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6億轉售武漢中央商務區地塊與泛海「地產」紓困

2021-01-09 財經網

 泛海控股還在繼續「斷舍離」。

1月5日晚間,泛海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擬向武漢瑞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買方)出售武漢中央商務區不動產權證號為「鄂(2019)武漢市江漢不動產權第0008198號」宗地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資料顯示,上述地塊坐落於武漢市江漢區,為商服、住宅、公共設施、公共建築,土地使用權面積8.37萬平方米。

上述地塊的轉讓總價為30.66億元,接盤方為綠城。經初步測算,本次交易預計產生資產處置收益約12.51億元。

這是繼去年出售北京、上海項目及美國舊金山資產後,泛海控股再度出售旗下地產項目,但在泛海控股「斷舍離」的背後卻折射出其地產業務的逐步縮小與盈利能力下降、負債壓力等難題。

被擺上貨架的CBD地塊

過往宣示要投資千億的武漢中央商務區,是泛海控股最為核心的地產項目。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武漢中央商務項目於2001年立項,隔年,為開發上述項目,泛海控股等五家企業組建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來主導王家墩商務區投資、開發、建設和運營。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武漢中央商務區項目至今仍未全部完工。據泛海控股2020年中報顯示,該項目的總建築面積為414.29萬平方米,截至二季度末,項目剩餘可開發建築面積達到287.4萬平方米,佔比接近七成。

項目開發進度漫長、投入巨大,武漢中央商務區頻頻傳出轉讓的消息。

最近一次源於2019年,彼時,泛海控股分階段合共以79.5億元的總價受讓杭州陸金汀持有的武漢公司9.7447%股份。同年11月24日,最後一次股權轉讓完成,杭州陸金汀將不再持有武漢公司股份,後者將全部歸入泛海控股麾下。

當時,分析人士就曾提到,武漢CBD項目體量大、開發運營時間長,收回項目全部股權後,泛海控股能夠更便利去進行一些融資的動作,包括後續引入戰略投資者共同開發項目。

如今,武漢中央商務區部分項目被正式擺上的貨架。

1月5日,泛海控股透露,該公司擬出售武漢中央商務區一宗國有建設用地的使用權,該地塊的面積8.37萬平方米,包括機動車停車場用地、商業用地及居住用地。

公告透露,上述地塊的使用權由泛海控股於2007年9月取得,截至目前,標的地塊尚未報建,未進行開發建設。

此次交易對手方為綠地旗下的武漢瑞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暫定交易價款總額為30.66億元(含增值稅,稅率5%)。根據評估,擬轉讓資產市場價值評估結果為29.45億元,標的地塊的總計容建築面積暫計17.52萬平方米,每平米評估價格約為1.68萬元/平方米。

事實上,在這樁買賣當中,交易雙方都有各自的算盤。對於綠城而言,確實能以較低的成本拓展了武漢的優質土地。

從近期房企在武漢的拿地情況來看,2020年11月中旬,華潤置地以總價65.7億元拿下武漢江岸區一宗地塊,溢價率約52%,成交樓面地價3.06萬元/平方米。而華發則以74.69億元礄口區一宗地塊,樓面地價1.12萬元/平方米。

對比來看,此次綠地拿下的地塊位於武漢的CBD,地理位置相對而言更優越,1.68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的確並不算高。

熟悉武漢市場的分析人士提到,2020年,武漢江漢區的商品數均價大概在2萬元/平方米左右,中央商務區周邊價格在3-4萬元/平方米左右,從房價來倒推,綠城此次拿地算是撿漏了。

對於泛海控股而言,企業由資金需求,本次交易預計產生資產處置收益約12.51億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泛海的債務壓力。此外,項目處於未開發狀態,此時出售無異於降低了泛海控股在資金投入及沉澱方面的壓力。

大船轉舵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武漢中央商務區項目事關泛海控股轉型,更與其資金、財務局面密切相關。

2014年,泛海控股分別出資32.74億元、10億元收購民生證券約73%股權及民生信託25%股權,由此提出由單一的地產企業向涵蓋金融、房地產等業務的綜合性公司轉型。

隨後幾年,通過一系列的增資、收購動作,泛海控股已擁有民生證券、民生信託、亞太財險等核心金融平臺。

轉型金融業務的同時,這家企業亦不斷「去地產化」。

早在2018年,泛海控股擬通過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將境內外房地產業務整體剝離並置出上市公司,置入控股股東中國泛海及其下屬關聯方,同時將中國泛海及其下屬關聯方的金融資產置入上市公司。

按照當時的計劃,上述重組完成後,上市公司將不再經營房地產業務,同時受讓控股股東的優質金融資產以進一步完成轉型。但不久之後,重組計劃因資產規模大、業務結構複雜等原因遭到終止。

重組計劃未果,泛海控股欲通過出售地產項目來調整其業務結構。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2019年1月,泛海控股以125.53億元的價格出售旗下北京泛海國際項目1號地塊及上海董家渡項目100%權益予融創中國;隨後2020年3月,泛海控股再度轉讓美國舊金山First Street和Mission Street的相關境外資產,交易金額12億美元。

2020年,經過六年時間的調整,泛海控股的轉型效果已經初步顯現,年初,經監管層批准,泛海控股所處的行業分類正式由「房地產」行業變成了「金融業」。

與此同時,作為泛海控股的「傳統主業」,該公司的地產業務收入逐年下滑,2020 年上半年,泛海控股的金融板塊實現營業收入 51.60 億元,同比增長 25.55%,在公司營業收入中的比重接近 95%,同期,該公司房地產業務的收入僅為2.91億元,同比下降72.25%,佔總營收的比例僅為5.33%。

在分析人士看來,與前幾次類似,泛海控股此次轉讓武漢中央商務區項目部分地塊同樣是為了轉型。

事實上,出售項目是企業回籠資金最便捷的一種方式,這種買與賣的操作也是企業優化投資組合、換倉布局更好的資產與項目方式。

此外,財報透露,泛海控股過去五年無新增土地儲備,此次出售武漢項目部分地塊後,公司目前的總土地儲備主要為武漢、北京、瀋陽,以及境外美國、索諾馬地區的存量土儲,合計的總佔地面積488.59萬平方米。

「不排除泛海控股後續會繼續出售旗下地產項目」,分析人士預計。

「地產」紓困

小船怕風浪,大船轉彎難。

武漢中央商務區是泛海控股的核心地產業務,雖然項目拿地之初地價及其便宜,但泛海控股的「一二級聯動」開發模式、耗資巨大的基建工程、體量超大綜合體項目,均導致企業資金沉澱過多、項目進展緩慢,從而為泛海帶來的極大的極大的資金壓力。

傳統業務進展緩慢,新業務亦發展的不溫不火。

據悉,在泛海控股大力轉型金融業務的那些年,正值中國房地產行業調控收緊之時,受房地產政策影響,泛海控股的地產業務收入大幅下降,而公司持續加碼的金融業務卻沒能及時為泛海控股「造血」,泛海控股唯有通過發債、融資來緩解其財務壓力。

資本雪球越滾越大,泛海控股終究遇上了槓桿高企的難題,而出售項目成為泛海控股紓困的重要方式。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2019年,資產出售為泛海控股的債務帶來的直觀的改變,期末,泛海控股的有息負債合計為738.83億元,同比減少約33%,資產負債率亦從2018年底的86.60%降至81.39%。泛海控股在年報中也透露,資產負債率和負債規模的大幅下降源於年內出售北京、上海資產。

期內,泛海控股錄得短期借款166.6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61.74億元、短期應付帳款為53.47億元,短期債項合計481.88億元,而該公司期末的貨幣資金僅為183.75億元。

也就是說,儘管通過出售資金回籠了一部分資金,但泛海控股期末的在手現金仍不足以覆蓋其短期負債。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泛海控股的房地產銷售額大幅下滑,與此同時,因美國部門項目出售計提減值,該公司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 54.62 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8 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23.50%。

期內,泛海控股的短期借款為159億元,?應付票據及應付帳款為52.8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323.4億元,而公司的貨幣資金僅為204.6億元,按此計算,截至2020年中期,泛海控股的貨幣資金與短期債項,存在330.63億元的缺口。

此次出售武漢中央商務區的部分地塊,或許能夠短暫的舒緩泛海控股的債務難題,但從長遠來看,如果泛海控股無法提振業績、改善其債務結構,或許整個武漢CBD項目都將易主。

相關焦點

  • 泛海控股擬就上海董家渡項目6億信託融資期限延長3個月
    來源:觀點地產網7月16日,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表示,此前以上海董家渡項目10號地進行的融資即將到期,泛海控股擬就該筆融資進行展期。是次融資主體為泛海控股,本金6億元,融資期限延長3個月,以公司所屬北京泛海國際居住區2#、3#地塊(即留存物業)中的3#地塊8、9號樓提供抵押擔保,由泛海控股的控股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武漢公司」)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 武漢漢口泛海喜來登酒店榮膺「五星級旅遊飯店"
    武漢2016年12月1日電 /美通社/ -- 2016年11月30日,武漢漢口泛海喜來登榮膺五星級暨升級大酒店答謝酒會順利舉辦。湖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周正素主任為武漢漢口泛海喜來登大酒店正式授牌「五星級旅遊飯店」。
  • 東莞國際商務區「E05-02-1和2」地塊 公示
    點擊標題下「向上天際線」可快速關注項目概況東莞國際商務區該片區位於原控規的中央活力區中部,行政文化中心與南城總部基地之間,由三元路、東莞大道、環城路和宏圖路圍合600萬的開發面積規劃,超400米的城市地標,22公頃的中央公園,前期410億投資,十餘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引進,無一不揭示著東莞國際商務區之於東莞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分量之重。東莞國際商務區效果圖東莞國際商務區「一心、兩軸、一帶、四區」,形成大疏大密的空間形態。」
  • 濱江,107億!年度地王文暉三芒星地塊落定,成杭州純宅地總價之王
    從總價上來說,該地塊躋身成為杭州百億土地金榜單上的第3位,僅次於新鴻基江河匯綜合體的132.6億和信達中心的123.18億;同時,該地塊也是杭州史上總價最高的純宅地。
  • 中建七局地產集團斬獲蘇州崑山市主城核心區218畝優質地塊
    本報/網訊 12月21日,中建七局地產集團成功斬獲蘇州崑山市主城核心區218畝優質地塊。該項目是11月12日中建集團與蘇州市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後,中建七局在蘇落地的首個項目,也是地產集團獲取的首個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
  • 融創21.98億拿下青山濱江打包地 華景川首入武漢進軍東西湖
    6月18日,武漢9宗地塊揭牌,本次出讓地塊中包括時隔兩年起拍總價上漲2960萬再掛牌的南湖涉宅地,四新方島商住地塊以及青山濱江商務區武鋼南庫等多宗熱門地塊,除天河機場的商服地塊結果還未知曉外,其他8宗地塊悉數找到買家。
  • 站在天府CBD舞臺的中央 與世界地標為鄰
    最後採用抽籤方式,中海幸運抽中天府新區具有超高層建築規劃地塊。作為「四川大事,百年大計」的天府中央商務區,以世界級中央商務區為發展理念,布局總部經濟、會展博覽、國際交往和生態公園四大功能,未來將代表成都國際化形象的城市新中心。
  • 武漢中央商務區投資控股集團:主動出擊共築戰疫「同心圓」
    疫情就是命令,武漢中央商務區集團黨委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提高政治站位,以實際行動踐行國企擔當,「四線」出擊,構築「同心圓」,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積極奉獻。
  • 武漢7.91億成交兩宗商住地 華景川、順民地產落子
    原標題:武漢7.91億成交兩宗商住地 華景川、順民地產落子   6月18日,武漢9宗用地集中出讓,總面積39.77萬平方米,起拍總價56.94億元。
  • 五礦地產淨利9億港元創新高 資產負債率三連降加速轉型城市運營商
    近年來,五礦地產歸屬股東淨利潤實現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15-2019年,該公司歸屬公司股權持有人溢利分別為2.78億港元、5.12億港元、7.13億港元、9.35億港元以及9.43億港元,公司歸屬股東應佔溢利在去年達到近年來的新高。債務方面,2019年該公司資產負債率66.78%,相比2018年的68.66%有所下降。
  • 荔灣押寶白鵝潭中央商務區擴容,能不能翻身在此一舉!
    近日,廣州城鄉自然規劃局公布了白鵝潭沿江總部經濟帶(「白鵝潭中央商務區」)的最新規劃,規劃核心是白鵝潭中央商務區擴容了。在最新規劃中,白鵝潭中央商務區北至大坦沙、西至荔灣區界與花地河東至珠江,南至三枝鄉水道,規劃範圍面積約36平方公裡。
  • 領地控股擬全球發售2.5億股定價4.5-6港元
    融創出質泛海建設控股90億元股權予浦東發展銀行11月26日,樂居財經獲悉,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新增股權出質,出質股權標的企業為泛海建設控股有限公司,出質股權數額90億元,質權人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定支行。
  • 中公30億奪得北京昌平地塊 龍光15.61億拍下南寧前單價「地王」
    原標題:拿地周報丨中公30億奪得北京昌平地塊,龍光15.61億拍下南寧前單價「地王」
  • 泛海控股擬向合夥企業轉讓民生證券1.96億股 涉資不超3億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原標題:泛海控股擬向合夥企業轉讓民生證券1.96億股 涉資不超3億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12月22日,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控股股東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相關人員共同成立合夥企業
  • 後疫情時代武漢寫字樓報告:洪山區為1-8月搜索熱度Top 1
    9月15日,58同城、安居客發布《後疫情時代的武漢寫字樓市場報告》,數據顯示,截至8月搜索熱度已恢復至去年同期8成水平,洪山區為1-8月搜索熱度Top 1,新興商務區光谷迅速崛起,帶動寫字樓去化。四大商務區各具特色,新興商務區光谷區迅速崛起數據顯示,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譽的武漢,2019年GDP總量在全國城市排名第七,增速排名第六。此外,2019年武漢人口淨流入224萬,全國排名第八。武漢已然成為新一線城市中的佼佼者,經濟的發展與持續的人口流入,都為寫字樓需求的提升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 勇敢者遊戲:「泛海系」內房企美元債利差的套利交易
    這是3月份開啟一系列「抄底」後,泛海系又開始在市場上「買買買」。2020年以來,泛海系頻繁投資內房企美元債,僅一季度就在一級二級市場投資了票面價值達3.29億美元票據。3月至今,已累計斥資約8560萬美元購買中國恆大本金額總計1.03億美元美元債,折價約17%。
  • 中公30億奪得北京昌平地塊龍光15.61億拍下南寧前單價「地王」
    武漢188億掛出10宗地礄口區商住地起拍價近75億12月1日,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掛出10宗地塊,分別為P(2020)171號-180號,合計起拍價187.9億元,共有8宗涉宅地塊。地塊位於高新區科技城錦峰路東、科業路南,總出讓面積72263平方米,容積率2.0。南京82.1億出讓七宗地塊寶龍地產和中交地產拿地12月1日,南京主城區出讓7宗涉宅地塊,總起始價達到78.6億元。該七宗地塊的編號為NO.2020G87號地塊-93號地塊。
  • 這個高峰論壇上,荔灣一次性推介30宗地塊,白鵝潭商務區28宗!
    「白鵝潭商務區三年內將實施106個產業地塊的土地整備和開發。」今年11月10日,荔灣區委書記陳小華如是透露。     據悉,白鵝潭商務區的控規深化和土地整備工作有序推進,截至目前,沿江一線6個地塊成功出讓;省「三館合一」項目落戶白鵝潭中心地塊並啟動建設,華夏幸福等一批總部型企業進駐,新三板廣州服務基地升級為華南基地,廣信花地灣、
  • 泛海城市廣場,那麼好的位置,卻冷冷清清,不如漢陽永旺
    1.武漢泛海商務區裡面最有名氣的應該是灑水車,淮海路上的馬路從來沒有幹過2.評價的不錯,這個地方表面有檔次,但是非常不方便。3.的確,過早想吃個熱乾麵都沒有。8.我就住泛海,的確啊。感覺不如武昌漢街。9.泛海CBD除了房價高,道路暢通無阻,好像就沒有什麼優點了。10.住了好多外地人,一樓還有個婆婆竟然每天出去撿垃圾堆在樓房外面,沒覺得住那裡的人有多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