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哥兒的雜文素來犀利幽默,常令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時又覺得「冷」,在痛恨其筆下的「惡」之際,又愈發察覺到自己「袍子裡的小」。
以至於在發出會心而明亮的笑聲之後,就陷入了無盡的遐思之中,在批評嘲笑他人的同時,又開始反省起自身似乎也曾經這麼做過,真是令人咋舌汗顏。
哪怕是在時隔幾十年後的今天,魯迅先生的文章都十分值得去讀,去發笑,去自省,去沉思,去進步!
非常值得一讀,不,非常應該去讀!
然而,讀了之後,還得去想,去思考,才更有讀書的意義。
所以,哪怕魯迅先生的文章已經有了眾多人的鑑賞、分析,但我也還要發出自己的一孔之見。
也不必從文章的整體去講,也不計較題材方式,總是要「我口寫我文」,說一說令自己動容的「文句」。
於是,便就有了接下來的這一系列的「小體悟」,不能稱之為「讀後感」,更不可堂皇冠名為「鑑賞」,只是閒暇之餘,讀之有感,自省加感悟而已,純屬亂喳。
若有錯鄙之處,那也純屬自然,畢竟能力有限,只望諸位「大方」大方一二,一孔之見,不值一哂。
若是能產生什麼頭腦的碰撞啥的,那自然也就更好了。
計劃每日一篇,每篇三讀,每天寫點「小體悟」,來個系列連載,一來分享下「體悟」,二來也算逼一逼自己,看一看能否走出混吃等死的「舒適區」,能否改掉這令人無奈的「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