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俠+蝙蝠俠+冬兵+小丑,居然翻車了……|百家故事

2020-12-21 影探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終於來了。

自從這部片子提上日程後,無數人都在心心念念等著它。

不為別的,光衝它的卡司就值得。

湯姆·赫蘭德(《蜘蛛俠:英雄歸來》)+羅伯特·帕丁森(《暮光之城》)+塞巴斯蒂安斯坦(《美國隊長》)+比爾·斯卡斯加德(《小丑回魂》)。

簡直就是夢幻搭配。

歡迎來到男神之,啊不對。

應該說,歡迎來到——

《神棄之地》

The Devil All the Time

2020.9.16

本片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神棄之地》。

遵循了原著的多線敘事,也遵循了原著的群像式刻畫。

說白了就是本著復刻原著的態度在拍。

而且,作為一名看過了原著的讀者,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

這是個極其優秀的故事。

但我也同樣想說,片子現在的豆瓣6.8分,低得並不冤。

至於為何,且聽我細細道來。

>>>>威拉德和阿爾文的故事

威拉德是一名剛從二戰戰場上退役歸來的士兵。

在回家的途中,他在一家小鎮餐廳遇見了那裡的服務員夏洛特。

兩人幾乎算是一見鍾情,沒過多久就成了婚。

後來兒子阿爾文出生,兩人便在當地租下了一棟房子,決定定居在此。

威拉德也謀了份穩定的工作,想著慢慢攢錢買下房子。

一家三口的小日子過得很幸福。

幸福到讓威拉德覺得有些惶恐。

自從在戰場上見到戰友被人剝了皮,半死不活地掛在十字架後,

他已經很久沒有祈禱過了。

但現在他有了牽掛,他想讓老婆孩子遠離厄運。

所以他在房子後面的樹林裡找了塊空地,用兩塊木板搭了個簡陋十字架。

每天他都會帶著兒子阿爾文去祈禱一會兒,希望家人安康。

只可惜正如片名所言,這裡是被上帝遺棄之地。

祈禱並沒有什麼用。

在阿爾文9歲的時候,夏洛特患上了癌症,眼見著時日無多。

自此之後,威拉德的祈禱次數愈來愈多,時間愈來愈長,到了一種癲狂的狀態。

常常怒聲呵斥阿爾文,責怪他祈禱不虔誠。

後來威拉德突然想到用血祭的方式,來作更為虔誠的祈禱。

他不顧阿爾文的勸阻,殺了阿爾文的愛狗,掛在十字架上。

但夏洛特還是照常死掉了。

而威拉德也在那天晚上,於十字架前用小刀劃破了自己的喉嚨。

作了最後一次血祭。

阿爾文成了孤兒,被送回了威拉德的母親那兒。

>>>>羅伊和海倫的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阿爾文出生後不久。

本來,威拉德的母親曾暗暗向上帝允諾,

如果兒子能平安歸來,她就會撮合他和鄰家姑娘海倫成一對。

後來的事我們也知道了。

海倫沒有嫁給威拉德,而是嫁給了羅伊。

羅伊是一名狂熱的宗教信仰者,平時以去各個教堂布道為生。

海倫也是在聽了他的演講後深受感動,以身相許。

不久,海倫誕下一女,名叫萊諾拉。

後來,羅伊經歷了一場信仰危機。

他把自己關在櫥櫃裡,想要重新感受到上帝。

幾天之後,他成功了。

但他想做點什麼來證明一下。

於是他把海倫帶到樹林裡,冷不防用螺絲刀在她的脖子上扎了個孔。

接著,他懇求上帝顯靈,讓海倫起死回生。

叫得聲嘶力竭,但無果。

而在離開之前,海倫把女兒交給威拉德的母親,請她暫時幫忙照看。

卻沒想到變成了永遠。

>>>>阿爾文和萊諾拉的故事

就這樣,萊諾拉和阿爾文陰差陽錯地成了兄妹。

大約在十年後,鎮上的牧師已經垂垂老矣,便請來了自己的侄子作為新牧師。

新牧師長得很帥,穿得也總是很乾淨整潔。

但其實,他是個不折不扣的衣冠禽獸。

他喜歡利用自己的牧師身份,哄騙教徒裡的各色少女上床。

他還喜歡在做這事之前聽女孩們對他念禱文,因為這讓他感覺很神聖。

一直對宗教信仰頗深的萊諾拉就著了新牧師的道。

最後還懷了孕。

然而新牧師卻矢口否認,並主動和萊諾拉撇清了關係。

他不怕。

在那個年代,有誰會去懷疑一個牧師的話呢。

最終,萊諾拉選擇了上吊自盡。

驗屍官偷偷把萊諾拉懷孕的事情告訴了阿爾文。

想到最近妹妹總是獨自去教堂,且每次都會待到很晚,阿爾文懷疑起了新牧師。

跟蹤著一查,果然是他。

於是阿爾文拿起了槍,決定找新牧師復仇......

>>>>其他故事線

除了上面所說的三個故事之外,

影片還穿插著講述了一對變態情侶的故事,以及當地警長的故事。

限於篇幅,這裡就不展開細說了,一樣是展現人性之惡。

變態情侶喜歡勾搭謀害路上的搭車客,只為了用照相機記錄下他們死前的模樣。

警長則是貪汙腐敗。

為了錢,為了保住自己的職位罔顧正義。

但就僅僅從上述幾條線已經可以看出來,所有故事最終都將以某種方式匯聚在一起。

就像萊諾拉最終和阿爾文成了兄妹一樣。

>>>>優秀的演員

坦白說,如果不是這神仙陣容,我大概很難堅持看完這部電影。

因為它的節奏實在是太慢慢慢慢慢慢慢了。

上述五條故事線,眾多角色的背景交代,就佔據了影片絕大部分的篇幅(約90min)。

而到了影片後半段,也就是萊諾拉被殺之後,

幾位角色的衝突才開始爆發,故事也才開始變得好看起來(約40min)。

得虧是有豪華卡司加持,表現也都非常好,才拯救了讓人昏昏欲睡的電影節奏。

羅伯特·帕丁森的表現自不必說。

通過近十年的努力,他已經成功從《暮光之城》的陰影裡走了出來。

還憑藉著前不久的《信條》實力圈了一波粉。

塞巴斯蒂安·斯坦和比爾·斯卡斯加德,演得也都一如既往地穩。

其他幾位配角也是如此。

讓我特別驚豔的是荷蘭弟。

印象裡他還是那個活潑好動,管不住嘴巴的小蜘蛛。

但這次卻演了個有著悲傷過往,沉默寡言,能動手就儘量不BB的硬漢。

效果竟然出奇地好。至少我是全程沒有出戲。

逆天的資源(《蜘蛛俠》《神秘海域》,傳聞有望參演《塞爾達傳說》)+突破自己的決心和潛力。

只能說,荷蘭弟未來大為可期。

>>>>優秀的故事

說回電影。

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個故事實在是太適合改變成影視作品了。

淫亂、暴力、腐敗、怪癖......

該有的尺度都有了。

而難能可貴的是,故事該有的深度也沒少。

正如片名所說,這裡就是被神拋棄的地方。

處處都是宗教元素,卻處處都體現著反宗教的態度。

牧師、羅伊之流,以上帝之名,行的卻是惡魔之事。

變態情侶,只有在看別人死亡前的掙扎,才能感受到上帝的存在。

而唯一堅持內心正義的阿爾文?

最終也仍然是受了父親的影響,選擇了以暴制暴。

所謂的神棄之地,其實並不是神拋棄了這塊地方上的人。

而是人拋棄了神。

除了人性之惡外,故事裡有個容易被忽視的背景——

這個故事發生在二戰結束後,越南戰爭快要開始前。

而最容易摧毀人們信仰的是什麼?

可不就是讓人性泯滅,使生靈塗炭的戰爭麼。

信仰缺失的時代,造就信仰缺失的人。

新聞裡的越南戰爭播報

更有意思的是前文提到的那種微妙的宿命感。

看似毫無關聯的幾個人,卻在命運之手的推動下相逢又分開,最後再相逢。

當最後所有故事線匯聚到一起的時候,仿佛是冥冥之中已有上帝為他們寫好了命運。

全員惡人,但沒有誰能逃過命運的審判。

導演選擇用旁白來補充人物心理和一些情節(旁白者為原著作者),可能也有這層用意。

比如當海倫把女兒交給威拉德母親照看的時候,旁白突然插了一句:

人們下次再見到她時,已經是三年後發現她的屍體了。

這就像是在說,整個故事已經被這個旁白者,即上帝寫好了。

他只是在講給你聽而已。

但這樣做究竟好不好,見仁見智。

我個人是不太喜歡的。

看得好好的,您突然就給來了個官方劇透,後面還煞費其事地拍了出來。

圖啥呢?就為了表明"宿命"這一概念?

為了主題而犧牲觀眾的觀影體驗,我覺得大可不必。

其實,整個故事的開頭,都可以追溯到威拉德遇見夏洛特的那天。

導演在這裡插了個很有意思的原創情節——

威拉德進入餐廳找位置時,恰好碰到一個叫卡爾的男人也準備坐同一張椅子。

但卡爾給他讓了座。

一件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可能威拉德和卡爾都早已忘記。

卻是兩人命運發生巨變的時刻。

如果卡爾沒有讓座,那麼接待威拉德的就是另一位服務員桑迪。

或許他不會愛上桑迪,或許他吃完飯就會回到家。

或許他會遵從母親的意願,和海倫結婚。

那麼,一切都會發生改變。

可正是這個小小的讓座,讓他和最終海倫結了婚。

而卡爾,則和桑迪組成了那對變態情侶。

這種蝴蝶效應般的事態發展,更給這個故事添了一層宿命難逃的悲劇感。

>>>>稀爛的導演

但,除了這一處以外,

整部電影無論是在內容編排和鏡頭設計上,基本可以說是毫無創新,平庸至極。

其一,導演基本是照著小說的架構,把一些主要人物和情節都進行了還原。

但,問題來了——

原著裡每一個人物都有著完整的故事。

過去是什麼樣,現在是什麼樣,結局是什麼樣,交代得明明白白。

而電影限於篇幅,只能草草交代了威拉德和阿爾文這兩人的背景。

其他的人,能拍則拍,不能拍就上旁白。

但這樣做導致了兩個最嚴重的後果。

一方面,很難讓觀眾對某些角色感到共情,因為沒有鋪墊。

一方面,也導致了影片節奏過慢,因為要講的人和事太多。

而究竟有沒有辦法刪掉某些角色或情節,讓影片節奏變得更緊湊?

我們不知道。

因為導演根本就沒有去嘗試。

其二,本片的鏡頭設計簡直可以說是平庸到了極點。

我只舉一個例子。

阿爾文怒殺新牧師的那場戲,堪稱影片的重中之重。

因為這是導致阿爾文出走,接著引發後續一系列事件的導火索。

但,導演只用了常規得不能再常規的正反打。

這場戲裡的蘊含的那種懸疑感和緊張感,全靠演員來演。

最基本的那種往前慢慢推進鏡頭,以此來拉高緊張感的操作倒是有,

可惜也沒用好,情緒被剪輯打亂。

總而言之。

一個十分優秀的故事,一個堪稱豪華的演員陣容,卻被導演浪費了。

演員被壓縮了太多的發揮空間,電影也被拍成了一部流水帳之作。

說實話,6.8我都覺得給高了。

因為它本可以是8.6。

相關焦點

  • 單刷蝙蝠俠、冬兵和小丑,荷蘭弟從蜘蛛俠變成「毒液」了?
    是的,荷蘭弟版「蜘蛛俠」、「新蝙蝠俠」羅伯特·帕丁森、「美國隊長」的朋友兼助手「冬兵」、還有《小丑回魂》中的小丑「潘尼懷斯」等多位著名IP角色的飾演者,都在這部《神棄之地》中!稱它為「男神之地」也不為過啦。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超級英雄們在《神棄之地》裡,都變成了「全員惡人」!
  • 蝙蝠俠+蜘蛛俠+冬兵,全民英雄變全員惡人,狠抽美國一記耳光
    好玩的是Sir一直遺漏了部網飛電影,居然把「蝙蝠俠」和「復聯」找來了。蝙蝠俠+蜘蛛俠+冬兵。別誤會,沒有拯救世界,反而正戲反演。「蝙蝠俠」,演色誘少女的牧師;「蜘蛛俠」,使勁輸出校園暴力;還有冬兵,這個黑吃黑的邪惡警察,簡直不要太壞。全民英雄成了全員惡人,你能想像嗎?Sir決定扒一扒這部狠片。
  • 網曝《蝙蝠俠》單人電影細節 紅頭罩、小丑或亮相
    網曝《蝙蝠俠》單人電影細節 紅頭罩、小丑或亮相 時間:2015.11.0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薴節 分享到:
  • 【影訊】網曝《蝙蝠俠》單人電影細節 紅頭罩小丑或亮相
    「紅頭罩」與「小丑」或亮相與「蝙蝠俠」PK。
  • 從《蝙蝠俠》三部曲到《小丑》,漫改電影的現實化之路
    21世紀初,以《蜘蛛俠》三部曲為首的超級英雄商業大片很受歡迎,不過漫改電影總體上仍然是娛樂化的。也就是說,觀眾心裡非常清楚,超人,蜘蛛俠這些角色是虛構的,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等電影結束,大家還是回歸到枯燥的生活,明白一切只是美好的嚮往。
  • 蝙蝠俠:蒼白騎士的起源故事,小丑其實是無辜者!
    布魯斯·韋恩的夢想是哥譚市能陷入和平,哈莉·奎因的夢想是和小丑結婚,而在一部獨立漫畫《蝙蝠俠:蒼白騎士》的故事中,這一切都變成了現實,但他們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畫師肖恩·墨菲在為DC打工多年之後,他決定自己寫一本蝙蝠俠的漫畫,而這個想法得到了DC的同意,《蝙蝠俠:蒼白騎士》的故事就此應運而生,而這本漫畫也變成了《不義聯盟》之後最暢銷的獨立宇宙故事,甚至DC在第一部完結不久之後,就直接將正本漫畫加入了「DC黑標計劃」,蒼白騎士也被發展成獨立的系列故事。
  • 《蝙蝠俠:三個小丑》是獨立故事,幕後可能還會有第四位小丑
    「獨立故事」。 所以編劇傑夫·瓊斯在創作漫畫的時候將面臨過一個選擇,是純粹為了填坑而解釋三個小丑,還是將「三個小丑」變成一個經典的漫畫故事? 我在這裡相信他選擇了後者,因為每一位編劇在創作這種故事的時候,都是有野心的。
  • 為什麼蝙蝠俠不殺小丑?其實蝙蝠俠在下一盤大棋
    希斯萊傑的小丑是個經典我想我們都還記得電影裡一個發人深省的場景:小丑站在馬路上向路人開槍,激怒蝙蝠俠騎自行車打他,但蝙蝠俠正要打他時突然改變方向,導致他翻車受傷。為什麼蝙蝠俠不直接從小丑身上碾過去?作為觀眾,我們看到小丑作惡,心中充滿憤怒,甚至恨不得殺了他。蝙蝠俠也一樣,但他做不到。
  • 「暮光男」演出道2年的蝙蝠俠,煙燻妝像小丑
    首次發掘蝙蝠俠的偵探能力,聚焦蝙蝠俠心理元素 影片的劇本將來源於講述蝙蝠俠早期故事的漫畫《漫長的聖誕節》,蝙蝠俠的偵探屬性終於被發掘了。 導演馬特此前透露,這部電影將深入探討蝙蝠俠的心理,是個將不斷地認識自己的第二人格的過程。 此外,就如2019年爆火的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一樣,這一版的蝙蝠俠故事獨立,將是DC多元宇宙的一員。
  • 《蝙蝠俠》15期「小丑之戰」解析,蝙蝠俠和小丑都是工具人?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小丑和蝙蝠俠的故事。隨著蝙蝠俠主刊連載的"小丑之戰」正式結束,編劇James Tynion IV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DC讓他接手蝙蝠俠主刊其實就一個原因,拯救銷量已經徹底陷入頹勢的漫畫。
  • 漫威和DC漫畫中五個不合格的父親,蜘蛛俠蝙蝠俠上榜
    在《神奇蜘蛛俠#122》中假死之後,諾曼奧斯本潛入了歐洲,遠程指揮自己的行動計劃,這些行為都或多或少的導致了哈利奧斯本的最終死亡。NO.4 達克賽德作為臨時休戰的籌碼,達克賽德把自己的兒子奧裡恩送到新創世星交換斯科特弗利,互相作為對方手中的人質。
  • 漫威:DC有小丑和蝙蝠俠,漫威有同等級的超級英雄和反派嗎?
    漫威編劇斯坦·李表示小丑讓人們讚不絕口;DC畫師吉姆·李曾說小丑永遠都是王牌;DC編劇傑夫·羅布認為小丑與蝙蝠俠有種奇妙的關係互相對立;DC畫師S·斯奈爾表示不支持小丑,但不代表不認定小丑的地位;DC前編劇阿蘭·摩爾曾為小丑寫過只是十二個優秀短篇
  • 蝙蝠俠竟是最大反派,小丑成為蝙蝠俠的新羅賓
    在上一話中,蝙蝠俠與神奇女俠等人兵分兩路,一路去阿卡姆瘋人院破壞信號增強器,另一路去韋恩大廈破壞信號燈。另一方面,歐米伽早已洞悉了他們的行動,大戰一觸即發,到底是蝙蝠俠還是歐米伽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呢?一起進入今天的故事,地球最後的騎士。
  • 小丑戰爭大結局:蝙蝠俠決戰小丑,哈莉·奎因力挽狂瀾!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蝙蝠俠的故事。 隨著《蝙蝠俠V3》的第一百期漫畫正式發售,由編劇James Tynion IV設計的事件「小丑戰爭」終於迎來了結局,DC曾經的計劃是在一百期漫畫之後重啟《蝙蝠俠》的漫畫故事,
  • 小丑女綁架了蝙蝠俠,第一個來救蝙蝠俠的竟然是小丑!
    小丑女真的像表面上那麼單純嗎?小編經過精心的查找,終於在漫畫《瘋狂的愛》中找到了小丑女哈莉·奎因的有趣的故事。哈莉·奎因本就是一個有故事的女孩兒,她聰明而富有心機。在念大學的時候她曾經是大學的體操冠軍,而且靠著討好老師成功的拿到了心理學的學位。與電影中劇情不同的是,這裡的哈莉·奎因原來的名字叫做:哈琳·昆澤爾。
  • 蝙蝠俠迎來全新故事,老年貓女決戰小丑,黑暗騎士的秘密揭露!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蝙蝠俠和貓女的故事。原計劃在2020年年初上線的漫畫《蝙蝠俠貓女》因為某種原因被推遲了許久,而沉浸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之後,Tom King似乎終於找回了自己的狀態,同時連載獨立漫畫《羅夏》和《蝙蝠俠貓女》。
  • 同樣是內戰,DC《蝙蝠俠大戰超人》為何不如漫威的《美隊3》好看
    ,其中還發生了非常多有意思的事,鋼鐵俠用萬能的金錢拉攏蜘蛛俠進組,蜘蛛俠輕鬆打贏冬兵和獵鷹,但輸給了美國隊長,還說自己是美隊的粉絲。故事是這樣的:美國隊長和冬兵在上世紀是戀人關係,結果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冬兵掉入懸崖,生死未卜;而美國隊長則被冰凍後21世紀「重生」,冬兵對他來說已經很遙遠的事了;然後美國隊長遇見了鋼鐵俠,自古紅藍出CP,兩人也真的是一對冤家,吵歸吵鬧歸鬧,兩個人還是在一起了,成立個復仇者聯盟,美國隊長負責指揮戰鬥和確定方向,鋼鐵俠負責賺錢和外交,原本平靜的日子被不速之客打破,這個人就是冬兵,誰也沒想到他也沒有死,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希斯·萊傑的小丑幾乎有一個起源故事
    當華納兄弟在找《黑暗騎士》的編劇們改寫角色時,希思·萊傑的小丑計劃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起源故事。華納兄弟最初想給希斯萊傑的小丑一個基於《黑暗騎士》改編的故事。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的第二部《黑暗騎士》是2008年票房最高的影片,但是也受到了大眾廣泛的批評,尤其是希斯·萊傑對小丑的黑暗刻畫。
  • 《蝙蝠俠:三個小丑》將迎來續集,黑暗騎士的故事被過度消費了?
    「蝙蝠俠的故事是否被過度消費了?」 這本漫畫多年以來被認為是小丑這個角色最好的起源故事,重新定義了他和蝙蝠俠之間的關係,然而阿蘭·摩爾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自己塑造的小丑太過黑暗,已經違背了當年創作出小丑編劇的本意。 但是問題就在於,已經過去了幾十年的時間,DC手中依然沒能出現一本比《守望者》或者《致命玩笑》更加經典的故事。
  • 《蝙蝠俠:詛咒》小丑離奇死亡,幕後黑手竟是蝙蝠俠?
    DC最近在開展一個新的計劃,將DC的官方黑色標誌放到漫畫的封面上,這個黑標計劃似乎代表著一系列的新故事,但是目前擁有黑標的漫畫只有一個:《蝙蝠俠:蒼白騎士》經典的黑色標誌:「DC BLACK LABEL」,直接翻譯過來就是:DC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