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豬難下沉-虎嗅網

2020-12-14 虎嗅APP


滴滴之於「TMD」,就像現在的百度之於「BAT」。


它的老對手們似乎已經將其甩開一個身位——美團已經一腳踏入兩千億美元俱樂部,曾經稍顯沉寂的打車業務也開始重啟;字節跳動已經孵化出抖音和西瓜視頻兩個爆款流量產品,成為老一代網際網路大佬們的頭號勁敵。


滴滴不甘於人後。無論是今年4月提出的三年發展藍圖,還是將垂直業務拆分成青菜拼車、快的新出租、推出貨運業務,滴滴都試圖繼續向外界傳遞一個美好的網約車故事。


但與此同時,關於滴滴業務缺乏成長性的質疑卻從未停止,尤其是最近疑似「翻車」的花小豬。


花小豬從今年3月開始試運營,剛出現時外界揣測頗多,直到7月滴滴才正式官宣花小豬為旗下子品牌,主打「一口價」,瞄準年輕群體。


但很快,滴滴就在多地因為「不具備網約車運營資質」「司機和營運車輛不合規」等問題被約談。


花小豬被用以收割下沉市場流量的意圖明顯,用補貼砸市場也是慣用套路了。


唯一值得商榷的是,明知不合規,為何還要冒險上路?花小豬的出現,是真圖下沉市場的紅利,還是為掩蓋部分不合規業務的「掩耳盜鈴」之舉?


1. 花小豬變「接盤俠」?


3月初花小豬剛上線時還頗為神秘,滴滴也並未向外界透露和子品牌的關係。


但兩者的關聯很快被扒出。花小豬的企業運營主體是「北京鴻易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法人趙意波被傳為滴滴副總裁。此後該公司收購了「遼寧途途網約車運營服務有限公司」,從而獲得了全國多地的網約車經營牌照,撕開了三線以下城市入口,外界稱之為「買殼」。


然而在產品上線後,花小豬卻再次因合規問題接連被天津、深圳、青島、南京等多地交通部門約談。

8月18日,「青島交通運輸」官方發布微博表示,經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調查,「花小豬打車」平臺未在青島市取得網絡預約計程車經營許可,不具備網約車經營資質。


而違規的遠不止企業本身。


時間倒流回2016年,彼時滴滴和快的交戰正酣,為搶佔市場一些黑車也加入了平臺運力造成安全隱患,於是《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應運而生,即「網約車新政」。


該政策規定,網約車企業要在某地合規運營,除需在當地獲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司機還要考取《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司機駕駛車輛也需獲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下稱「雙證」)。


新政出臺後,給滴滴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運力驟減,而作為勞動密集型的網約車行業,網約車平臺的運力不足也意味著營收縮水。


在網約車市場上,滴滴在規模上已然是老大哥。如果說合規仍是一直懸在滴滴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的話,花小豬的出現顯然能夠抵擋一陣子彈。


近日,南京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認定「花小豬打車」平臺涉嫌給無資質的車輛和人員派單,並在8月19日向花小豬的運營主體郵寄出了《限期接受調查通知書》。


「子彈財經」在花小豬司機端試圖註冊成為司機時,平臺表示將讀取滴滴車主APP中的人車信息用於註冊,而滴滴對於司機是否具備「雙證」的要求因城市而異,並未做明確要求。


(圖/花小豬APP )


此外,一位滴滴專車司機曾告訴「子彈財經」,滴滴違規司機和車輛被處罰後,平臺會視情況對罰款進行「處理」或「報銷」。


換言之,在合規和運力之間,滴滴都在尋求一種微妙的平衡。而花小豬被多地約談,則更像是一種佐證——有分析人士認為,滴滴似乎把不合規的司機和車輛都「劃」給花小豬了。


2. 「一口價」惹眾怒


 花小豬的營銷策略也一度讓人以為回到了當年燒錢補貼的黃金時代。唯一不同的是,它採用了時下更流行的社交玩法。


新註冊用戶除了8折「新人折扣券」「新人立減券」之外,每邀請1名好友可得10元現金,邀請3名好友助力,就可以獲得5折優惠券。


在司機端,拉新的補貼力度也不小——每邀請一位司機完成首單,可得10元現金;每邀請一位乘客註冊花小豬,最高可得6元現金。


(圖/花小豬APP)


對於價格敏感性消費者來說,花小豬的確很有吸引力。


9月5日,「子彈財經」通過滴滴打車從北五環到望京區域,快車和優享的價格預估分別為30和32元,且價格會根據行駛路線和時間略有浮動;而同樣距離花小豬一口價通過新手券抵扣後僅為16元。


( 左:花小豬APP,右:滴滴APP)


不過,低價也引發了一波小小的「薅豬毛」風潮:比如在QQ裡以「花小豬」為關鍵詞進行搜索隨處可見優惠券領取群。


「薅羊毛」的本質是薅了就走,而隨著花小豬知名度和用戶量的提升,高補貼下的「糖衣炮彈」也被逐漸撕下。


首先是司機大呼上當。


根據花小豬平臺描述,「一口價」是以預估裡程及時長、並按照計價規則,計算預估價為基準,再根據供需等因素做一定幅度內調整的價格。其中,裡程費、時長費合計補足基礎費時,直接按基礎費計費。


這就意味著,用戶下完單後根據路程平臺就會給出全程價格,無論司機是否繞路、路況是否擁堵都不會影響起初的價格。


多位受訪司機都表示,花小豬的客單價低,如果一堵車很可能連油錢也賺不回來。


同時,平臺不完善的機制也可能進一步激化司乘矛盾。


由於花小豬沒有類似滴滴的墊付功能,乘客在行程結束後如未付款,司機就拿不到訂單收益。


部分司機因擔心乘客坐「霸王車」會讓乘客先行付費,而這又會引發普通乘客的不滿。


此外,乘客的不滿還集中在車況差、司機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平臺缺乏投訴機制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花小豬吸引司機的一個關鍵點就在於「接單自由」,即相比滴滴司機被派單,花小豬司機每天有3次拒單機會,這或許是給乘客造成不良體驗的根源之一。


在社交平臺上,關於花小豬打車的吐槽帖子有不少,甚至有乘客表示在使用花小豬時,被司機要求脫離平臺線下交易,「我們是非法經營,你先把訂單取消,到目的地你再給我付現金。


(圖/微博截圖 )


3、滴滴的新野望


花小豬推出後,子品牌和滴滴主業務「左右互搏」的評論一直不絕於耳。


一方面,花小豬最開始在低線城市試水,隨後也開始向青島、北京等一二線城市進攻,城市布局的界限開始模糊;另一方面,花小豬雖然主打年輕客戶,但低價總能吸引來其它打車群體,和滴滴主要用戶群的重合度也越來越高。


「左右互搏」看似難以理解,但其本質上都是滴滴的防禦動作。


從滴滴獨立出青菜拼車、重啟快的新出租,就能看出平臺對網約車垂直細分市場的野心——「如果下沉市場上必須有人站出來挑戰滴滴,那麼滴滴希望這個人是自己。」有評論如是說。


瞄準下沉市場的另一層用意,則是尋找新的市場增量。


自從2018年順風車事件後,滴滴瞬間陷入風暴眼中,順風車業務更是停擺超400天,而順風車正是滴滴最賺錢的業務。《2019年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滴滴順風車無限期下線前,曾一度實現單均盈利。


而網約車行業整體增速也在放緩。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受宏觀經濟下行、行業整治規範等因素影響,我國網約車行業的市場規模增速放緩——2019年,我國網約車行業的市場規模達3044.1億元,同比增長3.42%,遠低於前幾年的高速挺進。


(圖/前瞻產業研究院 )


市場天花板之下,「現金牛」業務又被迫下線,下沉市場的紅利開始顯得格外搶眼。


易觀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6月,中國網約車市場滴滴出行、首汽約車、曹操出行三家頭部平臺用戶中,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用戶佔比分別為16%、5%、5%。很顯然,下沉市場將是網約車的一片新藍海。


從市場份額看,雖然滴滴穩坐老大,但仍然不能忽略對手們的默默蠶食、甚至是輕微的試探。


以高德為代表的平臺方開放了聚合模式,接入第三方運力,車企也早已聞風而動,2019年廣汽集團、一汽集團等近十家汽車企業也相繼推出網約車服務。曹操專車等更是虎視眈眈,甚至主打計程車、順風車業務的嘀嗒出行最近也傳來計劃上市的消息。


更重要的是,今年以來滴滴的一連串動作似乎也暗示了資本的焦慮——做大估值、資本解套,或成為滴滴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比起老對手美團,滴滴的估值也已經一降再降。天眼查數據顯示,滴滴出行上輪融資發生在去年7月,融資金額為6億美元,彼時企業估值接近600億美元。而近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滴滴出行位列第三,價值3700億人民幣,約合542億美元。


當前,滴滴推出花小豬也普遍被認為是出於提升估值的作用,但是營銷補貼、打價格戰的後果已經太清楚了——唯有犧牲盈利才能換取規模。


回首「TMD」往事,昔日風光總令人無限唏噓。而未來滴滴能安否?尚未可知。

相關焦點

  • 滴滴全資入股 「花小豬」搶佔下沉市場
    投中新消費9月11日訊 近日,滴滴出行經營主體,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100%入股網約車平臺花小豬經營主體北京鴻易博科技有限公司。此前關於「花小豬是滴滴搶佔下沉市場推出的新馬甲品牌」的傳聞被證實。與此同時,社交平臺上有滴滴司機表示擔心,因為花小豬出現可能導致滴滴司機日均接單量減少,收入下降。投中網對此採訪了滴滴出行,滴滴方面表示,花小豬是滴滴自己推出的一個新品牌,滴滴司機可以在花小豬接單,增加收入。
  • 「0188」目標鞭策不停,滴滴上線「花小豬」瞄準下沉市場
    (觀察者網 文/盧思葉 編輯/莊怡) 瞄準下沉市場的不止有電商,還有出行行業巨頭——滴滴。7月22日,滴滴出行官方宣布,網約車新業務「花小豬打車」即將上線,定位年輕用戶市場。花小豬表示,用戶可以通過完成多種簡單任務如籤到、推薦領取獎勵,將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為用戶節省出行成本。滴滴表示,花小豬的「小豬存錢罐」的視覺形象,寓意「省錢就是存錢」今年3月開始,花小豬在貴州遵義、山東臨沂等下沉城市測試運營,主打「便宜「一口價。
  • 「滴滴一單、花小豬幾十單」?自我革命背後,下沉市場並非滴滴...
    下沉市場在電商領域已經被拼多多驗證成功,但在其他領域卻鮮有突破。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滴滴借花小豬撬開了一角,但以出行為代表的 「服務下沉」能像拼多多的 「消費下沉」一樣容易嗎?在宣傳材料裡,花小豬是一個面向年輕市場的產品,從目前開啟運營的城市來看,臨沂、遵義、盤錦等城市可歸類於下沉市場。這是很多網約車平臺都不看好的市場。單就訂單量少、客單價低這兩點就足以讓許多平臺望而卻步。而花小豬卻做得風生水起,大有效仿拼多多在下沉市場 「攻城略地」之勢。
  • 滴滴為什麼還要做個打車軟體:試圖用花小豬盤活下沉市場
    10月30日,花小豬打車開放日上,滴滴正式對外公布花小豬的核心團隊及運營打法。花小豬是滴滴7月推出的新打車軟體,以一口價模式為核心,每單平均比滴滴價格低10%~15%,主攻價格敏感度高的年輕用戶。坦白說,在花小豬上線之日起,就註定要不斷經歷內部與外部環境的考驗。比如,在部分地區,有滴滴司機表示,有無證網約車司機在花小豬上接單而導致合規司機單量、收入下降,因此花小豬遭遇了部分滴滴司機的抵制。那麼,當乘客側由於補貼獲得了優惠,那成本會不會轉嫁到了司機端?
  • 滴滴司機們青睞「花小豬」!為何用戶們對花小豬一片吐槽?
    雖然滴滴出行佔據了網約車的制高點,但滴滴並沒有「掉以輕心」,今年7月份,滴滴出行推出了「花小豬」,將原來基本呈現出寡頭的市場局面再次攪動。那麼問題來了,滴滴出行已經是國內網約車的霸主了,為什麼又要推出「花小豬」這款產品呢?我們不妨來簡單的分析一下!滴滴的下沉夢?
  • 花小豬與滴滴互通數據,花小豬和快車要打起來了?
    上半年,花小豬橫空出世,憑藉著多福利的運營模式贏得眾多司機師傅加入,這隻豬也逐漸成為網約車司機的「香餑餑」。 花小豬是誰?花小豬是滴滴餵養出來的補貼豬,和滴滴都在小桔科技旗下,最近,花小豬和滴滴後臺數據打通,網約車司機可以在滴滴上看到花小豬的數據,一旦在其中一平臺違規,另一平臺也會禁止運營。
  • 打車軟體花小豬好還是滴滴好 其實花小豬只是「青春版」滴滴
    先說結論:從運力側看花小豬沒有意義,重走一遍老路,補貼熟悉的味道。花小豬目前來看目的比較明確:多品牌戰略,分擔主品牌壓力,應對來自高德、美團流量系,以及首約、曹操、T3這種運力系挑戰者。低線市場用低價掃一波用戶,發揮社交關係,打造一個打車領域的拼多多。
  • IPO迫在眉睫 滴滴推花小豬另有深意?
    而在今年3月開始,花小豬就已經在貴州遵義、山東臨沂等地測試運營。由於花小豬選擇在四五線市場開城,有不少人猜測,滴滴可能要進攻下沉市場。   但此前,網約車平臺在下沉市場的試水都不夠成功。花小豬,更大的可能,是滴滴為了應對合規監管、迎接新戰役而打造的馬甲。
  • 「花小豬」的去向會如何?
    最近朋友圈盛行一款打車軟體「花小豬」,邀請一個新用戶登錄就可以獲得2元,這款軟體瞬間佔據各大應用商城的榜單,這款軟體實際上是滴滴公司的親兒子,堪比滴滴般「拼多多」,拼多多的迅速崛起,背後是持續大量的補貼,「花小豬」的瘋狂增長,實則也是瘋狂的補貼,那麼「花小豬」背後又該何去何從。
  • 店寶寶:花小豬為什麼這麼便宜
    7月22日,滴滴全新品牌出新產品「花小豬打車」宣布推出。這可能是一款非常接地氣的打車軟體。 之前,花小豬在兩個三四線城市測試運營,讓外界認為他是一款只針對下沉市場的產品。但在花小豬的策略裡,下沉市場並非所有目標,只是目標市場之一,但確實非常重要。 打車僅需幾毛錢,花小豬上線伊始,就被稱為打車界的「拼多多」。
  • 花小豬,真正的對手是誰?
    反而國內佔領下沉市場是最有希望實現的,滴滴總裁柳青日前表示,未來出行的滲透率不會低於電商,然而電商目前國內的滲透率高達37%,從3%到37%,說明存在多麼龐大的一個基數。於是乎今天的主角登場——花小豬。
  • 花小豬:打開網約車新增量的秘密武器
    7月22日,滴滴全新品牌出新產品「花小豬打車」宣布推出。這可能是一款非常接地氣的打車軟體。之前,花小豬在兩個三四線城市測試運營,讓外界認為他是一款只針對下沉市場的產品。但在花小豬的策略裡,下沉市場並非所有目標,只是目標市場之一,但確實非常重要。
  • 花小豬難心安:「叫停」套餐接連不斷,滴滴頂風作案成自然?
    又一地加入,「花小豬」面臨監管危機。9月7日,據大河報報導,鄭州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已在9月4日正式約談「花小豬」運營單位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滴滴公司」)鄭州分公司負責人,責令其停止運營,立即整改。據貝多財經了解,這已經是第7個叫停「花小豬」在管轄區運營的城市。
  • 百億投資花小豬,滴滴的資本局
    「16公裡花了9塊錢,而通常需要40元」、「大家幫我點一下,我好領紅包」……從17日起,北京、廣州等城市,越來越多的辦公室白領下載「花小豬」。「好像回到了幾千年的網約車大戰」,人們樂見花小豬衝擊著現有的網約車市場,享受著它帶來的實惠價格。
  • 花小豬如何成為打車版「拼多多」
    「花小豬」的logo是一隻踩著兩隻輪子的小豬存錢罐,公司方面稱,此寓意是「省錢就是存錢」。這款打車App的最大特點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實惠。「商業人物」在手機上對兩款打車app進行了測試,定位於「花小豬」最早進駐的城市貴州遵義,5公裡左右的距離,花小豬要比滴滴便宜一點。「花小豬」還引入社交玩法,邀請好友助力可得優惠券。
  • 滴滴推出新業務「花小豬」
    7月22日,滴滴官方宣布,推出網約車新業務花小豬。為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和體驗,在車輛和司機方面,花小豬只對現有滴滴註冊車輛和司機開放,且採取了和滴滴同樣的安全和合規標準。司機每天出車前需人臉識別,行程當中全程錄音,乘客可以在花小豬APP內進行行程分享、緊急求助及報警等操作。
  • 花小豬的「陰謀」與「陽謀」
    花小豬怎麼來的?11月初,花小豬舉行了其成立以來的首場媒體溝通會,在北京新街口的德雲社,滴滴總裁柳青和代言人郭麒麟也驚喜現身。外界最關心的問題是,滴滴為啥推出花小豬?和電商後生仔拼多多一樣,花小豬殺出紅海的方式很「狂野」——社交裂變和指數級鋪開的口耳相傳;戰略很「下沉」,農村包圍城市,最先試水的4座城市可見一斑,山東臨沂、貴州遵義、遼寧盤錦、遼寧阜新。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大紫大粉,吸人眼球的金色四腿小肥豬,非常朋克。
  • 網約車之花小豬打車紅砍價群
    7月22日,滴滴全新產品「花小豬計程車」上市。這可能是一個非常接地計程車軟體。 此前,花小豬曾在兩個三四線城市進行測試和運營,讓外界認為它是一款只針對下沉市場的產品。但在花小豬的策略中,下沉市場並不是所有的目標,只是目標市場之一,但確實非常重要。 坐計程車只需幾美分。
  • 「爆紅」的花小豬盯上90後
    在出行賽道上,花小豬打車正在俘獲越來越多年輕用戶的青睞,數據顯示,花小豬用戶中90後佔比超過六成,花小豬品牌正逐漸成為年輕客群的主要出行方式。今年3月,花小豬正式進軍網約車市場,憑藉低價、補貼等策略迅速佔領市場,有人表示花小豬是網約車版的拼多多,也有人不理解滴滴為何還要推出花小豬品牌。
  • 花小豬打車怎麼成為車主 花小豬註冊申請成為司機教程
    花小豬打車怎麼加入?花小豬打車app是新推出的打車軟體,也是滴滴旗下針對下沉市場所推出的,高額的福利補貼讓用戶群體越來越龐大,很多司機也想要加入進來,但是卻不知道具體的方法步驟,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順利的成為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