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十巴仙
進入2020年,80後就實打實地都過了三十歲,年紀不輕咯!
這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卻時不時有新的內容可用來重啟這個話題。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家長向我借電腦,說孩子不能去學校,要用電腦在線聽課。他家的臺式機早已老掉牙,開機就能卡死。
饒是比我稍年輕的小夥子也曾向我借過電腦。他在家臨時要處理公司的文件,而家中曾有的臺式機早已當廢品賣了。
我當然借得心甘情願,但又察覺出規律:80後沒到四十歲,家裡就連臺好用的電腦都沒了。他們20幾歲時,曾積極跟隨潮流買過電腦,買來當家具或玩遊戲、看視頻、寫文檔。如今,年紀漸長,電腦已老,還是沒更新換代。
或許是80後忙了,在公司對了一天電腦,回到家看電視、刷手機已足夠,不想再用電腦。再者手機熱度正盛,也能娛樂,何必買新電腦?在他們眼中,新電腦要等孩子長大後要用才算剛需了。
其實,電腦強大的性能豈是手機能比的。在這網絡時代,好用的電腦是家庭必備的電器之一,可別「電腦到用時方恨老」。
別說電腦不流行,是80後不習慣在家用電腦罷了。20歲左右的年輕人就對電腦有極大好奇心,買電腦玩遊戲、網購,用得不亦樂乎。
所以,家裡沒有「年輕」的電腦,折射的是80後閹割或放棄了與電腦有關的興趣,佐證了80後不再年輕。
80後不愛買電腦了,倒愛上了買車,畢竟代步或裝逼都要靠開車。特別是年輕男士,不會開車或沒車都不好意思了。
年輕人買車當然首選顯年輕、有活力的車型,例如轎車和SUV。然而,上有老、下有小的80後覺得一家人口超過五口時,轎車、SUV都不夠坐了,就傾向於買七座商務車了。
商務車長得像麵包車,臃腫得像中年發福者的體形,80後不嫌老土嗎?80後已對老土妥協,求好看的審美觀已被實用主義所代替;有人甚至覺得,商務車挺好看的。回想十年前的80後,打死都看不上商務車啊,如今真得不年輕咯。
Δ 圖片出自TVB劇《不懂撒嬌的女人》
如果80後愛買得SUV尚未在外觀上翻身(例如仍像越野車般方頭方腦),還頂著又醜又笨重的負評,估計也會像商務車一樣陷80後於不年輕。
Δ 《蝸居》中張嘉譯替SUV說好話
Δ 說SUV難看,大家可能不同意,畢竟它在外觀上翻身了
80後的個人電腦「從有到無、從新到老」,個人汽車「從小到大、從洋到土」。前者是興趣索然?後者是審美觀不堅定?這些不起眼的改變,恰是80後不再年輕的新證據。是不是還有類似新證據尚未發掘呢?
這些新證據尚可嬉笑調侃,但確實透出80後在或多或少地遠離了年輕時的喜歡的事物。
春雨潤物細無聲,歲月殺人於無形。遇到出白髮、長皺紋、髮際線上升等外貌老去症狀,已算是歲月的友情提醒。人們無可奈何,亦算無辜。
然而,歲月並不是見青春就能殺。某些80後不注重身材保養,不修邊幅,在鏡子裡看習慣了發福、邋遢得自己;他們變得談吐粗魯或世故圓滑,在人群中找不到人做鏡子、照出其不足。某些80後審美觀、價值觀不堅定,活成了年輕時討厭的樣子,即一個油膩的自己。這種靈魂的「老去」不應讓歲月背鍋。
80後奔四,年齡只是勻速增長,而靈魂不必急衝衝跟上去或超上去。
過了而立之年,80後有了責任和擔當,時常無暇消遣、務虛。「身在無間,心在桃源」,如果套用給80後,就是在無奈的生活中忍辱負重,心中卻堅持著曾經喜歡的,希冀著再年輕一把,嚮往著苦盡甘來。這是80後內心對那些新證據的有力反駁。
「最近工作太忙,沒時間健身都胖了,等忙完一定去健身減肥。」
「面對客戶世故點難免,但我此時是外圓內方,初心不忘。」
「帶娃有什麼好抱怨,這明明是朝陽產業。」
但願好多80後真如以上這般「身在無間,心在桃源」。
不希望他們當久了「無間道」,習慣長時間妥協,就忍不住「變節」了。
三十多歲的80後還是上午十點多的太陽,從年齡上依然都是充滿朝氣的。我們的靈魂歡迎成長,拒絕老去。
歲月允許我們鑽它的空子,年輕的靈魂可以完美錯過歲月的打擊。
類似文章:
武漢肺炎疫情告訴你:野味太野,你消受不了
疫情下,一個宅男的碎語——《沁園春·宅》
都2020年了,還有人以為迷信能治好新冠肺炎?
疫情管控我被攔:我無辜,我正義?
吐槽2019新型冠狀病毒,我們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