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國慶檔的一部電影《一點就到家》,那句「遠山樹林的味道」的臺詞,讓更多國人重新認識了雲南咖啡,了解到雲南也有精品咖啡。
中國最早的咖啡種植始於雲南,是由法國傳教士田德能在1892年所引進,並在雲南省大理賓川縣的彝族村落朱苦拉村種下第一株咖啡樹,大約一百多年後才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而大力發展咖啡種植業,以多項創新措施改善其生產環境方法,每年產量能夠 提升15%。從而成為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的一個亮點。
在中國,咖啡種植區覆蓋於雲南、臺灣、福建、海南等地區,但目前國內98%的咖啡產自雲南主要分布在普洱、保山、德宏、臨滄和西雙版納等產區,這些產區的咖啡,大部分為卡帝姆(即阿拉比卡種中的波旁種系分支卡杜拉與羅布斯塔種系的混種,抗銹病力強,產量好。)
咖啡之所以落腳於雲南,並紮根於這片土地百餘年。正是因為雲南的咖啡產區地處咖啡的「黃金種植帶」範圍內。亞熱帶高溫地區,終年陽光直射,全年無霜,常年氣溫在20℃以上,有著充沛雨水,被北回歸線貫穿,海拔在1000-2000米,還有肥沃的紅土壤。這些天然條件,為高級阿拉比卡咖啡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
雲南咖啡擁有優質的品質,龐大的產量滿足了像雀巢、麥斯威爾、星巴克等這些咖啡巨頭的市場需求。過去,雲南咖啡因為缺乏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導致它的優質不為眾人所知,往往是出口到世界各地,卻又被迫「改頭換面」,成為其他產區的產品。雲南咖啡以往都面臨認可度低,賣不上好價格的困境,所謂「咖農一公斤咖啡豆的收入卻換不來一杯咖啡」。
而現在,雲南咖啡產區不僅有政府部門的努力推進,還有雀巢、星巴克等這樣咖啡巨頭的技術和市場支持,更有越來越多本土咖啡企業的發展,雲南咖啡走上產業化、規模化、精品化的發展道路,它的優質也越來越被更多的人知道。2018年,雲南咖啡迎來高光時刻。第30屆精品咖啡博覽會上,中國首次成為展會的主題肖像國,向世界展示雲南咖啡的獨特魅力。這是咖啡生產國的至高榮譽,也是中國咖啡史上重要的裡程碑。雲南咖啡正逐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正如《一點就到家》電影裡所說的,「遠山樹林的味道「,這句話非常形象地描述了雲南豆層次豐富且獨特的風味。有世界名品般的熱帶水果味、花香、堅果香,還有濃鬱的草本芬芳。一些生豆所蘊含獨特的草本味也是雲南咖啡豆的名片,是中國咖啡的標誌。
咖啡大師舌尖上的雲南咖啡:柔順甘甜,帶著微酸天然果汁感及堅果風味,遊走於焦糖及巧克力之間。濃而不苦,香而不烈。你的舌尖可以從雲南咖啡邂逅這樣的美好。
關注誕生於雲南這片寶地的Talker脫殼咖啡,把自然饋贈分享給大家,希望每個熱愛生活的人,都能喝到一杯普通卻不平凡的雲南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