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裹裹CEO李江華:寄快遞將進化為全天候、全程服務,明年普惠4億...

2020-12-21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去年9月,菜鳥裹裹總服務用戶數破億級大關時,CEO李江華曾定下了一個目標,「後面的一年,我們希望為整個行業創造100億元的增量。」

然而,今年年初的疫情突襲,給整個物流行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儘管如此,截至今年9月,李江華的增量目標不僅完成了,菜鳥裹裹平臺上寄快遞的用戶數也翻番至2億多。

李江華心裡清楚,如何為超2億用戶帶來新的寄送快遞體驗,從而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是菜鳥裹裹的進化目標,為此,他公布了被簡稱為「1234」的戰略舉措:100城將推行上門寄送,20萬個寄件點將覆蓋全國,30城逐漸落地綠色環保寄,未來一年服務普惠4億用戶。

2億人寄件升級

記者了解到,在北京、杭州、天津、東莞、惠州等地,菜鳥裹裹寄件按需送達上門已經覆蓋;而菜鳥裹裹寄件機甚至在中國最南城市三沙上線,可以直接為當地漁民來寄送特產;菜鳥裹裹還在廣州、杭州等區域上線了環保袋寄件,每件可減塑4.4g。

據李江華介紹,目前菜鳥裹裹不僅覆蓋了全國2800多個區縣,自今年5月上線寄全球服務後,有不少用戶為中國香港、美國、加拿大等地寄送防疫或生活類用戶、食品。數據顯示,目前華僑親屬、留學生父母佔據了寄全球用戶的6成多。

「2億人背後其實是2億個故事。」李江華給出了目前菜鳥裹裹平臺上的用戶數據:超過1億人寄過禮物,有6000多萬人寄閒置,4600多萬人寄特產……他還分享了不少用戶故事,像來自唐山的程女士,其家庭在年初因疫情受到衝擊,丈夫工作的健身房停工,家裡的房子要裝修,「經濟壓力下,她通過菜鳥裹裹在閒魚上出售了很多閒置物品,得以度過了艱難的三個月。」

還有一位是今年新入學的大學生楊婷婷,告別了大包小包的開學狀態,而是用菜鳥裹裹將包裹寄到學校,輕鬆入學。

在上海工作的白領鍾女士,即便著急寄件,可以直接通過辦公區裡的菜鳥裹裹寄件機,「一分鐘之內,完成下單和寄件」。

李江華認為,上述案例是每天都會在菜鳥裹裹平臺上發生的,基於消費者的需求,團隊開始籌謀未來怎麼走?

「我們要真正從原來的攬收到全鏈路升級。」李江華道出了要在100城推行按需上門的初衷,同時,在運力側,他強調將與菜鳥驛站形成配合,菜鳥裹裹會在寫字樓、小區中設立更多代寄點和IoT設備,「希望一年之後,中國主要城市的消費者在寄件時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上門取件,一種是去樓下找菜鳥裹裹寄件機或待寄點寄件。」

菜鳥裹裹進化論

菜鳥裹裹項目是阿里巴巴內部於2015年啟動的,彼時「想的是做一個面向消費者的平臺,但我們當時沒有場景,很痛苦。」李江華在2016年6月接手菜鳥裹裹,當時團隊也就30來人,預算有5億元。

他形容那一年是「最痛苦的一年」,那時的菜鳥裹裹運力不穩定,風險很高。「經常有消費者罵我們,甚至在過節時,還會收到一些集團高管的投訴,說裹裹退貨不靠譜。」

談及起步階段的難,李江華告訴記者,「既然是一個平臺性質,就需要有玩家。」但最開始並沒有快遞企業願意跟菜鳥裹裹合作,「不少人覺得存在競爭關係」。

為此,菜鳥裹裹最先由快運轉型做快遞的德邦來「兜底」,並採取面向社會化的搶單運力,以較高的補貼來鋪市場。

「10塊錢再補10塊,相當於20塊錢一個快遞。今天來看簡直就是天價。」李江華透露,如今快遞大盤裡的價格戰,已經出現了9毛錢一單,對比不難看出,當時菜鳥裹裹要把業務做起來的投入和決心之大。

就這樣靠著補貼突破了20萬單,2017年的菜鳥裹裹慢慢好轉,並迎來了百世快遞和天天快遞這兩家初始願意合作的快遞公司,進而將業務逐步做大,吸引了更多的快遞公司加入合作陣營。

除了運力結構上的改變,菜鳥裹裹還從場景切入,「跟淘寶、天貓的退換貨打通」,李江華講到,依託生態訂單「起量起網」後,業務得以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再後來才和閒魚、支付寶以及更多生態小程序打通,此外,菜鳥裹裹並未束縛自己,還與微信、招商銀行、雲集等外部合作夥伴打通。

「一路打通,我們的渠道越來越豐富。」李江華始終記得,在業務做到近10萬單時,有人質疑,「你們這個業務不可能過百萬單。」而今,菜鳥裹裹的目標已經是衝刺日均千萬單了。

當然,質疑聲仍不絕於耳,但李江華的商業邏輯十分清晰,「整個社會的小B和消費者寄件市場規模在幾千萬單。」他認為,菜鳥裹裹做一千萬單是大概率事件,另外,他將這一規劃定為三年內實現。

新目標普惠4億用戶

接受包括經濟觀察網記者在內的記者採訪時,李江華透露,菜鳥裹裹去年實現的超100億元增量中,除卻自身收取的技術服務費,「93%的收益歸於快遞員、快遞公司。」

他直言,要讓加盟網絡願意去做事,在最新推行的百城按需上門寄送件中,為有效激勵快遞員按需上門,菜鳥裹裹還會確保「利潤分配機制」以匹配快遞員的送件分成。

「寄快遞將進化為全天候、全程服務。」在李江華看來,作為阿里巴巴旗下的一個國民級應用,菜鳥裹裹「每年保持著100%增速」,這讓其對於明年實現4億用戶規模有信心。當然,他也很清楚,要實現這一用戶增長,菜鳥裹裹接下來要更多服務下沉市場。

「寄快遞這件事情,並不會是一個增量市場。」李江華思考的是,只要通過幾個確定的場景去優化寄送快遞的體驗,例如電商退換貨、閒置交易等,將市場、價格、服務等做到統一標準化,由此帶來的需求市場才會是穩固的。

李江華給出了一組數據,目前平臺上的退換貨寄件佔比60%,剩餘40%是散件。即便如此,他依然說到,「期望退換貨的比例持續降低」。在他看來,菜鳥裹裹的未來要與阿里巴巴前臺保持同步,不僅有面向海外的國際包裹,也會發力更多市場,「切入更多正向包裹,像公務件、商務件、閃件市場。」

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在菜鳥裹裹所處的市場中,還面臨著順豐、京東物流的強力爭奪,李江華雖然未談及競爭話題,但他依據消費者調研說到,「我們的攬收時間比順豐要快,嚴格按照2小時承諾時間來。」

除了優勢,李江華並不避諱談及當前C端用戶對菜鳥裹裹的品牌認知度仍待提升,在他看來,邀請明星鄧倫代言,正是團隊在市場側、品牌側改善、加強的表現。

相關焦點

  • 菜鳥裹裹宣布升級:將為4億人打造國民級快遞生活方式
    圖為菜鳥裹裹CEO李江華在發布會上現場。阿里供圖中新網杭州9月20日電(趙小燕)2億人寄快遞再升級!9月20日,菜鳥裹裹2020發布會上,菜鳥裹裹CEO李江華宣布「1234戰略」:未來一年,100城寄快遞可按需送達上門,20萬寄件點將覆蓋全國,30城上線環保袋,服務4億用戶。作為阿里巴巴又一國民級應用,過去一年,菜鳥裹裹寄快遞用戶翻番已超過2億人,明年4億用戶意味著再次翻番。
  • 普惠2億人寄快遞、連接50萬快遞員 菜鳥裹裹如何展翅起飛
    原標題:普惠2億人寄快遞、連接50萬快遞員 菜鳥裹裹如何展翅起飛   寄快遞平臺菜鳥裹裹正在向全國張開羽翼豐滿的「翅膀」。
  • 網際網路快遞下半場,菜鳥裹裹:場景為王
    9 月 20 日菜鳥裹裹品牌升級大會上,已經坐擁 2 億寄快遞用戶、阿里生態中國民級應用菜鳥裹裹宣布戰略升級,旨在將昔日以淘寶退換貨為主要業務場景的觸手,延伸至更多的消費者寄快遞場景。跨越世代,更高標準快遞生活快遞,在中國人的生活中,由來已久。
  • 菜鳥裹裹品牌升級 推出100城按需上門、20萬寄件點
    鳳凰網科技訊 9月20日消息,菜鳥裹裹2020發布會上,菜鳥裹裹CEO李江華宣布「1234戰略」:未來一年,100城寄快遞可按需送達上門,20萬寄件點將覆蓋全國,30城上線環保袋,服務4億用戶。菜鳥透露,過去一年,菜鳥裹裹寄快遞用戶翻番已超過2億人,明年4億意味著再度翻番。
  • 菜鳥裹裹宣布新戰略,20萬寄件點將覆蓋全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程子姣)9月20日,菜鳥裹裹2020發布會上,菜鳥裹裹CEO李江華宣布「1234戰略」,未來一年,100城寄快遞可按需送達上門,20萬寄件點將覆蓋全國,30城上線環保袋,服務4億用戶。
  • 菜鳥裹裹:讓消費者從會寄到好寄
    當前,我國快遞量佔全球一半以上,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網上下單的方式寄快遞。「我們希望用更創新的方式,讓更多用戶從會寄到好寄,享受到數位化快遞的便利。」9月20日,在菜鳥裹裹2020發布會上,菜鳥裹裹CEO李江華表示。
  • 菜鳥裹裹連續5年超100%用戶數增長,謀局百億級寄件市場
    截至目前,通過菜鳥裹裹平臺寄快遞的用戶數從1億人增至超2億人;服務覆蓋全國2800多個區縣,成為最大在線寄快遞平臺;當前平均上門寄件履約時間為50分鐘;今年5月,菜鳥裹裹寄全球服務上線,5-10天可送達20多個國家和地區。
  • 不招一個快遞員,雙11菜鳥裹裹如何幫上億人寄快遞?
    短短5年,不招一個快遞員的菜鳥裹裹,就獲得了超2億線上寄件用戶,藉助高效的算法,每天調度上萬網點與50萬快遞員。雖然「算法」一詞在近期備受爭議。但算法善用,將得到改善社會運行效率、提升服務體驗的一面。從創新視角來看,當線下業務走向平臺化,匹配算法和運力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 平臺化的菜鳥裹裹,已成2億人生活方式
    尤其是菜鳥裹裹APP在20日正式升級為「菜鳥」APP成為菜鳥裹裹、菜鳥驛站、菜鳥鄉村統一線上入口。從「菜鳥裹裹」改名為「菜鳥」就能看到,菜鳥正在逐漸改變單純的寄件屬性,而是更具備平臺化、大眾化的趨勢,不斷擴張對國民生活的滲透能力。
  • 菜鳥裹裹APP升級為菜鳥APP,消費者將更好一站式快遞「查、收、寄...
    菜鳥APP來了。菜鳥10月19日宣布,為了給消費者更好的一站式快遞「查、收、寄」服務,10月20日起,菜鳥裹裹APP將升級為菜鳥APP,成為菜鳥裹裹、菜鳥驛站、菜鳥鄉村用戶統一的線上服務入口。這意味著,菜鳥消費者通過一個菜鳥APP,即可獲得全面的快遞和社區生活服務,帶來更多便利。
  • 雙12方便寄快遞 菜鳥裹裹專屬快遞員、2億補貼「好寄不貴」
    更快上門,更好服務。雙12寄件福利來了,菜鳥裹裹再推2億元補貼寄快遞。12月13日,菜鳥裹裹宣布持續「免費寄」優惠,同時在全國專屬快遞員、10餘萬代寄點支持下,即使物流高峰,消費者使用菜鳥裹裹也有更好的寄快遞服務。
  • 菜鳥裹裹上線國際寄件:一半價格、更快速度
    5月12日,國內最大的在線寄件平臺菜鳥裹裹宣布,聯手遞四方,已推出國際寄件服務,在全國2800多個區縣,使用手機下單,口罩等物資就能方便寄達全球。目前,通過菜鳥裹裹APP,選擇「寄國際&港澳臺」下單,口罩(非醫用)等防疫用品,特產、服飾、數碼產品等即可寄往20個國家和地區。
  • 運聯研究|菜鳥裹裹能否撼動順豐的地位?
    10月20日起,菜鳥裹裹APP正式升級為菜鳥APP,變身為國內最大的線上寄件平臺,成為菜鳥裹裹、菜鳥驛站和菜鳥鄉村用戶統一的線上服務入口。本篇文章,運聯研究院將帶大家了解:一個成立不到5年的APP是如何在沒有一個快遞員、沒有一輛貨車的情況下成為國內最大的寄件平臺的,以及目前國內個人寄件市場概況。
  • 菜鳥裹裹:雙11上海北京深圳寄快遞最多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姝 「日理萬寄」「寄少成多」「寄無返顧」……消費旺季,寄快遞需求也迎來高峰,同時衍生了新版的「寄術語言」。11月24日,菜鳥裹裹發布雙11寄快遞服務報告。
  • 菜鳥裹裹:數位化讓寄快遞更方便 快遞員普遍增收3000元
    中國如今每年的快遞量佔全球一半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快遞上的國家」。人們用快遞服務寄禮物、寄閒置、寄特產……無論網購退換、上學、商務、公益還是旅遊,網際網路寄快遞給國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能將幾年前人們的「生活痛點」,變成今天的生活方式,菜鳥裹裹在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雙12全網嗨購寄件無憂 菜鳥裹裹2億補貼、1小時上門方便寄快遞
    更快上門,更好服務。雙12寄件福利來了,菜鳥裹裹再推2億元補貼寄快遞。12月13日,菜鳥裹裹宣布持續「免費寄」優惠,同時在全國專屬快遞員、10餘萬代寄點支持下,即使物流高峰,消費者使用菜鳥裹裹也有更好的寄快遞服務。
  • 發國際快遞提速,菜鳥裹裹聯合遞四方推出2小時上門取件
    5月12日,菜鳥裹裹宣布聯手遞四方等合作夥伴,正式推出國際寄件服務,在全國2800多個區縣,使用手機下單,口罩等物資就能方便寄達全球。目前,通過菜鳥裹裹APP,選擇「寄國際&港澳臺」下單,口罩(非醫用)等防疫用品,特產、服飾、數碼產品等即可寄往20個國家和地區。
  • 菜鳥裹裹「免費寄」升級:10億元補貼寄快遞!覆蓋全網消費者
    寄快遞再推重磅補貼。11月16日,最大在線寄快遞平臺菜鳥裹裹宣布加碼10億元補貼,升級「免費寄」服務。無論線上網購還是線下消費,更多消費者可使用菜鳥裹裹輕鬆寄快遞。據了解,新推出的10億補貼覆蓋了所有消費者:不僅是天貓、淘寶等,還是其他電商平臺的用戶均可參與。即日起至11月28日,用戶通過菜鳥APP、支付寶菜鳥小程序、淘寶搜索寄快遞等,可獲得不同程度的快遞費減免,每天最高可得25元的寄件首重優惠。
  • 95後男生更愛寄美妝 菜鳥裹裹:興趣社交鞋圈、娃圈寄快遞更多
    95後男生更愛寄美妝,八成人選擇在家寄快遞,1億人在線寄過禮物……寄快遞正在成為年輕人生活方式。9月20日,菜鳥裹裹戰略發布會上,DT財經發布的《2020年輕人快遞生活圖鑑》顯示,年輕人的消費、工作、社交已離不開快遞。
  • 菜鳥裹裹雙11寄快遞報告:上海是寄件最多城市
    11月25日消息,《電商報》獲悉,昨日,菜鳥裹裹發布雙11寄遞快遞服務報告。報告顯示,今年雙11期間,寄快遞最多的城市TO5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同時,「閒置寄」城市排行榜前五分別為上海、北京、杭州、廣州、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