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著名作曲家李海鷹為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而創作的大型交響樂作品《第一交響曲(珠江)》在星海音樂廳進行世界首演。音樂會由國際著名指揮家、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執棒,聯袂男高音張學樑、女高音李晶晶及華南師範大學合唱團共同演出。當晚,該場音樂會在線上進行了同步直播,吸引了線上線下眾多樂迷觀演。
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橋頭堡,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為謳歌中國經濟特區建設40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廣州交響樂團委約著名廣東作曲家李海鷹創作了大型交響樂作品《第一交響曲(珠江)》。該作品分為《珠江驚雷》《春之女神》《激情律動》和《榮耀珠江》等四個樂章。
圖為大型交響樂作品《第一交響曲(珠江)》彩排現場 許建梅 攝
李海鷹用膾炙人口的廣東音樂《旱天雷》作為動機之一貫穿整部《珠江交響曲》。他認為,廣東音樂的形成受到江南絲竹、古樂、粵曲小調等多方面的影響,它受到西方音樂影響之大,在中國民間音樂發展的歷史中是非常獨特的。曲名《旱天雷》也正如廣東改革開放一樣,久旱的大地在一聲驚雷中奮起,從而開始了中國巨變的40年,本作品第一樂章《一聲驚雷》亦因此得名。
《旱天雷》最早見於1921年丘鶴儔所編《弦歌必讀》,由廣東音樂作曲家及揚琴演奏家嚴公尚(嚴老烈)根據《三寶佛》第二段《三汲浪》改編而成揚琴曲,成為廣東音樂名曲。藉此向音樂創作及參與改革開放的前輩致敬,以此繼承傳統,連接未來,為珠江再續交響新篇。
李海鷹表示,珠江不僅是廣州、廣東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地域象徵,見證了從1978年到2020年所發生的驚天動地的輝煌歷史,還是一個神聖的至高無上的存在,正如第四樂章的標題《榮耀珠江》。全曲在第四樂章「壯哉!美哉!」的歌聲中達到最高潮,「一聲驚雷」「春之女神」「激情律動」主題重新聚合、變化再現,輝煌的音樂,震撼人心的旋律訴說著堅定的信念:「億萬人民歡樂高歌,攜手共創人類美好未來!」
當晚,除了有《珠江交響曲》的首演之外,著名作曲家陳其鋼的二胡協奏曲《逝去的時光》及由著名作曲家杜鳴心改編的管弦樂版《春天的故事》這兩首頗具深意的曲目也在音樂會上精彩亮相,獻禮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據悉,本場音樂會為星海音樂廳新年演出季的序幕,為迎接2021年的到來奏響序曲。
責編:楊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