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拍秒殺」錯在了哪兒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在線上消費火熱的當下,商品上架即「秒空」的現象屢見不鮮。真的有這麼火爆嗎?不少消費者抱怨,即使按時按點守候,也很難搶到心儀的商品。這是因為,「代拍秒殺」早已在背後搶佔先機。

一秒鐘便能下單上百次,普通消費者如何能敵?職業代拍者利用代拍軟體,用機器與消費者拼手速,做的是一本萬利的買賣。調查顯示,消費者僅花費20元左右,便能享受一些商家的「代拍秒殺」服務,大大增加其買到優惠、限量商品的概率,搶不中還能全額退款。「只要你想要,我都幫你買到」,代拍商家打出的惹眼廣告,還是能讓不少消費者心動。

各大電商平臺舉辦購物節,本是給消費者讓利的好事。但「代拍秒殺」的生意卻讓不法「中間商」賺得盆滿缽滿。有人說,代拍商家提供了服務,消費者也願意買單。那麼,「代拍秒殺」究竟錯在哪兒?

其一,「代拍秒殺」通過非法手段牟利,是實打實的違法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關於辦理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或是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達到「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或者造成經濟損失一萬元以上」的標準,即可追究刑事責任。「代拍秒殺」離不開代拍軟體,這種利用軟體侵入計算機系統的行為,觸犯了國家法律紅線。

其二,破壞市場秩序,損害消費者利益。防疫期間,線上購物節的舉辦本是刺激消費的應時舉措,但「代拍秒殺」的存在,卻使購物節成為少數人的狂歡。代拍者在面向廣大消費者的促銷活動中「橫插一腳」,從中攫取利益。由此,購物節成了擺設,多數消費者失去了享受優惠的機會,不利於消費回暖。

其三,侵犯消費者隱私,埋下無窮隱患。「黑軟體」缺乏有效監管,存在信息安全漏洞。如今,誰掌握了用戶信息,誰就走到了利益鏈前端。代拍者可以通過代拍軟體獲取買家的地址、電話等個人信息,實現二次獲利。而這些選擇「代拍秒殺」的消費者,雖然賺了眼前的小便宜,卻渾然不知地將自己的個人信息拱手送了人。

「代拍秒殺」的生意之所以能夠做下去,離不開網際網路平臺為其提供信息發布渠道,各平臺應當即時封禁違規帳號,補足監管漏洞,將這門「生意」扼殺在搖籃中;同時,相關部門應儘早依法介入,應罰盡罰,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消費者也應儘量避免投機取巧的心理,否則,貪小便宜更容易吃大虧。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促使中國電商危中尋機,駛入發展快車道,然而,行業的蓬勃發展中不可避免會有問題出現,「代拍秒殺」便是其中之一。對此,只有及時止損,斬斷非法鏈條,才能將電商經濟扶回法治軌道,實現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警惕「代拍秒殺」背後的安全隱患
    市面上存在大量收費1元—50元的秒殺代拍服務,有商家承諾提供用戶名和密碼後,即可在0.05秒內拍下指定限量商品。其實,提供自己的電商帳號供專業個人或團隊「代拍秒殺」,除了面臨自身信息洩露的風險,還有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帶來帳戶被盜刷、電信網絡詐騙等問題。
  • 「代拍秒殺」火,個人隱私危
    雙11大幕已經拉開,電商平臺上,各路秒殺活動令人眼花繚亂。與此同時,「代拍秒殺」的生意也愈發興旺。據報導,市面上存在大量此類服務,收費1元至50元不等。有商家承諾提供用戶名和密碼後,即可在0.05秒內拍下指定限量商品。此外,顧客也可以購買8元至100元的「搶拍器」,自己動手操作。
  • 法律面前,「代拍秒殺」不是好生意
    議論風生不論是對消費者,還是電商生態,「代拍秒殺」都是一種「負能量」,不應該任由這種網絡灰產橫行。雙11臨近,各電商平臺陸續上架低價限量優惠商品,也讓隱藏在背後的一條「代拍秒殺」產業鏈浮出水面。據媒體調查,市面上存在大量收費1至50元的秒殺代拍服務,有商家承諾提供用戶名和密碼後,即可在0.05秒內拍下指定限量商品。
  • 「代拍秒殺」不僅是作弊,還涉嫌違法?
    今年「雙十一」,各大電商平臺繼續推出花樣繁多的優惠活動:預售、領券、滿減……其中,「秒殺」活動雖然時間數量有限,但往往以「前500件商品5折」的大幅度優惠吸引不少「羊毛黨」蹲點搶拍,而這背後卻是一條「代拍秒殺」的生意鏈在暗潮湧動。
  • 雙11來了,「代拍秒殺」靠譜嗎?
    雙11臨近,各電商平臺陸續上架低價限量優惠商品,也讓隱藏在背後「代拍秒殺」產業鏈浮出水面。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存在大量收費1元~50元的「代拍秒殺」服務,顧客只需提供用戶名和密碼,即可在0.05秒內拍下指定限量商品,如果顧客想自己操作秒殺,也可以購買8元~100元的「搶拍器」。  今年雙11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1月1日~3日的商戰已經打響,而11日的第二階段也即將來臨。為了吸引消費者,幾乎每家電商平臺都陸續上架了一些限量優惠商品供消費者搶購。
  • 「代拍秒殺」靠譜嗎?背後隱患有點大
    而各個電商平臺商家的低價限量優惠商品背後,也隱藏著一條「代拍秒殺」的灰色產業鏈。 「代拍秒殺」一般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代拍服務,消費者提供帳號密碼後,對方用軟體代為拍下指定的秒殺產品,另一種則是消費者直接購買代拍軟體自行操作。不少網友表示,代拍秒殺雖然滿足了部分消費者需求,但存在的風險不小,除了可能洩露個人隱私,還可能被騙子盯上。
  • 「代拍秒殺」,念了一本違法生意經
    平日裡,很多人都接觸過「秒殺」,希望低價搶到心儀商品,但絕大多數時候都只是湊熱鬧碰運氣。不久前的「618」大促,各大電商平臺都紛紛推出促銷活動,店鋪上線大額滿減優惠劵和特價秒殺,但這些活動商品一上架就秒空,很多用戶即使準時等候也無法搶到。  這其中有什麼貓膩嗎?有記者調查後發現,被秒空的商品中一部分其實是被機器拍下,而這背後也催生出一項新的業務——代拍秒殺。
  • 大連華訊:「代拍秒殺」靠譜嗎?背後隱患有點大
    而大連華訊注意到,在各個電商平臺的低價限量優惠背後,還有一條隱藏的「代拍秒殺」灰產鏈,那麼「代拍秒殺」靠譜嗎?一起來看看。據大連華訊了解,所謂「代拍秒殺」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代拍服務,就是消費者提供帳號密碼,對方用軟體代為拍下指定秒殺產品;一種是消費者直接購買代拍軟體。
  • 大調研|雙十一「代拍秒殺」火爆!背後到底有啥隱患?
    各電商平臺陸續上架低價限量優惠商品,也讓隱藏在背後的一條「代拍秒殺」產業鏈浮出水面。有商家承諾提供用戶名和密碼後,即可在0.05秒內拍下指定限量商品。這個服務真有這麼神?有何安全隱患?帶您一探究竟。 「代拍秒殺」有啥套路? 根據媒體報導,「代拍秒殺」主要有兩種模式。
  • 雙11到了,「代拍秒殺」靠譜嗎?警惕這個坑……
    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存在大量收費1元~50元的「代拍秒殺」服務,顧客只需提供用戶名和密碼,即可在0.05秒內拍下指定限量商品,如果顧客想自己操作秒殺,也可以購買8元~100元的「搶拍器」。 今年雙11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1月1日~3日的商戰已經打響,而11日的第二階段也即將來臨。為了吸引消費者,幾乎每家電商平臺都陸續上架了一些限量優惠商品供消費者搶購。
  • 「雙十一」進行時,「代拍秒殺」靠譜嗎?廣東網警這樣說
    今年「雙十一」,各大電商平臺繼續推出花樣繁多的優惠活動:預售、領券、滿減……其中,「秒殺」活動雖然時間數量有限,但往往以「前500件商品5折」的大幅度優惠吸引不少「羊毛黨」蹲點搶拍,而這背後卻是一條「代拍秒殺」的生意鏈在暗潮湧動。
  • 調查:「代拍秒殺」背後 個人隱私和帳戶財產面臨被盜風險
    代拍秒殺」的生意鏈在暗潮湧動。通過軟體秒殺成功機率更高,這促使「代拍秒殺」成了某些商家的生意經。軟體代拍快但有風險「做了一年多了,(代拍工具)穩定的哈,搶到後付款,這就是自信。」一位在閒魚平臺上從事淘寶代拍的賣家黎明對記者說。
  • 秒殺1499元的茅臺 為什麼你都搶不到?這背後有個代拍秒殺產業
    「我同事說,靠自己搶,搶到的概率很低,還不如去網上花幾十塊錢找個代拍。」昨天,我隨機申請加入了代拍秒殺群體驗了一下,花20塊錢找群裡黃牛代拍。大額優惠券、活動商品 花20元「代拍費」就能幫你拍昨天下午,我在QQ上輸入「搶拍、代拍」,通過查找群發現,可以提供網上商品搶拍、代拍服務的群在上面有不少。隨機申請加入了兩個群,沒過5分鐘,兩個群的群主都通過了我的入群申請。
  • 揭秘電商「代拍」江湖:1秒拍上百次,律師稱觸犯刑法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後發現,事實上這些被秒空的商品中一部分是被機器拍下,而這背後也催生出一項新的業務——代拍秒殺。01消費者:20元「開掛」消費者王晨曦(化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自己偶然間接觸到了「代拍秒殺」的業務。今年春節前夕,他網購時無意發現一個一個代拍秒殺群。
  • 揭秘電商「代拍」江湖
    「6·18」大促,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推出促銷活動,店鋪上線大額滿減優惠券和特價秒殺。而這些活動商品由於價格實惠、數量有限,一上架就被秒空,很多用戶即使準時等候也無法搶到。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後發現,事實上這些被秒空的商品中一部分是被機器拍下,而這背後也催生出一項新的業務——代拍秒殺。
  • 媒體調查「雙11」代搶產業鏈:15元拍一單,有軟體助攻
    11月3日凌晨發售的某明星周邊產品為由,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聯繫到了稱可提供雙11代搶、代拍服務的賣家盼盼(化名)。 盼盼稱,她提供多家電商平臺的代拍服務,而且「流程、操作很簡單,省心不貴」。 據盼盼介紹,代拍需要提供消費者的手機號,收到驗證碼發給她,她登錄上,另外還需要提供常在線的市、區地址。消費者把要拍的商品放在收藏夾,能直接放在購物車最好,收貨地址一般是默認的收貨地址。
  • 近3000元的商品,256元秒殺成功!賣家:標錯價格,不能發貨!
    近3000元的商品,256元秒殺成功!賣家:標錯價格,不能發貨!近日,莆田的方小姐在福州東百中心的雲商城裡以超低價秒到了一套護膚品可是福州東百中心的工作人員卻告訴她雲商城裡的秒殺訂單價格標錯了不能給她發貨這是咋回事?
  • 粉絲代拍一詞能否稀釋明星的大牌陣仗?鞠婧禕,「四千年話題王」
    討論中,有人稱該粉絲屬於代拍,所以才被保安吼出電梯。只是,這樣的評論從哪兒看出來?男粉絲的手機一閃而過,無法視覺判斷是什麼身份。而保安吼出來的聲音看,他只是粉絲。粉絲是藝人的後援還是藝人的廉價面子?或者即便是代拍,以此謀生的人利益至上,被當事人吼幾句並沒有錯。讓人疑惑的是,並非私人保安,怎麼對鞠婧禕帶有如此殷勤的行為?又是怎麼知道被吼出來的人是鞠婧禕的粉絲?
  • 代拍江湖 明星代拍何時成了新興產業?
    代拍江湖 明星代拍何時成了新興產業?代拍即替不能去現場拍攝明星照片的粉絲趕赴現場代為拍攝照片或視頻,並收取一定費用的行為。8月30日下午,倪妮工作室發布《關於倪妮被代拍撞到事件的幾點說明》,稱相關事件發生於2019年,當時並無後續衝突,團隊順利登機。倪妮工作室表示,「代拍行為擾亂公共場所的秩序,嚴重影響了其他旅客的正常出行,我們不主張、不提倡、不鼓勵」。此事一出,眾多曾飽受代拍之苦的明星,紛紛發文力挺倪妮,並表示對代拍行為的反感。8月30日下午3時許,章子怡發微博怒斥代拍。
  • 雙十一網購用「秒殺器」?警方提示:小心卡裡的錢被盜
    在網上,出現了不少「代拍」、「代秒」、「代搶」的服務,稱可以幫買家秒殺大額優惠券,或搶購限量特價商品。代拍商家表示,搶券需要掃描他給出的二維碼,由此登錄買家的帳號,並記錄買家的登錄及支付密碼。 對此,專家提示,這種交易方式可能會造成隱私洩露。另有一些售賣搶券軟體的商家,利用自己編寫的程序不斷刷新進行搶券,專家表示這種交易方式侵害了其他消費者的合法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