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詩派開山之祖的浪漫愛情詩:春歸何處含春淚

2020-12-21 智慧語文教育

【詩意人生】

「楊花落盡子規啼」,柳絮纏綿,楊柳依依,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穀雨時節,儘是「落盡千花飛無絮,留春肯住欲如何」的惜春情。

「穀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靜聽長風飄閣,閒看疊雲吐嶺,那曾經滿地落花的柳絮,那乾癟泛白的榆莢片兒,靜靜地躺在鮮嫩草叢的縫隙中,那昨天還在春日招搖的花瓣,且被縷縷春風催成花雨,潸然落下,香消玉損化春泥。

春天即將歸去,我卻尋不見她的蹤跡,歲月滄桑憶浮華,青山依舊綠水長,憂傷灑落一地,樓蘭亭閣佳人俏,碎影殘夢一片。留下春去斑駁的寂寞情思。

「倦聞子規朝暮聲,不意忽有黃鸝鳴。」似乎徐志摩身臨感觸,讓黃鸝的歌聲帶走了春天,帶走了火焰,也帶走了熱情。「盡道春光已歸去,清香猶有野薔薇。」歲月的溫柔輕輕帶走了純真的記憶,時光流逝人已老。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薔薇靜臥枝蔓,情思綿綿,百媚千嬌,靈魂深處那些被擱淺的思念,讓黃鸝千百遍的婉轉啼叫,隨風一起靜靜的、輕輕地飛過盛開的薔薇,一點一點地模糊在飛梭的視線裡。

【詩詞悅讀】

清平樂·春歸何處

宋·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詞意評價】

這首詞不以景物描寫為主,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專寫其尋春,表達對春天的愛戀,所以全詞空靈蘊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名家詞人】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相關焦點

  • 風格奇崛的黃庭堅:他是蘇門四學士,他也是江西詩派的開派宗師
    黃庭堅的詞受蘇軾的影響較大,詞風流宕豪邁,和蘇軾的比較接近,他的詩卻以唐詩的集大成者杜甫為學習對象,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構建並提出了「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等詩學理論,成為江西詩派作詩的理論綱領和創作原則。
  • 有情芍藥含春淚,芍藥花
    歐陽修曾經在揚州做過太守,寫過這樣一首詩」瓊花芍藥世無倫,偶不題詩便怨人,曾向無雙亭下醉,自知不負廣陵春「。在揚州,有兩種市花,瓊花和芍藥,每年芍藥花期,瘦西湖里遊人如織,各色芍藥競相開放,白的冰清玉潔,紅的嬌豔欲滴,還有粉白相間的,爭奇鬥豔,綻放著屬於它們的美麗。
  • 梅堯臣開創宋詩新氣象,為宋詩開山祖師。農家田園之詩尤為突出!
    前面說到宋代為什麼田園詩派無論是寫景無論是寫人,都是那麼入木三分,即使今天讀來也照樣能眼前一亮,發現非常接地氣,非常的符合現實。甚至恍然你覺得這就是寫自己所在鄉村之景,就如同「一條大河波浪寬」,這個創作者就說這個大河不是特指哪個大河,就是為了形成認同感。
  • 《東湖》七律十八首,何處最添詩客興,黃昏煙雨亂蛙聲
    《東湖》七律十八首濤聲依舊,霧鎖東湖,手機拍照,配作詩圖攝影、詩抄:艾曉東1.淮口值春偏悵望,數株臨水是寒梅。李紳(772年-846年),亳州譙縣古城人。唐朝宰相、詩人。5.使君公退便遊此,卻恐吾皇急詔歸。李觀(766-794年),隴西人,貞元八年(公元792年)與韓愈同登第。12.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以他為首的「江西詩派」,對於宋詩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後期很多的詩人都受到這一詩派的影響;譬如南宋時期大名鼎鼎陸遊、楊萬裡、曾幾等人,那都是這一詩派的繼承者。 「江西詩派」尊杜甫為祖師爺,學習杜甫的風格,所以大家不要誤解了,認為這一詩派全部都是江西人,只要是學習杜甫的詩人,全部都可以歸類到這一詩派。
  • 秦觀的這首芍藥詩,為何遭到元好問的譏諷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下了一場雨之後,他看到這兩種花的動人之處,於是寫了一首詩。《春日》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詩題叫做春日,因為是在春夏之交,叫春日夏日都可以的。這是七絕,首句用了一個「絲」字,就是指雨,雨像絲線一樣,這是一個非常恰當的比喻。杜甫有詩說「雨腳如麻未斷絕」,這裡卻只能用「絲」,如果用「麻」,那芍藥這麼鮮嫩,這麼文弱,它怎麼能夠承受得了那麼大的衝擊。當然杜甫那是寫的秋雨。
  • 韓孟詩派是中唐時期,崛起的一個影響很大的詩派
    韓孟詩派是中唐時期,崛起的一個影響很大的詩派元嘉體詩歌有哪些特點?元嘉體詩歌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形成的一種詩風。其特點是注意描繪山水,講究對偶。「元嘉體」之名始見於宋代嚴羽《滄浪詩話》,用以概括謝靈運、顏延之和鮑照的詩風。這三位詩人在注重描繪山川景物,講究詞藻的華麗和對仗的工整方面有互相類似之處。但是「元嘉體」詩人的風格也各有特點。
  • 學詩如學禪:一首談詩的詩,韓駒《贈趙伯魚》淺讀
    少時曾從蘇轍遊,蘇轍在《題韓駒秀才詩卷》中寫道:「唐朝文士例能詩,李杜高深得到稀。我讀君詩笑吾已,恍然重見儲光羲」。「恍然重見儲光羲」,可見蘇轍對其詩的推崇。正因為與蘇轍相交,韓駒曾被指為蘇軾之黨而遭貶謫。作為江西詩派的代表詩人之一,韓駒與江西詩派的「三宗」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在詩歌主張上有相似之處,如講究韻律,錘字鍊句,追求來歷典故等等。
  • 黃庭堅最知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火了上千年,如今成網絡金句
    自古以來,有三種感情最讓人珍惜,即溫馨的親情、甜蜜的愛情和珍貴的友情。古人曾感嘆:「相識滿天下,知己無一人。」與親情和愛情相比,能持續一生的友誼仿佛更難得,但也並非不存在。王維的那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沒有感天動地的言語,卻把祝福化作美酒,願朋友一路順風。
  • 韓孟詩派有3個方面的理論主張,其詩有奇險冷僻、雄奇光怪的特徵
    例如,他們讚揚李杜就側重推崇他們詩中的「驚天動地之勢,籠括宇宙之慨」(韓愈《調張籍》),他們欣賞那種「險語破鬼膽,高辭媲皇墳」(《醉贈張秘書》),「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薦士》)一類的詩。韓孟詩派中有不少人常以苦吟自許許人。如孟郊說自己「夜學曉未休,苦吟鬼神愁」(《夜感自遣》),他讚揚賈島的苦吟,「詩骨聳東野,詩濤湧退之。有時踉蹌行,人驚鶴阿師」(《戲贈無本》),李賀也說自己「龐眉入苦吟」(《巴童答》)等等。
  • 10首精美絕倫的七絕詩,跨越千年而來!
    這首詩寫於759年。詩人在流放途中遇赦,得以返回家鄉,心情輕鬆愉悅,流動在字裡行間。李白作品特有的想像與誇張在詩中表現無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是孟浩然的粉絲,他初出茅廬的時候,大他12歲的孟浩然已經詩名滿天下。兩位同樣胸懷浪漫、縱情山水的詩人經常賦詩唱和。
  • 盛開在唐詩宋詞裡的芍藥,象徵著愛情與友誼
    因自古就作為愛情之花,被尊為七夕節的代表花卉。芍藥在中國文化中一直是繪畫藝術中的常見花卉,象徵著友誼與愛情。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以芍藥為題材,創作了不計其數的優秀詩詞。詩成舉向東風道,不願旁人定等差。張鎡(1153年——1221?),出生顯赫,為宋南渡名將張俊曾孫,劉光世外孫,又為宋末詩詞大家張炎的曾祖,因此可以稱其為張氏名門望祖由武功轉向文階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張鎡所作《芍藥花》兩首,此為其一。
  • 四月花歷:芍藥唯美詩詞35句,春深百卉過芬芳,雕檻惟餘芍藥香
    【花月令】[明]程羽文撰《花歷》,又稱《花月令》,其中:四月(指農曆)牡丹王,芍藥相於階,罌粟滿,木香上升,杜鵑歸,酴醿香夢。【芍藥】象徵意義友誼,愛情。揚州市市花。【花月令之芍藥唯美詩詞35句】整理:艾曉東2020年4月22於武漢1. 酴醾萬玉吐幽香,芍藥千紅護綠裳。[宋] 吳潛2. 惟有小欄藏秀色,數枝芍藥殿春遲。
  • 他是「江湖詩派」開創者,曾因被放鴿子,寫下一首七絕驚豔世人
    萬物皆可入詩。南宋時期,有一位鬼才詩人,因為約好的客人久久不至,無聊之時吟詠出了一首詩,竟然成了流傳千古的名篇。詩歌賞析想必大家已經猜出,這首詩,就是趙師秀的《約客》。這首詩,從表面讀來,非常熱鬧。連綿的雨聲、無處不在的蛙聲,還有詩人自己敲棋子的聲音。但仔細感受,我們卻能感覺在「動」的背後,有一種靜謐,靜謐中,又體現了詩人的失望和苦悶,甚至有一些焦躁,所以他不自覺地敲打棋子,緩解心中焦躁。但這種焦躁,因為詩人對意境的構塑,變得含蓄曲婉,有不盡之情,言外之旨,令人回味無窮,驚豔了世人。
  • 因為這首詩秦觀沒少被挖苦,單純的人說它很美,卻總有人想得太多
    都說「春雨貴如油」,所以在春光浪漫時節,下起一一場淅淅瀝瀝、綿綿不絕的春雨,不但不令人覺得掃興,還會生出許多詩意來。而瀟瀟灑灑的春雨,飄入了詩壇,也成就一首又一首千古名作。在韓愈老夫子眼裡,春雨的浪漫在於一個「潤」字,所以他筆下的春雨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在詩聖杜甫眼裡,春雨的種種妙處都可用「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來形容;在杜牧眼裡,春雨再大,也敵不過杏花村的酒香,所以他說「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談到「心學」,都知道王陽明,但此人才是心學的開山之祖
    孟子說過,「仁」與「不仁」,實則區分了「人」和「禽獸」,而「仁」和「禮」必須出自「內心之誠」。「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孟子對中國心學發展史的作用,看千年後宋明心學本體論的發展,便可知他的「心學」思想精髓早已滲透於歷代儒客之中了。
  • 美人圖鑑鄭有貞: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美人圖鑑鄭有貞: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 古詩詞文賞析之古詩《蘇秀道中》曾幾
    次聯寫對雨的感受,用江西詩派詩人的慣技,融化前人詩句為己用。出句「不愁屋漏床床溼」,用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床頭屋漏無幹處」句;對句「且喜溪流岸岸深」,用杜甫《春日江村》「春流岸岸深」句。一句是想像之辭,說明自己喜雨,是因為這場及時雨,使莊稼能喝個飽,秋收有望;一句是以聽雨打桐葉,寄託自己欣喜的心情。江西詩派學杜,在鍊字上花工夫,尤注重虛字的錘鍊。這聯中的「應」字、「最」字,都下得很有精神,加深了句意。不過,出句的「千裡稻花應秀色」,也見唐殷堯藩《喜雨》詩,不知是偶同還是有意襲用。
  • 「詩仙」李白為何也被稱為「詞曲百代之祖」?
    詩仙太白以詩聞名,而詞以宋詞為最。所以若論李白在詞中的造詣,多不為人知。《菩薩蠻·閨情》《菩薩蠻 ·閨情》又名《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是唐五代詞中的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相傳為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所作。
  • 當花遇上古詩詞|贈一枝芍藥,名曰愛情
    ,其實在古老的中國,芍藥一直是愛情的象徵,男女青年在兩情相悅時,以芍藥相贈,表結情之約。《憶楊十二》元稹去時芍藥才堪贈,看卻殘花已度春。只為情深偏愴別,等閒相見莫相親。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雨後庭院,晨霧薄籠,碧瓦晶瑩,春光明媚;芍藥帶雨含淚,脈脈含情,薔薇靜臥枝蔓,嬌豔嫵媚,別有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