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二砂文創園設「首開區」,年底前免費對外開放,將吸引這類企業...

2020-12-21 瀟湘晨報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孫科/文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裡/圖

在老鄭州人記憶裡,「西郊」是鄭州工業文明的搖籃。走過半個多世紀的時光,在「西郊」部分地方,你仍能看到一些空曠的廠房、紅磚煙囪等,透過蔥蘢依舊的樹木,你甚至能感受到那段紅紅火火的歲月。

這其中,位於鄭州華山路上的第二砂輪廠(以下簡稱二砂),無疑是那段「工業大合唱」中最動人的音符。作為鄭州市「四大歷史文化片區」建設項目之一,當下,二砂又承擔了新的使命——將被打造成綜合性特色文化片區。

如今,鄭州二砂文化創意園建設的如何了?未來會成什麼樣?

改造中的二砂文創園

二砂文化創意園被列入2020年省重點項目,面積相當於兩個鄭州動物園7月31日,鄭州華山路與穎河路交叉口,一大片圍擋擋住了二砂的「容顏」,裡面不時傳出「轟轟」的施工聲音,從華山路上往上看,還有幾名工人正在某棟建築的樓頂上做著修繕工作。

沿潁河路向西,圍擋長約近千米,路北一側,高聳的煙囪、鏽跡斑駁的管道、爬滿爬山虎的廠房……一幕幕場景讓人仿佛回到了上世紀50年代。

1953年5月15日,中央決定在武漢成立中南砂輪廠籌備處。1956年,鄭州砂輪廠動工興建,1962年鄭州砂輪廠正式更名為第二砂輪廠(二砂),1964年,二砂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投產。1980年,二砂工業總產值達到8508.5萬元,創歷史最好水平,並開始向國外出口產品,成為當時全國最大、最重要的綜合性磨料磨具生產企業。

作為新中國「一五」期間興建的重點工業項目之一,二砂建設總投資1.5億元,在當時,幾乎相當於鄭州5個國棉廠的投資總和,是新中國工業歷史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

如今,隨著城市不斷發展,地處老城區的二砂迎來「重生」,廠區將被建成二砂文化創意園。

據了解,二砂文化創意園地處華山路西、潁河路北、洛達路東、中原路南區域,佔地約845畝,相當於兩個鄭州動物園。項目被列入2020年河南省重點項目、鄭州市「三大靈魂項目」及「四大歷史文化片區」之一。

設置「首開區」,年底前對外開放,吸引網際網路、文化產業類企業入駐2018年5月,二砂文化創意園正式開工。2019年11月19日,由鄭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鄭州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星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鄭州星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二砂文化創意園揭牌,開啟項目提速建設新徵程。

二砂文創園效果圖

「我們在園區設置了一個『首開區』,目前,『首開區』在日夜趕工建設中,預計今年內就可以對外開放了。」據鄭州星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首開區」佔地面積約100畝,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正在進行建築改造及景觀施工。同時,招商工作同步進行,已儲備10多家優質產業商業資源客戶及數名藝術大師。

作為二砂文化創意園首個對外開放的區域,市民們有著很大的期待,「首開區」有著怎樣的「內核」?

對此,該工作人員表示,「首開區」有三棟60多年前的建築,均為當時的辦公樓,「這些辦公樓為那個時期的普通建築,兩棟為2層,一棟為3層。」目前,工人們正在對這三棟樓進行加固和外立面裝飾,未來,將成為其他企業的辦公區域,入駐的企業一般為文化產業和網際網路企業,這裡還具備企業孵化的功能。至於內部裝修風格,之後會根據入駐企業需求再進行「量身定製」。

除了三棟辦公樓,「首開區」的其他區域將會被滿滿的綠植「覆蓋」。「未來,這裡會有大面積的草坪和各種樹木、花,樓與樓之間還會設置一些景觀、雕塑、園林小品等。」工作人員稱,除辦公區域外,「首開區」其他區域可供市民免費遊玩、休憩。

此外,「首開區」還會設置一個項目展示廳,建成後供大家參觀。

新「二砂」將劃出「街、巷、院」,還將成為綠量充沛的城市生態公園二砂的美不僅僅只是之前輝煌的「工業戰績」,它還擁有著豐富的工業遺產歷史資源,獨具特色的包浩斯風格建築具有高度的稀缺性和歷史文化意義。

2019年,園區中7棟建築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11棟建築被列為鄭州市近現代優秀歷史建築。

改造中的二砂文創園

園區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浩斯風格建築——陶瓷砂輪製造車間,單層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在國內極其罕見,其弧形鋸齒式屋頂彰顯出上世紀原東德工業建築的風格。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這些極具風格的建築,基本都將在此次的改造中得到保留。

值得一提的是,在設計理念上,二砂文化創意園依照中國經典空間營造規則,把大包浩斯廠房空間分成「街、巷、院」三個等級,街道和巷弄之間,植入共享庭院,圍繞庭院布局創業所需的公共服務空間,並通過產業和空間的適配性研究,堅持屋頂的連續性,老建築結構的可識別性,新建建築的可逆性等一系列原則,在滿足產業需求的同時,充分展現了老建築最優質的美的特徵。

在綠化方面,堅持建築景觀化,景觀功能化的原則,把東部廣場、西部廣場、大包浩斯綠街、南部林道公園、未來社區立體花園五大重要生態區域形成串聯,整體形成功能各異,綠量充沛的城市生態公園。

整個項目將分為四期建設,5年後將完成文化核心區改造及招商談到二砂文化創意園的意義,鄭州星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將保留園區中最有特色、最有價值的工業遺存,將文化創意產業與工業遺產保護結合起來,以「文創+科創」引領文化創意發展,強化中心城市文化集聚輻射作用,提升城市文化服務能級,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及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這裡也將打造成為中原文化新經濟產業高地、中原創新創業與人才孵化基地、鄭州工業歷史遺存文化地標、國際化時尚藝術體驗地、鄭州商業先鋒地及鄭州夜色經濟新高地。

「我們這個項目總投資約120億元,總計容建築面積約94萬平方米,分為四期建設,計劃5年內(到2025年)完成文化核心區改造及招商。」該負責人稱,他們在招商上,會主要面向工藝美術、創意設計、數字文化等文創科創類企業。

另據介紹,二砂文化創意園成熟運營後,將實現年稅收超10億元,帶動就業超3萬人。預計成熟運營後園區產值超億元的企業20家以上,特色產業相關企業500家以上。

(編輯 吉倩倩 劉夢鴿)

【來源:河南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傳承記憶鄭州二砂文創園首期盛大開園
    面對新時代新風口,二砂文創園從二砂舊址上崛起新生,重拾二砂精神,再擔城市大任,有望成為鄭州工業歷史文化地標、中原科技文創新經濟高地、及國際化城市消費新領地。  2020年10月17日是個值得銘記的日子,當天上午,鄭州二砂文創園舉辦盛大開園儀式,首開園區正式開放,接受市民參觀遊玩,鄭州這座城市的文創新核即將騰飛而起。  首開園區正式開放!
  • 亞洲第一砂輪廠華美變身,鄭州二砂文創園首期盛大開園
    它不僅是鄭州工業文明桂冠上的明珠,還是豎立起我國塗附磨具工業的裡程碑,產品遠銷海外68個國家和地區。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它漸漸失去了昔日的光芒。  二砂文創園是鄭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32個核心片區中,涉及中原區的三個核心片區之一,也是鄭州市文創項目的「重頭戲」。二砂文創園在老廠房基礎上改建,也凝聚了鄭州人滿滿的期待。  首開園區正式開放!
  • 二砂文創園成了鄭州網紅打卡地 周末可帶孩子去逛逛
    10月17日上午,鄭州二砂文創園從二砂舊址上崛起,並舉行盛大的開園儀式,使她再次閃亮登場。二砂文創園首開園區當天正式對外開放,開始接受市民參觀遊玩。園區內的包浩斯建築、直徑40多米的「記憶之環」等特色建築和造型,使之成為鄭州西區的一處網紅打卡地。11月4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走進園區,代你打探:裡面有哪些亮點?有什麼好玩的和好看的?
  • 帶你打卡鄭州最新網紅地——二砂文創園
    提起鄭州輝煌工業的代表,「二砂」首入腦海。作為曾經全國最大、亞洲第一的砂輪廠,二砂譜寫了輝煌的鄭州工業。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它逐漸也退出歷史的舞臺。為留住歷史記憶,二砂文創園在眾人滿滿的期待中「華麗登場」。在這個深秋,伴著飄零的黃葉,跟隨大河網的鏡頭,走進二砂文創園,帶你打卡鄭州最新的網紅地。
  • 鄭州西區現新地標!「大圈圈」橫空出世,快來給它起名字啦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申子仲/文圖按照大鄭州東強西美南動北靜中優的全新戰略,正值涅槃期的二砂文化創意園被列2020年省重點項目,分四期穩步推進。10月17日,文創園首開區展露頭角,而最先撲入市民眼帘的,便是巨圓、巨大的「空中大圈圈」。
  • 鄭州又一文藝之地復活,更被譽為「鄭州版798」,市民紛紛前往打卡
    六十多年前,在原東德的援建下,鄭州西郊建起了中國內地最大的砂輪廠——鄭州二砂。鬥轉星移,昔日輝煌如過眼雲煙,一排排的廠房均已荒廢。如今,曾承載鄭州發展記憶的二砂也將涅槃成為文化創意園區。就像北京有798藝術區,成都市區內保存著「城郊記憶」。
  • 從芝麻街到二砂文創園 鄭州西區正在蛻變中 成為文化之都
    之所以在這裡提到黑川紀章紀念館,是因為鄭州現在的文化名片,少不了黑川紀章紀念館。日本建築界三傑之一的黑川紀章為鄭州聞名於世的如意湖建築群的設計者,為了紀念他對鄭州的貢獻,鄭州規劃建設了黑川紀章紀念館和紀念廣場。
  • 二砂的聊天車間:浸入式體驗
    各路公眾號、媒體對二砂的報導一陣風過去了,如今已是寒風掃落葉,我也來談談二砂。二砂的業態、二砂裡的店面如何撐過這第一冬、明年第二冬,是我關注的。都說二砂廠房是包浩斯風格卜啦卜啦,那到底啥是包浩斯?車間裡設一大鐵籠,雙方觀點不合併且說不服對方的,可申請進鐵籠幹一架!有請「某林風」主持人,宣布雙方選手進場——紅方選手身高一米六九,體重九十公斤,喜歡喝酒吃肉不運動,他的觀點是「二砂應該保持原樣不需要改造」。
  • 最年輕的省會城市鄭州,如今發展得怎樣了?
    1954年,鄭州取代開封,成為全國最年輕的省會城市之一,這個被火車拉來的城市,變成了河南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從此鄭州開始快速發展,迎來發展的春天。當時的鄭州只有幾十萬的人口,經濟更是十分落後,除了是陸上交通樞紐這個優勢之外,其他方面沒有任何的優勢,但是河南人民、鄭州人民沒有辜負國家的期望,經過不懈的努力把鄭州發展的越來越好。2019年鄭州全年GDP11589億元人民幣,全國排名第15,中部城市排名第二,僅次於武漢。常住人口也突破了千萬大關,達到1035萬。
  • 平潭加快金融行業對臺對外開放 打造兩岸特色金融集聚區
    平潭依託政策優勢完善金融布局體系,加快金融行業對臺對外開放——打造兩岸特色金融集聚區  實驗區開放開發,產業要走高質量發展的路子。平潭依託「實驗區+自貿區+國際旅遊島」疊加優勢,金融產業體系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轉變的全過程。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年底前,鄭州市區超市藥店外賣等禁止提供不可降解塑膠袋
    4個城市先行試點鄭州在列《方案》明確了我省白色汙染治理目標,2020年底前,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試點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2022年底前,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各省直管縣(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2025年底前,全省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
  • 年底前,鄭州市區超市藥店外賣等禁止...
    4個城市先行試點鄭州在列《方案》明確了我省白色汙染治理目標,2020年底前,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試點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2022年底前,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各省直管縣(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2025年底前,全省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管理制度基本建立
  • 中牟縣鄭州國際文創園1宅地網拍,潤泓集團落下第三子
    12月9日,中牟縣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鄭開大道以南、廣惠街以西、永盛路以北區域,一塊73.74畝住宅用地網上掛牌出讓,以起始價成交,每畝地價471.03萬元,樓面地價2826元/㎡,被潤泓集團有限公司競得。這是該公司在鄭州國際文創園落下的第三子。
  • 鄭州:新年邂逅街頭藝術
    元旦假期,鄭州街頭藝術表演嘉年華再次華麗起航。散落在正弘城、大衛城、二砂文創園等處的鄭州街頭藝人們用歌聲、舞蹈、樂器、行為藝術等方式,讓市民們在2021年的首個小長假中感受到街頭藝術表演的非凡魅力。
  • 從舊糧庫到老糧坊 台州最具文藝範的文創園開園了!
    9月28日上午,被譽為「台州798」的台州老糧坊文化創意產業園在一片掌聲中正式開園對外開放。走進園區,可以看到用石頭砌牆或用紅磚砌牆的房子,外部塗上白灰,青瓦屋頂層層外挑,就能感受到厚重的歷史印記。一些路過的市民或是進來閒逛,或是拍照留念。「文創園要打造成藝術與文化的集聚區,營造時尚創意人聚會氛圍。」
  • 2020年鄭州經開區「雙十工程」計劃投資514億元
    對外開放方面,中歐班列(鄭州)首趟進口運郵班列順利抵達鄭州鐵路貨櫃中心站,中歐班列(鄭州)恢復常態化運行,前四個月累計開行245班。跨境電商前四個月進出口貨值38.82億元,其中,出口貨值33.53億元,同比增長119%。
  • 紅河州:築強「三區」矩陣,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紅河州:築強「三區」矩陣,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2020-12-19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年底前就要開通的鄭州地鐵3號線、4號線,原來打圍的道路怎麼樣了?
    鄭州地鐵3號線和4號線交會於鄭汴路與中州大道交叉口,地鐵施工期間,這裡常常出現交通擁堵。大河網記者在現場看到,地鐵4號線的東十里舖站F口施工已接近尾聲。現場施工人員表示,他們將重新攤鋪路面,提升路面通行能力和質量等級,同時圍繞站前小廣場採用高標準石材,年底前完工沒問題。
  • 鄭州年底前再添兩條地鐵!運營長度將增54.7公裡,總長超2百公裡
    河南商報記者 陳詩昂/文 記者 王訪賢/圖9月9日,鄭州地鐵4號線進入空載試運行階段。加上前一日試運行的3號線,今年年底前,鄭州將再喜提兩條地鐵線路。這是繼2017年初開通城郊鐵路、1號線二期,2019年開通5號線和14號線一期後,鄭州第三次在一年內開通兩個地鐵項目線路,這也說明鄭州當前處在地鐵建設加快推進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