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初涉膠片攝影愛好者推薦一款相機:鳳凰205旁軸照相機!

2020-12-22 相機收藏經眼錄

今天介紹的這款鳳凰205旁軸相機,是由位於江西上饒附近的江西光學儀器總廠出品的。不過該機實際上是在1983年6月由海鷗205改名而來的,按照莊克明老師《中國照相機》書中的介紹。該機當時的售價為215元。

1965年,國家根據當時的戰備形勢對中國的工業布局作了一、二、三線戰略部署,決定在華東地區組建一個綜合性的光學儀器總廠生產「軍工動員產品」。當時主管光學儀器生產的第一機械工業部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方志純省長商議後決定把該廠設置在贛東北革命老區大茅山山區。該廠就是江西光學儀器總廠,後來更名為「鳳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並已經成為A股上市公司。

江西光學儀器總廠是1965 年由上海照相機二廠、上海電影機械廠、南京江南光學儀器廠、南京測繪儀器廠、南京模具廠內遷組成的綜合性光學儀器廠,技術力量雄厚。其照相機產品四次在全國評比中榮獲大獎。

1970年是江西光學儀器總廠初建投產的第一年,由於205型照相機是上照二廠的隨遷產品,因此生產之初仍繼續沿用上海輕工口岸註冊的「海鷗」商標。隨著時間的延續,205型照相機大批量產出,也有部分產品出口,一些電影機械、光學儀器產品相繼問世,因此江光必須考慮有自己的商標及品牌戰略。

197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三十周年,一機部在江光開發生產鳳凰JG301、JG303型135照相機,市場反應非常好,為此總廠逐於1981年7月向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註冊「鳳凰」商標,1983年5月10日經國家商標局批准,江光總廠正式啟用「鳳凰」商標。從此,江西光學儀器總廠生產的海鷗205 型相機正式更名為鳳凰205 型相機,「海鷗」變「鳳凰」,不知道算不算是鯉魚躍龍門了?

鳳凰205沿用了海鷗205全金屬製造的材質,只可惜在過片扳手上增加了一點塑料,讓我稍微有些不喜。不過,鳳凰205的圖形商標,鳳凰兩個漢字中間的「鳳凰」,我倒是比較中意滴,簡單,明了。

可惜,後來江西光學儀器總廠生產的鳳凰單眼相機卻放棄了「鳳凰」中文標識,使用了英文Phenix來作為品牌標識。當然,這個極有可能是為了開拓國際市場而採用的營銷策略,但我始終覺得中國的商品還是應該使用中文標識更佳。不僅僅是鳳凰,上海的海鷗相機也是一樣,放棄了「海鷗」漢字,改用了英文「Seagull」。

作為一款國產的旁軸相機,我覺得鳳凰205比較適合初學者使用。總有朋友問我,他/她剛接觸膠片,希望我推薦一款相機,我一般都是推薦鳳凰/海歐205。理由如下:

1、作為國產相機大廠生產的旁軸相機,鳳凰205的總體質量和鏡頭的成像水平相對比較有保證。該機配裝的50標頭雖然最大光圈只有2.8, 但足以應付大多數拍攝場景。該機的快門由1秒--1/300秒,外加B門,在一般場合也完全夠用,特別是對於初涉膠片攝影的愛好者而已,我個人認為足夠了。

2、鳳凰205的各個型號都配裝了黃斑對焦測距功能,對初學者而言使用起來比較方便。

3、雖然早期的海鷗205不具備測光功能,不過後期的型號是有測光功能的。即使購買了沒有測光功能的205系列,現在手機App上的測光軟體很多,其結果對於初學膠片攝影的朋友應該是夠用的了。特別是加上負片的曝光寬容度,足矣。

在這裡我要提醒一下,雖然鳳凰205在鏡頭座上設有感光度設定裝置,但因為該機並沒有測光功能,所以這個高光度設定應該更多地是起到對所用膠片的備忘作用而已。下圖中感光度調整裝置下方的,就是該機的機械自拍上弦扳手。

4、該機的的全部操作均為機械式,包括自拍裝置在內。外出拍攝無需擔心電力不足的問題:-)。 即使後期內置測光的機型,在電池電力不足的情況下也只是不能測光而已,不會影響任何拍攝功能。

5、該機使用的常見的135膠捲,可以拍攝36張24X36毫米畫幅的底片。單張底片的價格相對於120膠捲而言便宜不少,後期衝印也方便。

6、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該機的價格低廉。目前200元左右就可以買到一臺成色和功能都不錯的鳳凰205了。即使嘗試過膠片拍照後不習慣、或者覺得不喜歡而放棄的話,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我手裡這臺鳳凰205是全包裝的,帶有原裝的說明書。裡面兩個作為模特的小朋友很可愛,不知道現在他們怎麼樣了,是否還記得曾經做過模特?

不過有點奇怪的是,我這臺鳳凰205的外包裝紙盒是205A的。在外包裝紙盒上可以看到,是有中英文的。

鳳凰205旁軸相機相關技術參數:

鏡頭:F50/2.8,4片3組,加膜

快門:中心快門,速度範圍B門、1―1/300秒,共十檔

自拍機:機械控制,延時6―14秒

取景器:亮框取景,倍率1:1,自動校正視差

測距 :雙影重合測距,拍攝距離0.8米

外形尺寸:137X86X78毫米

作者:張一

相關焦點

  • 向初涉膠片攝影愛好者推薦一款相機:江西鳳凰光學製造的鳳凰205...
    今天介紹的這款鳳凰205旁軸相機,是由位於江西上饒附近的江西光學儀器總廠出品的。不過該機實際上是在1983年6月由海鷗205改名而來的,按照莊克明老師《中國照相機》書中的介紹。該機當時的售價為215元。1965年,國家根據當時的戰備形勢對中國的工業布局作了一、二、三線戰略部署,決定在華東地區組建一個綜合性的光學儀器總廠生產「軍工動員產品」。
  • ...攝影愛好者推薦一款相機:江西鳳凰光學製造的鳳凰205旁軸照相機!
    今天介紹的這款鳳凰205旁軸相機,是由位於江西上饒附近的江西光學儀器總廠出品的。不過該機實際上是在1983年6月由海鷗205改名而來的,按照莊克明老師《中國照相機》書中的介紹。該機當時的售價為215元。
  • 盤點膠片時代的經典神機
    1954年,徠卡公司推出了劃時代的相機型號徠卡M3,這一款相機開創了徠卡的M卡口時代,這一規格的鏡頭卡口在之後的半個多世紀裡,都一直是高端旁軸相機的基本特徵。徠卡M3在取景、對焦以及裝片等機構上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進,使照相機的使用便捷程度大幅度提高,加快了攝影的普及。
  • 老物件-照相機
    今天,照相機不是啥稀罕的物件,就算沒有照相機的人也幾乎都有一部可以拍照片的手機。可是,直到本世紀初,照相機仍然是貴重物品,再往前十幾年,照相機是絕對的奢侈品,如果不是經濟條件足夠寬綽或者對攝影痴迷到一定程度,個人購買照相機幾乎不可能。
  • 膠片復興元年2020(120相機及膠片推薦)
    旁軸:也就是在機身上開一個窗口,角度是固定的去取景。如果是可以換鏡頭的旁軸相機,取景器裡會框來表示不同鏡頭的取景範圍。如果角度太大超出了,就需要外接取景器。有些相機只能外接取景器,就不單獨羅列了。實相取景(VIEW):這個主要是大畫幅的取景方式,直接看鏡頭投射出來的像,一個上下左右都顛倒的實像。
  • 中國上海海鷗相機廠製造的海鷗KJ-1旁軸照相機!
    今天向各位介紹一款中國生產的旁軸相機,上海海鷗相機廠在1985年生產的海鷗Seagull KJ-1旁軸照相機。說起上海海鷗照相機,我估計只要玩過國產膠片相機的人,一定會知道!我的第一臺相機,就是家裡親戚從非洲帶回來的出口版海鷗203摺疊皮腔照相機。根據莊克明老師在其《中國照相機》一書中的介紹,這款海鷗KJ-1旁軸相機是上海照相機總廠1985年研製生產。在1987年7月全國照相機質量測評中獲同類產品一等獎,當時售價161 元。
  • 膠片攝影——並不遙遠的記憶
    膠片攝影,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是一個歷史名詞。在數碼攝影技術崛起之前,膠片攝影曾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無數珍貴的瞬間,都以銀鹽光化學反應的形式被留在了膠片上。二十一世紀初,更方便快捷的數碼攝影技術日益成熟,各種型號的數位相機不斷刷新著各項技術參數,網絡時代的到來也為數碼照片的傳播提供了更好的平臺,低效而不穩定的膠片攝影很快就在競爭中敗下陣來。
  • 如何選擇旁軸相機
    提起旁軸相機,腦海中更多的是那些文藝青年和上世紀街拍大師們那些著名的人文掃街作品吧。復古的造型,小巧的機身和獨特的取景器,旁軸相機有著其獨特的韻味。潮流不分新舊,以前的東西現在也能流行。如今攝影愛好者圈的復古風正濃,你可以看到更多的膠片攝影愛好者和數碼旁軸的使用者。
  • 【蜂·辭典】旁軸相機:讓人又愛又恨
    攝影裡,你搞得懂搞不懂的條框那麼多,你摸得清看不透的詞彙真不少;穩住不要慌,這次我們要有理有據地讓你的攝影聊資華麗上天;這一期,咱們聊聊【旁軸相機】。自從上一期蜂辭典我們聊到過雙反相機(點此回看)後,大約勾起一萬人了的復古情懷吧。那麼這一次,有一款產品不僅自帶復古光環,文藝氣質更是出眾,並且其中不乏貴族身份加持——那就是旁軸相機。
  • 給上海人的不正經膠片相機推薦手冊
    懶人好夥伴:傻瓜機傻瓜機顧名思義不用管任何相機參數也不用考慮對焦問題只需要拿起來,構圖摁快門就可以了和手機一樣簡單,其他的相機都幫你解決了比較熱門的膠片機有奧林巴斯u系列我給大家推薦的是這個奧林巴斯XA 2沒其他的原因,就是覺得顏值很高這款相機有40年歷史了但是膠囊形狀的外觀到現在依舊很新酷鏡頭素質也很不錯旁邊的閃光燈是可以拆下來的
  • 江西鳳凰光學為美國製造的Promaster 2500 PK膠片單眼相機!
    根據王士元老師《中國照相機集錦》一書中的介紹,Promaster 2500 PK Super相機是江西鳳凰光學公司,「在鳳凰牌DC901型照相機的基礎上重新命名,按照外貿訂單的要求印製了照相機的品牌和型號標識」,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OEM、貼牌生產。
  • 小白如何選擇膠片相機?幾款適合初學者的膠片相機推薦
    現在越來越多的攝影師開始玩膠片相機,膠片復古的色調和質感也讓攝影愛好者們一度入坑。今天為大家介紹下入門膠片攝影時相機的選擇問題。膠片相機分為全自動膠片機和手動膠片機,對於小白和大部分攝影師來說,更推薦全自動膠片相機,因為操作相對來說更方便簡單,手動的膠片相機外觀一般很好看,但是操作起來複雜,不易掌握。 接下來,小編將給大家從各個維度介紹幾款膠片相機,供大家參考。 1.
  • 讓照片更有膠片質感的4款app——NOMO、膠片照相機、kamon、HUJI
    使用過11款膠片類的攝影類app,最終留下這4款常用的,各有千秋。以下僅個人體驗 歡迎大家來一起補充~~~用完這些軟體感覺完全就可以不用買膠片機了每張軟體的照片後是用這個應用拍出來的成片*膠片照相機(名字就叫這個)它是一款可以手動換濾鏡,手動漏光,手動紋理,可以添加日期選擇相紙顏色的膠片APP部分是免費的,免費的也夠用了,如果想要體驗更多新奇好玩的特效,可以購買,價格也是非常奈斯哦
  • 入門級膠片相機,我們推薦這幾款,最低500入手
    生於1982年的它,估計比現在玩膠片的各位同志都大。性價比高,非常適合工薪及學生使用,但它決不是一款低檔機。或者你是一個低收入的嚴肅攝影愛好者,建議你用X-700。這個老傢伙,紅了半個世紀,有第一文藝膠片單反的稱號,現在仍然是眾多膠片攝影愛好者的主力機。
  • 中國遼寧丹東生產的牡丹Peony 207旁軸照相機
    前段時間曾經介紹過遼寧丹東照相機廠生產的牡丹雙反照相機,今天介紹一款該廠生產的Peony 207旁軸照相機。其主要產品為牡丹牌120型雙鏡頭反光照相機、牡丹135系列照相機、牡丹列光學鏡頭、民用望遠鏡等。按照莊克明老師《中國照相機》書中的介紹,這款牡丹207旁軸相機是在1988年開始生產的,機身外殼為塑料模壓製造。不知道那個年代是不是有這樣的風氣,國產相機都開始喜歡用英文來標示自己的品牌?
  • 為什麼想用膠片相機拍照?用膠片相機需要注意這些
    發現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接觸膠片攝影了,原因一是喜歡膠片相機的色彩二是用膠片相機的拍攝感覺吧。膠片拍攝出來的色彩自然是不用贅言,筆者用過一大段時間後發現平時出門更喜歡帶著膠片相機而不是數位相機。膠片相機從構圖,測光到調節參數再按下快門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其圖像的質感也別具一格,所以今天除了談談為什麼用膠片相機拍攝,還要給大家講講入手膠片相機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地方。如果是日常生活記錄,可以就選擇可以更換膠捲的傻瓜相機就可以了。
  • 如果你是個拍立得迷 那就不能錯過這款RF70旁軸相機
    雖說現在數位相機滿天飛,甚至手機攝影也來湊熱鬧,但依舊不能阻止我們對膠片相機的熱愛。而在膠片相機中有一種最受大眾歡迎,使用度也相對最高的就是拍立得,簡單好用不說,在這個年代拿出一臺拍立得來還是有點炫的。
  • 使用127膠捲的德國Bilora Bellea 44旁軸相機
    今天向各位介紹的這款Bellea 44旁軸照相機,是當年西德(聯邦德國)的Bilora公司在1958年開生產的,其最大的特點是使用的膠捲為127型膠捲。Bilora公司的全稱應該是Kürbi & Niggeloh。
  • 堅持用手動膠片相機學習攝影的10個理由
    在入門卡片機只值數百元,人人手持攝影能力手機的時代,相機變成每人隨手可得的工具,但有意學習攝影者,往往因數碼年代相機自動曝光、對焦之便,構圖以外的技術,完全依靠相機或者後制軟體,忽略攝影基本功之重要。在這個時代,提出以手動膠片相機為學習攝影的最佳選擇,有人認為是天方夜譚,也有不少攝影愛好者認同。
  • 相機:膠片相機、單反、無反(微單)的區別和選擇
    就這樣一直到1839年也是一位歐洲人,法國畫家路易·達蓋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真正的照相機,可攜式木箱照相機,小孔成像技術不再局限於只能在暗箱中觀看景物或手動繪畫。然後在1888年由美國的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膠捲」。同年,柯達公司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安裝膠捲的可攜式照相機,從此全球的攝影愛好者們再也不用背著一個大大的木箱去拍照,世界進入了膠片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