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現在的日子啊!」聊起時代的變化,汽車廠工作的老吳放下手中保溫杯開啟了回憶模式:「得有十來年了,那時候剛工作沒幾年,擠公交上下班,在百貨大樓路旁看見一輛CR-V。哎呦,那時候別說自己有車了,CR-V這種車見一次都不容易。回家還跟媳婦念叨,啥時候能開這車就好了。」言語間大哥的眼神已經放空,「現在我還記得當時滿地的落葉和空氣裡的味道。」
我對CR-V產生「痴念」應該在2008年左右。「你咋還是二手奧拓呢?我都有三輛CR-V了!」沉迷「搶車位」遊戲的同學鍾情CR-V的不佔少數。那時候私家車已經不是稀罕物,比起老吳時代的妄念,我們的CR-V夢想和現實的距離要近一些。即便如此,有個愛吹牛的同學說家裡加價買了CR-V,我們翻著白眼表示對他的信任。直到放假時他父母真的來接他,我記得那輛車是灰色的,我們的嘴裡充滿了檸檬的味道。
不久前,剛剛畢業的小表妹發來微信:「哥,你說新CR-V咋樣?我要是好好忽悠忽悠,畢業俺爹能給整一輛不?」畢業就買車這事兒,表妹惦記了很久,這次看來真要動手了。
「所向不同 所享如一」老吳、我還有表妹,我們長大成人過程中面對的是不同的世界:聽不一樣的歌,喜歡不同的明星,關注的公眾號使用的APP都不盡相同,而在不同的「歷史時刻」,卻被不同時代的CR-V所吸引。是什麼原因讓CR-V滿足了「三代人」對一輛「完美」SUV的所有想像?
色彩豐富質感提升
小變化帶來的新趣味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年輕。這句話用來描述CR-V似乎非常貼切,時光對於CR-V更像是不老泉水,不斷衝刷之下愈發動人。哪怕是今天看起來已經脫胎換骨的新CR-V在設計上也有傳承,摺疊階梯下降的前臉和直挺的尾燈都有前幾代車型的元素,在這個「言必稱顛覆」的時代,設計上能有這種繼承還挺讓人欣喜。
以現在的審美來看,第一代CR-V也許稍顯老氣,不過如果能翻出1996年的照片,或是你記得1996年自己的穿著打扮,也許你能想到這款車型出現在日本和北美時會收穫怎樣的目光。這也說明從一代開始,每一代CR-V始終撩撥著年輕一代躁動的心。
當然比起傳承,更重要的是發揚。新CR-V的小變化帶來了很多新趣味。首先讓我驚豔的就是顏色,官方稱作「銀黛灰」的車漆無論在什麼光線下都顯得很有高級感,低飽和度的墨綠色有「穩中帶騷」的感覺。不過表妹明顯更喜歡「Black Edition」版本:「『銀黛灰』聽著就不知所謂,哪兒有黑色酷啊!『Black Edition』你讀一讀就能感受到那股酷勁兒!」我之前沒想到姑娘們也對「Black Edition」版本黑化新車前後包圍的鍍鉻裝飾件、黑化的輪圈和外後視鏡趨之若鶩。
新CR-V前臉的一個小變化是鍍鉻飾條變成了黑色,有人說這增加了運動氣息和酷勁兒,我倒是沒那種感覺,但這個色彩上的小調整讓前臉更加整體,提亮前臉氣色的任務則交給前臉下方新增的鍍鉻飾條。
新CR-V內飾設計變化不大,一體化對稱式軟質儀表臺功能性按鍵各居其位,手感舒適。各種設計元素運用合理,木紋飾板、銀色塗裝以及鋼琴漆飾條等材質搭配得高端而不老氣,還是挺見設計功力。新CR-V在外觀內飾設計的改變就像是更清楚如何打扮自己的小姑娘。在顏色、材質等細節方面做了一點小變化,但卻能讓生活多一點趣味。
空間魔術師
如何打造舒適細節
如果坐過Jeep牧馬人,你一定會感嘆看上去那麼雄壯的車型車內空間卻能如此之小。相比之下,日系車的空間效率一直讓人驚嘆。無論是日本本土盛行的K-car還是火遍全球的城市SUV,「偷空間」算是日系的傳統技能。這方面初代CR-V就展示過自己的實力:寬敞的乘坐空間不必多說,方便摺疊的座椅哪怕在那個年代也是出類拔萃,更驚人的是後備箱蓋板甚至能展開成為一個戶外餐桌。
「空間魔術師」的光榮傳統在每一代CR-V上都得到了延續,新CR-V也是如此。雖然沒有摺疊桌,但後備廂地板支持兩段高度調節,低位可以增加一定儲物空間,高位與放倒後的後排座椅持平,後排就成了一張平整的「大床」。後排座椅完全放平後1870mm的縱深和1050mm的寬度躺倆人毫無壓力。帶上充氣床墊,可以隨時來一次走哪兒睡哪兒的長途自駕之旅。即便囿於都市,這功能也能讓你抽空躺平。有個朋友周末送娃上各種課後班,中途回家的話時間都耽誤在路上,抽空在車裡躺一會兒就美得很,他就對CR-V的這個設計讚不絕口。
除了廣闊平整的後部空間,新CR-V的車內空間也比尺寸相近的競品車型更大。這得益於本田粉絲讚不絕口的「MM理念」。MM是「Man Maximum Machine Minimum」的縮寫(不是應該縮寫成4M嗎?),即「乘員空間更大化,機械空間更小化。」 為了將這一理念付諸現實,需要解決動力總成的小型化、吸能車身結構的高效性、懸掛部件的小型化、以及油箱中置等技術難題。從享域、思域、INSPIRE到XR-V、UR-V包括我們今天的主角新CR-V都是這一理念的踐行者,這也是新CR-V擁有如此可觀「空間效率」的原因。
當然空間效率不意味著大而無當,新CR-V對細節的專注更讓人感受到技術的力量。比如可以90°開啟的車門方便老人孩子上下車,對我這種踢球經常摔破膝蓋的人更大的車門開合角度也減少了結痂反覆撕裂的痛苦。座椅的舒適性和包裹性甚至不用親身體驗,看圖片就能感受到。後排兩級可調的座椅角度同級少有,有人覺得用處不大,但就像睡覺得翻身,長時間乘坐時角度上的細微調整就能舒適不少。
等離子空氣淨化系統除了應對不再那麼兇殘的霧霾和越來越誇張的尾氣之外,還能祛除車裡的盒飯味道,這對於周末穿梭於各大輔導機構只能和孩子在車裡吃外賣的父母簡直是天降福音。大概五六年前,某些豪華品牌用戶反反覆覆表演「智障掃蕩腿」都不一定能踢醒的電動感應後備箱門沒有出現在新CR-V身上,隨著技術成熟成本下降電動感應尾門不再像初代產品那麼智障,能真正解放雙手提升舒適性。
遠程發動機啟動系統和座椅加熱是讓北方人在冬季熱淚盈眶的配置,其它諸如無線充電、全景天窗、後排遮陽簾等配置在此不再贅述。總體而言,新CR-V在舒適性方面把所有人安排得明明白白,無論老人、孩子、帶娃家長還是自駕狂人,都能感受到TA的心機。這也是為什麼CR-V能收穫幾代人喜愛的原因之一。
不止猛更能省
電動化、燃料電池等新能源也許是未來方向,但對普通家庭而言,傳統燃油及混合動力是現階段最務實的選擇。買發動機送車的東風本田為新CR-V準備了17款車型,這足夠讓「選擇困難症患者」眼前一黑。不過好消息是動力配置並不複雜,1.5T、2.0混動兩種發動機,四驅和兩驅兩種形式。
本田在開發第一代CR-V時就採用了比較偏向運動化設定,除了搭載當年好評如潮的B系列發動機外,還採用了前後雙橫臂式獨立懸架,當年這種組合只在運動車型或高性能賽車上才能見到,這也奠定了CR-V基因中的駕駛樂趣。
當然這也導致本田剛推出1.5T發動機時不少痴迷大排量的老傢伙感嘆什麼「車心不古」,好在這款發動機無論是帳面數據還是實際駕駛感受都讓前朝遺老們閉上了嘴巴。新CR-V燃油版車型搭載的仍舊是那款1.5T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93馬力,最大扭矩243牛·米,滿足國六排放標準,傳動系統匹配6速手動或CVT無級變速箱,同時中高配車型還提供四驅版本供選。改款車型在換擋平順性和油門的線性反應上有一定提升,簡單說來就是更好開更順滑了。
而銳·混動車型同樣是那臺我們熟悉的2.0L i-MMD混合動力系統,由LFB12型2.0升阿特金森循環自然吸氣四缸發動機加雙電機以及鋰電池組構成,其中發動機最大功率146馬力,系統綜合功率215馬力。
說起混動,豐田總是繞不開的話題。在豐田「專利壟斷」的陰影下,本田憑藉一直以來的技術基因在混合動力方面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從前些年的不被信任,到現在諸多車型全面開花,本田終於憑藉對技術的高度執著後來居上。
在此我還要提一下即將上市的插混版車型,我一度覺得插混車型完全是「脫褲子放屁」,尤其是純電模式只能行駛幾十公裡的插混更像是找不準政策的無頭蒼蠅。後來才知道當年自己還是太年輕。哪怕是京滬穗這樣的大都市,大部分人的通勤距離也在40km之內。我通勤距離只有10km,這意味著插混CR-V的純電模式80km的續航基本可以滿足我一周的日常通勤。就算自己沒有充電樁,周末逛街採購看電影時充個電一樣能滿足日常通勤。更何況就算沒電了咱們還有發動機呢!所以即將上市的插混版CR-V也很值得期待。
從初代CR-V的運動基因,到i-MMD混動車型後來居上,再到插混版車型呼之欲出,技術上的不斷前行是CR-V保持市場長青的關鍵。
你沒想到的安全感
TA都能給你
跑得再快、油耗再低,沒有安全保障也都是「0」!安全對每個交通參與者,對每個家庭的意義高於一切。這也是當年ESP、ABS、TCS等主動安全功能的出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原因。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技術應用於交通安全。最好的保護總是在事故發生之前,新CR-V搭載的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統能把「亡羊補牢」轉化成「防微杜漸」。
老司機們也許覺得這些技術都是花架子,實際駕駛還得看經驗。的確,早些年類似技術要麼應用在百萬級豪車,新奇感大於實用性;要麼穩定性太差,偶發故障反倒徒增困擾。不過時至今日,隨著製造成本的下降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主動安全配置的實用性越來越高。
一次我在綠燈起步後追尾前方突然剎停的車時就感嘆,雖然前車因為急剎下來道歉,雖然事故極為細小,雖然有保險公司賠付,要是有了CR-V這套「CMBSTM碰撞緩解制動系統」就能免去了很多麻煩,節省很多時間。
車道保持也是我一度覺得沒啥用的功能,直到有一次高速路上喝水低頭擰瓶蓋時車內車道偏移報警。讓我意識到愚蠢的人類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新CR-V不但有LDW車道偏移預警功能,還有LKAS車道保持輔助系統、和RDM車道偏移抑制系統,幫你不跑偏。
我第一次接觸TSR交通標識智能識別系統是在BMW 3系,看著抬頭顯示提示的施工路段限速以為是地圖更新,後來才知道是攝像頭及時捕捉路邊交通標識。我經常莫名看到限速解除標誌而想不起來限速是從哪兒開始的,雖然並沒因此收到過超速罰單但想想還是不夠安全。現在新CR-V也有了這項豪車配置。結合HUD抬頭顯示,對限速等信息了如指掌。
其實作為普通消費者,不一定要對汽車安全方面的技術如數家珍,只需享受現代科技為我們帶來的舒適駕乘感受以及隱秘而偉大的安全保護就足夠了,尋常看不見,偶爾露崢嶸才是安全配置的意義所在。不過我們也要意識到,這些黑科技的價值,更重要的是系好安全帶、遵守交通規則是這一切的前提。
車探說
前浪回頭望 CR-V還在浪尖兒上
一個是保溫杯不離手的70大叔;一個是不願意透露年齡的鍵盤車俠;一個是意氣風發準備讓爹買單的95後「B站少女」,時光流轉十幾年,CR-V似乎在每個節點都能把年輕人的心思拿捏的恰到好處。讓成長經歷完全不同的「三代人」達成跨越時空的共識只是CR-V的光芒一閃。2004年進入國內市場,16年來CR-V憑藉出眾的產品實力見證了情侶變成愛人,嬰兒成長為少年,為200萬家庭帶來了幸福和便利。新CR-V在新鮮感之外依舊保持著大家熟悉的真摯深情,外觀、內飾、舒適、科技配置等方面進一步提升,鞏固了CR-V在緊湊級SUV市場的標杆地位。與時俱進、代代革新的CR-V更保持了對「年輕過」和「正年輕」消費群體的持續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