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發展格局下,金融業和監管者共同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
11月28日,來自一行兩會一局的金融監管高層齊聚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圍繞「金融支持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這一主題,把脈政策走勢。
下一步,金融開放、金融監管、資本市場、跨境交易等領域將有哪些政策出臺?記者帶你一一看!
人民銀行副行長劉桂平:關鍵詞「開放」
以金融開放為契機 引導各類資金有效參與國內大循環
劉桂平表示,以金融開放為契機,構建更加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產品體系、機構體系、基礎設施體系,可更好發揮金融的定價功能、風險分散功能和服務功能,利用市場化的激勵約束機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各類資金有效參與國內大循環。
可通過金融開放為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提供更為多樣化的渠道
劉桂平指出,可通過金融開放,加強國內金融體系、金融市場以及金融制度規則與國際的對接,允許外資深度參與國內資管市場,為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提供更為多樣化的渠道。同時,可引入更多金融機構和專業投資者參與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提高養老金管理水平,擴大居民養老資產選擇範圍,分散投資風險,解決人口老齡化進程中的養老金不足問題。
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使用人民幣投資境內債券和股票
劉桂平透露,下一步金融開放將涉及五大方面:一是推動金融業系統化、制度化開放。二是推進金融市場開放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三是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四是促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五是完善與全面開放相適應的風險防控體系。
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關鍵詞「監管」
2017年以來共處罰銀行保險機構10865家次
曹宇表示,銀保監會嚴格開展監管執法。2017年以來,共處罰銀行保險機構10865家次、責任人員13823人次,罰沒金額合計87.37億元,超過前十年總和;取消任職資格767人,禁止從業766人,監管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深入人心。
堅決打擊危害金融穩定的「偽創新」「亂創新」行為
曹宇表示,要處理好加強監管與支持創新的關係。始終將是否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是否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是否有利於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這「三個有利於」原則,作為衡量金融創新合理性的基本標準,堅決打擊偏離實體經濟需求、危害金融穩定、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偽創新」「亂創新」行為。
加強現代監管體系建設 提升監管效能
曹宇表示,目前,我國已確立了以機構監管為主的監管運行體系,為我國金融業長期穩健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銀保監會要利用好、發展好這一基本經驗,以機構監管為核心,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為抓手,以市場準入、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為軸線,強化金融機構資本監管、流動性監管和償付能力監管,實現對法人機構的多維度、深層次、全周期監管。
此外,隨著綜合經營的不斷探索,跨行業、跨市場的交叉性金融風險日益突出,「監管真空」和「監管重疊」交織存在。在機構監管基礎上,要更加注重功能監管與機構監管的有機結合,織密監管矩陣,拓寬監管視野,延伸監管鏈條,穿透識別風險本質,做到機構、業務和風險監管全覆蓋。
「目前,我國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約8%,金融業已融入社會運行各個方面,單純依靠金融管理部門難以實現監管目標。要在金融委的統一指揮下,強化監管部門與宏觀管理部門之間、金融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工作協同,既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又協同聯動,緊密溝通。要更加注重宏觀審慎監管、微觀審慎監管、行為監管的協調效率,形成跨市場、跨行業風險防線;更加注重金融政策、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的優化組合,形成政策措施合力;更加注重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形成金融風險防控的全國『一盤棋』。」曹宇表示。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關鍵詞「上市公司質量」「上市公司治理」
權益類基金規模較去年初增長69%
閻慶民表示,證監會以科創板和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改革為引領,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加強基礎制度建設,更加注重投資端與融資端平衡,更加注重擴大機構投資者力量。
一方面,今年以來滬深交易所新上市公司340多家,其中科創板和改革後的創業板接近180多家,有力服務了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另一方面,更多長線資金配置A股,與去年初相比,權益類基金規模增長69%,專業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持續提升,市場結構和生態發生了積極向好變化。
近期證監會將啟動為期2年的公司治理專項行動
閻慶民透露,近期,證監會將啟動為期2年的公司治理專項行動,要求公司對照監管要求,全面自查、嚴格整改,實現治理水平整體提升。
健全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股票發行註冊制 切實把好「入口關」
閻慶民表示,要增強治理有效性,抓牢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從我國實際出發,推動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要突出規則監管、突出分類推動、突出治理實踐,在「三個突出」上下功夫。
閻慶民強調,要增強監管適應性,優化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環境。提高高上市公司質量,企業自身承擔主體責任。同時,資本市場監管也要結合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增強適應性,不斷健全股票發行、併購重組、退市等基礎制度,營造更加市場化、法治化的環境,支持上市公司做優做強。第一,健全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股票發行註冊制,切實把好「入口關」。第二,健全併購重組市場化機制,更好發揮主渠道作用。第三,健全常態化退市機制,實現「退得下」「退得穩」。
閻慶民強調,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才能「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進不出」將扭曲市場估值體系,導致逆向選擇、劣幣驅逐良幣。提高我國退市機制的適應性,通過重組一批、重整一批、退市一批,拓寬多元化退出渠道。同時,對於嚴重財務造假的「害群之馬」、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空殼殭屍」,增強退市剛性,決不允許「久拖不退」。落實新《證券法》,推動投保機構代表人訴訟制度儘快通過典型個案落地,實現市場出清與保護投資者的雙重目標。
外匯局副局長鄭薇:關鍵詞「跨境投資」「便利」
促進高水平貿易自由化便利化
鄭薇表示,鄭薇表示,將推動外匯管理方式從事前審查全面轉向事後核查,推動實現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跨境貿易結算。推進以風險評估為導向完善貿易主體分類管理,形成「越合規越自主」「越誠信越便利」的良性循環。
實現高水平跨境投融資自由化便利化
鄭薇指出,鄭薇指出,全面放寬和取消跨境投融資的規模和資金使用等限制,擴大外債登記管理改革試點,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這項工作已經落地。
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鄭薇表示,鄭薇表示,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發展戰略,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更大的改革自主權。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支持「一帶一路」企業貿易結算便利化,優化外匯帳戶,助力企業「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