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甄嬛傳中有很多劇情描寫了雍正帝的後宮甄嬛之間宮鬥的場景。但是歷史上雍正帝的後宮真的是這樣的嗎?通過清宮檔案查詢雍正帝的後宮根本沒有勾心鬥角的宮鬥。
雍正帝的父親康熙皇帝,康熙的皇子們個個都是文武雙全,互不服氣爭奪皇儲,其中一共有9個兒子參與了爭奪,歷史上被稱為九子奪嫡,就連雍正也參與其中。皇子爭奪皇儲的鬥爭,也順拐使康熙後宮妃嬪展開了激烈的宮鬥,都是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夠當上皇帝而展開的爭奪大戰。九子奪嫡使康熙皇帝心力交瘁,耗盡了精氣神,身體每況愈下。到了雍正時期,雍正實行秘密立儲制度。從此杜絕皇子爭奪皇儲的位置。通過雍正和康熙對比,雍正後宮就顯得非常的平靜,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宮鬥。
雍正之後就是乾隆,乾隆時期發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這就是乾隆的第2任皇后輝發那拉皇后被廢事件。這件事震動了朝野,改變了乾隆的人生理想,因為乾隆他一直想立嫡子為皇儲,但是乾隆的第2任皇后被廢之後,乾隆就不得不重新考慮皇儲的人選,這是最讓人傷腦筋的事情。所以說乾隆時期後宮也相當的不平靜。通過雍正還有他兒子乾隆相對比來說,雍正的後宮就顯得很平靜沒有什麼宮鬥。雍正帝在位時間有12年零8個月,後宮為什麼能一直相安無事?在電視劇甄嬛傳中看到最多的就是后妃之間的勾心鬥角幾乎無處不在,按照我們常人的思維這肯定是避免不了的,因為一群女人嫁給了一個男人,爭寵的宮鬥必定難免。地位低下的女人,不受寵的女人必定會通過爭寵,使出各種手段往上爬。但這些只是存在電視劇中為了劇情而演的。
在雍正期間儲位之爭是最令皇帝頭疼最揪心的事情,康熙朝發生了九子奪嫡,而雍正正是親歷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雍正親身經歷了皇家血脈之間的相互廝殺。而且他也不想看到這種皇位之爭的殘忍事情發生在自己的子女身上,於是雍正帝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秘密立儲制度。雍正元年,雍正的下旨把秘密立儲的詔書藏在了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之後,所以說在整個雍正執政期間,沒有發生明顯的儲位之爭,在這一方面來說雍正帝的後宮也沒有捲入儲位之爭,雍正帝的甄嬛們並沒有因為這件事而發生宮鬥。另外在雍正帝的後宮中,他的甄嬛非常少。
民間傳說皇帝都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嬪,比如說康熙皇帝他登記在冊的后妃就有55位之多,而不在冊的那些地位低下的答應常在高達幾百人,可以說康熙後宮真的是后妃成群了。雍正帝的兒子乾隆就更不用說了,是個十足的好色皇帝,登記在冊的后妃有41位,而且還有很多乾隆南巡帶回來的一些南方的漢女,由於都沒有過生育,都沒有被記錄在冊。我們再看一下雍正帝的后妃,按照檔案記錄有詳盡資料的僅有10位,其中皇后有兩位,皇貴妃有兩位,妃子三位,嬪一位,貴人兩位。其他的常在答應記錄不詳,具體數量就不得而知了。雍正的后妃少了,他的子女就不會太多。雍正一生有皇子10人,公主4個人,而且在這10個皇子當中,只有4個存活下來了,其他6個都早殤了,所以說在雍正帝為數不多的后妃中,而且皇子又不是很多的情況下,後宮中的甄嬛就相對來說非常簡單。人少宮鬥就少,是是非非就少。
雍正在位期間是非常勤政的,很少留戀女色,很少去後宮當中。他
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帝王之一。在清朝所有的皇帝當中,他也名列前茅的。甄嬛傳裡邊兒也出現過這樣的鏡頭,某些個甄嬛說:皇帝又有十幾天沒有臨幸后妃了,太后又要過問了。這些都說明了雍正帝是非常勤政的,根本就沒有時間伺候後宮中的甄嬛。雍正帝即位之前一直致力於九子奪嫡,耗費了他大量的精力,樹立了很多的敵人,而且還發生了兄弟相殘的事件,縱然雍正是皇帝,但是他心裡邊多少也有一些陰影,心理壓力非常大,雍正帝後期時常感到心力不濟,也就很少想後宮之事了。在一個雍正皇帝迷信道教,經常吃丹藥,夢想能長生不老。因為雍正自己對道教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他對後宮的態度。
最後一個就是雍正的性格比較狠,從他能逼死自己的親兄弟來說,雍正的甄嬛們在伺候皇帝的時候就更加的小心謹慎,甚至是膽戰心驚,誰還敢鋌而走險玩宮鬥呢,萬一觸怒了皇帝,掉頭就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從雍正處死年羹堯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來,年羹堯的妹妹敦肅皇貴妃在活著的時候根本都不敢向皇帝求情,饒恕年羹堯,連開口都不敢,最後因為擔驚受怕生病而死,不過她的結局還是比較好的,最終死後成為了雍正泰陵地宮裡的兩位甄嬛之一。縱觀雍正一生,雍正後宮的甄嬛是還是比較規矩的,根本不像甄嬛傳中處處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