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是國粹,是我們值得自豪和珍重的民族文化。
清明,在這個特殊的節氣。跟著宋詞細細品味古人的離愁別緒和家國情懷。
從唐朝到五代,到北宋,南宋,遼,金,元代,順著中國文化的脈絡,品味詞中之「斷腸」滋味。
【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唐·溫庭筠·望江南
這是寫思婦不見歸舟的惆悵,寥寥數語,卻寫得情韻兼勝。尤其這二句,夕陽餘暉似脈脈含情,綠水悠悠,芳草萋萋,蘋花搖曳,卻是腸斷之處。作者把思婦的相思之意寫得婉曲之致。
夜夜綠窗風雨,斷腸君信否?】唐·韋莊·應天長
【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唐·韋莊·謁金門
韋莊是花間派代表,但是與溫庭筠的翦紅刻翠不同,他的詞卻能別樹一幟,以白描見長,清淡素雅。其詞看似通俗,細加品味,卻有盪氣迴腸之魅力。
【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五代·馮延巳·採桑子
笙歌散盡,固然使人因孤寂而斷腸,但是作者卻縱有笙歌,卻也肝腸寸斷。寫盡了孤獨之感。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五代·李煜·清平樂
此篇傳是李煜亡國之前的作品。春半,腸斷,言簡意悲。觸景傷情,觸碰到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
【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州人未歸。】宋·寇準·江南春
古代女子有採蘋花贈予心上人之風俗。
此句寫殤春情愫,但弦外之音卻寫寇公宦海浮沉,流年滄桑之感。
【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宋·柳永·少年遊
這首詞以哀景寫哀,藉助陽關之曲,夕陽殘照,把離愁別緒和悲秋之感寫得渾然天成。
【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宋·晏幾道·菩薩蠻
晏幾道此首詞寫給小蓮,這首詞不僅寫小蓮的彈箏技巧,還寫了她的整個風情。此句想像小蓮彈箏時心境、情緒。想念她的纖秀,想念她斷腸時的眉黛低垂。
【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宋·晏幾道·阮郎歸
此詞寫景洗鍊,寫情轉折起伏。這首是晏幾道詞最深沉的代表作之一。沉醉不容易做到,所以用吩咐的口氣,不要唱出「斷腸」的歌聲。否則,不但悲涼忘不了,而且怕沉醉也做不到了。
【最關情、漏聲正永,暗斷腸、花影偷移。】宋·晁端禮
晁端禮是北宋一位精通音律的詞人。在這首詞裡,他對於中秋月和懷人情思作了細緻的描寫。
隨著漏聲相接,花影移動,時光在流逝,但是兩人的相會卻遙遙無期。此夜最關情的是漏聲正永,暗斷腸的是花影偷移。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宋·賀鑄·青玉案
賀鑄因此詞得名「賀梅子」在這個春末夏初草長絮飛時節,越發增添我無限的愁懷,作者自詡彩筆新題,寫出了斷腸難遣的詞句。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