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加快金融行業對臺對外開放 打造兩岸特色金融集聚區

2020-12-21 閩南網

平潭依託政策優勢完善金融布局體系,加快金融行業對臺對外開放——

打造兩岸特色金融集聚區

  實驗區開放開發,產業要走高質量發展的路子。平潭依託「實驗區+自貿區+國際旅遊島」疊加優勢,金融產業體系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轉變的全過程。截至5月底,平潭兩岸特色金融集聚區共有金融及類金融企業2256家。

  「目前平潭金融業總體保持穩健運行,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推動力。」實驗區財金局金融處負責人黃奇說。今年一季度,平潭金融業(不含類金融)實現增加值為13.87億元,累計增長16.4%,佔GDP18.5%,拉動GDP增長2.6個百分點。

打出組合拳,建立產業體系

  瞄準金融細分領域,平潭把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探索新興金融業態。

  12日,平潭金融港項目啟動,計劃在三年內新增金融及類金融企業超1000家、基金管理規模超1000億元。該項目致力於建設綜合服務平臺、產融對接平臺、權益交易平臺、兩岸合作平臺、創新試點平臺、科技監督平臺等六大平臺,努力打造成金融業態豐富、資本機構集聚、產業孵化專業、高端人才密集、實體經濟發展的優質產融生態環境。

  高標準、高起點的產業規劃,吸引各類基金管理機構紛紛落地。今年以來,平潭金融港項目在籌建過程中已自主招商企業44家、引進投資額15.13億元,已到位資本10.58億元。

  談及選擇入駐平潭金融港的原因,平潭綜合實驗區信嘉投資諮詢有限公司負責人鄭通直言,實驗區是一片創業熱土,也是政策集聚、優勢疊加的產業孵化地,符合條件的財稅優惠企業所得稅減按15%徵收,還實施地方財政獎補疊加政策。

  政策優勢是實驗區產業發展的核心。近年來,平潭出臺《加快金融業發展的實施辦法》,進一步優化掛牌上市補助、個稅獎勵、個人限售股減持等政策,培育壯大實驗區金融服務業,吸引集聚優質金融資源。今年1—5月,平潭共審批金融業獎補75件,支付獎補金額1.92億元,獎補金額同比增長11.7%。

  落實好政策「大禮包」之餘,實驗區還勤當「店小二」。面對疫情對產業發展的衝擊,平潭發揮財政貼息政策保障作用,幫助企業獲得500萬元再貸款貼息授信;發揮「金服雲」平臺優勢,推進中小微企業紓困專項資金貸款工作;提前下達2020年融資擔保風險補償資金剩餘資金300萬元,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政策性功能。

  此外,平潭加快引進一批效益好、質量高的產業項目,推動實驗區金融產業可持續均衡發展。黃奇說,平潭將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金融科技等新金融生態,配置銀行、證券、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產品,形成完整的金融「生態系統」。同時,將以金融大數據和雲計算等網際網路手段,構建符合現代產業背景下的投資價值評估體系和風險防控模型系統,打造金融風險防控示範基地。

搶佔制高點,加速金融對外開放

  作為全國唯一一個對臺綜合實驗區,平潭另闢新徑,對臺金融創新成效凸顯。

  得益於平潭深化「臺商臺胞金融信用證書」政策,臺商、宗仁科技(平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孟邦在短時間內獲得平潭農商銀行發放的20萬元貸款,為公司購買設備、產品研發等方面注入「金融活水」。

  陳孟邦說,持有「金融信用證書」的在嵐臺商臺胞,在銀行辦理貸款、擔保、授信等多項業務時享受「綠色通道」,在開立帳戶、結算、信貸利率等方面還能夠享有優惠。如此一來,臺胞「徵信難」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且手續流程簡化,有效緩解臺企現金流壓力。

  去年3月,首批「臺商臺胞金融信用證書」在平潭頒發。截至5月底,實驗區共對48位臺胞頒發「臺商臺胞金融信用證書」,2家臺企、12位臺胞獲得貸款495萬元。

  而為了解決大陸金融機構對臺企臺胞信用不對稱問題,滿足臺胞購房、創業需求,平潭探索「網際網路+金融+徵信」的模式,鼓勵臺企臺胞建立良好信用記錄,開展臺企臺胞徵信查詢,推進兩岸徵信信息共享新突破。截至5月底,實驗區金融機構已辦理臺企徵信查詢3筆,臺胞個人徵信查詢250筆,對臺胞個人發放貸款5727.5萬元。

  在平潭,臺胞臺企享受到與大陸居民同等待遇的金融服務:平潭持續壯大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平臺,累計實現企業融資64.2億元人民幣,其中為臺資企業融資21億元,累計展示企業4172家,其中臺資企業459家;持續推廣臺胞專屬銀行卡,發行臺胞專屬銀行卡「麒麟卡」「長城兩岸共同家園卡」共2550張,交易金額累計1.09億元……

  除了閩臺合作,平潭也是對外開放的窗口。實驗區全國首創突破港澳臺資準入門檻,試點合格境外投資者(QFLP)政策,提出港澳臺投資者只要具備自有資產規模不低於600萬美元等值貨幣或者管理資產規模不低於1200萬美元等值貨幣,即可申請設立外商投資股權投資試點企業,吸引臺灣和境外金融機構來嵐投資。

  如此一來,外商不僅能同享大陸發展紅利,還能參與大陸產業投資。2018年底,禹洲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在平潭註冊「平潭啟惠益通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這是首家在我省落地的合格境外投資者(QFLP)試點企業。如今,這家企業已入資9731萬美元,意味著平潭實現全省首家QFLP到資。

  「與其他QFLP政策試點城市相比,平潭對港澳臺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認繳出資的要求門檻較低,目前,平潭已引入4家合格境外投資者(QFLP)試點企業。」黃奇說,實驗區將利用QFLP通道和外匯投資便利化為契機,構建暢通的境內外投資通道,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平潭兩岸特色金融集聚區發展。(福建日報記者 王鳳山 林霞 張哲昊)

原標題:平潭加快金融行業對臺對外開放 打造兩岸特色金融集聚區

責任編輯:曾少林

相關焦點

  • 回眸「十三五」丨搶抓機遇 平潭產業發展走出新路
    實驗區成立以來,平潭經濟總量不斷壯大。「十三五」期間,平潭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為平潭擘畫的「一島兩窗三區」戰略定位,落實平潭發展「關鍵在人、關鍵在產業」的要求,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立足資源稟賦和政策優勢,闖出一條平潭特色產業路。
  • 常州天寧打造青果巷特色文旅消費集聚區
    未來三年,天寧區將重點打造「一圈兩軸四區」。據悉,「一圈」即文化宮商圈振興。天寧區將結合軌道交通樞紐中心建設,深化文化宮廣場地上、地下雙層空間利用,全力建設常州獨一無二的軌道交通商業商務商貿綜合服務中心,打造以金融商務、現代購物、旅遊休閒為重點的新型中央商務圈。而「兩軸」則是指和平路、延陵路品質提升。
  • 關於加快形成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平臺,打造「全球最強的...
    努力形成富有東陽特色的十大硬核成果,現就「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平臺,打造『全球最強的影視產業基地』」硬核成果,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緊緊圍繞「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平臺,打造全球最強的影視產業基地」硬核成果目標,堅決扛起影視文化創新中心和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基地建設模範生、影視精品創作生產新高地、影視業綜合改革試驗田的使命擔當,強化科技、產業鏈、人才
  • 崑山「金改區」總體方案發布,臺資高地要做兩岸金融合作改革樣本
    臺資上市企業25家,居全國縣級市第一,金融支持兩岸產業合作恰逢其時崑山是臺資高地,也是兩岸融合發展的鮮活縮影。2013年2月,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崑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支持崑山對臺合作先行先試。通過近三年努力,2020年8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印發《江蘇省崑山市建設金融支持深化兩岸產業合作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標誌著崑山「金改區」正式獲批,並成為大陸首家具有兩岸特色的金融改革試驗區。
  • 平潭國際旅遊島亮相「投洽會」 官方詳解建設方案
    2015年4月,國務院印發的《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平潭「重點建設兩岸共同家園和國際旅遊島」,拉開了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的序幕。  《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下稱《方案》)日前出爐,明確平潭國際旅遊島未來建成為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海島生態旅遊示範區、兩岸同胞共同家園以及對外開放重要窗口。
  • 平潭自貿片區:勇立潮頭 「創新種子」結碩果
    五年來,平潭自貿片區牢記囑託,緊緊圍繞「一島兩窗三區」戰略定位,大膽探索,乘風破浪;五年來,平潭自貿片區勇立潮頭,構建了全國獨一無二的扁平化、高效率的「三區疊加」管理運作模式;五年來,平潭自貿片區撒播制度創新「良種」,開展了220項試驗,形成了193項創新成果,其中全國首創86項,對臺創新成果佔福建自貿試驗區七成以上……五年來,一批又一批的「創新種子」在對臺前沿的「實驗沃土」裡汲取養分
  • 「臺灣書店」入駐平潭兩岸國學書吧
    中新社平潭9月17日電 (閆旭)「臺灣書店」17日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揭牌,入駐兩岸國學書吧。廈門外圖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臺灣書店」,由兩岸國學中心引進入駐兩岸國學書吧,以聯合運營的模式對外開放。兩岸國學書吧負責搭建實體平臺,提供書店內基礎服務。
  • 入世開啟「金融大門」:臺資銀行進軍大陸掀起兩岸金融潮
    臺灣方面加快了兩岸金融業往來的政策調整與開放,中國人民銀行也於不久前正式批准臺灣銀行在祖國大陸設立辦事處,揭開了臺資銀行進軍祖國大陸的序幕,也預示著兩岸金融往來與合作熱潮即將來臨。      入世開啟大門       到祖國大陸設立分支機構,是臺灣銀行業期盼已久的事情,但受臺灣方面政策的限制遲遲不能如願登陸。
  • 廈門將打造城市新名片!對標並全面超越臺北101?
    ,推動形成一批地標式的總部集聚區,打造城市新名片。一是加快推進兩岸金融中心建設,打造以金融業、總部經濟為核心功能的金融商務集聚區,推進金融強市建設,打造金融科技之城。二是加快推動濱北「超級總部」集聚區規劃建設,引入高水平規劃設計,開展高標準項目建設,積極吸引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要素、具備跨國經營能力的大企業來廈設立企業總部、區域總部或研發中心、投資中心、財務中心、採購中心等職能型總部。
  • 打造金融人才高地 東城區成立北京首家智能金融人才聯盟
    未來,東城區將實施金融業「一體兩翼一核」發展戰略,以傳統金融穩定支撐為「一體」,以國際金融和文化金融特色發展為「兩翼」,以智能金融創新推動為「一核」,建立大數據風險預警機制加強安全保障,努力構建產業生態良好
  • 金融機構亮相2020年服貿會金融服務專題展 北京國家金融管理中心行...
    記者近日在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金融服務專題展上深入了解到,北京具備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和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兩大硬核優勢,在金融業加快擴大開放的背景下集聚了多元的金融要素資源,不斷夯實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定位,創新引領、穩紮穩打趨勢越發明顯。
  • 平潭「十四五」規劃,邀您建言獻策!
    「十四五」期間,平潭要如何優化產業結構?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您有什麼好想法、好建議都能提出來。>徵集內容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為平潭親自擘畫的「一島兩窗三區」戰略布局,聚焦「十四五」時期平潭「打造國際知名休閒度假旅遊島、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先行區、更具特色國家對外開放窗口,建設高質量新興產業區、高品質高端服務區、高品位宜居生活區,以及優化空間布局,完善基礎設施,促進生態環境保護、鄉村振興、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
  • 平潭5年1個100億產業
    平潭兩岸快件中心2020年8月,平潭跨境電商園開園,在倉儲方面,不僅能滿足電商、物流等企業的入駐需求,還拉動了實驗區貨運、住宿餐飲、金融、信息等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2020年1-8月,全區外貿進出口69億元,同比增長5.2%(全省0.6%);跨境電商保稅進口入區貨值6.28億餘元,同比增長51%;直購出口放行出區53.76萬票,貨值約4.53億餘元;對臺海運快件部分總計進出口230.22萬件,貨值約10.63億元,同比增長67%。
  • 福建平潭打造對臺交流主通道 實現至臺北、臺中、高雄航線全覆蓋
    擔任平潭綜合實驗區經濟發展局物流處副處長的臺灣青年張舒福說,平潭正逐漸搭建起對臺交流的主通道。  自2009年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以來,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優惠政策相繼出臺,支持平潭開放開發。隨之,「兩岸共同家園」建設提速,國際旅遊島建設穩健起步。
  • 滬溫金融合作全方位接軌 助力溫州打造區域金融中心
    他在致辭時表示,溫州金融改革和開放也將面臨新任務,進入了新階段,一定要堅定不移地把金融工作擺在重要的戰略位置,大力弘揚溫州改革創新精神,以開放包容的胸懷和務實進取的心態,全力推進溫州新一輪金融改革,深化滬溫金融區域合作,努力打造溫州金融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新高地。
  • 市西軟體園、長三角金融產業園、崧澤高架西延伸工程……推進青浦...
    目前市西軟體園中區、南區規劃共有10條市政配套道路,其中南區共有6條規劃道路:3條道路計劃今年年底完工,3條儲備道路已完成工可評審;中區4條儲備道路項建書已批覆,工可編制中。隨著園區道路的加快推進,將進一步打造完善的交通路網,促進園區早出形象。市西軟體園另有11項專項規劃,已有9項通過專家評審,智慧園區、綠色生態園區專項規劃正在穩步推進中。
  • 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北京將圍繞環球主題公園建旅遊消費集聚區
    具體來看,一是強化創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制定實施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戰略行動計劃,著力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統籌布局「從0到1」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三城一區」融合發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實行「揭榜掛帥」等制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優化創新生態。
  • 文化築橋 平潭IP亮相海峽兩岸文博會
    民俗文創彰顯特色「平潭的文創產品特色十足,既有海島的特色又有南方的精緻,無論從製作工藝還是從意境營造來說,都讓人十分驚豔。」來自廈門的遊客方美美如是說,平潭展館中所呈現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都很吸引她,讓她有了想來平潭旅遊和發展的想法。
  • 重大項目籤約落地 豐澤區加快打造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
    活動中,豐澤區正式啟動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建設。據了解,豐澤區將布局建設「一平臺、多中心、全鏈條」的服務載體,集聚資源、完善政策、健全生態,高標準建設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著力打造城市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的核心承載區。至2022年,基本形成立足泉州、輻射全省的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智慧財產權服務區域和產業發展能力顯著提升。
  • 廈門銀行:致力於成為服務兩岸、聚焦中小、區域一流的綜合金融服務商
    廈門銀行始終堅持「立足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面向城市居民、服務兩岸臺商」的市場定位,服務中小企業、踐行普惠金融,助推實體經濟發展;充分借鑑戰略股東先進的金融服務與管理理念,不斷加強特色化、差異化經營,致力於打造「兩岸金融合作樣板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