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雲原生優秀實踐:星環科技&運營商容器化大數據能力開放平臺

2021-01-09 星環科技

容器化

大數據能力開放平臺

此前,星環科技助力某運營商建設的容器化大數據能力開放平臺,獲得了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頒發的「雲原生十大優秀案例」。

該容器化大數據能力開放平臺可實現跨數據中心的異構計算資源管理和調度,構築了大數據及雲計算創新空間,賦能各類合作夥伴的應用孵化和創新探索。

目前已在某運營商40餘個省公司、子公司、創新基地投入使用,實現了全國1.2萬個生產任務的調度。同時,引入金融、電商、汽車、網際網路、房地產等十餘行業,60餘個合作夥伴,有效地探索了跨行業數據融合共享新模式。

案例背景

某運營商作為首家在集團公司層面進行混改的央企,在全球電信發展史上首創了「基礎通信+網際網路」的資本運營合作模式。其中支撐公眾、政企、創新業務的聯通IT系統在不斷的創新過程中經歷了集約化、雲化、網際網路化、平臺化生態化多個階段,雲原生的理念和技術,正是助力其IT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邁上一個個新臺階,實現將IT優勢轉換成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力量。

問題與需求

運營商依託龐大的客戶群以及終端設備,每天的數據增量可達上百TB甚至PB級別。面對如此龐大的數據資源,如何高效穩定的進行數據的採集、存儲、處理、分析成為運營商行業信息化建設部門普遍面臨的問題。

某運營商數據中心作為全域數據的匯聚和管理中心,雖然沉澱了海量的計算能力、存儲能力和數據能力,但是在IT架構統一、資源智能調度、最大化利用和能力共享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IT系統呈「豎井式」發展

運維難度大,跨系統協同困難

某運營商經過前幾年信息化建設的不斷迭代,IT架構呈現「多而散」的狀態。各個業務系統自建大數據處理平臺,數據中心有超過20個獨立的Hadoop集群。這種粗獷的發展模式從數據層面導致了很多「數據孤島」,跨業務部門數據整合困難;從技術層面導致了不同應用系統之間技術異構普遍存在,難以協同;從運維層面導致平臺運維難度加大,運維成本提升;從架構層面隨著業務需求不斷變化,會導致系統技術棧越來越龐大,數據流轉錯綜複雜,效率越來越低。

2. 資源管理不靈活

無法根據業務負載彈性伸縮

傳統大數據集群架構採用YARN進行資源管理,以隊列隔離的方式劃分資源,資源隔離程度低,無法根據業務實時負載進行動態伸縮,而且在業務高峰期,還存在資源爭搶嚴重問題,業務人員體驗較差。針對此問題,需要一種靈活性更強、粒度更細、隔離性更強的資源管理框架來進行統一資源管理,以快速適應靈活多變的業務負載。

3. 伺服器資源利用率普遍較低

傳統物理部署Hadoop平臺,集群之間都是獨立的,資源無法共享,導致在業務低峰時,伺服器資源無法被其他業務系統利用,使得整體資源利用率較低。針對此問題,需要通過DC/OS(Data Center Operating System)技術對伺服器資源進行統一管理,實現資源池化、資源共享。

4. 大數據能力共享困難,存在重複建設問題

某運營商總部有整體的伺服器資源,而在總部底下是各個省分公司和子公司,他們希望總部的平臺能夠為其提供一個具備大數據處理能力的租戶環境,這樣省分公司和子公司就可以在各自租戶上進行自身的數據加工和處理,不需要再自己籌資建設平臺。

然而某運營商早期在使用大數據技術時,大部分是物理部署Hadoop集群。這種架構本身不是基於雲平臺的模式設計,所以在多租戶管理、資源隔離、彈性伸縮等方面存在許多不足之處,無法很好的解決省分公司提出的能力共享問題。針對此問題,需要採用雲原生的思想和架構對現有IT系統進行重構,以達到能力共享,應用賦能的效果。

解決方案

星環科技綜合利用大數據、雲計算、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採用雲計算模式進行設計,從IaaS、PaaS、SaaS以及雲平臺運維等四個方面幫助某運營商建立基於容器雲的大數據能力開放平臺,並提供技術支持。

某運營商大數據能力開放平臺總體功能架構圖如下:

圖1:某運營商大數據能力開放平臺總體

其中IaaS層主要依託某運營商集團現有伺服器資源,為整個能力開放平臺建設提供物理資源支撐。

PaaS層按照功能定位又可以分為I-PaaS和 A-PaaS兩個模塊,I-PaaS層採用星環科技TDC容器雲技術框架,實現了對基礎設施層異構物理資源的池化管理,實現資源的按需申請,彈性伸縮。A-PaaS模塊面向不同的業務場景提供大數據服務、資料庫與中間件服務、集成工具服務和容器雲服務;在A-PaaS層的統一集成框架之上集成了豐富的PaaS能力組件,全部以容器化部署的方式運行在I-PaaS基礎平臺上。其中最典型的是容器化大數據組件。以數據倉庫服務為例,包含的核心大數據組件有星環科技的Inceptor、Hyperbase等。在進行容器化部署時,星環將每個組件都拆分成若干個可以獨立部署的服務,並保障各個組件可以靈活擴容/縮容,上線/下線,升級/降級。如將Inceptor拆分成InceptorServer、Executor和Metastore。SaaS層主要是各個租戶的業務應用,如經營分析系統、精準營銷系統、客戶畫像系統等;運維管理層主要對整個能力開放平臺提供雲管服務,包括租戶管理、日誌管理、監控管理、運營管理、工單系統以及安全管理等功能。

星環科技雲原生應用平臺能夠更好的支撐雲平臺多租戶的業務場景。如數據倉庫服務包含Inceptor、Hyperbase等核心組件,能夠全面整合各類數據,按照主題組織信息,構建商業智能核心;數據集市服務採用Inceptor、Holodesk、Hyperbase等核心組件,面向部門級業務,提供星型和雪花模型構建OLAP Cube,實現交互式分析以及自動化的報表應用構建;實時計算服務包含Slipstream、Hyperbase等核心組件,能夠對流式數據進行實時採集和實時處理,幫助企業構建在線實時應用,充分挖掘流數據價值;信息檢索服務包含New Search、Inceptor等核心組件,支持PB級別的高速全文檢索,提供高並發支持,以及欄位精確、模糊檢索和快速統計功能;數據挖掘服務利用Sophon Discover數據挖掘平臺提供數據清洗、數據分析挖掘、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模型管理,API部署,工作流調度等功能。

星環科技雲原生應用平臺

五點特性

1. 資源池化

通過統一資源管理層對所有物理資源進行池化管理,用戶對資源可以自助配置並自動化使用,實現資源按需申請。

2. 組建服務化

採用PaaS雲平臺的模式進行設計,將大數據組件、資料庫與中間件、數據集成工具、容器雲等以雲服務的方式開放給各個省分公司、子公司和集團業務部門。讓他們能夠更靈活、更快速的使用大數據能力,賦能一線數據生產。

3. 多租戶模式

平臺能夠很好的支持多租戶模式,實現租戶隔離,確保租戶間的數據安全。

4. 彈性伸縮

平臺採用更加靈活的資源管理框架,能夠實現資源的彈性伸縮,更好的適應不同場景下的業務負載,實現資源共享,提高整體資源利用率。

5. 可擴展

平臺的定位是要服務於整個集團,星環科技考慮到其未來多變的業務需求,以及物聯網、5G的興起,平臺要具有可擴展性。其中擴展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平臺規模可以線性擴展,不會因節點過大而帶來平臺穩定性問題,二是平臺所提供的PaaS能力可快速擴展,以快速支撐新的業務需求。

實施成效

某運營商藉助星環科技相關組件及前沿技術,實現了容器化大數據能力開放平臺的構建,實現了整體IT技術架構的容器化升級。主要實現以下應用效益:

1. 整體資源利用率提升60%

星環科技通過統一資源管理層對所有物理資源進行資源池化,實現了計算資源的按需申請,並可以根據某運營商的業務負載進行彈性伸縮,大大提升了資源的共享能力,提升了資源利用率,節約了IT成本。

2. 大數據服務交付時間由一周縮減至2小時

以往各個省分公司從向集團申請大數據資源到真正可以使用,需要大概一周左右的時間,現在通過星環科技將大數據組件服務化,整體申請時間縮短到2小時之內,大大提高了申請效率,而且整個流程完全自助,實現了平臺的網際網路化運營。

3. 開放大數據能力4大類,20餘種,數據產品1000餘個

星環科技幫助某運營商搭建的容器化大數據能力開放平臺實現了包括大數據處理、關係型資料庫、列式資料庫、KV、雲服務等主流計算框架、資料庫、應用組件的一體化開放。完成數據開放API 100餘個,開放標籤數據4000餘項,範圍涉及身份認證、徵信、位置、喜好、旅遊、交通、防欺詐等領域;提供標準化數據產品1000餘個,每日支撐省分約2000個數據調度任務,每日處理數據吞吐量超過200億條,日維護存儲量達PB級。支撐租戶30000個容器服務實例,對10億個事件的跟蹤分析,迅速定位應用瓶頸根源。

圖2:某運營商大數據能力開放平臺監控

4. 對內服務、對外合作

對內合作方面,星環助力某運營商打造的大數據能力開放平臺在全國40餘個省公司、子公司、創新基地投入使用,實現全國1.2萬個生產任務調度,支撐了北京、湖北、福建、吉林等大省的數據生產建設,減少了垂直系統的重複建設,節約成本18200萬元。

對外合作方面:引入金融、電商、汽車、網際網路、房地產等十餘行業,60餘個合作夥伴,通過樣本數據、標籤數據,提供挖掘、建模和開發應用,有效地探索了跨行業數據融合共享新模式。以某網際網路公司合作為例,構建了大數據驅動的防欺詐新生態,利用50+個數據模型和日均8.5億條話單數據的實時分析,將全國31省受騙用戶的信息開放給公安機關,推動「網際網路+警務」在偵破模式上的變革,協助公安機關勸阻用戶累計200萬次,避免潛在經濟損失約9.62億元人民幣。另外,與消費金融Top3公司合作,完成跨行業數據融合及模型構建,為4億用戶提供信用評分服務,支撐其消費金融業務精準化營銷及辦理。助推其運營產品的用戶註冊率高達80%,下單用戶率達到20%;開創了風險控制和管理的新模式,獲得客戶的高度認可。

某運營商藉助星環科技雲原生技術實現了大數據組件、資料庫組件以及中間件的容器化部署,以雲化多租戶的方式開放給集團下屬各業務部門、省分公司以及子公司,實現了PaaS平臺的網際網路化運營和大數據服務的在線自助訂購。某運營商容器化大數據能力開放平臺的成功建設,昭示了某運營商IT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實現了將IT優勢轉換成市場競爭力的成功轉型。

容器雲技術發展趨勢解讀

以數據為核心、以雲原生為技術底座,建設一個統一的兼容數據和應用的雲,這是容器雲未來的發展路徑。為了更好地推廣和普及容器雲技術,為了幫助企業、開發人員、院校等對容器雲的重點技術、容器雲技術的發展路徑及容器雲技術未來趨勢的進一步了解,InfoQ 聯合星環科技共同撰寫的「雲原生時代,容器雲的技術發展趨勢」報告,歡迎微信關注「星環科技」公眾號查看報告詳情。

【微信搜索關注關注「星環科技」公眾號>>>更多內容資訊等你來看>>>還有不定時福利放送哦!】

相關焦點

  • 大數據平臺「星環科技」擬科創板上市,騰訊為最大機構投資方
    成立於2013年的星環科技是一家大數據基礎軟體產品提供商,以企業級一站式大數據平臺為切入點,以分布式計算為基礎,旗下現擁有5大產品系列:基於容器的智能大數據云平臺Transwarp Data Cloud ( TDC )、一站式大數據平臺Transwarp Data Hub ( TDH )、智子人工智慧平臺Transwarp Sophon、分布式資料庫(快閃記憶體資料庫
  • 年終盤點 | 2020星環科技不忘初心、載譽前行,踏上新徵程
    2020「星河」行業大數據應用優秀案例成為信通院「隱私計算聯盟」的初創成員獲得首批最高等級大數據(唯一一家)、資料庫服務能力評估獲2020大數據科技傳播獎聯邦學習軟體、分布式在線交易資料庫通過信通院大數據產品能力測評星羅棋布,點讚星環新佳績星環科技在2020年受到了各個領域的嘉獎,榮譽證書諸多
  • 星環科技獲上海市經信委「2020上海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高成長...
    數據驅動作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新一代的數榜單根據企業2017-2019年經營收入情況,按照年度經營收入規模和增長速度,在上海市軟體行業協會和各區軟體和信息服務業主管部門推薦的基礎上,徵得企業同意確認後對上海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按經營收入規模和成長速度綜合評選得出。此次獲獎是對星環科技公司整體實力的充分肯定。
  • 中國大數據領導者,「星環科技」起航
    在這數據爆炸的時代,大數據技術能讓你發現隱藏於海量數據背後的商機。據公告,星環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已與中金公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科創板掛牌上市。星環科技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大數據基礎軟體提供商,公司聚焦於企業級容器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核心平臺的研發,打造能夠實現軟體層的國產自主可控,且擁有一站式功能的產品。
  • 青雲QingCloud容器平臺源負載均衡器Porter 進入CNCF雲原生全景圖
    ),意味著 Porter 正式成為 CNCF 官方認可的、構建雲原生最佳實踐的重要組件。2018 年 4 月,基於 Kubernetes 構建的KubeSphere容器平臺開源了第一行代碼 。自開源以來,KubeSphere獲得社區用戶「用戶體驗極好」、「功能完善,滿足各個場景需求」、「開源開放」等眾多好評。
  • 三大運營商如何玩轉雲原生?|CNBPS 2020演講實錄
    我們不僅把應用都做到容器化,整個系統用到的PaaS的組件,包括消息的資料庫等等全部都做成了容器,然後用一個大的資源池統一的去做管理,因為容器跑的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說你再去擴展資源的話,就相當於是你可以直接把機器加進來,加到集群裡面,可以利用這種容器的好處來做到它的這種漂移、擴展,就相當於系統更加彈性了。
  • 星環科技喜獲「2020年度江蘇省優秀人工智慧產品獎」
    星環科技受邀參會,在同期舉辦的「AI之夜」頒獎晚會上,星環科技人工智慧平臺TranswarpSophon榮獲「2020年度江蘇省優秀人工智慧產品獎」。本次大會在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指導下,由江蘇省人工智慧學會主辦。
  • 數據中臺的雲原生機會|甲子光年
    在矽谷,雖然沒有數據中臺的說法,但從2005年前後,Google、Facebook、Twitter等很多科技公司都開始構建自己的大數據平臺,這些大數據平臺都包含了類似現在數據中臺的功能,都是解決企業數據能力的抽象、共享與復用的難題。
  • 星環科技孫元浩入選「中國人工智慧企業家30人」
    榮獲至正杯上海科技企業家創新獎,上海十大傑出青商,中國大數據領軍人物,中國數據英雄,網際網路技術應用突出貢獻人物,上海智慧城市建設領軍先鋒,上海市優秀學術技術帶頭人、上海領軍人才等多項榮譽。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行業應用領域擁有多年的技術成就和豐富經驗。
  • 騰訊雲十年新風向:雲原生與開源的未來
    這不僅僅是說將資源進行了容器化改造,而是更多的實現了資源的集中、研發模式的統一和標準化、管理的便利性,且最終能帶來服務和產品的穩定性。」騰訊會議,已是檢驗雲原生的關鍵先生。據公開數據顯示,上線僅2個月,其活躍用戶數就超1000萬,上線僅一年,其用戶數就已突破1億,成為在中國使用人數最多的視頻會議產品。
  • 雲原生生態大會Day2,網易數帆Service Mesh與百勝中國中臺架構實踐
    、頭部用戶的雲原生戰略與實踐,剖析雲原生技術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幫助雲原生技術使用者和愛好者加深對技術的理解,同時推進雲原生與企業IT的融合。馮常健通過網易數帆研發輕舟Service Mesh滿足網易集團業務多元化發展的實踐,解析了企業實施Service Mesh架構過程的問題、對策以及落地關鍵要素,王必成和申海龍共同分享了百勝中國採用雲原生技術棧建設業務中臺的初衷,如何基於雲原生實現業務中臺,以及輕舟雲原生平臺在百勝中國中臺化進程中發揮的價值。
  • 厲害了星環科技!唯一同時獲得大數據與資料庫服務能力評估最高等級
    2020年12月18日,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主辦的「2020數據資產管理大會」上,星環科技獲得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頒發的「大數據服務能力評估-數據工程專項-量化管理級(四級)」和「資料庫服務能力評估-實施部署專項-量化管理級(四級)」,成為了首批通過評估且在數據工程專項的參評企業中獲得最高評估等級的公司,體現了星環科技在數據平臺的實施建設和部署運營上共同處於領導者地位
  • KubeSphere容器平臺:降低企業學習門檻一步邁進雲原生
    作為國內唯一一個開源的Kubernetes(k8s)發行版,KubeSphere的開源不涉及任何商業意圖,它不屬於青雲科技而屬於社區,它極大地降低了使用Kubernetes的門檻,它的出現將加速中國企業向雲原生邁進的步伐。什麼是Kubernetes發行版呢?
  • 當容器拍了拍存儲,讓你「想用又敢用」雲原生
    02.容器存儲一體機:跨越雲原生鴻溝容器雖然不是一項新技術,但在當前受到了各大行業用戶廣泛關注,正處於跨越鴻溝的關鍵階段。就如《跨越鴻溝》一書中所言,所謂的跨越鴻溝,是指一項技術/產品實現從早期採用者向早期大多數採用者躍進的過程。
  • 不確定的2020,與確定的雲原生2.0
    而雲作為當前承載萬物生命力的新型基礎設施平臺,改造與優化的重擔,自然落在了雲上。雲原生以其敏捷、開放、標準化的特將雲計算的優勢進一步拓寬,輕量化、鬆耦合、靈活的技術架構等特點也使得雲原生迅速成為企業構建面向未來的應用架構的首選。因此,將雲原生技術稱作中國企業應對市場不確定性的關鍵,一點也不為過。
  • 聚焦真實場景和痛點,騰訊雲首次發布企業雲原生路線圖
    這次發布的雲原生路線圖手冊一共分為騰訊雲原生定位、企業部署雲原生路線圖、騰訊雲原生最佳實踐、騰訊雲原生核心產品概覽四大板塊。其中,在最核心的最佳實踐路線圖板塊中,騰訊雲首次立體化介紹在容器、微服務、Serverless、雲開發、DevOps、大數據、資料庫、雲安全領域的覆蓋十餘個行業的大中型企業以及初創公司的雲原生路徑,幫助用戶快速識別和部署適合自己的雲原生服務。
  • 實踐裡跑出的雲原生2.0,華為雲告訴你什麼是「立而不破」
    張宇昕表示:「新雲原生企業既需要讓新生能力生於雲、長於雲,把AI、大數據、邊緣計算、視頻等新生能力用於企業,同時也需要繼承和發展既有能力,並與新生能力立而不破、有機協同。雲原生2.0,讓每一個企業都能成為新雲原生企業。」
  • 星環科技榮登福布斯中國高增長瞪羚企業榜
    11月12日,福布斯中國發布2020年度高增長瞪羚企業榜,星環科技憑藉優異的自身創新能力、成長和經營質量,在榜單中最具競爭力的高權重賽道企業服務領域脫穎而出。  在業務持續增長的同時,星環科技始終堅持底層研發,此次專業機構的認可,是對星環科技公司發展、創新能力和商業價值的極大認可。
  • 網易數帆亮相中臺戰略大會,解讀雲原生軟體生產力實踐
    近日,第二屆全國中臺戰略大會暨第四屆網際網路架構峰會(IAS2020)在南京召開,網易數帆基礎架構總監張曉龍受邀參加本次峰會,並就雲原生架構下的軟體生產力體系演進這一話題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了網易實踐與經驗心得。
  • 韋樂平:NFV發展不及預期 雲原生使NFV邁入高級階段 VM和容器互通是...
    而隨著雲原生應用,特別是容器技術的重要進展、網絡狀態與邏輯的進一步分離、5GC的SBA的實施,為NFV高級階段的實施提供了強大技術支撐。」韋樂平稱,雲原生使NFV邁入高級階段,由微服務支持的雲原生NFVI使得業務的可組合性和擴展性大為增強、開源軟體的可靠性已明顯提升、容器化的開銷幾乎是零、網絡性能的KPI具備了內生的監視和分拆功能,這些可望推動5G的動態業務實現自動化、可擴展、實時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