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韓關係持續緊張,韓國樂天瑪特在華倒閉,給了中國國民零售品牌一個喘息的機會。就在大家紛紛猜測馬雲和劉強東誰會成為樂天瑪特接盤俠的時候,馬雲在11月份突然宣布224億收購大潤發,讓吃瓜群眾簡直措手不及。之前大潤發不支持支付寶支付,讓消費者非常頭疼,現在不少網友紛紛打趣:「這下被收購了吧!」
高鑫零售是目前中國排名第一的超市,雖然不少人說起高鑫都比較陌生,但是如果說起大潤發和歐尚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這兩個品牌都在高鑫旗下。高鑫零售是中國領先的綜合賣場運營商之一,擁有446家賣場,覆蓋全國的29個省,在中國零售業舉步維艱的時候,高鑫還能保持不倒閉而且持續開業,市場份額一直在中國零售業穩居第一,可見實力強勁。
阿里最近動作不斷,用釘釘和騰訊競爭社交領域,和李嘉誠強強聯合開拓香港的行動支付,現在用224億港幣收購高鑫36.16%的股份拓展自己在零售行業的地位,可謂全面發展了。而這次和高鑫的一次合體則代表中國的零售業很可能會面臨巨變,高鑫和阿里在零售領域的模式上都會有所改變,高鑫線下豐富的物質儲備是阿里的強大支撐,而高鑫也不再僅僅是一個線下品牌,這樣的合作讓高鑫和阿里能夠線上線下互補,更好的開拓各自的領域。
之前沃爾瑪入駐京東商城,沃爾瑪的各項業務正式在京東安家落戶,這個方式採用B2C的方式進行運營,最大化的發揮了線上超市的好處,而且沃爾瑪強大的線下力量能幫助了京東不少。雙方核心業務的對接更是幫助雙方都獲得了一個雙贏的局面。而阿里也正式看到了這個成功才收購了高鑫,這和劉強東與沃爾瑪的合作又有本質上的區別。
為什麼現在電商喜歡喝線下的零售商合作,雖然電商威脅了線下企業,人們越來越喜歡線上購物,但是電商肯定沒有辦法吞下零售業這塊大餅。因為像油、鹽、大米、蔬菜、水果等必需品大家還是喜歡去大型購物超市去買,而像天貓超市,這些比較重而且價格便宜的商品,失去了價格低的優勢不說,長途的運輸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所以線上的這些生活必需品成為了最讓阿里頭疼的事情。
如果能和線下的大型超市聯手或者收購就不一樣了,直接從線下超市進行配送和發貨,免去了長途運輸的費用,不僅給消費者快和方便的感覺,對弈線上零售來說也可以省去不少麻煩,可謂是一舉兩得。而阿里也不需要重新開闢零售市場,直接收購其他零售就可以了。
兩家合併之後,不少網友紛紛猜測雙方會選擇哪種合作模式,第一種就是阿里和蘇寧的合作方式,還有一種就是京東和沃爾瑪的聯姻方式。不過後一種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如果是後一種的話,可能在天貓上下單、可以直接在大潤發進行提貨,對用戶來說非常方便,而且全國各地的大潤發門店都能成為阿里的倉庫。不僅如此,兩家企業更是可以完美的完成線上線下用戶之間的轉變,天貓超市的用戶可以成為大潤發的用戶,大潤發的用戶也是潛在的阿里用戶。
之後馬雲是否會發揚無人零售,把大潤發當成試驗場,那就更值得期待了,如果是的話,中國超市產業極有可能迎來新的變革。大潤發和歐尚對線上零售的全面擁抱也提高了自己的競爭力,之後就不再是線上線下的競爭而是不同企業間大佬們的競爭。這樣有活力的競爭形態對中國目前的市場是非常有幫助的。
其實在之前高鑫就已經打算進軍線上零售業,飛牛網獲得20億人民的融資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是前面有淘寶和京東,還有蘇寧的競爭,在市場已經被瓜分的差不多的情況下再進軍電商業顯得舉步維艱。而阿里的收購即使幫高鑫填補了線上這一塊的空缺,兩家的互利共贏相比也會給用戶帶來更多的驚喜和改變。但是面對劉強東和沃爾瑪的聯合,不知馬雲是否在未來的競爭中勝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