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詩仙太白以詩聞名,而詞以宋詞為最。所以若論李白在詞中的造詣,多不為人知。
其實,傳為李白詞的作品,若不論其真偽及是否可歸入詞體,約有20餘首,其中以《菩薩蠻·閨情》《憶秦娥·秋思》最為人稱道,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
其一:
菩薩蠻·閨情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菩薩蠻 ·閨情》又名《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是唐五代詞中的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相傳為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所作。此詞寫的是深秋暮色之景,全詞都浸染在一種愁情離緒之中。其結構呈網狀,情景交織,句與句之間緊密相扣,各句間含義也相互交織,創造了一個渾然天成的意境。此詞受到古人很高的評價,與《憶秦娥·簫聲咽》一起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其二:
憶秦娥·秋思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憶秦娥·秋思》又名《憶秦娥·簫聲咽》相傳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詞作。此詞上片傷別,下片傷逝,傷今懷古,託興深遠。上片開頭以月下簫聲悽咽引起,已見當年繁華夢斷不堪回首。次三句,更自月色外,添出柳色,添出別情,將情景融為一片,想見慘澹迷離之概。下片過拍揭響雲漢,摹寫當年極盛之時與地。而「鹹陽古道」一句,驟落千丈,悽動心目。再續「音塵絕」一句,悲感愈深。「西風」八字,只寫境界,興衰之感都寓其中。全詞氣魄雄偉,動人心魄,受到後人很高的評價,與《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一起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實際上,從唐末五代《花間集》以來,所有的唐宋詞選集、總集,在具體操作中,都不會忘記李白,至少也要在序跋題記中提上一句。
《菩薩蠻·閨情》和《憶秦娥·秋思》在「詞」的發展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有著極為重要的文學價值,稱其為「詞曲百代之祖」毫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