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辦公的中華書局編輯老師們,都在憋什麼大招?| 學術篇

2020-12-21 澎湃新聞

中華書局1912

上周五《居家辦公的中華書局編輯老師們,都在憋什麼大招?| 古籍篇》一文發出以來,主頁君收到了讀者們的持續在線催更。

今天就為大家奉上來自學術著作出版中心在制新書的「戰報」。大家小書、年譜長編、海外漢學……本本都值得期待!

孟慶媛,學術著作出版中心

《從草原到中原——後唐明宗李嗣源傳》

《錢穆致徐復觀信札》

「辛德勇著作系列」

課代表:最近在看哪部稿子?

孟慶媛:先來談一部譯著:《從草原到中原——後唐明宗李嗣源傳》。這是近年比較少見的帝王傳記,英文原作者戴仁柱(Richard L. Davis)先生是美國傑出的中國史研究者,也是英文版《新五代史》的譯者——從這一點可以想見,他對五代史料的熟稔程度。譯者劉廣豐教授在我們即將推出的這個中譯本裡,也不是單純的譯者,而是做了許多補充和修正的工作。

大家都知道,後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沙陀族人建立的王朝,而當年的沙陀族早就湮沒在歷史中,和漢族及其他民族融為一體了。以往同類作品習慣強調漢族政治文化對沙陀的影響,這本則不然,更為關注沙陀的政治文化對中國後世的影響,比較難得。

同時還在看的還有去年就在預告的「辛德勇著作系列」裡的幾種,包括《讀書與藏書之間》《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等等。雖然這幾種以前都曾出版過,但都是經典,值得一讀再讀。而且這次收入著作集,我們依然會仔細編校,儘可能多地消滅舊版的訛誤。

《讀書與藏書之間二集》,中華書局2008年出版

說起來《讀書與藏書之間》和《讀書與藏書之間二集》過去也都是由書局出版的,但實際上已經斷貨多年了。這次重做前,我遍尋不到《讀書與藏書之間》的舊版,最後沒辦法,只好高價從孔網上收了一本。希望新版的推出能有「平抑物價」的作用。

課代表:沒想到我們自己的書還要從別處買回來。

孟慶媛:哈哈。除了上面說的幾種,還有一部重磅作品——《錢穆致徐復觀信札》。我想一聽書名大家就明白這本書的分量了。這批信札有一百來通,全部是錢穆先生在1948—1957這十年時間裡,寫給徐復觀先生的私人信件。話題主要集中在新亞書院臺灣分院的籌建、《民評》的編輯與出版、學術問題的交流以及錢穆先生當時的私人生活。

錢穆

徐復觀先生,1963年於東海大學家中

這批信札是徐復觀之子徐武軍先生捐獻給湖北省博物館的,其中大部分此前未曾公開過,珍貴程度可想而知。首先,當事雙方都是大家名人,行藏著述都受到學界乃至社會的持續關注。其次,這批信札時間跨度大,又都是寫給同一個人的,具有連貫性和故事性。第三,錢、徐二人為多年摯友,故錢穆信中雖多論公事,但俱為肺腑之言,可讀性強。第四,各封信的書寫背景與環境均不相同,有些是用毛筆或軟筆所寫,書法具有藝術性和觀賞性;有些則用原子筆潦草寫就,連釋讀都較為困難。基於此,本書在錄文與系年之外,還會遴選一部分具有觀賞性和代表性的信札原件進行影印。我們特意約請了錢穆的孫女錢婉約女士進行釋讀與系年。希望儘快能與讀者見面。

葛洪春,學術著作出版中心

《王鐸年譜長編》

課代表:您要推薦哪部新書?

葛洪春:《王鐸年譜長編》,作者是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薛龍春教授。這部書稿資料豐富,編排精當,而且一點都不枯燥。我認為這是一部年譜長編的典範之作。

譜主王鐸是明末清初最重要的書法家之一,也是一個歷仕明清兩朝的「貳臣」,在藝術史、文化史與政治史上都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作者耗時十餘年,以王鐸一生行跡、交往與詩文書畫活動為中心,翻檢大量資料,以年月日編次,用煌煌百餘萬字完整細緻地展現了王鐸的一生。除了豐富的文字內容之外,我們還加入了作者從世界各地博物館、拍賣會、私人藏家等處搜集到的大量稀見王鐸作品的圖像,大概有幾百幅之多,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出版披露,其價值不言而喻。

王鐸行草書自書詩卷,故宮博物院藏

課代表:編輯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葛洪春:編校這個書確實難度比較大,當然最辛苦的還是作者,要在龐雜的文獻中找到有用的材料,認字、斷句、索隱、編年……樁樁件件都要謹慎小心,比如說一個最基礎的問題,明末文壇竟陵派盛行一時,寫詩講究「幽深孤峭」,寫字也偏愛生僻字,認字就是大麻煩。編輯要做的就是跟在作者後面不斷地進行掃雷工作,消除疑問,核實正誤,因為要經常去核對資料,所以肯定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受益匪淺。

課代表:南明小朝廷內鬥不止,書中也有很多細節可以琢磨吧。

葛洪春:在看稿子的時候我就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細節,比如在南明朝中,王鐸頻繁地給弘光帝上書直諫,內容有的是彈劾馬士英,有的是對皇帝提出批評。一個很常見的情況是他在很多奏疏後面都註上一句「萬勿令左右中貴見」「冒死陳言,焚之勿露左右」「密封勿示左右,仍如前焚毀」「不欲外聞,亦勿批下」等等,給皇帝上書,還怕被皇帝左右的人知道,這個對南明小朝廷的政治環境也是一個很生動的反映。

李碧玉,學術著作出版中心

《華裘之蝨——晚清高官的日常煩惱》

《陳夢家先生編年事輯》

《會海鴻泥錄》

課代表:三部書稿都很吸引人啊,一部部來吧。

李碧玉:《華裘之蝨——晚清高官的日常煩惱》是北京大學張劍教授在大量研究晚清史料的基礎上,寫作的一部通俗有趣的史學小冊子。主要描寫了晚清高官們的日常煩惱,包括自然氣候、社會環境、人際關係、柴米油鹽、生理疾病乃至心靈歸宿等,展現了何汝霖、季芝昌、曾國藩、鹿傳霖、紹英等晚清名臣的另一面,讓大人物走下神壇,讓普通人了解大人物的普通之處。深入淺出,可讀性強。

課代表:他們都在煩啥呢?能不能先劇透一些。

李碧玉:這本書薄薄一冊,內容卻非常豐富有趣,你會發現那些身份顯赫、高高在上的晚清官員們原來也煩惱得這麼接地氣,府上的女僕關係不好,相互不睬,作為一家之主也會忍不住在日記裡吐槽;請來的私塾先生偷懶不負責任,作為「學生家長」也會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焦慮;身居高位,衣食無憂,但面對自己和家人遭受病痛折磨時,也會百般無奈。書中的細節都來自真實的日記史料,基於學術的嚴謹,讀來卻不失活潑,有的地方可以說比小說還精彩,非常值得期待。

課代表:《陳夢家先生編年事輯》呢?

李碧玉:這本書講述了著名詩人、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陳夢家先生的一生。以年月日為綱,匯集了與陳夢家有關的詳實資料,力求真切描繪出一代學術巨匠的人生軌跡,揭示時代人物的交往脈絡。

陳先生的一生太值得了解了,他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他有詩人的浪漫與狂放,有學者的嚴謹和執著;印象中他是個文弱書生,沒想到年輕時還曾投筆從戎上過戰場;他是個美男子,知道自己「長得好看」,卻也不修邊幅;是戲迷,是初代電視迷,還是家具收藏迷;看到他的成就,我們覺得他是個天才,他卻又比常人勤奮;他寫給妻子的信,年輕時熱烈浪漫,後來也溫情動人……這本編年事輯裡能看到陳先生不同的側面,以及他和他的朋友、同事們的書信往還、日常交流,還有別人記錄下的他。

課代表:沒想到還是個電視迷,這也許是我跟夢家先生唯一的共同點了。扯遠啦,還是接著介紹新書吧。

李碧玉:《會海鴻泥錄》是藏書家韋力先生新作,「芷蘭齋作品系列」即將推出的第二種。韋力先生將他2015年到2019年之間參加的各類與書有關會議的見聞寫成妙趣橫生的文章,其中包括新書發布會、圖書館開館儀式、研究院周年慶典,以及與書有關的論壇、頒獎、捐贈、展覽、學術研討會、講座等,配上自己拍攝的照片,圖文並茂,使讀者可以跟隨他的文字,一同親歷現場,聆聽許多專家和愛書人的精彩發言,收穫與書有關的各種信息和知識,同時,韋力先生還與讀者分享了他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關注韋力先生微信公眾號的讀者朋友應該有所了解,韋力先生的公號上有一個欄目叫作「書會」,他每參加一個與書有關的會議,都會寫成文章在這裡發表,《會海鴻泥錄》是這個欄目的一次結集。在韋力先生的文字裡,有他與老朋友、新朋友的交遊,有他參加各種會議、活動的見聞細節,有他從各種書會聆聽到的精彩觀點以及他自己的思考,當然也不乏各種好書的「安利」。

張偉,學術著作出版中心

《側看成峰:葛兆光海外學術論著評論集》

《金陵生小言》

課代表:最近在看什麼稿子?

張偉:兩部書,一本葛兆光先生的《側看成峰:葛兆光海外學術論著評論集》,一本蔣寅先生的《金陵生小言》。這兩本書一本「別求新聲於異邦」,一本「蒐採精金於寶山」;一本申說異域之眼,一本探討故國文獻;一本是當代標準學術規範下的舂容大篇,一本是傳統學術筆記形式的清言小語。都是勝義紛披、啟人神思的匠心之作。

課代表:為什麼叫「側看成峰」呢?

「側看成峰」,顧名思義,它反映的是葛兆光先生對海外漢學研究成果的關注、審視和解讀。這些成果大都體現著當今學術界的一些最深沉的思索,它們的作者,如餘英時、王賡武、艾爾曼等人,都是異域之眼的傑出代表。來自異域的聲音需要回應,因為它能啟發思考、辨明道理。於是我們看到,書稿中所討論的問題,不管是近代「民族國家」構建中中國所面臨的困境,還是拷問在當今學術環境下思想史、文化史、文學史應該怎樣撰寫和闡述,都促使我們去打破學科的、思維上的壁壘,以探究事物的本來面目。也許,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永遠需要他山之石、異域之眼的原因吧。

課代表:《金陵生小言》呢,聽說這一本既是「硬核學術」卻又「可玩可賞」?

張偉:對。這是一部經過歲月淘洗的著作,此次為修訂再版。全書以文言寫就,內容涉及大量文獻學、詩學批評的專業知識,確實給我以知識含量上的巨大壓力。但因其文辭清雋,故不覺艱澀。況且其中不時閃現的清言雋語、奇聞異事足以快人耳目。這裡舉兩則有趣的條目可見一斑。

我們都知道蔣寅先生的老師程千帆先生學問廣博,而同時他還是一位書家,有一次復旦大學章培恆教授拜訪程先生,「以不嫻於書為愧」,先生道:章學誠字亦不佳。章學誠和章培恆都是紹興人,「雖一時戲語,亦見先生之機敏,蓋寓褒譽於解嘲也」。此類得之於作者耳聞目見的,讀來甚覺親切有味。在另一則筆記中,作者縷舉自古口吃而心慧者,如我們熟知的韓非、司馬相如、揚雄、陸羽、紀曉嵐以至柳亞子、馮友蘭、顧頡剛、容庚均有口吃,而這些人又都要麼口吃而心慧,要麼口吃而工詩,要麼口吃而善滑稽,更有的是在大醉後或談及家國大事時便「論辯蜂擁」的「選擇性口吃」。此類好玩兒的條目在書中是不勝枚舉的。當然,書稿整體還是硬核學術範兒。另外透露一點,《小言》的續編正在編輯,預計今年之內也將與讀者見面。

課代表:編輯過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

張偉:談談《側看成峰》吧。眾所周知,葛兆光先生對東亞尤其是日本史料極其熟稔,如《釋宗演的中國遊記》即通過近代日本僧人的日記考察當時日本佛教界的心理。在編輯這篇時有幾處文獻需要查核,而想找到這本東瀛日記難度可想而知,然而萬能的孔網上竟然有一本在售,而且是全網孤本!當然,價格不菲。我私下聯繫到了店家,請他對某頁日記拍照,並提出支付一定費用,店家知道我是書局編輯後,很爽快地答應了我的請求,而只收取了一點點的費用。當時的「獲得感」和感謝是難以言表的!

潘素雅,學術著作出版中心

《唐代科舉與文學》

課代表:最近在看哪部書稿呢?

潘素雅:《唐代科舉與文學》是傅璇琮先生的名作,它圍繞唐代科舉制度的各個細節,從更廣闊的角度認識唐代文學。文史結合的方法,曾開一時風氣之先,影響深遠。

唐代實行科舉制,就像今天的高考或公務員考試一樣牽動全社會神經,影響著文學的發展和知識分子的生活、思想,牽連著社會各階層的命運。在這本書裡可以讀到唐代科舉的各個細節,比如科目設置、內容沿革、貢舉、舉子行卷、放榜宴集和文學的絲絲關聯;也能讀到唐代士人的生活道路、思維方式、心理狀態和當時的時代風貌、社會習俗。

課代表:有很多唐詩記錄了當時的科舉情況,書裡有意思的部分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潘素雅:比如書中寫到唐代的夜試。唐人有一些描寫夜試的詩文,但據白居易《早送舉人入試》及幾條唐代的記載,進士試的時間很明確是晝試。而且「唐代的制舉試,很多次是皇帝親臨的,如是夜試,很難設想這些帝皇會陪坐大半夜甚至通夜」。那到底有沒有夜試呢?有,這就是白居易所說的「蓋以禮部試進士,例許用書策,兼得通宵」通過幾條史料的相互佐證,作者認為白居易所謂「通宵」,不應只是夜間考試,而是「自晝達夜」。這樣來看唐人關於夜試的詩文,就能理解得通了。

| 拓展閱讀:

居家辦公的中華書局編輯老師們,都在憋什麼大招?| 古籍篇

(統籌:陸藜;編輯:思岐;辛德勇漫畫繪製:麻揪揪)

文章已於修改

原標題:《居家辦公的中華書局編輯老師們,都在憋什麼大招?| 學術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19年12月中華書局新書單|古籍學術類
    叢書預計每年出版兩輯,擬設浙學學術史研究、名家研究、文獻研究、文學研究、浙學與中華文化研究、海外浙學、學術評論與札記等學術欄目。本輯共收錄文章11篇,包括學術史研究3篇、名家研究4篇、文獻研究2篇、文學研究2篇,作者均為當今浙學研究領域的名家、專家。
  • 中華書局掌門人徐俊談編輯往事:要有機會去打一口深井
    在我三十多年的編輯出版經歷裡,前半段是從助理編輯、編輯到編輯室主任,做具體的編輯工作;後半段開始於2003年,那時從中國社會科學院回到中華書局進入了領導班子,一路做副總編輯、總編輯、總經理,到現在的黨委書記、執行董事,主要是管理工作。在中華書局108年的歷史上,大概我是唯一一個總編輯、總經理、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全做過的人了。
  • 陸費逵與中華書局的創辦
    1912年1月1日,陸費逵宣布成立中華書局,自任書局局長。在書局成立的宣言中說:「國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實在教科書。教育不革命,國基終無由鞏固;教科書不革命,教育目的終不能達到也。」有人說,中華書局的創辦緣於教科書革命,這一說法,沒有錯。中華書局新出版的十多種教科書不僅裝幀精美,圖文並茂,而且增添了許多有關革命的內容。
  • 居家辦公建議十條,老師們需要放在首位的是……
    疫情防控期間 孩子們需要持續待在家中 「停課不停學」 老師們的角色也在發生著改變 延期開學期間 老師們需要認真思考 自己的工作角色
  • 2020年度中華書局雙十佳圖書揭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12月19日,2020年度中華書局雙十佳圖書評選會在京舉行。本項評選活動自2014年起,至今已舉辦7屆。本次評選共有六十餘種圖書入圍,這些候選圖書,由中華書局編輯委員會從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出版的新書精選出來,分古籍學術和大眾人文兩類進行評選,代表了書局多年耕耘的傳統文化優勢,為出版領域最新成果。
  • 【號外】中華書局文創微店明天上午10:00正式營業!
    禮品套裝包括:《莊子今注今譯》陳鼓應籤名本+伯鴻講堂精美帆布書包一隻+中華書局讀者榮譽證(鈐蓋有2015年和2016年讀者開發日紀念印章)中華書局陸續出版的「陳鼓應著作集」系列(二十種),是他學術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現,包括《悲劇哲學家尼採》、《尼採新論》、《耶穌新畫像》、《存在主義》、《存在主義——從陀思妥也夫斯基到沙特》、《春蠶吐絲——殷海光最後的話語》、《古代呼聲》、《莊子哲學簡介》、《老子註譯及評介》、《莊子今注今譯》、《中國哲學創始者——老子新論》、《莊子的開放心靈與價值重估——莊子新論》、《
  • 中華書局點校本《梁書》修訂本線上發布
    中華書局點校本「南朝五史」由山東大學王仲犖先生總負責,《梁書》由盧振華先生點校,宋雲彬、趙守儼先生先後承擔編輯整理,1971年前基本完成點校和編輯工作,1973年出版。點校本比較廣泛地參校了各種版本,綜合前人著述,對清代以來學者的校勘成果汲取尤多,在標點、分段、校勘訂誤等方面都有不少創見,出版後受到學術界的廣泛好評,為目前最為通行的整理本。
  • 節目|在民國「教科書革命」口號下,中華書局怎樣燃起出版「第一把...
    中華書局現辦公大樓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勝利的消息傳來,陸費逵敏感地嗅到一個新時代即將要來臨,準備出版一套適用於革命後的教科書。中華書局1912年出版符合共和體制的「中華教科書」創辦之初,中華書局在社會上的聲譽和影響即令人刮目相看。1915年,民國政府農商部獎勵全國大實業家七家,中華書局就在受獎之列。同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中華書局的雕刻鋼凹版製品榮獲博覽會金獎。
  • 書單|都是大部頭,購物車搖搖欲墜,2019年度中華書局雙十佳圖書揭曉!
    本文轉載自公眾帳號:中華書局1912 ID:zhonghuashuju1912 原標題:2019年度中華書局雙十佳圖書揭曉2019年12月15日上午,2019年度雙十佳圖書評選會在中華書局舉行。這已經是中華書局第六次舉辦該項評選活動。在今年的評選中,共有50種圖書入圍了「雙十佳好書」的候選書單。
  • 保定西大街上那個中華書局,還會再回來嗎?
    曾經在朋友圈看到一張老照片,說是在保定西大街上拍的,其中大字招牌竟然是老牛尤其喜歡的中華書局。中華書局,這大牛字號,竟然開在了老保定的西大街上。之後諮詢中華書局一位保定同鄉,查閱中華書局的歷史記載,竟然還真是有這麼回事兒。
  • 錘子T3發布會:一個緊抱阿里大腿的英語老師在憋什麼大招?
    從錘子T2發布至今已經八個多月過去了,網上對新機的曝光還僅僅停留在一些表象的東西,老羅究竟是在憋什麼大招?一個英語老師的搞「機」之路說到錘子科技我們不得不提「單口相聲」說的特別好的老羅,說來老羅也是一個傳奇人物。從高中沒有畢業的退學青年到擔任GRE講師,相信一般人是很難辦到的。
  • 中版好書榜2020年第三期發布,中華書局三種好書入選
    中華書局1912本期為各位讀者推薦2020年第三期中版好書榜,包括主題出版、人文社科、文學藝術、少兒教育四大類共27種好書。中華書局出版的《槐聚心史:錢鍾書的自我及其微世界》《西醫來華十記》《漢語方言大詞典(修訂本)》入選本期榜單。
  • 【與書同行】中華書局女編輯們最愛的書
    三月,在這個屬於女性季節裡,中華書局的女性編輯們給女性讀者奉獻了一份「最愛書單」,希望能與大家分享。 .愛書的女子最繽紛.《縴夫的腳步》對下一代的教育,不僅僅是教師的職業,每一位關注下一代成長的父母、行政長官、政府機構,都有責任與義務。而真正健康的、有效的樹人方法,究意是什麼?
  • 今天先來聊聊書局
    今天就例舉幾個比較有名的書局,以下資料與圖片採編自網絡。民國書局中華書局於1912年1月1日由陸費逵籌資創辦於上海。創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學教科書為主,並印行古籍、各類科學、文藝著作和工具書等,與當時的商務印書館競爭。1958年改為以整理古籍為主的專業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學術著作方面更有長足的進展,從而享譽海內外。
  • 直播預告|中華書局助力教育部2020閱讀指導目錄
    全國大部分省市為9月1日開學,這意味著學生們的暑期餘額還有半個多月。如何利用好餘下的寶貴時光?那一定是閱讀了。對於學生來說,一份適合自己閱讀需求的書單,一個精良的圖書版本是假期閱讀的敲門磚。只有符合學生閱讀特點的圖書才能讓學生真正讀有所獲;而精良的版本則能保證內容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學生才能學得踏實。
  • 給中華書局的日常指擿若干條(3)
    給中華書局的日常指擿若干條十二月二十七日條@中華書局  中華書局談論黃庭堅
  • 投票|中華書局11種傳世經典參選「鎮社之寶」,需要您的寶貴一票
    作為中國最具文化影響力的大眾和專業出版集團,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打造出版了凝聚著無數作者、編輯智慧的皇皇巨著和流芳百世的扛鼎之作,如點校本「二十四史」、「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中國大百科全書》、《新華字典》、《魯迅全集》等。
  • 姚海濤-中華書局2016年豎排繁體精裝版《荀子集解》錯字偶拾
    中華書局2016年豎排繁體精裝版《荀子集解》錯字偶拾 文/姚海濤 荀子之書,先秦舊典,劉向纂輯,楊倞首注。 有清一代,注家畢集,陳汪劉郝,王謝俞盧。
  •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發揮學術成果作用助力防疫「競速賽」
    開放文獻獲取 提供學術支撐 為保障專業人員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研究成果,1月31日起,中華醫學會雜誌社陸續開放了《中華醫學雜誌》《中華傳染病雜誌》等41種期刊的全部文獻供讀者免費閱讀、下載,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提供了學術支撐。
  • Remerge居家辦公指南
    了解Remerge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Remerge工作,靈活選擇在家辦公是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