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銀金融行業2021年度策略 三個關鍵詞:順周期、金融科技、資本...

2020-12-12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東吳研究所

非銀

非銀金融行業2021年度策略

三個關鍵詞:順周期、金融科技、資本市場改革

核心要點:經濟回暖,順周期產業迎拐點,金融科技券商逢機遇

隨著全球的疫情、尤其是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同時加上疫苗研製的穩步推進,後疫情時代的經濟修復逐步成為常態:利率水平在中期的維度將維持穩定,甚至穩步向上,利好借貸業務利差擴大和保險公司的資產配置。金融資產的質量水平逐漸修復,尤其有利於借貸類業務的金融資產質量。從中期維度的景氣度周期來看,金融行業確定性高,當前估值橫向與縱向均具有較強吸引力。

順周期板塊推薦排序為保險、租賃、博彩。1)保險:疫情過後行業負債端自開門紅後有望V型反轉,同時,經濟復甦推動利率企穩回升,行業面臨趨勢性改善,準備金及資產再配置壓力暫緩。長期看行業仍將保持穩健增長,且當前估值處於低位,配置價值顯著。個股層面,首推【中國平安】,此外建議關注太保、新華、國壽。2)租賃:經濟形勢逐步企穩,租賃業務資產規模、壞帳率及息差水平進入邊際向上通道,建議關注實業有望逐步資本化推動價值重估的租賃龍頭【遠東宏信】。3)博彩:疫情好轉伴隨大陸赴澳籤注政策開放以及非博彩產業的完善與發展,行業復甦起點在即,建議關注澳門博彩業寡頭【永利澳門】、【銀河娛樂】、【金沙中國】。

金融科技快速發展,我們應該關注什麼?1)金融和科技相互促進,在監管推動下,步入高效、普惠、穩定的金融科技4.0時代;2)風險監管下持牌特色金融機構佔據優勢,傳統業務轉型需與科技相互配合,重點推薦【東方財富】;3)競爭加劇,渠道、平臺服務重要性不斷加強;4)金融科技發展為科技服務行業注入需求動力。5)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降低發行成本,減少支付環節,推動發行、流通、管理方面的產業鏈變革。

券商:資本市場改革有序推進,註冊制將全面推行,產業政策放鬆及對外開放引導券商轉型發展,推動行業長期阿爾法提升。建議關注最具成長性+業績有望超預期的零售證券龍頭【東方財富】;業績增長確定,最受益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龍頭券商【中信證券】。

風險提示:1)信用風險擴大;2)監管趨嚴,流動性收緊;3)國內外疫情控制不及預期;4)開門紅不及預期;5)股市向下調整。

相關焦點

  • 非銀金融行業2021年度策略:順周期、金融科技、資本市場改革
    經濟順周期,非銀相關產業迎盈利拐點1.1 疫情影響逐步出清,經濟步入復甦階段宏觀供給需求均向好,後疫情時代經濟逐步復甦。微觀PMI向好,再次驗證經濟回暖。貨幣政策逆周期調控基本完成,釋放回歸中性穩健信號。
  • 展望銀行業2021:資本補充、普惠金融是重點
    央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郭凱曾詳解1.5萬億元的組成:一是利率下行實現讓利,包括貸款利率下行、債券利率下行等,這部分大概9300億元;二是兩項今年創設的貨幣政策工具,加上前期的延期還款付息政策工具,大約讓利2300億元;三是銀行減少收費3200億元。  央行副行長劉國強透露,今年前10個月金融體系已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預計可實現全年讓利目標。
  • 券商策略:順周期主線有望延續 年底紅包行情仍可期待
    財聯社(上海,編輯吳斌)訊,多家券商策略團隊最新發布A股策略,整體上看仍偏好順周期板塊。中信證券預計順周期主線延續到明年一季度,國泰君安證券認為製造業新一輪高景氣周期已經開啟,經濟復甦背景下浙商證券看好航空、公路交通、工業金屬,海通證券認為年底紅包行情仍可期待。
  • 去槓桿、國企違約、實體經濟復甦…2021如何挖掘大金融領域投資邏輯?
    第十八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入圍名單已經公布,新財富特別精選了入圍分析師研報中的精彩觀點,並按照宏觀及策略、大金融、大消費及大健康、高端製造、科技、周期/能源與新材料等六大部分陸續發布,以供投資參考。本篇大金融包含固定收益研究、金融工程、銀行、非銀金融、港股及海外市場研究五部分。
  • 十大券商策略:順周期主線有望延續 年底紅包行情仍可期待
    來源:財聯社多家券商策略團隊最新發布A股策略,整體上看仍偏好順周期板塊。中信證券預計順周期主線延續到明年一季度,國泰君安證券認為製造業新一輪高景氣周期已經開啟,經濟復甦背景下浙商證券看好航空、公路交通、工業金屬,海通證券認為年底紅包行情仍可期待。
  • 十大券商策略:A股順周期主線有望延續 年底紅包行情仍可期待
    財聯社(上海,編輯 吳斌)訊,多家券商策略團隊最新發布A股策略,整體上看仍偏好順周期板塊。中信證券預計順周期主線延續到明年一季度,國泰君安證券認為製造業新一輪高景氣周期已經開啟,經濟復甦背景下浙商證券看好航空、公路交通、工業金屬,海通證券認為年底紅包行情仍可期待。
  • ...金融開放、金融監管、資本市場後續還有哪些政策?速看!
    二是推進金融市場開放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三是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四是促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五是完善與全面開放相適應的風險防控體系。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關鍵詞「監管」2017年以來共處罰銀行保險機構10865家次曹宇表示,銀保監會嚴格開展監管執法。
  • 2019「中國時間」年度經濟新聞盤點:十大金融行業新聞
    全面取消在華外資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業務範圍限制,讓市場更豐富更有活力。  這一年,科創板順利落地,註冊制試點同步平穩推出。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路線圖」出爐,清晰標註了12個改革方向。
  • 數字金融如何賦能雙循環?20個關鍵詞即將發布
    ,調研近2500位消費者,歷時3個月,專訪超30位專家,整理了近60萬字的資料素材,撰寫完成近5萬字的南都2020「數字新驅動,賦能雙循環」系列報告,並總結出了20個關鍵詞,深度解讀2020年數字金融領域的新變化。
  • 解碼首批公募2021投資策略:看好消費科技新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發布2021年策略報告的5家基金公司,明年集體看好消費(主要集中在家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此外,看好科技、新能源各有4家基金公司,而看好順周期、金融、新基建、醫藥的各有3家基金公司。魔幻2020年公募基金沒有料到反常的2020年會賺得缽滿盆滿。
  • 30家頭部券商把脈A股2021年大趨勢:樂觀派滬指看4800點,中性派保持...
    截至目前,已有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30家券商發布年度策略報告。多數券商預計,隨著新冠疫苗問世,2021年全球經濟將迎來復甦,上半年迎來階段性盈利高點。同時,認為「十四五」規劃是明年最大的主題機會。配置方向上,科技和消費仍有望成為中長期主線,此外順周期板塊也有相當配置價值。
  • 君聯資本王超:投資金融科技的邏輯
    好買說:2013年前後,"網際網路+"成為風口,此後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如P2P網貸、眾籌、消費金融創業高潮迭起。2017年,監管落地,政策開始收割"裸泳者",但許多企業上市後出現股價打折現象,原因何在?君聯資本執行董事王超從網際網路金融的成長周期、投資關注點以及監管環境等角度解析了金融科技的投資邏輯。
  • 125.36億元主力資金今日撤離非銀金融板塊
    跌幅居前的行業為採掘、有色金屬,跌幅為4.66%、4.43%。非銀金融行業位居今日跌幅榜第三。   主力資金淨流出的行業有24個,非銀金融行業主力資金淨流出規模居首,全天淨流出資金125.36億元,其次是電子行業,淨流出資金為80.59億元,淨流出資金較多的還有有色金屬、汽車、電氣設備等行業
  • 招商證券2021年宏觀、策略、各行業年度觀點大合集來啦!
    招商研究團隊攜手超300家A股和H股上市公司、數位重磅演講嘉賓、超60位行業專家,共同搭建機構客戶、財富管理客戶、企業客戶和國際客戶的交流平臺,把脈宏觀經濟形勢、資本市場走勢、行業發展前景和公司基本面變化,挖掘經濟轉型階段的確定性投資機會。  我們整理了招商研究團隊2021年度投資策略最新觀點,與君共享!
  • 曾剛談金融重點領域:產業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科技金融
    關於金融行業重點發展領域,曾剛表示有四個方面: 一是產業金融可能會成為新的重點。他指出,產業核心是製造業,未來「十四五」期間製造業的融資,製造業金融資源的投入可能會成為新的增長點。隨著土地市場進一步的完善,釋放出來的機會也會成為未來金融投入的重點方向。 三是綠色金融,「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要實現經濟社會全方位綠色的轉型,也提出了明確的排放的目標,可以感受到未來的相關制度的配套也會逐步完善,包括政府進一步的政策引導、基礎設施建設、全國統一的排放權市場的建設等等,這些方面的完善會帶來整個綠色金融的興起,金融科技在綠色金融領域中的應用有巨大的潛力。
  • 廣發證券戴康:21年順周期板塊盈利將延續改善 A股估值大概率收縮
    2021年,如何擺脫韭菜命運,守衛財富?新浪財經年度巨獻,推出年度策略會,邀請200+金麒麟分析師、50+優秀基金經理專場直播,為投資者打造「全明星陣容」,全面透析2021年A股機會和風險。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參加新浪財經年度策略會,展望2021年A股,要點如下:21年全球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是進一步割裂還是彌合?如何把握趨勢性的增強?我們認為將會邊際收斂。新冠疫情增強了兩點長期的趨勢:其一,龍頭公司市佔率提升、上市公司在全社會的份額擴張有α效應。
  • 基金2021年策略搶先看:順周期依然是趨勢 重點把握優質個股機會
    中國網財經記者整理數份基金公司2021年投資策略,公募基金依然好看市場結構性機會,強調順周期及把握優質龍頭個股機會。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8日,403隻普通股票型基金(A/C類份額分開計算)今年年初以來平均上漲49.10%,997隻偏股混合型基金(A/C類份額分開計算)平均上漲47.45%,3265隻混合型基金(A/C類份額分開計算)整體平均上漲36.27%。
  • 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業年度峰會盤點2020金融信息行業亮點
    近日,以「新技術、新動能、新生態」為主題的2020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業年度峰會順利舉行。上海金融信息行業協會會長、東軟集團副總裁邢波在會議的歡迎辭中表示,金融科技已成為產業數位化轉型的新武器,也是踐行普惠金融、發展數字經濟的新引擎。
  • 金融科技賦能,築牢銀行信貸業務精細化風控基石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0萬億元,同比下降9.4%,平均資本利潤率為10.35%;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為0.83%,較上季末下降0.15個百分點。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74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243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94%,較上季末增加0.03個百分點。據悉,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經濟尚未全面恢復,疫情仍有較大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金融風險也存在一定滯後,因此未來不良貸款率可能會繼續上升。
  • 解碼首批公募2021年投資策略:賺盈利增長的錢 看好消費、科技、新...
    展望2021年,基金公司開始謹慎,普遍對明年上半年行情樂觀,但對於下半年行情展望則很謹慎。一個共識是:「明年市場將從賺估值抬升的錢,到賺盈利增長的錢。」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發布2021年策略報告的5家基金公司,明年集體看好消費(主要集中在家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此外,看好科技、新能源各有4家基金公司,而看好順周期、金融、新基建、醫藥的各有3家基金公司。