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動7年虛增收入1.3億 違規花2400萬購健身卡

2021-01-10 網易財經

審計署披露對中移動集團2011年度財務收支進行了審計, 中移動2005年至2011年7年間合計多計收入1.3億元,多計成本費用1.44億元。2009年至2011年,中移動集團總部、中國移動研究院在福利費中為職工購買不記名多用途健身卡2405.74萬元,實際可用於健身、餐飲、購物等活動。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2011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規定,審計署2012年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移動集團)2011年度財務收支進行了審計,並對審計範圍內涉及的重大事項追溯相關年度。

一、基本情況

中移動集團成立於2000年5月,註冊資本3000億元,擁有全資和控股二級子公司33家,主要從事移動話音、數據、IP電話和多媒體業務。中移動集團全資擁有中國移動(香港)集團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紐約上市。據中移動集團合併財務報表反映,截至2011年底,中移動集團資產總額11 632.64億元、負債總額3277.23億元、所有者權益總額8355.41億元,當年實現營業收入5659.72億元、利潤總額1499.45億元。

二、審計評價意見

本次重點審計了中移動集團總部及所屬10家企業(單位),涉及資產量佔中移動集團資產總額的50%以上。審計結果表明,中移動集團主營業務穩步發展,主要經濟指標不斷增長,會計信息基本真實地反映了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但也存在對下屬公司監督管理不到位,廉政建設和廉潔從業方面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等問題。

三、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 2005年至2011年,中移動集團所屬10家單位存在通過虛假銷售或採購等方式虛增收入和成本、將支付給代理商的酬金直接衝減收入、不按期分攤成本費用、關聯交易事項抵銷不充分等問題,7年間合計造成多計收入1.3億元,多計成本費用1.44億元,導致少計利潤0.14億元。其中2011年少計利潤0.89億元。

2. 2005年至2011年,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移動)、河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移動)等24家單位通過應付福利費科目為職工購買商業保險3.96億元;中移動集團設計院等2家單位在中移動集團已統一購買補充養老保險的情況下,另行購買補充養老保險0.57億元。

3. 2009年至2011年,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南有限公司將應付工資9805.60萬元以勞動競賽獎勵的形式轉至工會後發放給職工,部分所屬分公司未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內蒙古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內蒙古移動)、山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移動)虛列支出套取資金1461.03萬元存放帳外,用於招待費及職工福利等支出。

4. 2011年,中移動集團所屬中國鐵通集團公司帳面反映與中移動集團的內部關聯交易收入和成本分別多計7.54億元、1.5億元。

5. 2009年至2011年,內蒙古移動購買促銷品取得的26張發票為虛假發票,涉及金額240.71萬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移動)福州分公司開具給客戶的2386張發票未填寫收款方名稱,涉及金額370.91萬元。

(二)執行國家政策存在的問題

截至2011年底,廣東移動、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北京有限公司未嚴格執行有關自2010年9月起全面落實客戶入網實名登記制度的要求,移動用戶實名比例分別僅18.5%和41.4%。

(三)重大經濟決策事項存在的問題

1. 截至2011年底,中移動集團總部及下屬4個二級單位未按規定出臺「三重一大」事項實施細則。

2. 2005年以來,中移動集團對外重大投資(收購)項目共6個,其中由集團公司承擔3個虧損項目(近3年累計投資虧損31.86億元),由上市公司承擔3個盈利項目(近3年累計取得投資收益62.17億元),利益分配向上市公司傾斜。

3. 2005年至2011年,中移動集團投資建設的「村村通」工程由上市公司運營管理,集團承擔折舊成本115.14億元。

(四)內部管理存在的問題

1. 合作商引入方面。2007年至2011年,福建移動7項合作類增值業務未籤訂合同即上線運營,涉及金額4303.75萬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違反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停止新增發展 移動總機 業務用戶」的規定,新增「移動總機」集團單位4713家;廣東移動違反該公司規定引入12家註冊資金未達到規定要求的服務供應商;內蒙古移動、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遼寧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遼寧移動)及其所屬6家分公司與無資質供應商籤訂服務或採購合同,涉及金額7720.87萬元。

2. 市場營銷與辦公費用控制方面。截至2011年末,河北移動、福建移動所屬9個分公司超標準支付代理商酬金等款項2264萬元;2009年至2011年,中移動集團所屬內蒙古移動包頭分公司等5家單位存在挪用、丟失或冒領促銷品等問題,涉及金額4967萬元;2005年至2011年,中移動集團總部共支付辦公電腦租賃費5303.53萬元,其每2年租金為租賃電腦原價的105%,且租期滿後將電腦返還出租方。

3. 保護客戶個人信息方面。2005年至2012年6月,廣東移動合作單位將部分銀行卡電話充值業務轉交給第三方運作,廣東移動未採取相應防範措施;2009年至2011年,廣東移動江門分公司在未經客戶同意的情況下,給145個號碼開通了數據業務功能。

4. 薪酬管理方面。2007年,國資委要求將企業自行開展的補充養老保險進行規範並納入年金管理。但截至2011年底,中移動集團仍未將其自2002年起開始試行的補充養老保險納入年金管理;2009年至2011年,中移動集團總部、中國移動研究院在福利費中為職工購買不記名多用途健身卡2405.74萬元,實際可用於健身、餐飲、購物等活動。

5. 重大工程項目投資和物資採購。截至2011年底,中移動集團總部對一級集中採購以外的零星採購事項、非工程建設類產品採購等無統一規定。2005年至2011年,中移動集團總部及所屬10家省公司的工程建設和物資採購項目分別投資6149億元、6752.2億元,審計抽查發現,該集團總部及山東移動、上海移動等所屬8家省公司651個工程建設項目存在先談判後招投標、未經可研批覆即開工建設、違規採取邀請招標方式確定施工單位、擅自更改評標結果指定中標人等問題,涉及金額342.66億元,佔同期工程項目總金額的5.57%;該集團總部及所屬10家省公司1097項物資採購項目存在未公開招投標、各省公司自行採購應納入集團一級集中採購的項目,或審核把關不嚴導致不符合招標條件公司中標等問題,涉及金額228.39億元,佔同期物資採購總金額的3.38%。

6. 合同管理方面。截至2011年底,福建移動未制定採購迴避制度,個別領導兼任控股子公司董事長,直接審批或籤訂對其的採購合同;遼寧移動2005年至2011年部分設備採購項目招投標文件缺失;山東移動2009年至2011年向4家增值業務合作商其支付分成款1.10億元,但引入時的檔案資料全部缺失。

7. 信息系統建設和運行方面。截至2011年底,中移動集團558個信息系統(佔系統總數的97%)由各省公司自行建設;中移動集團計劃管理系統的「省公司項目建設管理」功能已驗收至審計時尚未啟用,而11家省公司又投資4046萬元重複建設類似系統;2008年至2012年,廣東移動充值代理商在欠繳保證金的情況下仍可繼續充值,業務系統控制失效;2011年,福建移動業務支撐系統的總管理員及各分公司管理員同時擁有業務管理、客戶管理、生產運營等多個業務平臺權限,授權過大。

四、審計處理及整改情況

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審計署已依法出具了審計報告、下達了審計決定書,要求中移動集團予以整改。上述問題的整改情況,由中移動集團在相關媒體上公告。此外,本次審計發現的涉嫌經濟違法案件線索,已依法移送有關部門調查處理。

審計綜述:

審計署:建行農行進出口銀行2011年違規放貸245億

審計署今日發布了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三家銀行2011年度資產負債損益審計結果。審計發現,三家銀行的一些分支機構違規發放貸款和辦理票據業務問題仍然比較突出,2011年度3行的總行以及9家省分行共違規發放法人貸款245.73億元,其中農行違規放貸98.13億,建行違規放貸68.16億,進出口銀行違規放貸79.44億。

中儲糧2011年多計利潤8209萬 決策失誤虧4033萬

審計署2012年對中儲糧總公司2011年度財務收支進行了審計 ,發現2011年多計利潤8209.84萬元。2008年4月,中儲糧總公司未經發展改革委批准將「河北三河糙米物流項目」變更為精米加工項目,導致計劃配套的糙米加工項目不能如期正常投產,因無法獲得糧源,投產率僅為29%。截至2012年6月底,中儲糧(三河)米業有限責任公司已累計虧損4033萬元。。

 審計署:農行2011年度違規放貸98.13億

農行總行及北京、河北、遼寧、江蘇、浙江、河南、廣東、廣西、陝西等9家分行違規發放法人貸款共98.13億元,其中2011年發生17.55億元。一是向不具備資質或手續不全的項目發放貸款61.29億元;二是向擔保不合規的項目發放貸款30.40億元;三是向不具備償還能力或提供虛假資料的企業發放貸款及籤發承兌匯票6.44億元,其中大部分已形成不良。

 國電集團違規發4617萬獎金 超範圍發獎金1362萬

審計署發現,2008年至2011年,國電集團所屬13家公司發放的4617.79萬元獎金未納入工資總額;所屬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源電力)的4家下屬企業超範圍發放技術獎1362.20萬元。

審計署:中版集團4年內多計利潤1023萬

2008年至2011年,中版集團及7家所屬單位存在未確認品牌使用費收入、少計提折舊和存貨跌價準備、新建商業樓未及時入帳、關聯交易事項抵消不充分等問題,4年間合計少計資產8341.30萬元、多計負債1813.14萬元、多計利潤1023.71萬元,其中2011年多計利潤673.62萬元。

 審計署:華能集團16項重大工程未批先建 涉324億

截至2011年底,華能集團決策的黃登水電站等16項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存在未經核准先行建設問題,涉及金額324.63億元。截至2011年底,華能集團騎馬山風電等75個項目已開工建設,但有81266.37畝項目用地尚未取得建設用地批准手續。

審計署曝五礦集團內部管理十大問題 損失數億元

審計署列出五礦集團十大內部管理問題,損失數億元。其中,2005年至2008年,所屬五礦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等兩家單位在經營過程中違反內部規定,未嚴格執行對供貨商進行資信評估等制度,以致部分預付款逾期未收回,截至2011年末,共造成損失1.06億元。

中國商飛籤合同後未收款物提前開10億發票

2007年,中國商飛公司成立之前,所屬上飛公司依照與上海百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匯房產)籤訂的共同開發上飛公司土地的合同金額,未收到款物就提前開具了10億元發票,當時也未作相關帳務處理。截至2011年底,上飛公司實際收到百匯房產交付的82 026.12萬元款物後,才計列收入。

 國投公司子公司違規建別墅 涉金額4.44億

2005年至2006年,國投公司及所屬國投洋浦港有限公司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投資別墅等項目。截至2012年5月底,累計完成投資4.44億元。

 審計署:建行9省分行2011年違規放貸68億

北京、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湖北、湖南、四川等9家分行違規發放法人貸款共68.16億元,其中2011年發生39.38億元。一是違規向不符合貸款條件的項目和企業發放貸款36.6億元;二是違反規定程序發放貸款28.32億元;三是貸款資金撥付方式及實際用途不合規3.24億元。

審計署:中航集團13.45億元建總部大廈未報審批

2011年3月,中航集團未報經發展改革委立項審批,開工建設總部大廈,概算總投資13.45億元。

 審計署:中移動違規花2405萬元為職工購買健身卡

審計署審計發現,2009年至2011年,中移動集團總部、中國移動研究院在福利費中為職工購買不記名多用途健身卡2405.74萬元,實際可用於健身、餐飲、購物等活動。

 國家核電花3400萬給職工買購物卡 多發工資660萬

審計署2012年對國家核電技術公司2011年度財務收支進行了審計。2009年至2011年,所屬國核電站運行服務技術公司等5家單位以會務費物業費等名義在成本費用中列支3399.59萬元,實際用於購買發放給職工的購物卡

審計署:進出口銀行2011年度違規放貸79億

審計署2011年度審計發現進出口銀行總行及上海、江蘇省、大連、青島、黑龍江省、廣東省等6家分行違規發放貸款共79.44億元,其中2011年發生44.34億元。主要是違規放寬貸款條件、對貸款企業提供資料的真實有效性審核未盡職等。

本文來源:審計署網站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2019年虛增收入21.2億 陸正耀或被追究刑責?
    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公司特別委員會內部調查已經基本完成,公司特別委員會發現,偽造交易始於2019年4月,公司在2019年的淨收入被誇大了約21.2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2019年第二季度虛增收入2.5億元,第三季度虛增收入7億元,第四季度虛增收入11.7億元。
  • 虛增收入23億!虛增利潤2.3億!虛增銀行存款17億!
    (一)公準股份2015年、2016年年度報告虛增利潤總額分別為117,060,552.77元、114,337,225.96元,分別佔當期披露利潤總額108.64%、99.51% 公準股份通過虛構業務方式、偽造收付款票據、虛增部分客戶的業務規模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虛減財務費用,實現虛增利潤目的
  • 曾是千億白馬,虛增收入300億
    5月14日,證監會公布了對康美藥業違法違規案的處罰決定。證監會表示,康美藥業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虛增巨額收入300億元,虛增利潤40億元,對其予以警告責令改正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康美藥業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馬興田等對6名主要責任人採取10年至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21名責任人員處以90萬元至10萬元不等罰款。
  • 長園造假門水落石出,子公司虛增收入3億業績狂降,董明珠還要買它
    2020年6月12日晚間,長園集團公告表示,收到深圳證監局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公告顯示,子公司長園和鷹通過虛構海外銷售、重複確認收入等方式虛增業績。其中,2016年合併利潤表虛增營業收入1.497億元,2017年合併利潤虛增營業收入1.799億元,兩年累計虛增營業收入3.29億元。
  • 南京康尼機電34億收購的公司虛增9億收入 董事長等22人面臨處罰
    康尼機電2017年12月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總價34億元收購的龍昕科技被查實財務造假,合計虛增收入9億元、虛增利潤3.5億元。證監會擬對康尼機電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罰款,包括董事長陳穎奇在內的22名責任人擬被處以3萬元至30萬元不等的罰款。
  • 蒸發20億!高管涉嫌虛增6600萬元銷售合同,18萬股民今夜難眠!
    逆水行舟的每日互動如今又碰到了高管涉嫌虛增6600萬元銷售合同這樣奇怪的事...公司市值蒸發20億不說,背後的1.8萬股東又該何去何從呢?壹A股一開鑼,戲大怪事多!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0年9月30日,每日互動尚有股東戶數1.82萬。高管涉嫌虛增6600萬元銷售合同,公司市值蒸發20億,這是A股 「最坑」員工了吧!
  • 華爾街日報揭露瑞幸咖啡虛增收入套路:虛構咖啡券交易
    從目前的信息看,瑞幸咖啡在全國各地的門店,或許並未參與公司虛增收入的交易。從瑞幸咖啡的公告可以看出,也許是渾水的質疑,觸發該公司董事會成立特別調查委員會自查自糾,最終曝出虛增22億銷售收入的醜聞,引發整個公司的信譽危機,甚至走到退市邊緣。
  • 瑞幸虛增21.9億收入;王興回應取消支付寶;蘇州Costco開建
    3.8億的收購金額也表明雲創的估值再次降低。內部人士透露,「永輝買菜將被逐漸放棄,未來永輝線上業務將由永輝生活App主導。」 物美擬打包麥德龍IPO上市 有市場傳言稱,中國零售集團物美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物美)計劃將旗下3家公司整體打包IPO上市,分別是物美超市、麥德龍中國以及數位化供應鏈資產,預計在今年年內登陸港交所上市。早在今年6月就有外媒報導,物美計劃明年在香港IPO,擬募資10億至20億美元。
  • 2017年虛增淨利近四成 *ST永林財務造假被責令改正
    2019年5月,福建證監局對*ST永林展開現場檢查。歷時一年的調查,讓公司財務造假、對外擔保事項不披露等問題浮出了水面。  調查結果顯示,*ST永林通過虛增收入、提前確認收入和延遲結轉成本的手段實現對淨利潤的操縱,2016年虛增淨利潤佔當年淨利潤的6.41%,2017年虛增淨利潤佔當年淨利潤的39.91%。
  • 被指虛增用戶和營收,龔宇朋友圈否認造假
    盤中愛奇藝股價一度跌超14%,隨後股價震蕩回升,截至收盤,愛奇藝股價上漲3.22%,報17.3美元。圍繞虛增用戶方面,Wolfpack Research表示,通過三處獨立信源調查發現,愛奇藝的日活用戶數量虛增了42-60%。根據兩個廣告公司向研究機構提供的後臺數據顯示,與愛奇藝2019年10月聲稱的1.75億移動端日活相比,當年9月的實際移動端日活數據「下降了」60.3%。
  • 央企審計曝隱形福利:發錢蓋家屬樓辦健身卡
    進出口銀行、農行、建行及其下屬分行,違規發放貸款79.44億元、98.13億元、68.16億元。   一些企業仍然存在違規辦理存款業務、其分支機構虛增資產及負債,多計、少計收入和支出,少繳稅款,固定資產閒置等問題。
  • 瑞幸咖啡虛增收入21.19億元:顛覆過後的小藍杯該何去何從?
    根據官方新聞報導稱: 自2019年4月起至2019年末,瑞幸咖啡公司通過虛構商品券業務增加交易額22.46億元(人民幣,下同),虛增收入21.19億元(佔對外披露收入51.5億元的41.16%),虛增成本費用12.11億元,虛增利潤9.08億元。
  • 愛奇藝被做空報告全文:2019 年收入虛增或高達 44%
    愛奇藝虛增用戶數字:我們通過來自三個獨立來源的數據發現,愛奇藝的DAU虛增幅度在42%至60%之間。愛奇藝後臺系統中的數據與DAU相矛盾兩家中國廣告公司提供給我們的愛奇藝的後臺系統數據顯示,2019年9月開始,愛奇藝的實際移動DAU比該公司2019年10月聲稱的1.75億平均移動DAU低了60.3%。
  • *ST藏格虛增兩年業績遭譴責 實控人肖永明領「紅牌」
    》(〔2019〕1號)和《行政處罰決定書》(〔2019〕2號),2017年7月至 2018年12月期間,*ST 藏格通過開展虛假貿易業務的方式,虛增營業收入、營業利潤、應收帳款和預付帳款。2017年,公司虛增營業收入1.32億元,虛增利潤總額1.28億元,虛增預付帳款2.41億元;2018年,公司虛增營業收入4.68億元,虛增利潤總額 4.77億元,虛增應收帳款471萬元,虛增預付帳款2.81億元。上述事項導致*ST 藏格披露的《2017 年年度報告》《2018年半年度報告》《2018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 瑞幸咖啡造假被美國證監會罰款1.8億美元
    北京時間12月1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布,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11.8億人民幣)和解對其會計欺詐指控。瑞幸咖啡官方微博今日發表聲明,稱瑞幸咖啡與美國證交會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運營正常。
  • 四年虛增19.39億貨幣資金,*ST輔仁及大股東等擬罰590萬實控人10年...
    公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12日,輔仁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35.24%股份2.21億股已100%被質押和輪候凍結;輔仁集團逾期債務約38.45億元,因逾期債務涉訟金額約數十億元億元。首富變老賴的心理落差顯然有點大,左支右絀拆東補西的窘況之下,「能人」朱文臣很難抑制向旗下上市平臺「伸手」的衝動。透過洋洋近七千言的證監會處罰告知書,朱文臣等涉案各利益方的四大造假內幕終於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 科技神回復 | 瑞幸咖啡虛增收入21.19億元,看來虛增的都在優惠券裡了
    36氪獲悉,蘋果公司發布了2020財年第三財季業績,同時蘋果公司董事會還批准了一項1:4的股票分割計劃,目的是讓更多投資者可以更容易地獲得該公司的股票。在之後的高管財報會議中,談及iPhone銷量,蘋果CEO庫克表示iPhone產品銷量在二季度重現增長,其中在中國市場中,iPhone 11是最為暢銷的機型。
  • 長園集團財務造假遭罰50萬 曾連續2年各虛增利潤過億
    ,LTD.出口站吊掛產品,並於2016年3月確認銷售收入;雙方僅口頭約定將貨物賣出以後再付款,未銷售不用付款。該批貨物報關出口後,存放於長園和鷹在泰國租賃的倉庫中;直至2018年8月1日,長園和鷹將上述吊掛產品運回國內。長園和鷹以此虛增2016年、2017年期末應收帳款870.41萬元。
  • 財富黑名單:2020年1-3月爆雷違約機構及產品全解析
    2018年度被曝違規佔用資金1.57億,經查所持公司有限售條件股份1.3億股全部被質押,另有1.35億股公司股份被法院輪候凍結。而其本人在去年9月證監局約談之際,逃至美國至今未歸,證監會和公安都已介入。  又一被收購企業拖累的案例。承諾期過後,美生元業績急轉直下,2018年聚力文化的歸母淨利潤虧損29億,同比下滑707%,同時對美生元的計提商譽減值高達30億元。
  • 中國移動宣布11月1日起不再辦理花卡寶藏版、芝麻卡套餐
    中國移動在官方網站發布公告稱現有移動花卡寶藏版(寶藏卡)、芝麻卡將於10月31日24:00下線停售。11月1日起,各渠道將不再辦理以上套餐,已辦理客戶仍可繼續使用,也可選擇轉為其他套餐。同時,將逐步推出全新升級的移動花卡寶藏版(寶藏卡)系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