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有一位73歲的老大爺每天出攤賣自己秘制的豆腐乾。
麻辣、香辣、甜不辣、孜然、五香,甚至還有麻辣燙味,小小的豆腐乾被他做出了各種「時髦」的口味。從學生到頭髮花白的老人,他的攤位前每天總有絡繹不絕的顧客。
10元一盒5年沒漲價,一小時賣20多盒
小麵館、羊雜湯店、豆腐腦店,幾家小店挨挨擠擠,再加上賣核桃、山藥、胡蘿蔔的小攤主,石家莊橋西區休門街與槐北路交口處每天都挺熱鬧。這其中,夾著一個「小老頭」,他賣的是「四川麻辣豆腐乾」。
「麻辣、香辣、甜不辣、孜然、五香、麻辣燙,一共6個口味,你想要哪種?」12月9日11時,記者趕到時,「小老頭」正指著攤前的豆腐乾向顧客介紹。
「麻得舒服、辣得過癮。」鹿泉的李女士專門騎行一個多小時前來買了兩盒。
「小老頭」的豆腐乾切成長條,條條鮮嫩勁道,麻辣燙口味、甜不辣口味還蘸染著一層濃鬱的辣椒醬。豆腐乾按照不同口味分別裝在6個長方形的不鏽鋼盆裡。盆邊擺著的是幾摞餐盒,以及一個小巧精緻的電子秤,用來給顧客稱重、打包。並且,為了方便顧客試吃,他還專門準備了幾盒牙籤。
「我自己來。」路過的郭先生將幾種口味混裝了一盒,「我就在附近工作,經常過來買。跟老爺子也熟了,就自己動手。」
「下次再來啊。」「小老頭」身形瘦小,背部也有些佝僂,但嗓門很大,他用著濃濃的四川口音招呼著南來北往的客人們。
稱呼老人「小老頭」,並不是記者刻意為之,而是老人攤位上掛的牌子就寫著「四川正宗土特產——小老頭麻辣豆腐乾」。老人自嘲牌子名稱就是根據自己的身型起的。
「小老頭」名叫張永超,是四川南充人,今年已經73歲,2016年開始在石家莊賣豆腐乾。他的豆腐乾16.6元一斤,但通常都是按照10元一盒來賣。五年來沒有漲過價。每每結帳時,老人還特意給顧客多夾上一些,直到盒子勉強蓋上才算。
12時,記者來了一個小時,他的豆腐乾就賣出了20多份。
6種口味全是自創,明年還打算推新品
據老人介紹,他是2009年跟隨兒女來的石家莊。最早的時候,他沒有賣豆腐乾,而是做點其他小生意。「一直都是種地的,能有什麼其他手藝。」老人感慨道,那時候生意不景氣,一時間他也不知道做什麼好。
正在發愁時,他在電視上看到一些賣本地特色小吃的攤主做得還都不錯。老人想起來,自己從小跟著父母一直做豆乾,四川人又一向能吃、愛吃、會吃,喜歡在吃上面下功夫,他開始考慮在「豆乾」上琢磨點花樣出來。
老人按照家鄉豆乾的做法、佐料的調製方式,只要一有時間,就呆在廚房裡自做自嘗。後來通過對四五十種調料進行篩選、調製,研究出了自己「秘方」,最終製作出了麻辣、香辣、甜不辣、孜然、五香、麻辣燙6種口味的豆腐乾。據他介紹,裡面用到的辣椒、花椒全部是由四川老鄉幫忙送過來的。
「調料搭配是千變萬化的,還是要不停地研製,豆腐乾的口味才能不停地變化,這樣才可以滿足顧客的需要。不要跑到顧客後面,跑到顧客後面就賣不出好東西。」老人稱,他的豆腐乾年年都在出新口味,明年還準備推出「藤椒」味的。
正因為味道好,還不斷有新口味推出,老人的豆腐乾特別受歡迎,客人既包括年輕人,也包括不少中老年人。
每年淨賺十幾萬元,還收了十多名徒弟
據老人介紹,他每天賣得少的時候大概賣六七十盒,賣得多的時候能賣出一百多盒。「刨去成本,每個月最少掙七八千元,多的時候一萬兩千塊錢吧。賣豆腐乾季節性比較強,夏季生意好,冬季就會差點,總體算下來,一年能淨賺十幾萬。」
由於生意火爆,還有人不少人慕名而來,向老人學習豆腐乾的製作技藝。
老人心想,能讓這些趕過來學習的人有個小買賣做,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又能讓自己做豆腐乾的技藝傳承下去,何樂而不為呢?他開始傾囊相授,手把手地教。
現在,他的學徒有十幾名,多名學徒已經「出師」,在石家莊市區周邊靠著賣豆腐乾掙錢。
「我現在在躍進路附近賣豆腐乾,目前只會做4種,其他口味還在學習中,但是一個月已經能掙五六千元了。」老人的一名學徒稱。
12月9日,還有內蒙古的一名女士給老人打來了電話,表示想要在今年年底前趕到石家莊跟他學習製作豆腐乾。「不管哪裡來的,咱都好好教。徒弟比我做得好、比我做得大,這才是我想看到的。」老人實在地說。
每天凌晨4點起床,老人要一直幹下去
當天,記者還跟著老人來到了他製作豆腐乾的廚房,這個不足5平方米的空間內,最顯眼的就是一口直徑約半米的炒鍋。據他介紹,每天每個口味他都要炒上一鍋,每鍋能炒10斤左右。
儘管年紀不小,老人還是始終堅持每天凌晨4點便起床開始製作。切好豆腐乾、準備好調料,接著就是調料、豆腐乾依次入鍋,手上不停地翻炒……他記不得翻炒了多少次,但每天早上6鍋下來,至少兩個小時他都站在鍋前。
豆腐乾每炒完一鍋,老人就把它們盛到不鏽鋼盆裡,之後拿餐紙把盆沿上不小心沾染的調料小心翼翼擦拭乾淨,再之後用保鮮膜封好,才算大功告成。
「做完之後,我再給自己做點飯吃。每天早的話就上午10點半出攤,晚的話就11點。」老人告訴記者,在中午短暫休息半個小時後,他就要繼續為下午5點出攤做準備。「節假日也不會休息,每天的時間都很緊張。」老人說。
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之前老人其實是騎著電動三輪車在石家莊市區各處賣,去年遭遇了一場車禍,他的腰部受了傷。傷好之後他不願意閒著,可兒女看著心疼,但怎麼勸也勸不下,最終相互協商達成了一致——老人不再亂動,只固定在一個位置賣豆腐乾。
「老了也要找到自己的價值,看別人天天來買我的豆腐乾我就開心,我就願意幹。而且我不服老,只要身體允許就一直幹。」張永超老人堅定地說。
■文並攝/河北青年報記者智建勳
■編輯/劉潔
版權歸河北河青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