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家居在終端下重注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 大產業觀

2020-12-13 INeng財經

總有一些公司,在「百年難遇」的極端震蕩下仍然能逆勢增長,尤其是在集中度較低的一些傳統行業,疫情引發的「馬太效應」讓它們能夠強者恆強、大者恆大,激發出頭部公司的產業價值。

今天要講的這家公司位於杭州,他們過去三十年裡只做一件事:製造沙發等軟體家居產品,並供應全球市場。這家看上去極為「傳統」的公司,前不久被納入到MSCI中國指數,成為全球投資人跟蹤中國家居行業的指標股,這家公司叫顧家家居。

就資本市場而言,顧家家居的市值在過去半年時間裡實現了翻倍,公司達到了500億元的體量,成為行業裡當之無愧的頭部企業。

顧家家居10月底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85.4億,同比增長9.9%;實現歸母淨利潤10.1億,同比增長10.1%;每股收益為1.69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35%,淨利率為12.4%。

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3月,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額為687.7億元,同比下降18.7%。然而,顧家家居在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實現了正增長。

如果拋開市值、財務指標這些專業人士看的數據,從商業的底層邏輯上來看顧家家居,其最大的啟示應該就是戰略路徑的選擇:敢於率先打破傳統家具行業模式,花費巨大資源打造新家具零售圈,注重消費者的美好生活體驗,從而探索出一條符合自身特點的「大零售」路徑。

沒有傳統的產業,只有傳統的公司。在國家提出「雙循環」戰略的大背景下,基於數位化時代的新消費理念,果斷地選擇下沉渠道的顧家家居,其「突圍之路」確實值得我們高度關注和長期跟蹤研究。

兩條腿走路,宜家向左,顧家向右

提到購買家居,一線城市的消費者一定會想到瑞典的宜家,就在今年12月,宜家選擇放棄了有70年歷史的印刷版產品目錄冊,負責人表示將在2021年秋季推出一本書來紀念這一目錄。

作為一個1951年開始發行,年印刷量超過2億冊,在全球以32種語言出版的「家居聖經」,宜家目錄手冊的影響力甚至已超越了家居行業,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代名詞,而宜家選擇「告別傳統」,主要是因為宜家的客群已經完全轉向線上。

這就是數位化時代的縮影,正如智慧型手機的流行,取代了傳統的電視,消費者獲取信息渠道的變化,也導致了零售通道的巨變,線上與線下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了,但是正如宜家並沒有關閉線下的賣場,而是兩條腿走路,這跟家居本身的消費場景密切相關。

從行業特點上來說,家居是一個消費低頻、高客單、周轉時間長的體驗導向型行業,而且行業較為分散,集中度不高,極度依賴於線下的銷售。尤其是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線下渠道作為「樣板間」,還是絕對不可或缺的。

從線下賣場的形態而言,宜家幾乎已經做到了極致,其門店主要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宜家在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55個商場(2017年8月31日起),目前在中國有35家已開業賣場。同時,宜家的官方商城可以服務200多個城市。

但是,對於如此龐大的中國家居消費市場來說,宜家門店的「射程」非常有限,加上物流成本等因素,對於「五環外」的人群,對於那些希望擁有高品質和性價比的三四五線城市的消費者而言,他們的選擇只能通過天貓、淘寶等電商平臺來網購。

而在新型城鎮化的結構性大環境下,終端下沉是時代賦予本土公司的「商業主旋律」。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上半年顧家家居新開店超400家,大力推進渠道下沉,尤其是填補三四線城市空白。

顯然,顧家的「突圍」之路就是到這些城市去開店,通過目前全球超過6000家線下門店,去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同時又可以通過線下門店往線上導流。

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大量非一線城市的門店,其增長速度遠超同業,在不少企業放棄重資產模式,改走輕資產模式的今天,為何顧家要逆向而行?

我給的答案是:「終端是家居行業永遠的壁壘,尤其當下沉渠道的價值越來越大的時候。」

舉個例子,2010年前後,幾乎所有的投資人和分析師,都認為中國電商行業已經大局已定,結果2015年冒出來一個拼多多,並且迅速站上C位,成為中國電商版圖的第三極。

顧家的模式,是類似於一個「天貓+拼多多」的突圍故事,擁有天貓的物流速度和產品品質,同時又下沉到這個「拼多多為王」的三四五線城市,這是一個極為中國式的零售創新,之前在手機市場上,譬如華為、OPPO、小米等廠商都驗證過的一條成功路徑。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顧家過去幾年在渠道上做的事情,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間依然逆市開店,就是去做一個「螞蟻雄兵」版的中國家居品牌,主要面向具有一定消費力和品質需求的消費人群,滿足這一人群的現實需求,而這些需求,正好又是市場的空白點。

而且不止是自建渠道,通過合作渠道,顧家的腳步也沒有停歇,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公司淨增門店410家至6486家,同時拓展百貨商場、百安居、蘇寧、商超等新渠道,進駐空白城市百餘個。

從商業競爭的邏輯來說,渠道和品牌商,往往是相愛相殺,不是朋友,那就是競爭對手。

顧家的渠道下沉則是儘可能地多交朋友。大賣場模式的宜家,做單一品類的顧家,原本就不是直接的競爭對手,而宜家是從北上廣深向省會城市進軍,顧家則是選擇了「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雙方更像是合作夥伴的關係,共同去服務對美好生活有需求的消費人群。

超過6000個線下渠道,就變成了品牌的傳播出口,也是各種品宣活動的出口,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這從剛剛結束的雙11活動中就可見一斑。

顯然,資本市場對於顧家的偏愛,其核心邏輯或許就在於這一點:終端致勝,用戶為本。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這都是商業上的定律,也被無數的商業故事所驗證。

沒有強大終端的品牌,就是無本之木,擁有強大終端的品牌,才能擁有足夠的話語權,雖然看上去這是一個笨拙的模式,初期的成本也會比較大,但是一旦布局完成,尤其是獲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和口碑,其乘數效應就體現出來了。

考慮到中國的海量人口和地區差異,用戶對家居產品的消費習慣,以及家居的配送、售後等流程,至少從目前來看,線上線下並舉,大力發展線下的布局,依然是一條必須走的道路,而且一定要比競爭對手速度走的更快、範圍更廣。

對於一家從事家具製造的公司,要完成從製造廠商到品牌商的跨越,渠道是必須邁過的一道坎,而擁有了強渠道的一個品牌商,才能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和跟大賣場的議價權,這在中國家電行業已經驗證過無數次。

而在國家大力發展「雙循環」戰略的今天,對於那些擁有優質產品、強大渠道、品牌口碑和創新力的公司,更是一個加速發展的催化劑。

在終端下重注的背後,是顧家從「製造型廠商」向「消費型品牌」轉型的底層邏輯

這幾年新零售的概念很火,包括常說的人、貨、場,以及線下、線上的融合,還有供應鏈的數位化,但是假如把這些都抽象化,從品牌傳播和用戶黏性的角度,其實新零售的本質,就是在數位化時代如何售賣不同圈層理想的生活方式。

所以,正在做新零售的企業,以及想在新零售產業鏈中分一杯羹的創業者,需要想清楚一個問題,什麼是數字時代的理想生活方式?在這個過程中你又能做什麼?想清楚這個問題,會少走不少的彎路。

比如,宜家售賣的也不只是家居產品,也不只是性價比,通過產品的排列組合,本質上售賣的是一種理想化的生活場景,所以在宜家你可以躺著、吃著、逛著。而中國的企業,還普遍把售賣產品停留在功能性和性價比上,距離售賣生活方式的差距還很大。

舉個例子,小鎮青年的理想生活方式,和一線城市剛畢業的大學生希望的生活方式,那是不同的,但是兩者又有共同點,而宜家、蘋果這樣的品牌,就是能抓住大部分消費者對於理想生活方式的共同痛點。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本土企業如何向全世界的消費者售賣理想的生活方式,將是真正意義上的核心問題,而家電、通信等行業的經驗表明,收購是一個性價比較高的選擇。

比如面向海外市場,顧家收購國內外知名家具品牌義大利Natuzzi、德國ROLF BENZ、美式家具品牌「寬邸」、出口床墊品牌「Delandis 璽堡」,組成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的產品矩陣。

在國內,顧家也通過打造類似的品牌矩陣,再以網際網路化的傳播手段,如籤約超模,冠名雙11晚會等,來抓住儘可能多的消費人群,從而傳達一種「理想生活方式」的態度。

事實上,不僅是顧家,幾乎所有從製造起家的傳統企業,選擇的往往是這樣的路徑,但是這條路其實並不好走,核心的難題在於如何突破「創新的陷阱」。

形成創新陷阱的因素是多元的,既具有環境制約的客觀因素,又有經營層指導思想的主觀因素;既具有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同時也包括可控的內部因素。

比如,中國網際網路的網紅品牌,很少有能火過五年的,經常是「後浪一來前浪就死在沙灘上」,這裡面有基因的因素,也有現實的顧慮。

用一句流行的話,這通常意味著「顛覆式」創新,管理者需要對創新擁有極高的容錯度,而這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尤其是有財報壓力的上市公司,恰恰是最大的難點之一。

從一個企業的生命周期而言,正如人生的階段,最應該創新卻又最難創新的階段,恰恰是成熟期的中年階段,過去不少明星公司因此直接衰落到谷底,就是反面教材。

參考海外企業的成功經驗,對於正在轉型路上的傳統企業而言,考慮引入外部的資源,通過內部孵化和外部資本以及創新資源的匯聚,在不影響主業的情況下,催生出更多的「新物種」,激活企業的第二曲線,或許是投入產出比較高的一種方式。

在「雙循環」的催化下,具有比較優勢的中國企業一定在全球範圍的產業版圖裡佔據一席之地。

我始終認為,雙循環不是應對疫情衝擊的權宜之計,而是真正去調整經濟結構,重構傳統的生產、物流與終端銷售環節,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具有成本比較優勢和「大消費市場」的傳統產業和龍頭公司,將會扮演產業真正的核心角色,正如顧家家居現在正在經歷的那樣,這也是我一再強調中國未來還有機會誕生「100個茅臺」的道理所在。

用一句話來解釋雙循環,就是「擴大內需、穩定外需、國產替代、走向價值鏈的上遊」,讓優質的中國製造不僅惠及全球,更應該惠及中國自己的消費者。不僅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消費人群,也包括了中西部等目前尚不發達的地區的消費人群。

以人民幣與美元平均匯率換算,2019年中國和美國的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 41.2 萬億元和 42.9 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和美國的消費市場總體量差距正逐年縮小,完全可以樂觀預見:「雙循環」下可供挖掘的消費潛力,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回到國內市場,雙循環帶來的直接機會,就是大消費的概念,包括「消費升級」、「城鄉融合發展」、「美麗鄉村」,以及中西部地區崛起等結構性機遇,這背後是中國經濟增長所帶來巨大的購買力和市場潛力。

我將未來消費市場結構的轉型總結為三個類別:

1、由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消費升級

2、由物質型消費向服務型消費升級

3、由傳統消費向新興消費升級

未來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定會繼續穩步上行,而中產階級群體對消費提出更高需求、社會撫養比上行對醫療、養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些要素都有望為經濟「內循環」提供新的驅動動能。

簡而言之,中國正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市場,也是最具購買力和創新力的消費市場。誰抓住了這個市場的機遇,誰就贏得了未來。

舉一個代表性的案例,在拼多多之前,電商市場被認為是「雙寡頭」格局已定,城市「五環」外的消費市場對於電商大局無關緊要,這一塊消費人群普遍被認為是沒有購買力和消費力,但是恰恰是這個被忽視的市場,讓拼多多兩年內漲了近10倍,僅過去半年就上漲了接近5倍,公司市值超過1700億美元,如果按市值計算,拼多多超越了京東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

過去說人多力量大,我相信,中國市場不會只有一個拼多多,在垂直行業裡,還會有大量的機會,14億人口的「吃穿住行用」依然是亟待開發的金礦。

回到顧家家居所在的家居行業,其堅持的多品牌並行路線,組成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的品牌矩陣,涵蓋了不同圈層的終端消費者。

隨著國家大力推進相關政策的落實,無論是小鎮青年創業、棚戶區改造,還是農民進城,以及美麗鄉村,這些對於家居產業都是確定性較大的利好,而且國家一再強調堅持「房住不炒」,在一個較為理性的房價預期下,首次購房人群的壓力相對來說會減小,而購買力則有望轉向那些原本單品售價較高的家具類產品,比如中高端沙發等,其市場銷售前景也就會更為樂觀。

顯然,無論是對於企業家,還是創業者,或者投資人,在可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消費」都是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價值聚合地。

相關焦點

  • 顧家家居在終端下重注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大產業觀
    然而,顧家家居在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實現了正增長。如果拋開市值、財務指標這些專業人士看的數據,從商業的底層邏輯上來看顧家家居,其最大的啟示應該就是戰略路徑的選擇:敢於率先打破傳統家具行業模式,花費巨大資源打造新家具零售圈,注重消費者的美好生活體驗,從而探索出一條符合自身特點的「大零售」路徑。沒有傳統的產業,只有傳統的公司。
  • 顧家家居在終端下重注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 大產業觀-地產頻道-北方網
    如果拋開市值、財務指標這些專業人士看的數據,從商業的底層邏輯上來看顧家家居,其最大的啟示應該就是戰略路徑的選擇:敢於率先打破傳統家具行業模式,花費巨大資源打造新家具零售圈,注重消費者的美好生活體驗,從而探索出一條符合自身特點的「大零售」路徑。沒有傳統的產業,只有傳統的公司。
  • 麥子禾:顧家家居之變,家居行業的風向標!
    第三個五年(2011-2015年),是精耕細作的五年,大環境來看,是家居建材行業的黃金五年。在這五年裡,顧家家居引進了職業經理人李東來團隊,市場層面進一步下沉,代理功能沙發,拓展布藝沙發,推出軟床和床墊,加強服務,業務範圍還在軟體家居領域。
  • 麥子禾:顧家家居產品家居化,渠道零售化,推廣多元化升級淺析!
    1+N+X的中1是打造大店,打造大店是顧家顧家實行大家居戰略的重要手段,顧家家居的大店重要包括顧家生活館、軟體定製融合店和三級市場大店三種店態,其中生活館涵蓋成品家具、定製家具、配套家具以及小家電等多品類。軟體融合店以空間設計為主,空間涵蓋客廳、臥室、餐廳;三級市場大店則是針對三線城市租金成本低的特點推出的大家居店。
  • 汽車後市場行業底層邏輯是什麼?終端門店知道它才能熬過寒冬!
    一、汽車後市場行業底層邏輯大環境在變,但行業的底層邏輯不變。汽車後市場很大,很複雜,但有一個底層邏輯是永遠不變的:即託起整個汽車後市場大盤子的,是誰?——是千千萬萬的車主。二、外部視角——身處當下,躬身入局當下的大環境,你我都無力改變,我們能做的只有改變自己。這一個多月來,有一些老闆改頭換面重做了店面裝修和布局,同時也有很多行業內的朋友做了深度思考和思維升級,從著急、發愁、憂慮中找到一絲寧靜和出路。
  • 歐派家居和顧家家居有望成長為千億市值大企業
    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社區團購讓資本巨頭紛紛砸錢養韭菜,各種搶人策略層出不窮,可是有一條萬億級的賽道,卻很少有人關注——家居行業。貝殼投研發現,目前我國家居行業呈現出: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的特徵,2019年行業內規模以上的企業數量近6500家,還未有千億規模的企業,企業集中度低,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麥子禾:敏華控股「芝華仕」VS顧家家居對標分析!
    兩者都從沙發走向了軟體家居,進而發力家居產品;兩者都在國外建設基地,應對貿易摩擦;兩者都選擇了職業經理人經營;兩者都強調大賣場合作和渠道下沉。顧家家居選擇了皮質沙發,皮質沙發容易在國內市場拓展,也便於發展經銷商拓展終端數量,有了這些終端資源,進行品類延展成為了必經之路,於是有了顧家床墊和睡眠中心,所以就開啟了適度橫向多元化。
  • 顧家陳超:助推5000家門店導購轉型「家居顧問」,設計圈是重要工具|...
    星核獎金牌經理人:陳超顧家家居探索終端服務的「導購設計化」,改變傳統軟裝「賣單品,靠話術」的現狀,讓每一個導購都運用好設計的價值。如何改變傳統導購的營銷習慣,同時為終端提供子彈?顧家與酷家樂共創設計圈生態,提升終端導購與設計師粘性。憑藉以上成績,顧家家居設計支持專家陳超贏得【酷家樂星核獎金牌經理人】稱號。
  • 顧家家居屬於什麼檔次?為啥賣那麼貴?
    您知道顧家家居嗎?顧家家居的產品檔次高不高?是屬於什麼檔次的品牌呢?今天蜜罐蟻裝修網小編給大家介紹下顧家家居相關品牌信息。一、顧家家居品牌介紹顧家家居是國內知名家居品牌,也是國內A股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主要是做沙發產品起家,後來拓展到客餐廳家居、臥室家居等等產品。顧家家居擁有4500多個品牌專賣店,旗下的產品有顧家工藝沙發、睡眠中心、顧家床墊、顧家布藝、顧家功能、全屋定製六大系列。
  • 顧家家居全屋定製 | 走進意式輕奢新生活
    3月26日,享有「亞洲建材第一展」之美譽的中國建博會(上海)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開幕,現場匯聚了建材行業的各大品牌,可謂是家居行業的一大盛會。顧家家居全屋定製攜意式新品博洛納系列驚豔亮相,打造輕奢高品質生活。
  • 新浪直播|顧家家居重磅出擊 併購班爾奇開啟全屋生活家居新徵程
    2018年1月18日,顧家家居併購全屋定製創新典範班爾奇家具的籤約儀式在上海隆重舉行,顧家家居代表及班爾奇家具(上海)有限公司代表出席籤約儀式。新浪家居直擊一線,為您帶來現場直播!據悉,顧家家居的產品已從沙發,延伸到床、床墊、實木、定製家居等領域的設計生產與銷售。
  • 疫情之下展現企業能力,顧家家居戰略升級
    在疫情影響之下,企業現金流顯得尤為重要,顧家家居充沛的現金流,保障了公司疫情下的經營和發展。傳統沙發業務穩健增長,床類產品業務發展亮眼。從年報中看到,公司沙發業務營收58.31億元,較上年增長13.35%;床類產品業務營收19.52億元,較上年增長72.51%。床類產品業務目前是顧家家居第二大業務,佔營收比例17.18%。
  • 終止收購喜臨門 顧家家居床墊短板難補
    6個月前,滿世界都在為顧家家居收購喜臨門上演A吃A歡呼時,北京商報刊發《13.8億收購喜臨門 顧家家居面臨三重考驗》的冷思考;6個月後,顧家家居、喜臨門雙雙發布公告,給這場震撼家居行業的A吃A按下停止鍵,恰好印證了當時北京商報記者的猜測。2019年4月14日,顧家家居收購喜臨門正式終止,其中的內情到底是什麼?顧家家居床墊短板又該找誰補?
  • 責任感爆棚,顧家家居獲新浪樂居三大獎項認可_綜合_江西網絡廣播...
    顧家家居不僅聯動全國200多位顧家家居的高管,以及各大物業賣場的領導,一起為用戶上門提供清洗、保養服務,還在原有「沙發修養十步曲」的基礎上,升級為「家居修養21步」,重新定義全屋軟體家居修養的標準,明確從用戶申請到服務回訪的全流程服務標準,保障用戶的優質體驗。
  • 顧家家居海內外布局構築品牌硬核,為何中長期持續看好公司的競爭力?
    科技自媒體 / 莊帥自2018年開始,顧家家居就加大了「出海」力度,先後完成了對義大利家居品牌Natuzzi、德國品牌Rolf Benz、澳大利亞家具品牌Nick Scali的收購。雖然去年將Nick Scali的股份出售,但顧家並沒有放慢「出海」步伐。
  • 顧家家居沙發的質量如何 顧家家居沙發的保養技巧
    今天,PChouse將為大家帶來一款知名的沙發品牌——顧家家居沙發,與大家一起研究顧家家居的沙發質量如何,一起來了解顧家家居沙發的保養技巧。 一、顧家家居沙發的質量如何 1、十年致力於研究沙發 顧家家具從第一臺家具開始,在十餘年間一直致力於對沙發的研究。生產沙發的系列是多種多樣的,讓人們的選擇餘地很多。
  • 顧家家居全屋定製 2019 年合作夥伴大會圓滿結束!
    如何告別曲折 2019年,迎接未來艱難三年,是每個家居從業者都在尋找的答案。顧家家居全屋定製發布的關於未來三年的戰略規劃中提到,目前重點不是選擇未來要做什麼,而是現在做什麼才能走向未來。(圖片來源於顧家家居)智能化製造新基地全新工業 4.0 製造模式此次大會上,顧家家居全屋定製正式公布位於杭州市大江東產業園的華東新基地已投入建設
  • 躺平設計家重構家居零售,家居數位化時代已經來臨
    一、3D購物重構家居電商痛點長期以來,家裝行業的線上滲透率不到10%。「重體驗」、「重線下」、「非標品」等行業特性成為制約家裝電商的難點。消費者網購家具時,只能靠想像,商品尺寸不符、風格不搭等一直是痛點。再加上,多數企業只是將網際網路當成獲客的手段和工具,所以線上獲客效率是極低的。
  • 營銷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那就要先探究營銷本身的底層邏輯到底是什麼?只有真的研究透徹了,才能更好的針對自身做好營銷工作。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營銷的底層邏輯到底是哪些內容。第一、任何行業想要做好營銷工作首先就是找到自己的目標群體,不要妄想任何人都可能是你的客戶。因為除了在市中心的小賣部這樣的超級流量入口之外,大部分都是固定的消費人群,所以我們需要精準地把這些客群提取出來。
  • 「梗」流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梗流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在進入正文之前,咱們先做個小測試。 你知道奧利給、一起爬山吧、腳趾摳出三室兩廳、茶藝大師是什麼意思嗎?你是否知道他們的出處?如果你都能答上來,恭喜你成為網絡衝浪十級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