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點之於人到底有多重要?
也許當你走進一家街角甜點店,看著閃閃發亮、賞心悅目的甜點,內心會漸漸被幸福感填滿。而一口甜點咬下去,那份酸酸甜甜、蓬鬆柔軟的美妙,又能長時間駐留在舌尖的記憶裡。
趁前段時間宅家,mars 挑戰用烤箱做 muffin 和戚風,雖然經歷一番手忙腳亂,但當精緻的蛋糕擺在盤子上,再配一杯咖啡慢慢吃,周圍的一切似乎都變得安靜而簡單。
Sugared & Spiced 是 mars 很早就開始關注的美食旅行博主,因為喜歡甜點,主理人 Cindy 辭去原本的工作搬到巴黎,在巷弄小店、百年老品牌、米其林餐廳等各種甜點廚房裡的工作學藝,三年多後回到上海。
👆🏻 Cindy,法國CAP認證甜點師,美食旅遊博主
微博 | sugared_n_spiced 公眾號 | sugarednspiced
僅僅吃甜點就足夠開心,而 Cindy 每天都能親手做出了不起的甜點,「當我穿上廚師服的瞬間,覺得自己超帥!」 初春的一天,mars 在家連線 Cindy,聊了聊她所熱愛的「甜蜜世界」:從憧憬到成為一名全職甜點師,要經歷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同時考慮到大家的周末還是大概率宅家,文末將重磅奉上 Cindy 的「英式下午茶司康餅」食譜,教你如何在家輕鬆打造一間治癒系私人 Bakery!
廚房很累,
但只要能做甜點就很開心
mars:還記得第一次甜點啟蒙是什麼時候嗎?
Cindy:高中時舅媽來家裡玩,在廚房用烤箱做了烤布丁和美式 muffin。我當時印象特別深刻,怎麼能夠在家就做出這麼美味的甜點?于是之後我也開始自己買食譜,就這樣陷入了甜點的迷幻世界。
mars:您去過很多地方品嘗當地甜點,它們不同特色在哪裡?為什麼最終真愛是法甜?
Cindy:其實只要是甜點,我都很感興趣。不過特別著迷於法甜,是因為它能有很多不同的變化,比如即使是一個小小水果塔,也可以由 4、5 種不同元素組成,做的過程很有挑戰,品味時層次豐富、非常有趣。
我也很喜歡日本的甜點,除了傳統和果子,日本人也很在行做西式甜點,並在其中做一些細微的調整,比如添加當地風味(如抹茶、芝麻),以及降低甜度。
一開始想學法式甜點的時候,我也考慮過要去日本上課。日本人做西點的本事令人信賴,再加上我本身學過日文,所以語言不是問題。但後來轉念一想,法甜還是要去當地學,不只是學習甜點製作本身,還要吸收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才能真正了解甜點的意義。
當時 Cindy 果真辭掉了外人羨慕的工作,轉身投入巴黎 Ferrandi 高等廚藝學院專業甜點課堂,而原計劃一年的求學實習之旅,後來也因不斷的工作機會,足足持續了三年之多。
mars:在巴黎的專業甜點學校上課,一天是怎樣度過?最難忘的經歷是?
Cindy:在學校的時候,早上 8 點開始進廚房跟著主廚上實作課,做甜點。到了下午會有別的課程,比如一周一堂的藝術課,練習設計甜點或者將來想開的門店。畢竟做甜點是一門藝術,美感是不可或缺的。每兩周還會有一堂品酒課,因為酒類對法國人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只在吃飯時會配酒,吃甜點也會有相應的搭配。
「個人覺得最難忘的經歷是實習階段。這跟當學生的體驗完全不同,因為主廚和同事會非常嚴格,而且會把最基礎、最枯燥的工作丟給實習生。 比如我上班第二天,主廚給了我 6 大箱青檸,讓我一人在小房間裡將青檸全部削皮然後榨汁。不過只要了解這是學習過程的一部分,熬過之後肯定會有更有趣的事情,就能欣然接受了。」
「我當時法語還不太好,時不時會因為聽錯主廚或同事的指示做錯事。在廚房工作,大家講話速度都很快,而且經常要用到數字:烘焙要烤幾分鐘、幾攝氏度、幾個蛋糕, 對外國人來說,法語的數字很難搞清楚,所以當時犯過不少錯誤,回頭想想還還蠻搞笑的。」
mars:回想起這段在法國求學實習的日子,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Cindy:應該是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熱情所在吧。從前坐辦公室,上班等下班,但是在法國,我發現不管在哪個廚房,對甜點的興趣和動力就源源不絕,讓我不管攤上多辛苦的工作,凌晨 2、3 點起床,一天工作超過 12 個小時,或者搬一袋25公斤的麵粉,都毫無怨言,只要能做甜點就很開心!
成為優秀甜點師之必須:
堅持學習
「上班做甜點,下班吃甜點,都不會膩嗎?」
「咦,完全不會呢。」
這段別人跟 Cindy 的有趣對話,一直記錄在 Sugared & Spiced 的簡介裡。當 mars 理所當然地以為,像她這樣已經跟甜點打了八年交道的人,在行業內應該算是資深前輩了,但 Cindy 依舊很謙虛,說自己還有很多學習和進步的空間。
如果說對一件事的熱情只能帶你入門,那麼堅持下去就是最好的回饋。
mars:回國後你先是教別人做甜點,兩年後又去半島酒店重新當全職廚師,這是為什麼?
Cindy:我對教學一直很感興趣,所以回國第一件事就是開課,同時也觀察一下上海的甜點市場,畢竟離開了三年多,要重新熟悉。教甜點後發現自己雖然喜歡而且也擅長教課,不過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於是想再次將自己輕輕推出舒適圈,給自己繼續學習的機會。
當時上海半島酒店的甜點總廚是位法國人,他之前在巴黎時就已是位出名人物,於是我主動聯繫他,表明自己有加入他團隊的意願。後來經過面試、試工,順利成為西點房的初級副主廚之一,主要負責協助主廚做新品開發的工作。
mars:任職上海的甜點廚房,跟在巴黎時有異同之處嗎?
Cindy:我覺得不同的地方還挺多的。首先,法國的甜點廚房內部專業度非常高,畢竟這是他們國家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而法甜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後天學習的外來品,自然還有一段路要走。對於我個人來說,巴黎和上海的工作內容也有很大的差異。我在巴黎做的是入門級工作,只需要負責好自己被分配到的部分就行了,但在半島酒店我要帶領團隊,要看庫存、進貨等運營方面的細節。
通過這份工作,我發現自己對甜點的著迷僅限於甜點製作,而不是團隊管理、廚房運營。
mars:一名優秀的甜點師最厲害的本事在於?
Cindy:我覺得沒有固定的標準,因為每個人做甜點的目的不同,比如有人專精比賽,關注點放在像藝術品般的造型。有人注重味道,像我偏好嘗試新的口味,最近就用一款非常特別的奇種烏龍做了烏龍奶茶馬卡龍,非常有趣。
同時我也很佩服那些十年如一日做出一模一樣口味的甜點師們,因為口味的一致性是很難維持的。當時我和巴黎同事經常去 Pierre Hermé,這家店紅了這麼多年不是沒有道理,雖然開了很多分店,但水準仍保持得非常好,業內人士普遍尊敬 Pierre Hermé,幾乎當他是「法甜之神」的地步。
還有我個人很喜歡的另一家巴黎甜品店叫做 Des Gâteaux et du Pain,僅有兩家店面,由女主廚 Claire Damon 坐鎮。
她做出來的東西特別纖細,很注重季節性,堅持不用冷凍果泥,當季什麼新鮮就用什麼,而且懂得把握每種水果風味特性,做出創新的搭配,經常給我帶來靈感。
mars:您有什麼真心話想分享給剛入行的朋友?
Cindy:我不覺得自己資深,在這個行業裡比我有經驗的人太多了。可能我對於剛準備入行或轉行的人來說算是前輩,如果有可以分享的心得,就是希望大家能沉住氣,把基礎打好,多看多學,別指望去國外學了一年畢業回來就教課或者開店,因為底子打得不夠紮實深入的話,日後不管做什麼都會很快遇到瓶頸,而且做出來的甜點可能徒有外表,沒有內涵。
就像咖啡一樣,年輕人更喜歡花果香的淺烘,到了中年反而愛上深烘的濃鬱沉穩。甜點在不同年齡或經歷的人心中,也有不同的意義。甜點也是多面的,既適合一人在家獨自品味,也可以約朋友去街角甜點店坐下閒聊,一樣的愉快療愈。
mars:如果要用一款甜點來形容自己,你會選哪個?
Cindy:要不就用一款口味來形容吧!我想會是伯爵茶,因為我很喜歡伯爵茶那股特殊的香氣,喝起來溫柔中帶有個性,和我的人一樣(笑)。
伯爵茶也很適合用來製作甜點,和乳製品結合時會演變成奶茶的風味,相當迷人。茶香中淡淡的澀味,剛好跟甜味形成平衡,吃起來很舒服、很幸福。
mars:能否教大家一些品鑑甜點的小竅門?
Cindy:甜點的種類很多,每一種都有品嘗上的講究。總之肯定是先從外觀開始,可以觀察它是否新鮮,比如水果是不是飽滿水潤,鏡面果膠或者淋面是否有光澤,還是因為放太久而變得暗淡。如果塔類甜點,可以檢查塔皮是否已經受潮,這會導致口感溼軟,那就一點也不好吃了。
在品嘗的時候,我會注重味道和口感的平衡 - 是否太甜?太酸?過於厚重?蓬鬆?順帶一提,法國人除了酸和甜之外,也喜歡在甜點裡加一點苦味,像苦橙或者葡萄,增加甜點的清爽感和層次感。
甜點這東西,只有通過自己多看多吃累積經驗值,才會比較了解具體如何去品鑑。
mars:對你而言,吃甜品和做甜品之於生活的意義是?
Cindy:人生階段不同,它的意義也不同吧。我在巴黎工作時,做甜點的節奏很快、壓力很大,對我來說是一種磨練和進步。平日裡自己在家烤甜點,則是純粹的休閒和享受。如果上班時已經做了非常複雜的甜點,那麼在家就儘可能簡單烤一個司康或者布丁,讓自己好好放鬆。
對於做甜點這回事,我沒有 「一定要成為大師或名廚」 這樣的遠大志向,沒想過要做大事業賺大錢,只是做自己喜歡的甜點,吃自己喜歡的甜點,這樣而已。用自己的步調,打理好自己的世界。
彩蛋時刻:
Cindy 的英式下午茶司康食譜
在 Cindy 眼中,不管三層架上擺了多少精緻誘人的甜點:迷你水果塔、馬卡龍、歐培拉蛋糕,都比不上看似樸實但美味滿點的司康。
剛出爐還熱騰騰的時候,司康外殼酥脆、內部溼潤鬆軟,輕輕用手掰開,一陣黃油的香氣撲鼻而來,抹上奶油和草莓醬一起入口,奶香的柔和與草莓的酸甜融合在嘴裡,如果再配上一杯熱紅茶,生活瞬間變得跟 🍰 一樣甜。
// 食材
低筋麵粉…200克
細砂糖…50克
黃油…50克
鮮奶油…115克
泡打粉…10克
伯爵茶粉…8克
// 步驟
1. 過篩低筋麵粉以及泡打粉,並和細砂糖與伯爵茶粉混勻。
2. 將黃油切成 1cm 大小的塊狀,以指尖將麵粉和黃油搓磨混合,至呈現黃色的麵包粉狀。
3. 倒入鮮奶油並用手或者廚師機的槳狀頭攪拌混勻,至變成一個麵團為止。勿過度搓揉,以免麵團起筋。
4. 將麵團擀成扁平圓形並包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隔夜(或至少 30 分鐘)。
Tip:放入冰箱可以鬆弛麵團,冷卻變硬後也更容易操作。
5. 第二天,將麵團取出並擀成約 1.5cm 的厚度,用直徑約 5-6cm 的圓形刻模取型(也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做成其它形狀,比如方形或三角形),並刷上蛋液。
6. 放入預熱 190 度的烤箱烘烤約 10 分鐘,至表面金黃。
Tip:烘烤時間完成一半時可以將烤盤拿出來前後掉頭,讓司康烤得更均勻。具體烤箱溫度和時間根據自己的烤箱調整。
7. 司康出爐後請趁熱享用,搭配凝脂奶油( clotted cream )、打發鮮奶油、或者各種果醬都非常美味。
文/ Sansa
圖/ Ci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