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利和國內的同學都覺得本科畢業之後選擇繼續深造是理所當然的想法。但是來了韓國之後才發現,韓國的大學院裡面,大部分都是外國人,韓國人選擇讀研的特別少。
宥利記得在一節專業課上,教授問大家畢業之後的打算,絕大多數韓國人都說會直接就業。
後來當宥利實在是好奇為什麼韓國人讀研的那麼少,就採訪了一些韓國同學,包括已經就業的韓國學姐。
第一個原因就是,韓國的就業壓力非常大,很多韓國人把求職當作找結婚伴侶一樣的人生大事,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因為求職困擾產生過激的想法。根據JOBKOREA2016年的統計數據,韓國本科畢業的大學生找到正式工作和臨時工作加起來的比例都達不到50%。
這種嚴峻的就業環境,讓韓國人覺得時間就是金錢,早在正式畢業之前就會全面準備求職工作,大四的時候甚至會請假參加企業面試。在這種緊張的求職氛圍裡,自然不會花時間研究大學院申請的事情。
第二個原因是年齡,韓國大學生的休學習慣、韓國男生的兩年服兵役時間、以及延畢的普遍性,導致很多韓國人在大四的時候都已經26、27了。如果這時候再去讀個研,從年齡上來講就少了很多競爭力。不過這也讓宥利從大一到大四,永遠都是班級裡最年輕的。
宥利記得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裡面,女主角金智英在和家人一起吃晚飯的時候,接到了公司打來的面試合格電話,全家人都放下碗筷,歡呼雀躍,金智英更是和媽媽抱頭哭泣。可以感受得到,在韓國求職成功真的是非常值得慶祝的一件事。
宥利的韓國學姐說,韓國人選擇讀研的情況也有,就是那些真的想去鑽研一些學術的學霸們。韓國大學開設的特殊大學院,就是為那些職場人提高學歷開設的夜班大學。
所以好多來韓國讀研的同學,來了之後發現班級裡沒有韓國人,全是中國人。其實這種現象在全世界的大學都很普遍,宥利的朋友在英國讀傳媒研究生,80個人的專業只有2個外國人,一個是印度人,一個是越南人。
不過千萬不要覺得這樣的話,讀研就沒有意義,畢竟學歷也是實力的體現。宥利覺得,在國內「內捲化」這麼嚴重的求職大環境下,高學歷也是一顆定心丸,畢竟真正學到的知識是不會背叛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