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半島記者 徐傑
2000多枚毛主席像章中,關於長徵題材的被分門別類整理出來,鋪滿了客廳地板。20日,記者在李滄區百通馨苑社區73歲老人金成龍老人家裡,見到了他豐富的藏品。老人對於紅軍長徵文化非常熱愛,他用了近20年時間,花費了十幾萬元,搜集了有關紅軍長徵題材的一系列珍貴藏品,僅毛主席像章就收藏了2000多枚,此外還有大量長徵題材郵品、宣傳畫等。「長徵精神不能忘,希望我畢生的努力,能給年輕人一定的教育和啟發。」老人說。
社區老人自辦展覽,慶祝長徵勝利80周年當密密麻麻的毛主席像章、長徵題材的郵品、宣傳畫,以及大量的近代債券、老銀行憑匯、糧票等鋪在地板上,帶來的震撼從眼睛延伸到心靈。20日上午,記者來到百通馨苑社區一區的一戶普通住房中,見到了73歲的金成龍老人。老人精神矍鑠,白髮很少,戴著一副老花鏡。
這位樸素的老人在社區裡是個名人,他酷愛收藏,還曾多次自辦過不同主題的藏品展覽。就在幾天前,老人還拿出部分藏品,自己製作展框、文字介紹,辦了一場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的專題展覽,給社區居民帶來一場懷念革命歷史的文化大餐。落座後,記者與老人攀談起來。記者了解到,金老爺子老家吉林延吉,是朝鮮族人,由於兒子女兒都在青島工作,老人退休後和老伴也來到青島定居,目前是百通馨苑社區第一黨支部書記。
熱愛收藏18年,僅毛主席像章就超2000枚「退休後時間多了,就想做點有意義的事,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了解歷史,而我是從革命年代過來的,就想做一下這方面的收藏。」老人告訴記者,他一直熱愛研究歷史,對長徵精神尤為推崇,從1998年開始,就是開始收集毛主席像章和關於長徵題材的各種物品,這種熱愛延續至今已有18個年頭。老人收藏的範圍很廣泛,包括毛主席像章、老唱片、老年曆卡、近代債券、老銀行憑匯、糧票等,他最為熱衷也是收藏最全的是毛主席像章,目前已收集了2000多枚,有不少都是少見的珍品。
老人的收藏愛好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收藏至今已花費了十幾萬元。老人說,收藏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他一邊研究革命歷史一邊豐富自己的藏品,就連外出逛街、旅遊,他最感興趣的也是到文化市場尋寶。隨著經驗的積累和藏品的日益豐富,單純通過實地尋寶已難以滿足老人的收藏需求,於是在他67歲時開始學習電腦和網絡,還開起了自己的網店,與眾多藏友們一起交流、交換藏品。老人曾為了一個心儀的像章連續在網上競拍了一個月,最後以3000多元的價格成功競得。
長徵題材藏品中還有一套中英文版在老人家中陽臺一側,有一個碩大的櫥櫃,裡面放的並不是衣服,而是老人這些年來收藏的各種藏品,根據不同的題材和類別,這些藏品被分門別類的裝到不同的箱子、紙筒裡。老人小心翼翼將藏品拿出擺放子地上,很快客廳的地板就鋪滿了。這些藏品是老人的寶貝,都被精心裝裱起來。「你看看這些,都是關於長徵題材的。這些是長徵史實大套章,單枚的毛主席像章上印著井岡山、古田、瑞金、瀘定橋、金沙江、過草地、臘子口,都是長徵的重要節點。」老人拿起一張糧票介紹,這是長徵期間蘇區的徵糧卷,印於1935年10月,徵糧為五擔,糧票上印有好幾個紅色印章,其中一個印著「蘇區山西徵糧呈辨」,還有一個印著「一一五軍部」。
在其中一個較大的毛主席像章上,記者看到像章下方將長徵重要節點串接起來,「這個算是長徵地圖式的像章。」老人說,「還有一套更為少見的像章給你看,是漢、英文的套章。」記者看到,這些像章形狀多樣,正面的漢字寫著「過草地」「突破烏江」等,背面則用英文註明,8枚中英文的套章背老人精心保護起來,還寫了文字介紹。除此之外,老人還將關於長徵題材的像章、宣傳畫等按照長徵的順序製成了簡易模板,方便隨時用於展覽。
希望通過展覽傳承長徵精神「這些年我已經自己辦了七八次展覽了,每次都是從藏品裡挑選不同題材,辦成專題展覽,比如建黨節、國慶節等。」老人介紹,每次辦展覽時,他都一直守在現場,隨時給參觀展覽的市民進行講解,儘管有時候很累,但他樂此不疲。每每家人心疼他時,他總是笑著回應,「如果我不現場講解,一些參觀的人就只是看展覽的熱鬧了,對展覽的展品背後的歷史不了解,教育意義就會打折扣。」老人說。
在幫老人整理這些藏品時,記者問及老人對長徵精神的理解。他停下了手裡的活,盤腿坐在地板上,「我從小時候就受長徵的教育,對長徵精神有特別的感情,這也是我一直收藏下去並且願意做展覽的原因。」老人說,如今他已退休,想利用自己的收藏繼續為社會做點有意義的事,於是想到了通過做展覽教育年輕人多了解長徵,多學習、繼承、發揚長徵精神。「等到建黨100周年時,我還會辦一次規模最大的展覽,現在已經在構思展覽了,等有了大概的規劃,就整理要展覽的藏品。」老人說。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