨悲慘的下場。

因為民眾和財閥在經濟利益上的天然對立,無論韓國總統怎麼做,無法讓雙方都滿意。兩頭受氣的韓國總統只能成為民意發洩的對象,這是韓國總統不得善終的根本原因。

相關焦點

  • 韓國財閥要終結了?三星宣布放棄「世襲制」,經營權不再給子女
    我們以前就講過,三星集團是一個大而不能倒的集團,所以雖然受賄的總統要待到100歲,但是行賄的李在鎔大概就判了幾年,而且早就出來了,畢竟國家還需要他繼續領導三星集團。但是李在鎔在道歉的同時還說了一件事,他將不會讓他的子女來繼承三星集團的經營權。這可能也標誌著長久以來,統治韓國政商兩界的財閥集團未來會有一定的變化。
  • 韓國經濟依靠財閥崛起,實現漢江奇蹟,為何說弊端更為嚴重
    政府保護財閥,財閥形成行業壟斷 韓國財閥就像是政府手中無法割棄的肥肉,這塊肥肉,讓韓國政府在國際上昂首挺胸,也因此,韓國不願意冒險去剷除財閥,因為他們明白,財閥已經完全掌控韓國的經濟命脈,如果冒險剷除財閥,那麼國家經濟該如何發展,韓國政客們沒有想過,或者說,經濟問題他們壓根都不用操心,因為只要財閥在,經濟就不會亂。
  • 韓國的財閥究竟有多恐怖
    財閥是韓國經濟的一大「特色」,韓國幾大財閥的資產總量高達韓國經濟總量的六成。在整個世界來說,韓國的影響力都是非常的大。韓國在電子業、汽車業、造船業等都是非常的發達。韓國的發展歷程也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可以說絕對是一部奮鬥史。不過關於韓國我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國家可以說是被幾家大財團控制的。這幾家財團不僅控制了韓國,甚至是影響全世界。
  • 韓國財閥壟斷經濟命脈,裹挾政治,那麼他們能否被終結?
    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韓國,經濟崛起,也是以家族企業為主體,便形成了財閥了。(韓國財閥) 韓國財閥是在19世紀末,國門被日本以及西方列強打開後,民族資本開始開始出現了萌芽,不過在外國壟斷資本的充斥下,沒有幾個能夠延續下來,已知最早的財閥是現在韓國的鬥山集團(DOOSAN),其成立於1896年。
  • 三星會長李健熙去世,他如何一手打造了韓國「第一財閥」
    ━━━━━六年臥床,一朝解脫韓國自古以來就是個家族、門閥和身份重於一切的社會,如今在韓國政治、經濟生活中佔據舉足輕重地位的第一大財閥——三星集團,早在日本殖民時期的上世紀70年代以前,三星所擅長的,是紡織、化肥、製糖,以及傳媒、不動產等東亞財閥傳統的「輕產業」,不過其逐漸受到LG等較早涉獵「重產業」財閥的激烈挑戰。針對此,三星決定進軍電子產業,並將家電當作第一切入點。
  • 韓國5大頂級財閥集團有多可怕?總資產佔韓國經濟的57%
    從某種角度上來看,韓國無疑是全世界最特別的國家,沒有之一。每個國家都有頂級富豪,都有年產值會用國民GDP總值佔比來表示的巨頭企業,但5個家族把控國家過半經濟的,除了韓國,別無二人。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韓國前20大財閥的資產,佔據了全國GDP總量的75.3%。2011年,這個比重迅速提升至了85.2%。而在近幾年間,韓國前10大財閥就貢獻了80%的年產值,真的就是「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在這其中,以三星為首的韓國5大財閥,在韓國GDP總值中的佔比足足達到了57%。5個家族掌握一個國家一半以上的經濟,這個情況真的很驚人。
  • 韓國三星會長李健熙去世,不是明星勝似明星的財閥家族!
    財閥確實存在,但真實環境很殘酷,比如我們接下來要說的韓國的第一財團家族:三星電子 韓國有句流傳頗廣的話:韓國人一生逃不開的三件事:死亡、稅收和三星。我們最熟知的三星產品就是它的手機,但是由於三星手機的「炸機」質量問題,已經沒有多少國人會選擇使用三星手機。
  • 韓國財閥是高壓鍋,《寄生蟲》是洩壓閥
    《寄生蟲》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少不了奉俊昊的個人奮鬥,但更離不開「歷史的進程」。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線索:2015年導演奉俊昊、主演宋康昊,受邀成為了奧斯卡的評委會成員。坦率的說,政治正確過頭了,導致他們自己也被「綁架」了。三既然這個世界的規律從來都是屁股決定腦袋,那麼搞定屁股,就可以搞定腦袋。這是奉俊昊的成功離不開背後發行公司Neon的「專業運作」,我查了一下軌跡線,為了拿獎,奉俊昊其實在美國媒體上精心「表演」了很久。
  • 在韓國財閥眼裡,愛國情懷值多少錢?
    最重要的是在如今經濟全球化的情況下,各類廉價可替代的商品數不勝數,但在韓國超市的貨架上依舊很少見到,即使知道索尼、惠普這種世界著名品牌的價格,要遠遠低於韓國本土相同的產品,大部分韓國人還是會支持國貨,而且還有一種充斥全身的自豪感 ,這種自豪感來源於 ,看我又為國家做貢獻了,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件事情,買國貨不等於愛國 ,愛國也不一定要買國貨,社會上不缺少買著國貨卻坑國家的資本家
  • 僅次於三星的韓國財閥,企業從未發生爭產醜聞,只因創始人一句話
    文:小娜談到韓國財閥集團,大家最想到的是三星集團。不過,在韓國,除了三星之外,還有現代集團、LG集團、樂天集團和SK集團。這五大集團各有優勢,是韓國經濟的中堅力量,支撐著韓國經濟的半邊天。僅次於三星的韓國第二大財閥是LG集團,LG集團成立於1947年,其知名度也非常廣泛,公司業務涉及化工能源、電氣電子、通信與服務等,擁有81家集團企業,分布在171個國家和地區,已設立海外辦事處300多個,有130多個海外當地法人,20多萬名員工。但對於這樣一家大公司來說,世世代代之間從未發生過衝突。在韓國乃至世界財閥界,醜聞層出不窮。
  • 還原真相:韓國真被財閥控制了麼?為什麼韓國人不反抗?
    韓國經濟命脈掌控在財閥手中不是秘密,有韓國人說一生難逃三件事,「死亡、交稅和三星」,有些人更是把韓國稱為「三星共和國」,但韓國真的是被財閥控制的國家麼?
  • 財閥幹政,貧富不均,總統缺失話語權,心疼韓國平民!
    財閥,簡單理解就是同族近親在同一個壟斷資本集團任職。像日本的住友、三菱、富士,韓國的三星、LG、現代、SK集團等都在本國經濟上起到了巨大作用。韓國在美國科技和資本控制下迅速發展,再加上穩定的社會環境,在漢城奧運會後電子工業跨越式發展壯大,成為亞洲四小龍 ,在經濟上和朝鮮拉開了巨大差距,但是統治權也在金主美國的的幫助下變相散失,總統成為財閥的傀儡,不再擁有實質執政權。
  • 三星是韓國最大財閥,放在中國是什麼水平?華為、阿里能超越嗎?
    我們都知道,三星集團是韓國的第一大經濟支柱,它是韓國最大財閥可謂是一支獨大。三星集團創立82年來,從出口鹹魚幹、蔬菜,不斷向科技、電子、實業、投資等領域延伸,成長為一棵參天巨樹。不得不說,韓國的土壤孕育了三星集團,三星集團也給了韓國最具實力的回報。
  • 韓國財閥已失控,9成GDP被實質控制,為什麼韓國不敢動其蛋糕?
    而資本社會素來盛行馬太效應,也就是所謂的兩極分化富的越富、窮的越窮,財閥在韓國可謂是呼風喚雨。而這樣的韓國經濟模式,在我們看來是十分不健康的,也讓很多人對此表示疑惑。這麼龐大的財閥集團,為何韓國不打擊呢?而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打不得。
  • 韓國財閥的發展史,韓國民眾又愛又恨
    據東京新聞2019年的報導數據,韓國前十的財閥GDP佔比為44.3%,佔比遠超這個世界的主流國家。這些財閥已經完全掌握了韓國的命脈。韓國民眾既恨他們,又離不開他們,因為從出生開始:出生的醫院是他們建的,穿的衣服是他們造的,上的學校也是他們建的,用的手機是他們生產的,坐的交通工具也是他們製造的,畢業了找工作還要擠破腦袋進他們的公司。財閥控制了各行各業,韓國社會根本離不開他們。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韓國社會批判他們,電影揭露他們,然而並沒有什麼用,他們歌照唱,舞照跳,你批判你的,我玩我的。
  • 韓國財閥:佔據國民經濟7成以上,財閥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韓國:掌握國家經濟命脈,韓國財閥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在韓國,財閥指的是由家族企業發展起來,後形成的大集團和跨國公司。他們上可影響國家經濟甚至政治的走向,下也可對國民日常生活帶來方方面面的改變。不可否認的是,財閥已經成為韓國社會中一股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年總產值可佔到國民經濟至少7成以上。
  • 財閥與國家,文在寅賭上政治命運,終只能不了了之
    三星打噴嚏,韓國就感冒。每一個韓國人從生到死都與一件事緊密糾葛。在韓國,真正掌握國家命運,決定國家發展的不是民眾,也不是政府,連法律都對他們無可奈何,這就是韓國財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財閥國家。在韓國有三星,現代,鮮京,LG樂天五大財閥,他們掌控著韓國的經濟命脈,經營項目幾乎涵蓋韓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量的社會資源被掌控在他們手中。2017年韓國的GDP為1.5萬億美元,排名前十的財閥對GDP的貢獻超過60%,其中三星一家就佔了20%。在同樣以財閥經濟聞名的日本,財閥的GDP貢獻率總體也僅為20%左右。
  • 韓流水總統,鐵打財閥:韓國的政治為何持續被財閥支配?
    韓國政壇中一直流傳著一句真理:「流水的總統,鐵打的財閥」,為何總統是走馬觀花,而財閥卻是屹然不動,這其實和韓國的政治經濟糾葛有著非常大的關聯;韓國經濟近半都是靠著財閥企業造就的,也因此,財閥在韓國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這也是韓國政治一直無法杜絕財閥幹政的一個原因。
  • 韓國女星頻頻自殺背後,藏著一個被財閥隻手遮天的下流社會
    當天凌晨,韓國國民收聽電臺廣播,得知整個國家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廣播中,他們興奮地聽到,韓國新政府將解決深受飢餓之苦的民生問題,把經濟搞上去。樸正熙發展經濟之道,就是扶植財閥。包括三星、現代、SK、LG、樂天、浦項制鐵、韓進在內的韓國十大財閥,都是在強人樸正熙的緊密扶植下成長起來的。
  • 韓國財閥有多豪?「三星共和國」是真的嗎?
    大家都知道韓國財閥很厲害,掌握了國家經濟的命脈,我們今天就用數據來看看,他們到底有多豪,以及它們對韓國社會的影響。根據財富500強榜單公布的2019年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各經濟體的GDP的數據,我們可以算得如下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