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很博大的一首詞,後人評其有「杜甫筆法」,成宋詞「祖師爺」

2020-12-18 沉醉古詩文

文/顧無

【引觴漫談】

李白是個能給人驚喜的人,總能打破我們強加在他身上的刻板印象。

寫過很多棄婦幽怨詩,寫過很多成仙煉藥詩,偶爾還嘗試一下新出現的「詞」這種文學形式。

而且吧,就這樣的嘗試,其作品就成為了「百代詞曲之祖」。

這樣的讚譽不得不讓人感嘆,天賦這個東西呀,真的是羨慕不來的。

李白特別出名的詞有兩首,一首寫離愁別緒,「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這首詞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賞析過,第二首仍是寫女子思念愛人,「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

兩首詞各有各的風採,在風格上卻比較相近,都是一種幽怨、思念的情緒。

我在寫本科論文的時候,涉及過這首詞的翻譯,當時找的是許淵衝先生的譯本,譯文的水平肯定已經很高了,但是讀譯文,仍然覺得相比原文少了些什麼,用字母所表達的情感,或者不如李白的純粹正宗, 或者不如李白的含蓄雋永。

總之,在詩詞這方面,家鄉的月亮比國外的圓太多太多了。有些味道,註定只有中國人才懂。

【臨其詩境】

詞中提到了兩個地名,應該是喜歡讀古詩的人都很熟悉的名字。

一個是灞陵,是漢文帝劉恆的陵墓,在今天陝西西安市的東邊,附近有一座灞橋,是古代長安人士送別的地方。

另一個是樂遊原,李商隱的「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登的就是樂遊原,樂遊原在西安市南,是全城最高的地方,視野非常開闊,可以眺望到全城的風景以及周圍漢朝的處處陵墓。

當時去西安的時候並沒有聽說過樂遊原,所以也沒有去過,西安本地人有知道這個地方的可以指點一下筆者,下次再去西安的時候就可以過去看看了。

【經典原文】

憶秦娥·簫聲咽唐代:李白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條分縷析】

這首詞主旨寫的女子思念遠在他鄉的愛人,情景交融,寫出女子內心的痛苦和思念,讀來悽婉動人,與《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一起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兒女私情,悽婉等意本是詞的風格特點,然而作者畢竟是李白,在悽婉中又融入了一層自身獨有的浪漫與豪縱,於是意境博大開闊,風格宏妙渾厚,成為佳作。

這首詞中的女子,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人物形象,而是可以代指長安城中所有帶有這種情緒的女子,之所以能夠引起廣泛的共鳴,與其受眾之廣泛,也不無關係。

女子稱「秦娥」,翻譯過來也就是秦地的美貌女子,《方言》卷二云:「秦晉之間,美貌謂之娥」,李白正用到了此意。

開篇點題,主人公在一片哀涼的簫聲中出場。聽到周圍哀怨的簫聲,女子從夢中驚醒,望一眼窗外,一輪明月正高懸在夜晚秦地的天空上,清輝灑在樓臺池園之上。

下句的秦樓月是格式要求的重複,在這裡也起到了延伸延展的作用,由月色動人,想到了曾經的春日風景。

正是柳枝最茂密柔順的時候,每一年的這個時節,我們都要在霸陵經歷悲傷的離別。

下闋從回憶中走出來,轉眼間又到了清秋節,女子站在樂遊原上眺望秦地周邊的古道,古道靜悄悄,絲毫沒有遊子歸來的痕跡。

無音無信,天地無聲,只剩下西風呼嘯,殘陽如血。

漢家的一眾陵闕,就立在這悲涼壯闊的西風斜陽中,肅穆而靜默。

詞的境界到後邊突然博大了起來,超越了兒女私情,而是在樂遊原上,對天地和歷史的記錄。

這樣的詞在唐代,好像也只有李白能寫出來,陸遊說:「唐自大中以後,詩家日趨淺薄,其間不復有前輩宏妙渾厚之作。」

唐詩到盛唐發展到了極致,後邊詞就逐漸的興盛起來,可是詩與詞是分開發展的,各有不同的風格與題材,後人便無法像盛唐之人一樣,帶著作詩的氣魄去寫詞。

李白作為最能代表盛唐氣象的詩人,其詞自然也是醇厚博大,是後人的淺薄之詞無法媲美的。

【顧無說】

許多人說這首詞的後邊幾句更像是杜少陵的手筆,因為其典雅、淳厚、博大。

但是在上下闋的描繪中,又分明可以看出李白浪漫恣肆的特色。

杜甫李白的結合,稱為「百代詞曲之祖」也就不為過了。

相關焦點

  • 詩人李白一首詞《菩薩蠻》,文墨官司延續千餘年
    歷來名人是非多,今時多見,古來有之,比如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詞《菩薩蠻》,就把筆墨官司打了1000多年,至今仍未定案。怎麼回事兒呢?讀者會問,唐詩宋詞,宋詞唐詩,唐代大詩人李白填詞並惹出筆墨官司?有木有搞錯?
  •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盛唐時期,以詩歌最為著稱,而在這一時期,詩歌卻以李白為首,故曰其為詩仙。——《上李邕》這一首《上李邕》聽詩名就是這個「上」是有多麼直接,直接表明了給你李邕看的,那麼李邕何許人也?唐朝的著名書法家,至於為何會讓李白不快?
  • 李白最香豔的一首詩,文風直白,用詞大膽,赤裸裸地描寫男女愛情
    詩詞文化最為繁榮昌盛的時代是唐宋時期,在這段歲月中,湧現了不少的優秀人物,比如李白便是其中之一。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李白的身份其實也大有來頭,這從他的姓氏便可以看出,根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
  • 金代最著名的一首詞,堪比宋詞,第一句流傳至今成千古絕唱
    宋詞標誌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句子有長有短,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著名的宋朝詞人有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人,影響範圍非常廣,同時對遼金的文化影響頗深,其中金代最著名的一首詞,堪比宋詞,第一句流傳至今成千古絕唱。
  • 杜甫想念李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公元747年,也就是在他們分別後的第三年,杜甫又一次想起了李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誕生了一個成語。這首詩名為《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滿腹才華的杜甫不甘心就這樣放棄,不得不在高門權貴中遊走,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即便如此,依然沒有結果。就這樣,他在長安困守了整整10年。在這10年裡,他常常想起他的老大哥李白,這首《春日憶李白》就是寫於這段時間,道盡了他對李白的思念和景仰,有情有義有水平,堪稱千古絕唱。
  • 杜甫最早的一首詩其成就不亞於李白它解釋了為什麼泰山是五嶽之首
    說起泰山,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要問為什麼泰山會是五嶽之首,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回答得上來,咱們先來看看杜甫是怎麼說的吧!《望嶽》是杜甫在遊山東時期,初經泰山時所做,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杜甫到洛陽應進士試,未中。
  • 同一地點,杜甫一首便拿下唐詩第一稱號,李白8首也難以匹敵!
    說起唐詩,最耀眼的兩位大咖級別人物便是杜甫和李白,一位稱為「詩仙」,寫詩浪漫瀟灑,頗有仙氣和傲氣,讀來讓人稱快,有忘卻煩惱的功效;一位被稱為「詩聖」,寫的詩工整規矩,多為老百姓苦難和國家興亡發聲,讀來仿佛是在閱讀一幕幕的歷史,讓人沉重卻引人深思。
  • 無人關注的詩人,千古流芳的詞作,後人稱他是李白化身
    說起詩詞和詩人,人們常常會想到唐朝的李白、杜甫,或者南北兩宋的歐陽修、蘇軾、辛棄疾,再或者清朝的納蘭性德。但是,有一個朝代,有一個詩人,卻被很多人遺忘了。這個朝代,就是金朝,而這個詩人,就是被稱為金朝文宗的元好問。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躺在沙丘城想念杜甫,最後10字成千古名句
    然而歷史上還就是有這種人,他們還認認真真的去做考證,從歷史中發現一些李杜不和的蛛絲馬跡,然後費盡心思的炒作,希望大家接受自己的觀點,以至於在後世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不是有很多人都認為李白看不上杜甫嗎,杜甫給李白寫了14首,李白卻僅僅給杜甫寫了3首詩。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李白如果看不上杜甫,當初就根本不會與杜甫見面。
  •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
    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嘆賞李白的《蜀道難》一詩,呼李白為「天上謫仙人」,意為天上下凡來的神仙。從此,「謫仙」之名譽滿長安城。唐大詩人杜甫有詩讚云:「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狂客,李白好友賀知章也,因此,後人便把李白尊為「詩仙」。
  • 一天一首古詩詞:杜甫《泊嶽陽樓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太陽和月亮的相碰——李白和杜甫的友情
    這一天,他們騎馬前往北郊去探望隱士範十,出得城外,秋草茂密,李白不小心扎進了蒼耳叢中,粘了一身蒼耳,以致於範十都認不出他了。杯酒言歡之間,李白吟了一首蒼耳詩自嘲,杜甫也寫了一首《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的詩來記述他們之間的友情: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
  • 「詩仙」李白為何也被稱為「詞曲百代之祖」?
    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詩仙太白以詩聞名,而詞以宋詞為最。所以若論李白在詞中的造詣,多不為人知。
  • 詩仙詩聖巔峰一戰,李白寫出七絕第一,杜甫呢?
    李白比杜甫大11歲,經歷卻完全不相同。李白經歷了整個盛唐局面,而杜甫經歷安史之亂,經歷了「國破山河在」的破碎山河。但當時的杜甫沒有李白有名氣,而且李白還很有個性,而杜甫生性低調含蓄,老實。李白對於他來說就是偶像一般的存在,他寫了很多關於讚美李白的詩篇,把最好的讚美都留給了李白,他在李白面前完全就是一個「小迷弟」的形象。
  • 杜甫經常寫詩給李白,李白卻沒任何回復
    杜甫經常寫詩給李白,李白卻沒任何回復被稱為古今七言第一的「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由杜甫抄刀手筆,於此杜甫也被稱為了「詩聖」,那麼這個詩聖又是不是有些言過其實呢?杜甫生不逢時,或又生逢其時,不逢時是因為安史之亂來了,大唐由盛到衰,他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見證人,逢其時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那麼多佳作遺留,使得後人尊封「詩聖」之名。杜甫前半生雖有「詩人」之稱,但無確實名分,後半生行至將死才名氣溢出,所以可以來說,杜甫這一生也算得上是默默無聞,聲名不顯。
  • 眾人皆知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但你卻不知道這些詩風雅號?
    詩仙:李白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的詩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
  • 史料記載:杜甫是李白的粉絲?李白和杜甫之間不得不說的奇聞軼事
    有專家考證:杜甫是李白的鐵桿粉絲,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杜甫和李白之間的奇聞軼事吧。杜甫和李白,一位「詩聖」,一位「詩仙」。古語有云:"仙近於天,聖近於地",他們都是詩中的王者。很多人可能會有「王不見王」的想法,認為向他們這樣的「詩中王者」,肯定各自處在不同的時期。
  • 杜甫給李白寫了一首詩,表面看似「高端黑」,暗裡狂吹「彩虹屁」
    在唐朝,李白最火的那些年,杜甫「毫無名氣」,只能跟在詩仙屁股後面做一個小迷弟,所以近來網友開玩笑說,杜甫為李白寫了一輩子詩,卻沒有得到過回應,哎,要我說這都是瞎操心,能和偶像一起交上朋友一起睡,寫不寫詩哪有那麼重要!杜甫為什麼如此愛李白呢?
  • 飲中八仙歌,李白與杜甫間的不解之緣
    亦有梁宋遊,方期拾瑤草。在這首詩立,杜甫完全就是一副鐵粉的姿態,不僅投李白所好引用了大量的道家術語,還和李白約定一起到梁州、宋州一帶去採拾瑤草。,還弔唁了一下信陵君,在這裡,江湖遊俠李白大抒胸襟,寫下了傳頌千古的《俠客行》,杜甫很高興見證了一首傳世之作的誕生,與李白的交遊也讓文風尚未成型的杜甫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